第177章 秀麗皇妃

秋日漸涼,連吹過的風裡都帶着菊花清冷的氣息,太清池的荷花早已慘敗,梧桐葉子落滿湖堤,大殿上靜的仿若一湖透明無波的秋水,孫棣的聲音像是紫銅鎏金大鼎裡的嫋嫋餘香,靜靜的飄蕩在殿上,越發顯得空蕩無寂。

“蘊康公主、華陽一品夫人、汝南王妃、端慶王妃、靖安王妃,都先後上表,表示願意入宮撫養皇上。汝南王、端慶王、靖安王、司徒將軍、安駙馬、雲郡馬、也都上表景從,朝野目前分成兩派,武將們大多推崇靖安王,文官們卻主張三位王妃一同撫養皇上,三位王爺一同監國輔政。”

清風拂過,窗外的花木搖的的月影破碎,楚喬坐在軟席上,穿着一身棉白色的內室錦袍,一隻手搭在窗楞上,託着下巴靜靜的眺望着窗外的梧桐月夜,寬大的袖子微微低垂,露出一截雪白的小臂,臉龐消瘦,雙眼沉靜,看不出在想什麼。

“兵部驃騎將軍謝旭帶着南軍七萬已經到了夕照山,不日就會抵達京師,謝旭曾經是靖安王的家奴,如今揮兵而來,不得不防,我已命徐素將軍在邯水設防,謝旭若是打着拜見新帝的旗號來,也只能一人渡江,不得攜帶兵勇。”

“謝旭嗎?”楚喬靠在窗前,頭都沒轉,靜靜說道:“當日洛王造反的時候,也沒見他這樣忠君愛國,如今卻跋扈起來了。”

孫棣聲音不變,沉聲說道:“名不正則言不順,無怪滿朝文武有異心。”

楚喬微微側目,目光定定的看着孫棣,似乎已經瞭然他想說什麼,卻終究沒有說出來,也沒有給他一個切實的答案,只是靜靜的轉過頭去,看着窗外的粼粼碧波,久久無言。

“另外,柳閣老的兒子柳元宗曾私下找過我,表示在適當的時機,願意聯絡一些柳氏舊部助大人一臂之力,只是,尚需要一個時機和名目罷了。”

這時,殿外突然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兩人齊齊轉頭看去,只見皇帝穿着一身小號的金黃蟒袍,赤着腳,連靴子都沒穿,滿臉淚痕的就跑進大殿來,一頭撲進楚喬的懷裡,大哭起來。兩名嬤嬤跟在後面,見了楚喬和孫棣連忙跪在地上。

孩子身子小小的,那麼軟,兩隻手死死的抱着楚喬的腰,一邊哭一邊大叫道:“姑姑!母妃來找我了,母妃來找我了!”

楚喬憐惜的將小皇帝拉起,拿出手絹擦去他的眼淚,輕聲說道:“皇帝又做夢了嗎?”

孩子小嘴一癟,哭着說道:“母妃頭上全是血,全都蹭在我身上了。”

楚喬安慰他道:“皇帝別怕,那是夢,當不得真的。太后生前那麼喜歡你,怎麼會嚇唬你呢?”

“姑姑——”

李修儀緊緊的抱着楚喬,怎麼也不鬆手。

孫棣看着皇帝,不無惋惜的說道:“皇上年紀還這樣小,若是到了別有用心的人的手裡,還不知要吃多少苦?”

楚喬的心底突然生出一絲煩悶來,看也不看孫棣,當即冷冷的沉聲說道:“夜已深了,大人不宜再留在宮中。梅香,送客。”

孫棣也不氣惱,彬彬有禮的對着楚喬施了一禮,施施然的轉身離去。

梅香瞪着孫棣的背影,眉目間頗有些怨憤,見他離去後忿忿的說道:“小姐莫要聽這人胡說,大不了等四少爺來了,咱們就將小陛下帶走。”

楚喬還未說話,懷裡的李修儀卻擡起頭來問道:“姑姑要到哪裡去?”

楚喬低下頭,看着孩子黑漆漆的眼睛,隱約間似乎透過這雙眼睛看到另一個人的影子。那時漫天飛絮,寒風像是刀子一樣的冷,他不顧舉國的反對和質疑,帶着大軍趕至,將她從亂軍之中救出,他的鎧甲那樣涼,貼在她的臉頰上,卻好像是擋風的高山,巍然如煌煌大廈,好似永遠都不會倒下。

她一點點的收攏手臂,將懷裡的孩子緊緊抱在懷裡。

白燭高燃,深宮的夜,總是這樣的漫長。

泰安門旁的角門緩緩打開,孫棣一身輕袍緩帶,款款而出。

鐵由蹲在黑暗的角落裡,見他出來不動聲色的走近。孫棣淡笑的看着他,恍若無事的說道:“鐵統領可是要找我喝酒嗎?”

