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亂世得子

一生之中,她從不曾見過真正的大雪。

星子寥落的夜裡,月亮顯得格外耀眼,雪白的光灑在地上,如一波波流瀉的水,又如一片片白亮的雪花。

她站在白塔的頂端,穿着一身寬大的衣袍,風從天盡頭滾過來,吹起她的袖子,像是兩隻振翅欲飛的鷹,撲棱棱的揚起雙翼,她的長髮被風吹散,在背後張揚的飛,如同千萬條蛛網,偌大的宮殿重重森森,籠罩在漆黑的夜幕之下,遠處的黑石方門中,立着一個身影,看不清面容,只能從那挺拔的背脊中推測,那是一個軍人,並且還很年輕。

她就那麼站着,已經很久了。

玄墨一直沒有出聲,他望着她,月光靜靜的照在她的身上,有着潔白的光華。夜那麼靜,周遭的一切都消泯了聲息,天地間一片靜默,只有風吹過她的衣袍,發出噗噗的聲音,帶着白蘭的香氣,緩緩的縈繞在他的鼻息之間。

一時間,他似乎又回到了很多年前,那時候他還是個孩子,跟隨父親站在田獵場上,他以一手好箭法贏得了滿場的讚揚,於皇室親貴子弟中嶄露頭角。可是她卻穿着一身明黃色的宮裝策馬衝進馬場內,一連三箭命中把心,然後回過頭來,驕傲的看着他,對他說:“不服氣就出來比劃比劃?”

那一天,皇帝坐在王位上大笑,說朕的女兒不輸給男兒!

其他王公貴戚也滿口稱讚着公主的身手了得,唯有他,靜靜的站在那裡,仰着頭,看着坐在馬背上的小小的她,那一天的太陽那樣暖,風那樣溫和,陽光灑在她嬌嫩的臉上,一雙眼睛熠熠生輝,他的胸口潮潮的熱,袖口的箭紋摩挲着手腕的肌膚,有些麻酥酥的癢。

他什麼也沒說,站在那樣美麗的她的面前,他似乎從此就喪失了語言的能力。一眨眼,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也早就習慣了仰望那個耀眼的身影,遠遠的看着她漸漸長大,看着她漸漸堅強,看着她跌倒,看着她爬起,看着她一步步走上權力的巔峰。

時光流逝的那樣快,歲月像是指尖的水,輕而易舉的就淹沒了曾經的年少和執拗,連同那些很多年都潛藏在心底的念頭,都永遠的失去了吐出來的機會,被命運的黃沙覆蓋,永遠的掩埋在了滾滾的風塵之中。

“玄墨,”

納蘭突然輕聲說道,白塔上太過空曠,她的聲音聽起來有一絲飄渺,她沒有回過頭來,目光仍舊望着下方那萬家輝煌的燈火,輕聲的問:“我真的做錯了嗎?”

“殿下沒有錯。”

納蘭輕輕一笑,搖頭淡然道:“恐怕是錯了吧,曹太傅說的也許是對的,我開門揖盜,早晚會斷送了懷宋的基業。”

“皇帝重病若此,納蘭氏已無血脈,懷宋一脈,已經無力傳承。”

“誰說無力傳承呢?”納蘭嘴角含着一絲平靜的冷漠,陳述道:“晉江王、安立王、江淮王,不都是有順位繼承的資格嗎?”

納蘭說的是實情,當皇室香火無以爲繼的時候,皇室分支是有繼承皇位的資格的,只是……

玄墨卻沒有再說話,白塔之上一片安靜,甬道內有風吹來,帶着潮溼的溼氣,即便是夏季,仍舊有些陰冷。

“說到底,是我私心太重,在我心裡,始終先有家,纔有國。”

納蘭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她的目光深邃飄渺,多年來身居高位,早已消磨掉了她骨血之中那份所謂的天真和純善,即便偶爾也會有一絲絲衝動和任性,卻也敵不過內心的堅守和偏執。

想起近一段時間,那些皇室宗親們的嘴臉和所爲,她的雙眼就不由自主的閃過一絲冷冽的森芒。

納蘭氏立國幾百年,祖先們爲了這萬里山河拋頭顱灑熱血,戰死沙場,保家衛國。這個江山,是他們納蘭氏用骨血鑄造而成的,是她這麼多年來嘔心瀝血護衛的,而那些人,不過是一些得享其成的蛀蟲,憑什麼要他們來坐擁這個天下?

