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抵達清化

或許是順風順水的緣故,拓殖船隊出發之後保持了較高的航速,在當天中午便經過了崖州以南的外海地區,傍晚時分順利抵達了鶯歌咀。船隊指揮王湯姆通過電臺與“商運01”上的海運部人員商量過之後,決定仍然要連夜趕路,繼續向西航行,不過航速得放慢至少一半。如果夜間行船時船隊發生了離散,那也是個極爲麻煩的事情,降低航速也是爲了便於各條船能在黑夜中保持航向一致。

至於如何能在夜間航行時辨識正確的航向,有“飛速號”上的一幫老船員在,這個問題倒是難不住穿越衆,其他船隻只要跟住“飛速號”就行了。爲了能讓船隊中的船隻在夜間易於辨識領航船,“飛速號”的桅杆頂部特地加裝了一個碩大的環形led燈具,這個照明燈用太陽能電池板供電,入夜之後打開,在天氣晴好的狀況下,兩海里距離內都清晰可見。而其他的各條中式帆船的桅杆和船尾上也掛上了成串的燈籠,以便讓周邊其他船隻保持合理的航行間距,避免在夜間航行中碰撞到一起。各艘船上都有拿着對講機的穿越衆,一直通過無線通信聯絡來保持船隊的夜間行進隊形不至於太過鬆散。

這個時代的中國船隻出海,船長和船員們主要是依靠記錄了各種航線的“針簿”和較爲原始的羅盤等工具來辨識航路。“針簿”相當於是文字版的航海指南,除了記載有各處港口之間的航線、航向和航行時間之外,更有各處港口的海水漲退潮時間,航線上需要注意避讓的暗礁險灘等等水文資料。

不過這種“針簿”中所記錄的航線往往都只限於製作者熟知的幾處地方,而且不同的“針簿”製作者對於同一條航線的描述可能有較大的差異,並沒有一個相對比較客觀的標準。這也是受限於當時的航海技術和社會環境,靠海吃飯的人往往都是薪火相傳,子承父業,沒人會把自己吃飯的傢伙拿出來與別人分享。這樣即便有人發現了海外的新興航線,也不會很快在民間傳播開,無形之中也降低了民間探索未知海域的熱情。

穿越衆的優勢就在於掌握了更爲詳盡的海圖和各種水文資料,並且有着後世製作的各種先進航海儀器,能夠準確計算出船隻的航線路線,不需要再用“針簿”中記錄的“觀星望鬥法”來辨識夜間的航行方向。

當晚船隊保持着三節左右的平均航速,繼續向西偏北方向行進。降低了航速之後,船員們分爲兩班進行輪流休息,不過他們睡覺的地方也只能在甲板上,以備不時之需。有了前面閃閃發亮的領航船,各艘船上的船長們倒是因此而輕鬆了許多,他們無需耗費精力在黑夜中辨識航向,只需指揮船隻跟住前面的領航船就行了。

第二天早上,領航船用六分儀測算了經緯度,得出的結論是昨天這一晚的行進距離大概只是鶯歌咀至清化之間的四分之一而已。船隊在天明後還不得不臨時停了一次,從各條船上轉移了數名嚴重暈船者到“飛速號”上。相較於同時代的海船,雙體結構的“飛速號”在海上的航行中的確要平穩得多,這樣做也是爲了讓這些倒黴的人能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能夠稍稍輕鬆一點。

接下來的一天中船隊全速前進,但在天黑之前也只跑出了不到一百海里的距離,考慮到這裡離越南東岸還有大概四十到五十海里的距離,船隊決定繼續再熬一夜,這樣就能在第二天上午抵達越南東岸進行休整了。

船員們不得不強打起精神,繼續連夜前進。“飛速號”倒是很輕鬆,一個人負責駕駛方向,兩個人負責升降帆,只需三人便能十分便利地駕馭這艘三十米長的帆船。北美幫六個人正好分作兩組,輪班負責駕駛。不過不當班的人也並不意味着就能閒下來,他們需要在船艙中繼續製作航海圖,以便計算航程。

石迪文打了個大大的哈欠,丟下手裡的鉛筆道:“這一趟可比上次過來幸苦多了,在我記憶中已經很久沒有連續駕船超過四十八小時了。”

“主要是還是因爲船慢。”王湯姆對於自己這艘船不得不放慢了航速等待其他的船隻也感到頗爲無奈:“其他的船連我們的一半的速度都達不到,不難想象他們今後沒有了領航船會是什麼樣的情況,我們想僅僅是清化到鶯歌咀的這段航程,他們得要多花上一天的時間才能完成。”