“袁太后是你殺的?”

鐵由聲音低沉,眼神沉寂如水,突然沉聲說道。

孫棣面上波瀾不驚,嘴角掛着一絲淡笑,朗朗道:“鐵統領此言何意?袁太后觸牆而死,闔宮上下全都看到了,也是你親眼所見,與我何干?”

鐵由皺着雙眉,語調不變的說道:“清源說逼宮的前晚,你曾從獄中送出來一封密信,指名是要交給袁太后的,袁太后看完你的信後就去了陛下寢宮,一直到逼宮的當晚都沒有離開。伺候太后的侍女說袁太后哭了整晚,連飯都沒有吃,你跟她說什麼了?”

“我能說什麼,無非是囑咐太后小心防範詹家兄妹罷了。”

鐵由突然上前兩步,雙眼緊緊的盯着孫棣,沉聲說道:“那你爲什麼秘密處死了爲你送信的幾個小太監,昨晚又以清宮爲名大搜儀心殿?”

孫棣的面色也冷了下來,凌然轉過身去,冷冷道:“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說罷,擡腳就想走。

“孫棣!”鐵由驀然間大喝一聲,嚇得遠處的侍衛齊齊向這邊望來,他胸膛起伏,壓低聲音緩緩說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宮中千百雙眼睛盯着你,你以爲你做得到天衣無縫嗎?”

月光清冷,將銀白色的光灑在孫棣的背脊上,青衫翩翩,樸素無華,偏偏卻有說不出的光彩從這個年輕的貴公子身上飄然而出。

他慢慢的轉過身來,雙眼靜靜的看着鐵由,一字一頓的沉聲說道:“鐵由,你是什麼出身,你不會不記得了吧。”

鐵由一愣,面上陡然閃過一絲不快,冷冷道:“鐵由一介賤民出身,自然無法同孫大人相提並論。”

“我並不是問你這個。”孫棣淡淡說道,冷月的清輝下,他的臉龐俊秀且邪美,男子背脊筆挺,袍袖翩然,靜靜道:“我是想說,你不會忘了陛下對你我的恩德吧?”

鐵由頓時一愣,可是轉瞬他就冷冷的說道:“殺了小陛下唯一的母妃,鼓動朝野人心思變,這難道就是你報答陛下恩德的手段?”

“不然還能如何?讓陛下登位,袁太后輔政?哼,如果那樣,不出三年,這大唐江山就會跟着靖安王周允姓周了。”

孫棣嘴角含了一絲冷笑,年輕的眼睛狡黠若狐,夜風吹來,衣帶翩翩,竟不似人間人物。

“的確,陛下臨死前早就料到會有這般局面,也一一做好了批示和安排。只是我卻偏偏不那樣做,我偏要讓大唐亂上這一場,偏要詹子瑜這個亂臣賊子死在秀麗將軍的手上,好讓她立下這一功績。袁太后就算當日不自盡,我事後也會殺了她,只是她還算聰明,知道自己沒這份本事,早早的做出了選擇,也省了我很多麻煩。朝野上的水是我攪渾的,只有將局勢逼到這種地步,楚大人才會爲我所用,不會隨着諸葛玥離開大唐。”

鐵由聽得目瞪口呆,鐵紅色的城牆看起來厚重且壓抑,夜行的飛鳥掠過高高的金吾宮,發出刺耳的鳴叫。鐵由緊皺着眉頭,微張着嘴,過了許久,纔不可置信的說道:“你瘋了!”

“不,瘋的不是我。”

孫棣仰起頭來,衣帶當風,挺拔的身姿猶如一柄槍,遙指着遙遠的北方夜空,目光犀利的說道:“你聽沒聽到?北方的戰鼓已經響了,雁鳴關下伏屍百萬,大夏已然將近分崩離析,燕北燕洵野心勃勃,兵韜武略冠絕當世,心狠手辣無人能及。大夏如今之所以還能與之抗衡,無非是因爲諸葛玥的青海大軍在側翼威脅,一旦諸葛玥離開,僅靠趙徹一人,如何能與燕北抗衡?而且大夏國內勾心鬥角,內亂不休,各方氏族各自爲政,趙颺也不是甘於人下之輩,一旦大夏被人攻破,我卞唐北方屏障盡去,到時候西有燕北從南疆水路遙遙威脅,北有燕北大軍正面進攻,東有與燕洵關係密切的納蘭紅葉,內部還有靖安王等居心叵測者暗加覬覦,那時候,我大唐可還有存活之理?”