“這個國家是我納蘭氏一手建立的,也是我的父輩祖輩一代一代用血來護衛的,就算要終結,也只能終結在我納蘭氏子孫的手裡,別人,他們不配。”

低沉的聲音緩緩響起,月光蒼白,灑在她明黃色的衣衫之上,看起來冰冷森然。

她靜靜說道:“通過正式渠道通知燕洵,我贊同他的提議,還請他遵守他的諾言,善待懷宋子民,將來繼承大統的,必是我所出之子,還有,我要太平王的人頭。”

一片雲彩飄過,輕輕的將圓月籠罩,只露出一層淡淡的光輝。大地被攏入黑暗之中,無聲中,似乎有什麼東西在瞬間破碎,然後散落一地,隨着迭起的風,一絲絲的去了海角天涯。

玄墨點頭,於黑暗中說:“屬下遵命。”

納蘭沉默片刻,突然開口道:“通知司馬揚,整頓三軍,隨時準備配合燕北,出兵大夏。”

黑暗中的男人頓時仰起頭來,雙目緊緊的盯着她,帶着幾絲震驚,又似帶着幾絲不敢置信。

納蘭呼吸平靜,似乎完全沒有留意到他情緒上的波動,反而很冷靜的說道:“玄墨,東海又有流寇入侵,這一次,還是要靠你來爲我保衛東疆。”

一時間,白塔上寂靜無聲,玄墨身軀挺拔,像是一棵楊樹,他就那麼望着她,目光穿越了這十幾年的脈脈光陰,終究凝結成了此刻那無言的緘默。

少年玩伴,他以親王世子之尊做她的貼身護衛,看着她年少童真,嬌顏如花。

皇帝駕崩,他三天三夜跪於父親門前,苦苦勸說父親放棄謀逆登位的想法,轉而輔佐稚齡幼帝和身爲長公主的她。

這麼多年來,他一直站在她的身後,聽從她的一切命令,做她最忠誠的臣子和最值得信任的手下,哪怕是去和有權勢的大臣之女聯姻,也未曾反駁。

而如今,皇帝危在旦夕,大宋國祚堪憂,燕北鐵騎襲來,她卻要在這個時候,放他於東海之疆了。

可是,僅僅是一瞬間,他就想通了這其中的關節。他的目光漸漸平靜,又恢復了他一貫的樣子,淡定冷靜,他屈膝下跪,沉聲說道:“微臣遵命。”

有那麼一瞬間,納蘭的心是高懸着的,直到他安靜的屈膝,直到他以他一貫冷靜的聲音說“微臣遵命”,她才恍然鬆開了緊握的拳頭,她回過身來,無雙的容顏清麗如畫,眼角以金粉描繪,帶着令人不敢逼視的豔麗和端莊。她覺得有必要解釋一句,就說道:“燕北和大夏之間必有一場惡戰,戰場上廝殺慘烈,你是我唯一能夠相信的人,我不希望看到你有什麼三長兩短。”

玄墨仍舊低着頭,很平靜的說:“微臣明白。”

納蘭深吸一口氣,輕笑着說:“好了,起來吧,你我之間,不必拘泥禮數。”

玄墨卻並沒有起身,他跪在那裡,頭頂是如銀的月光,有昏鴉撲棱着翅膀飛過沉寂的天空,夜風吹過他鼓起的衣袍,上繡九曲蟒龍,位極人臣的圖紋像是一柄森寒的刀,橫在他的手上,能傷人,也能傷己。

他從懷裡緩緩掏出幾樣東西,一一放在白玉石階上,納蘭見了眉頭一皺,正想說話,卻聽玄墨靜靜說道:“微臣此去,不知何日能歸,這京畿軍和玄字軍的兵權,就交還給殿下吧。”

納蘭頓時就想推辭,可是目光觸及那兩塊令牌的時候,她卻有一瞬間的微愣。這京畿軍原本是屬於兵部的,當年她和玄墨聯手鬥敗了兵部尚書之後,就將京畿軍收於囊中,這些年來一直由玄墨統領,至於玄字軍,則是玄墨的親衛軍,戰鬥力極強,算得上是懷宋的一等軍隊。鬼使神差的,她竟走上前來,笑着扶起玄墨,說道:“好,我先爲你收着,等你回來,我再還給你。”

玄墨身材挺拔,站在納蘭身前,比她高了一個頭,他修長的眼睛像是一汪寒湖,就那麼靜靜的望着她,沒有不敬,可是卻也有些大膽。

納蘭仰着頭,尖尖的下巴有着柔和的弧度,她淡笑着望着他,眼神熠熠,恍有波光。

“太平王雖然已經叛逃,但是晉江王等人都不是易與之輩,微臣走後,殿下還要自我珍重。”

納蘭微笑着說:“玄墨,你認識我多少年了?對我還不放心?”