“如果能把這些船的航速提高一點就好了,哪怕就到十節左右都好,這樣一天一夜就能跑完這段距離,船員們也不會搞得這麼疲勞。”羅傑也加入到他們的討論中來。

“造船廠現在正在造的那艘船,據說設計航速會在十節以上。”王湯姆說道:“如果這條航線用十節以上的船隻來跑運輸,那麼整個航程至少可以縮短一天的時間。”

“我去看過造船廠那艘船,那是一艘中式帆船,就跟我們船隊裡那幾艘船是一樣的。中式帆船的平均航速能跑到十節以上嗎?”羅傑對於王湯姆的說法表示了質疑。

“沒錯,他們的確是在造中式帆船,不過我聽說海運部對船帆和索具都進行了重新的設計,大概會採用某些西式船帆的優點,搞一箇中西結合的作品出來。”王湯姆推測道。

“老天,希望他們別搞出一個四不像的怪胎。”石迪文嘆道。

王湯姆雖然還不太清楚海運部的建造計劃細節,不過想想海運部在這艘船開建之前就在內部討論了大半個月,那麼肯定不可能完全照搬中式帆船的舊有設計方案。從船體結構來說,v型船身和水密隔艙的使用讓中式帆船已經遠遠領先於這個時代,當下並沒有大幅度改進的必要,頂多只是加大一下船體的長寬比,那麼最有可能的改動之處就是在桅杆和船帆的設計上了。

衆所周知西式帆船在海上的航速更快,這跟西式帆船使用的船帆有極大的關係,通過加高桅杆,增加桅杆數量來加大船帆的受風面積,從而提高航速。但中式硬帆船是沒法輕易加高桅杆的,如果桅杆長度超過船體長度,那就等着翻船好了,所以相較於競爭對手,中式帆船的船帆面積一般都比較有限,這樣也就變相地限制了船所能達到的最大航速。

當然西式帆船的缺點也極爲明顯,由於加高了桅杆,就必須使用大量的支索來拉住桅杆,這將大大地限制西式橫帆的轉動角,讓船隻無法有效地利用側風和頂風,以至於所謂的快速帆船也只能在順風情況下才能擁有比較快的航速。同時由於帆具索具的複雜化,甲板上需要的操作人員也大大增加,這其實也就變相降低了船隻的續航能力。而中式帆船的船帆面積雖然相對較小,但勝在操作方便,只需少量船員便可以駕馭,而且幾乎各個方向的來風都能利用上。但至於說兩種帆具該如何揉合到一起,取長補短,王湯姆這個航海專家卻是沒什麼好主意,畢竟這種牽涉到船舶設計和流體力學方面的專業知識並不是他所擅長的領域。

在海上度過第二個不眠之夜以後,領航的“飛速號”終於在第三天清晨從望遠鏡中看到了越南東海岸的地平線。這個消息通過步話機傳達到其他船上之後,引來了疲憊不堪的船員們一片叫好之聲。

拓殖隊指揮部一幫人經過商議之後,決定先到上次考察隊停靠的清化河入海口,看看那裡現在的難民情況如何,然後靠岸休整一天時間再繼續前進。

船隊抵達海岸的地方大約在清化河入海口以南大約十多裡,一個叫岑山的小漁村。“飛速號”放下橡皮衝鋒舟,先行登陸對漁村進行了探訪,但結果讓大家都很吃驚。這裡的漁村已經空無一人,從收拾得乾乾淨淨的屋子來看,這裡的居民已經全部舉家搬遷——或許應該說逃難更爲準確。

“看來這邊的形勢惡化得比我們想象的更快。”王湯姆面對這樣的情形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上次來到這裡的時候附近還有大批的難民聚集,而短短二十多天,連這裡的居民也全部離開了家園,變成了戰爭難民。

“清化河不是那麼容易過的,我們繼續往北走,應該會遇到大批的難民。”羅傑建議道。

於是船隊放棄了在這裡停靠的打算,繼續向北航行。在抵達清化河入海口之後,船隊轉入河道中,逆流上行了沒有多遠,負責瞭望的石迪文便在船頭叫了起來:“看,羅傑說得沒錯!岸邊有好多人!”