鐵由整個人頓時愣住,只聽孫棣繼續說道:“洛王一戰,大唐傷亡慘重,陛下大去後,國內欲取李家而代之的勢力賊心不死,如今若是保持這樣的四分之局,我們還有一拼之力。一旦局勢被打破,大夏絕於燕北之手,那就是我大唐覆滅之時。陛下對你我二人恩重如山,如今他已不在,難道你我能坐視大唐千年基業毀於一旦嗎?”

“那、你也不該殺了袁太后,她畢竟是陛下是妃子,是小陛下的母親!”鐵由滿臉通紅,大聲說道。

“一個無用的女人罷了。”孫棣不屑的冷哼一聲,沉聲說道:“爲今之計,唯有想方設法保住大夏,才能讓我們有喘息之機。在燕北滅掉大夏之前,如果我們無法吞併懷宋,那麼將來必定落入重重包圍之中。”

說罷,他的目光突然現出一絲狂熱了,他轉過身來,緊緊的盯着鐵由,沉聲說道:“只要楚大人在我大唐一日,諸葛玥就必定不會離夏返回青海,只要他不走,燕洵就不能無視翠微關而發全部兵力攻打雁鳴關,大夏不滅,我們便有了休養生息的時間和機會。而且以楚大人和燕洵諸葛玥二人的關係,必然會爲我們迎來兩方在政治上的支持,國內勢力若有異動,不得不考慮其他兩國的態度,小陛下的皇位便安穩無憂,靖安王等人便是要插手,也會有些顧忌。更何況,秀麗軍戰鬥力極強,忠心耿耿,不下於陛下的狼軍,當是王師的最佳保證。楚大人本身極具軍事政治才華,深得大同行會殘餘勢力的推崇,堪當大任,且對陛下有情有義,本身也無親族家眷,身爲女子,更無野心,這般輔政人物,當今之世,你還能找到第二個嗎?”

鐵由被他說得啞口無言,只能愣愣的看着自己的同僚,好似不認識一樣。

孫棣看着他,靜靜的說道:“你若是想看着大唐基業毀於一旦,想做大唐的千古罪人,不妨將剛纔我說的話告訴別人,同僚一場,我不怪你寡情薄意,只怪我的心思不能爲世人所理解。”

“可是,你要楚大人她……你這不是在誤人終身嗎?”

孫棣搖頭一笑,輕拍了拍鐵由的肩膀,淡淡道:“我雖然相信楚大人沒有野心,但是我卻不能不防着別人,如果將來諸葛玥真的娶了她,難道還要讓青海王的夫人來做我大唐的監國嗎?”

天上明月皎皎,灑地鋪銀,男子轉身昂首離去,聲音從遠處飄渺而來,帶着幾絲難言的淒涼:

“帝王之路,怎容得婦人之仁?地獄幽深,無人敢往,便讓我一人獨去……”

月影傾斜,秋風蒼茫的吹過,遍地梧桐秋葉,一片清寂之色。

宓荷居仍舊是一樣的冷清,只是如今卻已經成了整個金吾宮內最有人氣的地方,最起碼還有活人的走動,而其他地方聽說連夜行的鳥兒都不願意飛落了。

金吾宮一下子就安靜下來,不再有歌舞,不再有酒宴,不再有蜜色肌膚藍色眼眸的東胡舞姬,更不再有徹夜而歌的優聲伶人。

整座宮殿都寂寞下來,連夜鶯都識趣的飛離了這座沉默的宮殿,宮殿突然間變得那麼寂靜,走路的時候甚至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所有人都在悄無聲息的活着,似乎稍稍大聲一點,就會驚動那些剛剛死去還沒有消散的亡靈,宮裡的白幡白綾如同一條條雪白的女子手臂,依稀間,眼前再次晃過不久前這裡的錦繡繁華、酒鼎奢靡,然而轉瞬間,塵土歸墟,一切已然消散。

所有的一切都在想念着那個人,包括這裡的連綿梧桐和清水碧波,還有每一道飛檐斗拱,每一處庭院假山。

皇帝剛剛睡着,就躺在楚喬的牀上,這孩子當日親眼目睹袁太后自盡,多日來沒有一個好覺,此刻小眉頭仍舊緊緊的皺着,似乎睡夢中也在害怕一樣。榮王躺在一旁的搖籃裡,卻睡的很踏實,嘴角彎彎的,像極了他的父親。