玄墨垂首道:“殿下天縱奇才,微臣失言了。”

“好了,不必拘禮,你我相識多年,一路扶持,亦君臣亦摯友。我答應你,不管他日懷宋會走向何等命運,只要我還有一天話事權,定會授你玄王府滿門榮寵。”

指尖微涼,夜露緩緩爬上衣角,打溼了蟒龍的麟爪,玄墨躬身說道:“多謝殿下,夜深了,沒有事的話,微臣先告辭了。”

納蘭本還想囑咐他幾句,可是話到此處,卻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她點了點頭,說道:“夜裡黑,叫下人多打一盞燈籠。”

“是,微臣記住了。”

說罷,玄墨就對納蘭施了一個禮,轉身就向着甬道走去。月光透過通道上間或的格子,灑下一道一道的白痕,玄墨背脊挺拔,腳步穩健,一步一步的隱現於斑斑光影之中。很久之後,他終於下了白塔,走在偌大的廣場之上,黑夜如同濃霧,將他的身影包裹在其中,納蘭站在塔上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影子。

夜風甚大,吹起納蘭的鬢髮,她就那麼站着,像是一尊白玉雕像,久久也沒有移動半分。

她想起了很小的時候東海海盜擾邊,她父皇親自率軍出征,那時候帝國強盛,兵力充足,四海一片富庶。她不明白守着這樣的軍隊,父皇爲什麼還要親自上戰場,年幼的她拉着父親的衣袖,迷惑的問:父皇,爲什麼你要親自出徵呢?

那一刻父皇的眼睛如同浩瀚的汪洋,讓人一眼看不到邊際。他寵溺的拍了拍她的頭,靜靜的說道:“沒有爲什麼,因爲有些事情,你不去承擔,就沒有人去承擔了。”

那時候,她不明白父皇的話,可是現在,她突然就明白了。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無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逼不得已。

她的一着不慎,讓太平王的黨羽得了手,給本就耳聾的小皇帝下了毒,這個可憐的孩子,不但是個聾子,更因此番中毒而時日無多。一旦皇帝駕崩,懷宋必定大亂,晉江王、淮安王等人無不蠢蠢欲動,到時候,她納蘭一脈,就要就此絕於天地之間。

她不甘心,這些年來,她嘔心瀝血的處理朝政,殫精竭慮的輔佐幼主,而那些皇室宗親,每一個每一天都在盼着她去死,她的祖輩們沙場拼殺,難道就是爲了給他人做嫁衣,她多年來兢兢業業,怎能讓江山斷送在那些人渣的手裡?

燕北稱霸之勢已成定局,卞唐內亂,懷宋內亂,大夏更是打的一塌糊塗,這個時候,與其等到清兒死去,把江山交給那些居心叵測的皇室宗親,莫不如以江山爲資,換取懷宋子民的平安和她納蘭一脈的保全。畢竟,她還有重病的母親,煜兒還有三個年幼的女兒,還有一羣忠於皇室正統的忠心老臣……

莫不如答應他的提議,這樣一來,納蘭氏尊榮不減,兩國結盟,圖謀大業,更能完成她心中的宏願,更何況,這個願望,不也是她期盼多年的嗎?

九重宮門大開,玄墨的身影漸漸隱沒在了那無邊的黑暗之中。

她突然覺得有些心慌,好似有什麼東西離開了,消散在這慼慼夜幕裡,靜靜消泯。

對於將玄墨發往東疆,她也是無可奈何,軍隊中反對此戰的情緒太甚,如果不用雷霆之力,根本難以震懾,而玄墨掌兵寬厚,難以完成這個任務。有他在,只會掣肘司馬揚,讓他無法整肅全軍,配合燕北。

更何況,此次太平王反叛一事,也讓她看到了軍權的重要性。而玄墨在軍中的威信,遠不是她能夠比擬的,在太平之世,她尚可以依靠朝野之力掌控他,如今局勢如此紛亂,她不得不防。

但願,他不會怪她。

空曠的御道上,玄墨靜靜的走着,他的貼身侍從姜吳小心的跟在一側,馬車走在後面,發出一陣軲轆聲。

長公主信任玄王,玄王府離皇宮很近,還沒到府中,遠遠的就見門前亮着幾盞燈籠,全是紅紅的暖色,讓人一看,就心生暖意。

“王爺回來了。”

王妃玉樹披着一身月白色的茹裙,在燈火下看起來素雅恬淡,她接過玄墨手中的燈籠,詫異下問道:“王爺爲何提着一盞沒點燃的燈籠?”

玄墨微微一愣,低頭看去,只見玉白宮燈並未點燃,薄薄的玉璧在其他燈火下看起來宛若琉璃,好似輕輕一碰,就會破碎一般。

他輕聲說道:“忘記了。”

說罷,當先就向王府走去。玉樹拿過一件披風想要披在他的肩頭,不小心碰到了他的手,不由得驚呼道:“王爺的手怎麼這樣冰?”

玄墨不在意道:“沒事。”

說着,徑直就向書房的方向走去。

玉樹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幾個轉折就消失在花園裡,那件軟白色的披風拿在手裡,像是一面風箏,被風呼呼的吹着,輕飄飄的揚起。

“王妃?”