這裡河岸邊等着渡河的人羣比考察隊上次到來時更多了,黑壓壓的少說有兩三千人之多。顧凱聽到石迪文的叫聲也鑽出船艙來到甲板上,見到這樣的情形頓時眼前一亮:“看來我們需要的勞動人口肯定是有着落了!”

3401.第3401章第1147章 午夜偷襲2413.第2413章第2243章第2080章第103章 計劃提前第七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反擊第1318章 全力備戰第六百七十一章 受挫第1781章 再出發第1754章 爲難之處第1937章第1345章 脅迫3117.第3117章第1354章 不得不防第九百五十九章 偵破進程2415.第2415章第1795章 備戰工作2468.第2468章第12章 漫長的一天(二)第271章 登陸演習第2367章第1826章 進退兩難第1472章 北方航線(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脣槍舌劍第306章 換屆選舉第1882章 地方割據第2030章第2101章2696.第2696章2415.第2415章第21章 碰頭會(一)3083.第3083章第1346章 通行令第七百七十五章 遊說高層第331章 李家莊的戰前準備第八百二十七章 眼光向北第2275章第1710章 政績3129.第3129章第四百二十九章 龔十七的難處第八百九十一章 陽奉陰違第九百零一章 北上考察(三)第1512章 炫耀武力第1231章 戰爭可能第1001章 開國慶典(一)第2155章第1046章 人心向背第八百五十四章 雙嶼水道第九百七十九章 不一樣的儋州2508.第2508章第1398章 清理3194.第3194章第1066章 屈服第1969章第1571章 能者爲先第六百二十章 南日島之戰(七)3373.第3373章第1922章第四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思2379.第2379章第288章 慶功總結2412.第2412章第1996章第2029章2765.第2765章第九百零九章 順利推進第383章 調職申請第1166章 再見面第2120章3004.第3004章2377.第2377章第1842章 繼任者第1202章 南方以南2536.第2536章第2195章第八百章 刷功勳第六百零二章 情報工作3157.第3157章第1594章 張金寶的打算第51章 考察(二)第378章 劉香來襲第1662章 攻打馬尼拉(十二)第七百二十章 南海異變3177.第3177章第1117章 內憂外困第2077章第1765章 不服不行第1882章 地方割據第1284章 參觀石碌鐵礦第1522章 有賺有虧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作開發第六百七十四章 談判2518.第2518章第1237章 萬事俱備第3470章2657.第2657章第2201章2627.第2627章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術變化
3401.第3401章第1147章 午夜偷襲2413.第2413章第2243章第2080章第103章 計劃提前第七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反擊第1318章 全力備戰第六百七十一章 受挫第1781章 再出發第1754章 爲難之處第1937章第1345章 脅迫3117.第3117章第1354章 不得不防第九百五十九章 偵破進程2415.第2415章第1795章 備戰工作2468.第2468章第12章 漫長的一天(二)第271章 登陸演習第2367章第1826章 進退兩難第1472章 北方航線(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脣槍舌劍第306章 換屆選舉第1882章 地方割據第2030章第2101章2696.第2696章2415.第2415章第21章 碰頭會(一)3083.第3083章第1346章 通行令第七百七十五章 遊說高層第331章 李家莊的戰前準備第八百二十七章 眼光向北第2275章第1710章 政績3129.第3129章第四百二十九章 龔十七的難處第八百九十一章 陽奉陰違第九百零一章 北上考察(三)第1512章 炫耀武力第1231章 戰爭可能第1001章 開國慶典(一)第2155章第1046章 人心向背第八百五十四章 雙嶼水道第九百七十九章 不一樣的儋州2508.第2508章第1398章 清理3194.第3194章第1066章 屈服第1969章第1571章 能者爲先第六百二十章 南日島之戰(七)3373.第3373章第1922章第四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思2379.第2379章第288章 慶功總結2412.第2412章第1996章第2029章2765.第2765章第九百零九章 順利推進第383章 調職申請第1166章 再見面第2120章3004.第3004章2377.第2377章第1842章 繼任者第1202章 南方以南2536.第2536章第2195章第八百章 刷功勳第六百零二章 情報工作3157.第3157章第1594章 張金寶的打算第51章 考察(二)第378章 劉香來襲第1662章 攻打馬尼拉(十二)第七百二十章 南海異變3177.第3177章第1117章 內憂外困第2077章第1765章 不服不行第1882章 地方割據第1284章 參觀石碌鐵礦第1522章 有賺有虧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作開發第六百七十四章 談判2518.第2518章第1237章 萬事俱備第3470章2657.第2657章第2201章2627.第2627章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術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