楚喬坐在窗前,沒有半點睏意,一隻白燭靜靜的燃着,燭淚低垂,火光下隱隱有一絲丹紅,恍若女子珠淚下滾落的胭脂。

手上捏着厚厚的一摞書信,火漆完好,全部都沒有拆封。

她就那樣坐着,已經足足有兩個多時辰了。

孫棣的話不由得再一次迴盪的腦海裡,她緩緩回過頭去,看着兩個年幼的孩子,心底一片空濛的茫然。

已經十三封信了,他必是着急萬分,若不是如今大夏如此局勢,恐怕他早已隻身前來。

楚喬的嘴角滑過一絲淡淡的笑,在腦海中想象着他生氣的樣子,眉頭必是緊皺着的,眼睛瞪着她,嘴脣抿成一條直線,像個賭氣的孩子。

這信裡,會寫什麼呢?會生氣的罵她?怨她?還是會殷殷的叮囑她?

也許都會有吧,但是她卻不想去看了,這條路那樣冷,她不能轉頭去看別的路上的火光,一旦她看了,她怕她再也沒有勇氣往前走了。

胸口的熱度一寸寸的冷下去,漸漸凝成了一坨堅冰。她恍惚間又想起了那一晚他對自己說的話,當時桂樹輕搖,月光明媚,他轉過頭來看着她,目光那樣清俊,緩緩的問:“路還沒有走到底,也許還會有別的變數,你怕嗎?”

當時的風那樣輕柔,天氣是暖暖的溫熱,她的衣袖被風鼓起,像是翩翩欲飛的蝶,她當時拋卻了一切心結,靜靜的輕笑說她不怕。然後他就溫和的笑起來了,那是極少見的,沒有尷尬、沒有賭氣、沒有鬥嘴、沒有爭執,他發自內心的對着她微笑,然後在月色下緩緩俯下頭來,在她的脣邊輕輕的吻,有力的手環住她的腰,脣齒摩挲着她的柔軟和芳香,吸允着多年憧憬的甜美。

然而,這個夢還沒有開始,就將要終結了。

歲月於她,已然是千刀萬剮的凌遲與割裂,命運虛無蒼茫,猶如燒過荒原的熊熊野火,撲不盡,澆不息,永無靜好,從無安寧。

她緩緩的伸出手來,捏起書信,放置在燭火之上。火苗高高的燃起,燒得信封微微曲捲,漸漸泛黃,火舌蔓延,終究化作黑灰。

“小姐!”

梅香端着宵夜走進來,驚得輕呼一聲,幾步跑上前來,一把將那燭臺推倒,驚訝的問:“你在幹什麼呀?”

楚喬也不做聲,只是靜靜的看着已經燒了大半的書信,剩餘的一半也是黑灰翻卷,殘破不堪,像是千瘡百孔的蛛網蒙上了黑塵,在燈火下,有着矇昧的光。

“小姐!”梅香驚訝的瞪圓了眼睛,突然抓住她消瘦的雙肩,擔憂的問道:“你不會、不會是打算聽那孫棣的話吧?”

楚喬就那麼仰着頭靜靜的看着梅香,梅香突然覺得楚喬的眼神似乎已經死了,變成了一片殘灰,沒有半分生氣。她緊張的抓住楚喬的手,使勁的握着,着急的說道:“小姐,這個事情你可不能犯傻,這是一輩子的事,唐皇雖然待你好,但是他已經不在了,你只是一個女子,憑什麼要你背起整個大唐江山?”

楚喬仍舊不說話,梅香急的額頭冒汗,眼淚盈在眼眶,聲音顫抖的說道:“小姐,你不能再辜負四少爺了,你不能答應,你醒一醒,你可不能犯傻!”

一陣風突然吹來,呼的一聲吹起地上的信灰,幾片還未完全燒完的信箋翻了個個,燈火下隱隱可見幾個清俊飛揚的字跡:切要等我……

等你……

楚喬的眼睛有些模糊了,可是卻沒有眼淚落下,燈火從她的裙角爬起,一寸寸的覆上淺淺的光。她的心抽抽的痛,卻哽噎的說不出話來。

“小姐!”

梅香突然哭出聲來,噗通一聲跪在地上,牀上的孩子被驚醒,睡眼模糊的坐起身子,看到梅香哭也有些嚇呆了,愣愣的看着楚喬,張開一雙小手,輕輕叫道:“姑姑。”

孩子的聲音驚碎了她心裡的沉寂,楚喬站起身來,就要去看孩子。卻被梅香一把扯住裙角,女子淚眼朦朧的仰頭望着她,聲音那般哀婉,悲聲哭道:“小姐,活人爲什麼要爲死人活着?”