貼身丫鬟站在一旁,微微有些尷尬,小聲的說:“夜裡風大,先回房吧。”

玉樹點了點頭,她點頭的速度極慢,隨即轉過身來,又是那副溫和的樣子,笑容淺淺的說道:“王爺這麼晚回來一定餓了,你去廚房吩咐廚子做幾樣清淡的小菜。”

丫鬟無奈的點頭道:“是,奴婢這就去,王妃還是早點去休息吧,你的身子不好,可不能再熬夜了。”

玉樹也不回答,只是催促道:“你快去吧。”

丫鬟去了,玉樹回過頭來,只見隔了迴廊上的書房裡亮起了燭火,一個極清瘦的身影站在窗前,光影閃爍,俊逸出塵。

玉樹看着看着,突然就笑了,她抿起嘴角,帶着幾個丫鬟去了茶室,那裡新進了幾盒好茶,待會可以泡給他嚐嚐。

書房裡,玄墨攤開一張上好的蘭陵宣紙,將毛筆蘸飽了墨,筆觸懸空,卻久久沒有下筆。

噗的一聲,一滴墨跡落下,將宣紙暈開了一個大大的墨點,他卻沒有發覺,似乎正在想什麼。

姜吳站在一旁,小心的說道:“王爺,屬下爲你換一張紙吧?”

玄墨低頭看了一眼,然後面色不變的將紙團起,隨意的扔在地上。

姜吳不由得縮了縮脖子,他伺候玄墨已經七八年了,對這位喜怒不形於色的主子的脾氣了解的很,見他這個樣子,就知道他此刻的心情必定是非常非常的不好了。

玄墨扔了那張紙,就扯過另一張紙,盯着空白的宣紙看了半晌,就低下頭開始書寫。

他寫的極快,只是片刻,就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寫好之後交給姜吳,說道:“明個一早送到禮部,交給於大人,讓他派人送到白芷關,親手交給燕洵。”

姜吳一愣,心下打了個鼓,隨即點頭道:“屬下遵命。”

說罷,見主子沒什麼事的樣子,就悄悄的退了出去。

信封已經封好,他當然不敢隨意拆開。一邊走一邊想,都說皇室有意和燕北聯姻,不會是真的吧?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以後這懷宋,是姓納蘭,還是姓燕?難道,前幾日太平王行刺真的成功了?

那些大人物的心思,當然不是他這樣的人能夠隨意猜測的,姜吳想了一會,也就不想了,被廚房的香味吸引,就跑去偷懶了。

玄墨坐在書房裡,靠在九龍圖紋的楠木椅背上,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燕北和懷宋和親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西蒙大地,在這個多事之秋,這次聯姻很明顯的將兩國結成了一個同盟,很快,懷宋水軍陳兵皇甫海,虎視大夏,做出一副隨時都會和燕北共進退的姿態。

這天晚上,整個白芷關照舊沉浸在一片冰冷的死寂之中,自從燕北軍接管了這座關口之後,這裡就再無曾經的繁華了。

兩更時分,一羣穿着黑色的僞裝軍裝,臉上畫着油彩的軍隊緩緩的出現在了關口下。

楚喬站在隊伍中央,再一次重複了一遍這次行動的規矩。

第一,無差別狙殺,對於任何可能造成威脅或是可能發出警報的人,都要給予最乾淨利落的狙殺。第二,第一隊在城內製造混亂,第二隊在東北方向驅趕馬羣,引起城內守軍的恐慌,製造大規模夏軍來襲的假象。第三,其他人馬等在城外,隨時準備接應同伴,趁亂過關。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三更更鼓敲響的那一刻,賀旗帶着第一隊隊員,向是一羣幽靈一般,向着白芷關關口迅速而去。

同時,第二隊也啓程,往東北方早已準備好的馬隊走去。

黑暗之中,賀旗帶着秀麗軍的精銳戰士匍匐前進,很快就消失在了視線之中。楚喬帶着幾名親衛等在密林裡,她靜靜的坐着,反覆在腦海裡一遍遍的推敲全盤的計劃,尋找破綻和漏洞。

一遍,兩遍,三遍。

好了,沒問題了。她深吸一口氣,靜靜等待着迴音。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東北方突然響起一陣震天的馬蹄聲,馬蹄如雷,間中夾雜着戰士的怒喝,被馬尾上綁着的樹枝所揚起的煙塵遮住了天上的月亮,乍一看去,好似有幾十萬的人馬呼嘯而來。白芷關的城頭頓時一偏譁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東北方。

很快,白芷關東北方城門開啓,兩隊斥候軍悄悄的衝了出來,可是還沒等他們靠近,守在城門外的秀麗軍就已經將他們迅速的結果掉了。

又過了半個時辰,城內火光乍起,楚喬頓時站起身來,沉聲說道:“時間到了,走!”