楚喬的腳步頓時就愣住了,她愣愣的回過頭來,看着梅香紅紅的眼睛,一雙青白的手不自覺的開始顫抖起來。

“小姐,你不能再辜負四少爺了,你不能。”梅香眼淚潸然而下,悲聲說道:“你忘了那首歌嗎?月兒照你魂,催你早還鄉,小姐,一定要到失去了才知道後悔嗎?你今日要還虧欠唐皇的債,焉知他日會不會有機會補償四少爺?逝者已矣,難道要讓活人永遠活在痛苦和傷心之中嗎?”

梅香一個頭磕在地上,大聲說道:“小姐,跟四少爺走吧,梅香求求你,走吧!”

“壞人!”

李修儀突然從牀上跳下來,一把撲在梅香身上,就將她撞倒。小小的孩子像是一隻小獸一樣,使勁的去抓梅香的頭髮,一邊廝打一邊大罵道:“壞人!你是壞人!你要搶走我姑姑,你要讓我姑姑走!壞人!”

楚喬連忙將李修儀抱在懷裡,孩子猶自在她懷裡掙扎,一雙眼睛充滿恨意的看着梅香,像是一個失去了母狼的狼崽子。

“壞人!儀兒已經沒有父皇和母妃了,還要搶我姑姑,壞人!”

孩子的聲音像是一把刀,尖銳的刺在楚喬的心上,那一瞬間,仿若有一口血凝在喉間,幾欲衝口噴出。

李青榮也睡醒了,孩子瞪着一雙黑漆漆的眼睛,靜靜的望着屋子裡的幾人,忽見自己的小哥哥哭了,也張大了嘴,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奶孃急忙從外面跑進來,也不敢多言,只是抱起榮王就去了外間餵奶。

大殿上的燭火噼啪作響,窗前的梧桐樹影偏偏搖曳,夜那麼靜,除了孩子的哭聲,她什麼也聽不見。

“什麼四少爺?”

李修儀一張小臉突然冷若冰霜,帶着幾分少有的煞氣,一把推開楚喬,跑到牀邊就拿起楚喬的寶劍,嗖的一聲拔出幾乎和他一般高的寶劍來,殺氣騰騰的大叫道:“我去殺了他,讓他跟我搶姑姑!”

“儀兒!”

楚喬一把奪過劍來,怒聲呵斥道:“你要幹什麼?”

孩子小嘴一癟,滾滾眼淚從眼底落下來,大哭道:“姑姑不要我了,我知道,你要走了,你不要我了!”

楚喬頹然跪在地上,將孩子緊緊的抱在懷裡,心痛的猶若凌遲,哽噎的說不出話來。

“姑姑別走。”

孩子伸出小手抱住她的背,哇哇哭道:“儀兒很快就會長大的,我會像父皇一樣保護姑姑的,姑姑別走了。”

這時,門外突然奔來一個白玉般漂亮的小女孩,穿着一身紛紛的小褂子,傻乎乎的站在門口,一張小臉又白又胖,雙眼黑漆漆的,像是兩顆養在水中的葡萄。

李修儀看到她,從楚喬的懷裡跑出來,幾步跑去拉過小女孩的手,抽泣着說道:“瀟瀟快給姑姑磕頭,給姑姑磕頭姑姑就不走了。”

小女孩就是李策的女兒,今年才四歲,因爲近來宮中不太平,楚喬將他們三人都帶到了宓荷居居住,只是瀟瀟習慣和乳母一起睡,是以就睡在不遠的外間。

瀟瀟愣住了,一時間也不知道是不是沒有聽懂哥哥的話,竟然站着沒動。

wωω ☢тTk Λn ☢¢ O

李修儀頓時生氣,大吼道:“讓你跪下磕頭!沒聽見嗎?”

瀟瀟哇的一聲大哭起來,噗的一下跪下去,兩隻小手撐着地,不斷的磕着頭,一邊磕頭一邊哭着胡亂的說道:“瀟瀟不敢胡鬧了,瀟瀟不敢了,姑姑,嗚——”

楚喬一把拉住也要跪下磕頭的李修儀,將他和瀟瀟一起抱在懷裡,心底的酸澀像是一汪碧海,無邊無際的泛濫開來。

“姑姑不會走,姑姑哪也不去。”

她一字一頓的說,兩個孩子撲在她的懷裡,後怕的大哭,聲音迴盪在空寂的金吾宮裡,合着漏液的更鼓,一起傳遞到這哀思的深秋之中。

梅香看着三人的身影,一顆心就那麼重重的沉下去,她坐在那裡,微微側過頭去,緊緊的抿住脣角,一行清淚從眼底滑下,落入口中,那麼苦,那麼澀。

“都是命。”

她無奈的扯出一抹笑來,像是陳年的黃連。

第二日,孫棣來的時候楚喬已經梳洗完畢,穿着深紅色織金的莊重服侍,金絲百合披襟長長的垂墜胸前,看起來金碧輝煌。

孫棣看了楚喬一眼,似乎微微有些愣,過了一會脣邊突然綻出一抹笑來,靜靜道:“看來姑娘是想通了。”

女子坐在正廳主位上,清晨的陽光照在她的身上,有着一種讓人不敢逼視的光。穿上這樣的華服,她眉眼間的凌厲卻絲毫沒有消減幾分,反而顯得更加雍容,她定定的看着孫棣,聲音清冷,緩緩開口道:“還好,想必沒有叫孫大人失望。”

孫棣神智頓時一凌,卻還是冷靜的垂首:“姑娘言重了。”

楚喬也不再多言,冷冷一揮手:“估計大人心中已有數了,該如何操辦,就全權交給你吧。”

“是,臣定不負所托。”

轉瞬之間,稱呼就已經改了,楚喬轉過頭去,連冷笑都覺得吃力。

孫棣踟躕一下,隨即試探着說道:“三日之後,就是黃道吉日。”

“三日?”楚喬微微揚起眉來:“不會太趕嗎?”

“無妨,臣會督促禮部和工部加緊籌備。”

“那聖旨和詔書該怎麼辦?”

孫棣微微一笑,很是自得的說道:“姑娘忘了嗎?先帝給姑娘的郡主冊封詔書還沒有填寫尊號,只要稍加修改,就可大功告成。時間上也無誤差,畢竟是先帝親筆所書,羣臣會更加信服,加上姑娘如今的威勢,想必無人敢出言反對。”

“呵,你倒是想的周全。”

楚喬不冷不淡的說道,孫棣背脊突然一涼,沉聲說道:“那臣這就下去準備。”

“恩。”

楚喬淡淡的點了點頭,神色頗有些倦怠,孫棣急忙轉身離去,就在將要跨出房門的時候,一個極清淡的聲音突然傳來,女子淡淡的說道:“這是最後一次。”

孫棣腳下頓時一滯,他回過頭去,卻見楚喬已經跨進內殿了。

難道是幻聽?

他緊緊的皺起了雙眉。

秋日高遠,天色澄碧,孫棣突然灑脫一笑,揚起臉孔看向天空,依稀間,似乎又看到了那個亦君亦友的男人正笑吟吟的瞅着他。

“我這樣做,你想必也是開心的吧,就算你臉上擺出一副處女神聖不可侵犯的正義模樣,心裡估計也樂開了花。”

孫棣深吸一口氣,靜靜的閉上眼睛。

恨我亦無妨,只要保住李唐的血脈,一切都是值得的。

十月初五,金吾宮下達先皇的遺詔,冊封秀麗將軍楚喬爲皇貴妃,執掌宮中鳳印,並承諾天下,只要將來誕下皇子,就冊封其爲大唐皇后。

因爲落款的時間是三個月前,那時李策仍舊在世,是以楚喬成了唯一一個剛剛冊封就榮升太皇貴妃的女人,並且天下誰都知道這是一場怎樣的婚姻,這位秀麗皇妃終其一生都不可能再懷上李策的孩子了,所以這一輩子,她也只能是一個太皇貴妃。

冊封大典定於三日之後,唐京全城掛滿黑幔,禮部也趕工製成了大唐千年來的第一件黑色鳳袍,各地官員無不匆忙備禮,驛道上滿是疾奔的驛馬,遙遙的向着京城的方向。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三日後的這場冥婚,各國的眼睛齊齊凝聚其上,天大再一次被這個女人驚動,因爲每個人都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個皇妃,而是大唐未來十年之內真正的主人,這個昔年奴隸出身的大夏女子,終於憑藉着傳奇的際遇,一步步的爬上了權力的頂峰。

燕洵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宮裡宴請貴客,風致悄悄的走過來,伏在他的耳邊,輕聲說了幾句。他的臉色突地一變,手中的酒盞一歪,半盞葡萄美酒,就灑在了玄黑色的袍子上。

粗獷的客人微微一笑,不無探究的問道:“大王怎麼了?”