赤水江畔,早已準備好的浮舟被推上水面,楚喬帶着一衆部下上了筏子,沿着水路往卞唐方向全速而去。

燕北軍全是由騎兵和重甲軍組成,沒有半個水軍。倉促間接管白芷關,也定然無法完全防守如此浩瀚的水域,再加上內外皆有敵人來襲,此時此刻,這條赤水水路,就是通往卞唐的最佳通道。

然而剛走了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忽聽前方水聲潺潺,楚喬一把挽起強弓,瞬間拉滿,只聽嗖的一聲,一聲慘叫頓時在黑暗中響起,緊隨其後,數百隻火把頓時亮起,大約五百多隻戰船於漆黑的夜色中現出真身來。

一連串的急響,幾十杆長槍從四面八方刺了過來,一名燕北軍官站在船頭,持刀高呼:“叛賊受死吧!”

幾十排利箭上弦,森然的箭頭對準楚喬等人,軍官猛的揮下戰刀,士兵們就扣下弩機的扳機,一排排弓箭頓時激射而來。

“跳!”

賀蕭突然厲吼一聲,下一秒,秀麗軍集體躍入浩瀚的赤水之中,弩箭噼啪,密密麻麻的紮在那些小舟浮船之上,可是卻沒有留下一絲血腥。

“統領,他們跳河了!”

有人在大叫,可是很快,就有士兵狂呼道:“將軍!船漏水啦!”

緊隨其後,無數的聲音此起彼伏,很多船艙底被砸碎,江水呼嘯着涌了進來,眨眼之間,就有三艘小型船隻沉沒,那些不會水的燕北戰士抱着浮木在江中掙扎,淒厲的慘叫聲迴盪在江面上,火把噼啪作響,四下裡一片混亂。

“他們在下面!”

那名將軍大怒,大聲喝道:“用石機,用長矛,砸死他們!插死他們!”

“將軍,不行啊,河裡還有我們的人。”

“滾!”

那名親兵被怒斥,還想要大喊,卻被同僚拉到一旁,那人憤憤不平的道:“可是陛下說過了要抓活的!”

其他人忙說道:“活的?死的都不一定能抓到,還活的?”

火把映天,巨石排空。

將軍怒喝一聲,部下迅速裝好石機,一排排長矛手也跑上前來。下一秒,只聽隆隆聲響徹耳際,一顆顆巨石砸入水中,長矛如同箭雨,犀利的插入赤水,江面頓時泛起一浪一浪的紅霧,血腥翻滾,有若紅雲。

攻擊一輪接着一輪,漸漸的,江面平靜下來,楚喬等人的木筏全部被砸碎,近千艘木筏的碎片形成了一座水上浮橋,涌到燕北戰船的船下,層層堆積在一起。

喊殺聲漸止,倉促結成水軍的燕北戰士們疑惑的望着平靜的江面,皺眉道:“都死了嗎?爲何還不飄上來?”

“快看!”

不知道是誰突然喊了一聲,衆人順着那聲音看去,只見在自己的後方,極遠處江面上,無數的人頭密密麻麻的浮起。只見那些人一邊浮在水上面,一邊脫下了自己的上衣,幾個人圍攏在一起,片刻之後,竟然人人浮起,順着水流,迅速而去。

將軍驚愕的瞪大了眼睛,怒聲問道:“那是什麼?”

有見多識廣的老兵疑惑道:“似乎是羊皮筏子。”

“快追!”

“將軍,那些碎木頭擋着路,暫時船走不了了。”

將軍呆愣在原地,他沒想到自己佔據着這樣打的優勢,船堅箭利,佔着防守的地利,最後還是讓這些人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揚長而去。燕北軍方面近六萬水軍站在巨大的戰船上,看着那些人的身影漸漸消失在濃濃的夜色之中,久久回不過神來。

與賀旗等人會合之後,楚喬統計了一下人數,發現足足有三千多人死於剛剛的那場戰鬥之中,其中有兩千人,都是死在了燕北的石機和長矛之下的。

不過以這樣代價,全員通過白芷關,已經是不可想象的勝利了。可是這還不算結束,雖然離開了白芷關,但是他們也成功引起了燕北軍方面的注意,而白芷關後的大片領土,目前還是在燕北軍的控制之下的。

楚喬當機立斷,帶領軍隊進入山林,兩天之後,遭遇了敵人的第一次阻擊,三天之內兩方交戰二十餘次,大多以秀麗軍勝利結束,畢竟,比起擅長騎兵作戰方式的燕北軍來說,秀麗軍更擅長的是野戰和近身狙擊,在楚喬的軍事理論領導下,他們這支隊伍一邊打一邊跑,迅速的逼近卞唐正統皇室管轄的區域。

然而,就在他們馬上就要出了山林,進入邯水境界的時候,燕北卻突然放火燒山,大火一連燒了四天,蔓延整個秋唐山區,多處山區百姓的莊子被波及,死傷無數。

楚喬無奈下,不得不帶着軍隊提前出山,因爲山林着火,他們迷失了路徑,出來的時候偏離了路道三百多裡。儘管有狼軍這些熟悉地形的老兵,但是在第二天一早,他們還是再一次和燕北軍狹路相逢。