燕洵恍然一笑,搖頭道:“朕養了多年的一匹老馬剛剛死了,驚擾貴使,真是不好意思。”

“原來是匹馬。”客人哈哈大笑道:“燕北地大物博,將來大王若是再攻下大夏,天下盡在大王掌握之中,要什麼沒有。不過既然大王喜愛好馬,那我立刻派人回去送一千匹上等戰馬來給大王,祝大王東上順利,旗開得勝!”

朗朗的笑聲頓時從朔方宮裡傳出,在燕北高原上遠遠的迴盪開來。

天地間那般遼闊,命運真的像是一往無前的利箭,只要射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頭的餘地。

那天晚上,燕洵帶着隨從上了落日山的納達宮,宮殿狀若浮雲,美輪美奐。他坐在瑤池般的雲海深宮中久久沒有出來,太陽一點點的落下山,夕陽一片紅豔豔的火紅,像是火雷塬上的烈焰紅花。

烈酒滑過嗓子,視線一點一點的模糊了,他的視線不再凌厲,變得有幾許空濛,身邊沒有一個人,他可以允許自己的思想暫時的放一個假。

“阿楚,嫁給我吧。”

“恩……”

“我總會對你好的。”

“我總會相信你的。”

“阿楚,等東邊戰事了結了,我們就成親吧。”

……

“阿楚,一切風雨都過去了,而我們還在一起。”

誰都會變,我們不會變。

我們,不會變……

一陣低促的輕笑聲從雲海宮裡傳出來,風致微微一愣,側過頭去,卻只聞到一息綿綿的酒香。從前的陛下是從不喝酒的,自從,自從那個人離開之後,酒這個東西,就成了這裡的必備之物了。

想起那個人,風致突然鼻尖一酸。

終究是兩個傷心人,零散天涯,踩着刀尖過活,誰也不得真正的安寧。

燕北的風漸漸冷了,冬天又快到了。

此時此刻,賢陽的渡口處一羣人剛剛上了岸,幾名滿面風霜之色的男人牽上幾匹馬,沉聲說道:“家裡傳來消息了,沒有人知道少爺不在,七爺囑咐說少爺盡心辦自己的事,十天之內趕回去就行,不要擔憂。”

紫衣男子微微皺着眉,面容俊朗,嘴脣丹紅,一雙眼睛好似深潭古井,深邃沉光。

他利落的上了一匹馬,面上隱隱帶着幾絲風塵之色。

“此去唐京,抄近路的話只要三天的路程,只是沿途沒有什麼大型城鎮,未免有些顛簸。”

“時間倉促,還是走近路吧。”

一名隨從轉頭對那紫衣男人說道:“少爺,要不要準備一輛馬車,你已經多日沒好好睡一覺了。”

“不必。”男子搖了搖頭,沉聲說道:“唐京那裡可有消息?”

“姑娘一舉擊潰詹子瑜之後,朝野就平靜下來,只是近期關於何人輔政的問題有些喧囂,只是都與姑娘無關,是卞唐內政了。”

男子點了點頭,說道:“走吧。”

衆人跟在他的身後紛紛上了馬,馬蹄飛濺,轉眼就消失在賢陽古道上,不一會,就出了西城門,沿着偏僻的驛道而去。

一個時辰之後,皇家的使者進入了賢陽城,宣讀了楚喬被封爲秀麗太皇貴妃的聖旨,賢陽城守跪地朝拜,隨後趕緊回了府邸,組織賢陽的富戶開始準備起恭賀新主子的賀禮去了。

久別之後,已然是天翻地覆,人事全非。

歲月如梭,倉促之間,便隱現十年歲月崢嶸。依稀間,已不是昔日的垂髻稚女,亦非往昔的固執少年,歲月在他們中間一重重的劃下無數的界限,家恨、國仇、情愛、戰爭、顛沛、流離、生死、兩別,終究,情誼和虧欠也一一登場,好似那繁華錦繡長的層層絲緞,無論怎麼扯,都扯不完那無盡的線頭。

長風從極遠處的燕北吹來,拂過大夏浩瀚國土,吹進卞唐脈脈深秋,略進懷宋如錦繁花,向着極東方的浩浩碧海,淹沒於雪白的海浪之中。

“路還沒有走到底,也許還會有別的變數,你怕嗎?”