立康垣一戰,雙方傷亡都很慘重,楚喬帶着三千精兵衝擊敵軍大營,敵軍的主帥在戰鬥中不幸被一隻流箭擊中,生死未卜。但是燕北軍不愧是大陸一等鐵軍,在主帥受傷的情況下仍舊不亂陣腳,且戰且退,抵抗的非常頑強。

大部隊機動性差,所幸他們在幾次戰鬥中搶奪來了大量的戰馬,立康垣一戰之後,楚喬將軍隊分編成十個小分隊,每隊四千人,每隊相距不到兩裡地,以扇形方式,向邯水關而去。

然而,剛剛走到南離郡,楚喬卻突然病了下來,實際上早在五天前她就察覺到身體的不適,腹痛如刀絞不說,還渾身發燙,頭暈乾嘔,手腳無力。只是因爲戰事緊急,她以頑強的毅力勉強堅持下來。可是如今,暫時擺脫了燕北軍隊的追捕,她的精神就越發不濟。賀蕭不顧她的反對,將部下安置在城外,帶着她進入南離城。

儘管卞唐發起內戰,燕北也取道此地,但是國內的破壞程度遠不如大夏來的慘烈。一些大型城市還保持着原有的繁榮,除了因爲戰事的影響,一些物價被擡得很高,其餘的幾乎沒有什麼影響。

賀蕭派人出去找大夫,原本昏昏欲睡的楚喬此刻卻睡不着了,她躺在乾淨的牀上,靜靜的望着帷幔發呆,思緒如同天邊的浮雲,久久的飄蕩。

燕北軍人在追殺他們的時候,口口聲聲叫着叛賊,那麼就是說,他們是知道她的身份的。的確,以燕洵的智慧,應該猜得到這個時候,能冒死闖關的,只有她這個李策親封的秀麗王了。

那也就是說,燕洵對她,是下了殺心的。

也對,如今燕洵和靖安王妃結成同盟,她卻要帶兵去幫助李修儀,作爲白芷關的首領,他自然要幫盟友將她堵截在關口,沙場無父子,更何況是他們?

這些,她是明白的。

燕洵,他越發有霸主的威勢了,殺伐決斷凌厲果敢,膽大心細手段驚人,如今的他,已經不是十幾年前那個龜縮在聖金宮裡的孩子,不必再看任何人的臉色了。

大夫很快就來了,賀蕭站在大夫身後,緊張的看着大夫爲她診脈。

白了鬍子的老大夫沉吟半晌,突然笑着說道:“恭喜這位相公,您的夫人有喜了。”

賀蕭頓時一愣,隨即滿臉通紅,連忙對那大夫說道:“休要胡說,這是我家夫人,我只是個護衛。”

那大夫一聽連忙道歉,笑着說看他如此緊張,將他誤當成了孩子的父親,還望見諒。

賀蕭和大夫在一旁你來我往的說話,楚喬卻整個人愣住了,好似被人一刀劈中了骨髓,她微張着嘴,久久說不出一句話來。

他說什麼?有喜了?她懷孕了?

她不可思議的看着那名老大夫,不敢置信的問道:“你說什麼?你再說一遍?”

“這位夫人,你實在是太粗心了,你有了身孕已經快三個月了,怎麼自己一點都不知道?而且你的體質非常差,脈象很亂,若是不能安心靜養,你這一胎可危險的緊啊。”

三個月?

楚喬低下頭,看着自己依舊平坦的小腹,怎麼可能?她竟然懷孕了?在她等待出嫁的時候,在她轉戰南北的時候,在她浸泡河水,頂着槍林彈雨騎馬作戰的時候,她的肚子裡竟然還有一個孩子?

“我爲你開一貼補血養氣的安胎藥,你要好好的服下,然後安心靜養,切不可長途跋涉的辛苦勞累了。”

老大夫安慰了她幾句,就和賀蕭出去了。楚喬坐在牀上,仍舊是呆呆的,這些日子噩耗頻頻傳來,戰事跌宕而起,一切都如同巨浪,一波一波的向她襲來。可是沒想到,在這樣的環境下,她竟然懷孕了。

她伸出顫抖的手,輕輕的捂着小腹,依稀間,似乎能聽到孩子那微弱的心跳。

一行眼淚突然自眼角滑下,她輕咬住下脣,喉間含着一絲哽噎,就那麼無聲的落下淚來。

諸葛玥,我懷了你的孩子了。

我有孩子了。

夜色漸漸降臨,賀蕭爲房間裡點燃一隻燭火,他叫來了一些補氣血的飯菜和湯水,走到楚喬的牀邊,靜靜問道:“大人,我們還去唐京嗎?莫不如,直接轉路回青海吧?”

楚喬擡起頭來看着他,目光發直,沒有說話。

“大人,你的身體,不適合繼續領兵了,你不爲自己着想,也要爲四少爺,爲你肚子裡的孩子着想。”

楚喬聞言一震,她低頭看着自己的肚子,繼續沉默着。過了好久,她才擡起頭來,輕聲說道:“賀蕭,我已經騙了他一次了。”

賀蕭一愣,不知道她在說誰,就問道:“大人你說什麼?”

“我已經騙過他一次了。”楚喬的目光寧靜飄渺,靜靜的望着那隻燭火:“我跟他說,會留在他身邊保護他,不讓別人再欺負他,可是我沒能做到。他已經沒有父母了,我爲我的孩子着想,誰來爲他着想呢?”

賀蕭恍然,知道她說的是唐皇李修儀,他皺眉說道:“大人,事到如今,局勢已不是你一人之力能夠扭轉,就算你當初留在卞唐,也未必就能杜絕今日之事啊。你身體不好,切忌思慮過多,不要把什麼事都攬在自己身上了。”

楚喬擡起頭來,深吸一口氣。

“賀蕭,這世上有些責任,是逃不掉的。”

她嘴角扯開,靜靜說道:“我受過李策大恩,受過卞唐大恩,現在到了償還的時候了,我想,若是我放那個孩子於險境而不理,將來我的孩子也會瞧不起我的。”

她坐起身來,下地穿鞋,走到桌子旁邊開始吃飯,吃好了飯之後又老實的喝了藥。

燈火下,她看起來瘦弱不堪,哪裡看得出是一個懷胎三月的母親?

“你放心吧,不會有事的。”

賀蕭看着她,一時間不知道她說的是誰,是她自己,還是她肚裡的孩子,或是如今的唐皇。

夜裡的風有些涼,吹動窗外的柳枝。

卞唐山水依舊,戰爭的腳步卻臨近了。

與此同時,白芷關大帳裡,燕洵穿着一身玄色長袍歪坐在榻上,下面是十多名當地富商剛剛送來的年輕美人,個個身着輕紗,衣衫半裸,看起來嬌嫩誘人。

不時的,有膽大的少女擡起頭來,偷偷的看一眼上面那個權傾天下的男子。只可惜,他的目光,卻始終未向這邊投注片刻。

“陛下,我們已經佈置好兵力,務必在邯水關將秀麗軍一網打盡。”

“來人!”

燕洵突然擡起頭,對外一招手,就有親兵走了進來。

“把他拖下去,打二十軍棍!”

部下的親衛頓時架起那名參謀官,就要往外去,那人不知道自己哪裡說錯了話,連忙請罪,可是卻不敢求饒,不一會,慘叫聲就響了起來,那些跪在地上的少女被嚇得臉孔發白,誰也不敢再擡頭。

“一網打盡……”

燕洵淡淡的重複了這四個字,聽不出什麼喜怒,燭火照在他的臉上,好似籠了一層淡淡的金紙。

他慵懶的躺在榻上,就那麼側臥而眠,任下面跪着這麼多嬌媚的佳麗,片刻之後,就沉入夢鄉。

這個夜裡,他們之間相距數千裡,可是他們卻在同一時間說了同樣的一句話。

“但願,不要遇見他(她)。”

依稀間,又是很多很多年前,破舊的屋檐下,女孩穿着一身淺粉色的夾襖,紅着臉蛋搓着手,坐在燈火下縫衣裳,一邊縫一邊回頭對少年說:“沙場無父子,一切都是爲了國家的利益,就是親兄弟上了戰場,也不能退縮。我現在不是在給你講隋唐演義,我是在講唐史,那是戲說,這纔是正史,聽仔細了你。”

“什麼正史?我怎麼沒聽說過?”

“反正你好好聽着就對了,認真學着。”

“換了你是李世民,你也殺你大哥嗎?”

“當然殺,難道留着他來殺我?不是告訴你了嗎,他們後來都沒什麼感情了。對了,那你呢,你難道不殺?”

少年默想片刻,突然說道:“換了是我,在打劉武周的時候,就會殺了他。”

女孩一愣,豎起大拇指:“你牛的很。”

……

殯葬的夜籠罩天地,連帶着記憶的水波,都被一同積壓,發不出半絲聲音。

第二日,白芷關內有人秘密出關,一路策馬奔赴邯水,那裡現在屯兵十萬,全是燕北的精銳部隊,一來援助靖安王妃,二來也是把守着對方的命脈,守護着自己的後路。

同一日,楚喬在南離郡等來了秀麗軍和狼軍的其他戰士,四萬人在荒外聚集,黑壓壓的戰刀舉起,如同一片張揚的林子。

“邯水是唐京往西北方向的必經之路,不破邯水,就無法解唐京被困之危。”