“我不怕。”

“記住,我在等着你呢。”

夜幕清冷,月光如輝,遍佈古道華林。

那一場記憶中溫暖的碎片,終究被無盡的血雨腥風、刀光劍影洗去了最初幸福而明媚的期待和鉛華,只餘事實清冷,將過往的期待和如今的局勢分的清清楚楚、涇渭分明。

馬蹄滾滾,晝夜不息,久違了的唐京古城,就在眼前了。

————分割線————

第11章 燕洵世子第170章 歸田園居第47章 有朋遠來第83章 再入奴籍第85章 李策大婚秋思第28章 竹馬青梅第41章 九蒼泣血第147章 你多保重第62章 拳打太子第62章 拳打太子第134章 北伐伊始第139章 我回來了第173章 虎毒食子弔祭第121章 男爭女戰第93章 馬踏青泥第130章 燕北覺醒第10章 剛剛開始第75章 戰前陰雲第139章 我回來了第32章 戰歌長奏第19章 誰無年少第72章 鐵骨柔情第84章 賢陽街頭第29章 大亂將起第41章 九蒼泣血第120章 你太嫩了第186章 生死不負第187章 大夏天崩第36章 關山似鐵第10章 剛剛開始第56章 大夏國宴第160章 惟願卿安第91章 冤家聚頭第137章 王者歸來第161章 燈火闌珊人亡第39章 大風起兮第188章 燕兵狂潮第63章 極品太子梨花終篇第188章 燕兵狂潮青海第169章 你會來嗎珍珠第109章 我做不到第145章 仇人見面第18章 魏氏門閥第110章 李策逃婚第102章 雙雙觸碰第99章 閨房畫眉第165章 黃粱美夢第57章 冤家路窄第99章 閨房畫眉第48章 天朝貴胄第102章 雙雙觸碰第92章 走馬上任第119章 李策舌戰第81章 折道卞唐第181章 金風玉露第34章 雪旅歸人第172章 等你回來第25章 借刀殺人第37章 陷入牢籠第115章 道阻綿長第156章 自由萬歲第146章 良人安在第11章 燕洵世子第44章 白駒過隙第20章 學習騎馬青海第69章 獵場遇險秋思第34章 雪旅歸人第73章 皇后駕崩第182章 故人重逢卞唐繁花上第95章 如此倒黴第185章 燕氏義莊第79章 血海深仇第133章 往日情事第13章 連消帶打第5章 含血吞齒狼煙第90章 再遇故人第35章 深入虎穴陰陽第76章 御前悔婚玄墨第118章 梧桐深深第178章 江山豪賭第32章 戰歌長奏第181章 金風玉露卞唐繁花上秋思第121章 男爭女戰第26章 誰比誰快第107章 暴雨夜戰第187章 情敵見面
第11章 燕洵世子第170章 歸田園居第47章 有朋遠來第83章 再入奴籍第85章 李策大婚秋思第28章 竹馬青梅第41章 九蒼泣血第147章 你多保重第62章 拳打太子第62章 拳打太子第134章 北伐伊始第139章 我回來了第173章 虎毒食子弔祭第121章 男爭女戰第93章 馬踏青泥第130章 燕北覺醒第10章 剛剛開始第75章 戰前陰雲第139章 我回來了第32章 戰歌長奏第19章 誰無年少第72章 鐵骨柔情第84章 賢陽街頭第29章 大亂將起第41章 九蒼泣血第120章 你太嫩了第186章 生死不負第187章 大夏天崩第36章 關山似鐵第10章 剛剛開始第56章 大夏國宴第160章 惟願卿安第91章 冤家聚頭第137章 王者歸來第161章 燈火闌珊人亡第39章 大風起兮第188章 燕兵狂潮第63章 極品太子梨花終篇第188章 燕兵狂潮青海第169章 你會來嗎珍珠第109章 我做不到第145章 仇人見面第18章 魏氏門閥第110章 李策逃婚第102章 雙雙觸碰第99章 閨房畫眉第165章 黃粱美夢第57章 冤家路窄第99章 閨房畫眉第48章 天朝貴胄第102章 雙雙觸碰第92章 走馬上任第119章 李策舌戰第81章 折道卞唐第181章 金風玉露第34章 雪旅歸人第172章 等你回來第25章 借刀殺人第37章 陷入牢籠第115章 道阻綿長第156章 自由萬歲第146章 良人安在第11章 燕洵世子第44章 白駒過隙第20章 學習騎馬青海第69章 獵場遇險秋思第34章 雪旅歸人第73章 皇后駕崩第182章 故人重逢卞唐繁花上第95章 如此倒黴第185章 燕氏義莊第79章 血海深仇第133章 往日情事第13章 連消帶打第5章 含血吞齒狼煙第90章 再遇故人第35章 深入虎穴陰陽第76章 御前悔婚玄墨第118章 梧桐深深第178章 江山豪賭第32章 戰歌長奏第181章 金風玉露卞唐繁花上秋思第121章 男爭女戰第26章 誰比誰快第107章 暴雨夜戰第187章 情敵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