楚喬雪白的手指點在地圖上,於汗水關口處畫了一個圈,沉聲說道:“決定生死的一戰,就要到了。”

第153章 爆竹聲聲第151章 咫尺黃泉第82章 半路書生第80章 兩處天涯第125章 並非酸儒第154章 一忽兩載第126章 金吾之巔第70章 閻羅手段第131章 脈脈情深第157章 蒼茫悲歌第40章 千古一恨第115章 道阻綿長第153章 爆竹聲聲第38章 冷月相攜第6章 血債血償第189章 亂世得子第67章 五龍爭姝第28章 竹馬青梅第177章 秀麗皇妃第107章 暴雨夜戰第185章 燕氏義莊第133章 往日情事第145章 仇人見面第168章 風起青萍第68章 背道而馳第161章 燈火闌珊第159章 人海潮汐第100章 大仇未報第59章 天子賜婚第130章 燕北覺醒第165章 黃粱美夢第171章 再次重逢第143章 心悅君兮第67章 五龍爭姝鋼鐵第53章 狐裘之暖第39章 大風起兮第14章 子虛烏有第19章 誰無年少第154章 一忽兩載第140章 心若和田第23章 見招拆招第186章 生死不負第179章 坦誠相待第182章 故人重逢第86章 詹府內亂第75章 戰前陰雲第78章 殺出真煌第31章 逃出生天名將梨花終篇第116章 齊聚古都第140章 心若和田第42章 零落成泥第147章 你多保重第142章 月下綿綿第115章 道阻綿長第177章 秀麗皇妃第140章 心若和田第10章 剛剛開始第128章 現代軍事理論第45章 恍惚經年第24章 殺機初現第112章 太子多情第164章 見家長了第112章 太子多情第82章 半路書生第149章 大戰將至第166章 暮暮朝朝第52章 復仇開始第187章 大夏天崩第8章 血濺門庭第123章 奪命書生第173章 大唐狐變陰陽第157章 蒼茫悲歌第13章 連消帶打第156章 自由萬歲弔祭第163章 各奔前程第75章 戰前陰雲第59章 天子賜婚第38章 冷月相攜第17章 分道揚鑣第180章 洞房花燭第83章 再入奴籍第29章 大亂將起第133章 往日情事第163章 各奔前程第103章 我看着你玄墨第3章 爲國捐軀第187章 情敵見面第146章 良人安在第108章 得見燕洵第189章 亂世得子第101章 並肩而戰第164章 見家長了第79章 血海深仇
第153章 爆竹聲聲第151章 咫尺黃泉第82章 半路書生第80章 兩處天涯第125章 並非酸儒第154章 一忽兩載第126章 金吾之巔第70章 閻羅手段第131章 脈脈情深第157章 蒼茫悲歌第40章 千古一恨第115章 道阻綿長第153章 爆竹聲聲第38章 冷月相攜第6章 血債血償第189章 亂世得子第67章 五龍爭姝第28章 竹馬青梅第177章 秀麗皇妃第107章 暴雨夜戰第185章 燕氏義莊第133章 往日情事第145章 仇人見面第168章 風起青萍第68章 背道而馳第161章 燈火闌珊第159章 人海潮汐第100章 大仇未報第59章 天子賜婚第130章 燕北覺醒第165章 黃粱美夢第171章 再次重逢第143章 心悅君兮第67章 五龍爭姝鋼鐵第53章 狐裘之暖第39章 大風起兮第14章 子虛烏有第19章 誰無年少第154章 一忽兩載第140章 心若和田第23章 見招拆招第186章 生死不負第179章 坦誠相待第182章 故人重逢第86章 詹府內亂第75章 戰前陰雲第78章 殺出真煌第31章 逃出生天名將梨花終篇第116章 齊聚古都第140章 心若和田第42章 零落成泥第147章 你多保重第142章 月下綿綿第115章 道阻綿長第177章 秀麗皇妃第140章 心若和田第10章 剛剛開始第128章 現代軍事理論第45章 恍惚經年第24章 殺機初現第112章 太子多情第164章 見家長了第112章 太子多情第82章 半路書生第149章 大戰將至第166章 暮暮朝朝第52章 復仇開始第187章 大夏天崩第8章 血濺門庭第123章 奪命書生第173章 大唐狐變陰陽第157章 蒼茫悲歌第13章 連消帶打第156章 自由萬歲弔祭第163章 各奔前程第75章 戰前陰雲第59章 天子賜婚第38章 冷月相攜第17章 分道揚鑣第180章 洞房花燭第83章 再入奴籍第29章 大亂將起第133章 往日情事第163章 各奔前程第103章 我看着你玄墨第3章 爲國捐軀第187章 情敵見面第146章 良人安在第108章 得見燕洵第189章 亂世得子第101章 並肩而戰第164章 見家長了第79章 血海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