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第一把火

第564章 第一把火

編輯部績效考覈制度並不是林爲民一時心血來潮要搞新花樣,事實上,很多南方地區的出版社已經在搞,效果普遍比較理想。

林爲民私下裡願意同國文社同事們聊天,很多普通同事對於編輯部績效考覈沒什麼概念,但大家對於創造了效益,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總是有議論的,有些乾的多、拿的少的同事也是滿腹牢騷。

程早春做事求穩,這是他的性格。其實這種思維放在單位一把手身上,並不罕見。

作爲一把手,這羣人是要對結果負最終責任的。

程早春不是完人,對於這樣的事自然是有些抗拒的。

可林爲民堅持己見,他也只能無奈妥協,誰讓林爲民是他力挺的呢?

答應了林爲民關於編輯部績效考覈制度的改革,程早春還得幫他聯繫出版社進行考察。

改革不是拍腦袋乾的,林爲民心裡已經有了譜,但具體實施前必須要經過考察,看看別的出版社的實踐成果,最關鍵的是要儘可能多的瞭解實踐過程中所碰到的難題是如何解決的。

翌日,程早春將林爲民叫到了辦公室,告知他考察的事情已經聯繫好。

這次的考察對象是花城出版社。

提起花城出版社,不得不提《花城》,這部與《當代》同時期創刊的文學雜誌在國內文學界擁有崇高的聲望,與《當代》《收穫》《十月》並稱爲純文學期刊的“四大名旦”。

花城出版社因爲誕生於改革開放最前沿,所以風氣歷來是國內出版社當中最開放的一批。

改革開放初期,花城出版社便推出了《沈從文文集》、《郁達夫文集》,可在當時,沈從文、郁達夫頭上的“資”字還沒有完全摘掉。

這種開放的風氣有利有弊,但不可否認的是,經過多年的發展,花城出版社和《花城》在中國文學界的地位。

籌備兩天,國文社的考察隊伍出發,林爲民這個副總編輯帶隊,同去的有社裡的資深編審,也是著名的翻譯家蔣錄、當代文學一編室主任李新、二編室主任高賢駿,還有一個小跟班佟鍾貴。

一行五人來到羊城得到了花城出版社的高規格接待。

林爲民等人在這裡待了三天時間,除了跟出版社的領導交流,還有很多的一線編輯花城出版社的編輯部績效考覈已經實施了近兩年時間,過程中波折不斷,但從最後的結果來看還是好的,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不止一籌。

最關鍵的是,編輯部人員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編輯們的工資漲幅卻遠超通貨膨脹和國家規定的標準,大家工作付出的辛苦得到了應有的回報,編輯部工作人員們普遍對於這種方式是接受並認可的。

考察結束,林爲民等人準備回程,正巧《花城》的編輯部主任溫能打算去燕京組稿,便和他們同行。

回程的火車上,蔣錄和林爲民閒談,他是國文社的資深編審,一直都是編審委員會的成員,而且長期擔任專業職務評審委員會的委員,這幾天在花城出版社考察給他的感觸很深。

“老實說,花城出版社的氛圍我並不喜歡,但我不得不承認,這裡的分配方式是相對公平的。我們社裡現在的問題在於,看似溫情脈脈,但實則還是論資排輩那一套。

年輕人替老同志幹了很多工作,卻託以‘學習’、‘指導’的名義就輕易抹煞了年輕人的功勞,將工作成績佔爲己有,這樣的情況是不對的。”

蔣錄跟林爲民說話並沒有什麼顧忌,他與程早春關係很好,對於此次考察的初衷也很清楚。

林爲民對蔣錄的話並不意外,他這個人工作一絲不苟,原則性非常強。

前兩年有一次職稱評審,有個編輯部主任在推薦本部門同志時說話誇大其詞,其他評委礙於面子說話比較委婉,只有蔣錄一個人站起來將那位主任給怒斥了一頓。

然後又攤開筆記本,力舉那位擬報編審的工作情況,連本職工作量的百分之二十都沒有完成,將那位主任和擬報編審的顏面落得乾乾淨淨。

這樣的人,看不慣社裡的一些不正之風,完全可以理解。

首屆韜奮出版獎評獎的時候,因爲林爲民的推薦蔣錄遺憾錯失獎項,但他從未怪罪過林爲民,相反還很欣賞林爲民,原因就在於林爲民歷來在社裡辦事公允、從不謀私,與他的脾氣不謀而合。

林爲民說道:“這些情況確實需要撥亂反正,尤其是改革開放越來越深入,大家不像幹多幹少都一樣了,對於經濟利益更加看重,不能讓這樣的事再發生。”

蔣錄點了點頭,又對林爲民笑着說道:“你的職稱問題明年是不是也該考慮提一提了?要不然也太不像話了。”

林爲民在社裡這些年雖說不爭不搶,但按部就班職稱也已經是編輯。

下一級是副編審,按理說以他的條件並不難,但他不爭不搶,這件事自然跟他沒什麼關係。

林爲民明白蔣錄的意思,他過段時間就會晉升爲國文社總編輯,職稱要還是編輯,未免有點拿不出手。

“等明年再說吧。”

兩人聊着天,李新和高賢駿看着他們心裡犯嘀咕。

“老高,你看出什麼來沒?”李新問。

高賢駿說道:“你也看出來了?估計是要升了吧!要不然也不能讓他帶隊。”

“總編輯啊?太年輕了吧?”

“年輕點有什麼不好?證明社裡願意用年輕人。社裡提拔我們倆的時候,還不是一堆人不看好?”

李新和高賢駿是同一批分到國文社的,工作不到十年成了編輯室主任,社裡當時反對聲不小。

李新點頭道:“那倒是。爲民當副總編也快三年了吧?各方面都出類拔萃,做事也公正,他要是當總編,我肯定是支持的。”

一旁的佟鍾貴聽着兩人的談話,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林老師要當總編輯了?

三十剛出頭的總編輯?

佟鍾貴望着林爲民的方向,聯想到這次考察編輯部績效考覈制度,心中幾乎可以斷定,李新和高賢駿的預言是百分百正確的。

這個編輯部績效考覈制度,說不定就是林老師上任總編輯後的第一把火。

不知道爲什麼,一想到林爲民登上總編輯的位子,佟鍾貴比自己當了總編輯還要高興和激動。

回到燕京後,《花城》的溫能要和林爲民等人分開。

臨別前,他對林爲民說:“爲民,我這次來打算組織燕京作家小聚一下,伱有空也來參加一下吧!”

林爲民點頭答應,溫能邀請他出席聚會,是出於他作家的身份剛接受完人家的接待,自然要給這個面子。

在家裡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一早,林爲民正常上班。

先跟程早春報了個到,然後便把精力都放到文件上。

這次花城出版社考察之行當然不是白考察的,考察報告肯定要有,另外就是根據這次的考察對他原有的思路進行一定的修正,把編輯部績效考覈制度完善好。

連續幾天的時間,林爲民一直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裡忙着兩份文件。

這天晚上,他回到家中已經是七點多了,發現家中有客人。

陶慧敏正坐在沙發上拉着何賽妃聊天,見到林爲民回來,何賽妃忙從沙發上站起來。

互相打了個招呼,陶慧敏介紹道:“賽妃姐這次是來燕京給電影配音的,就是藝謀那部《大紅燈籠高高掛》。”

《大紅燈籠高高掛》使用的是這個年代少有的同期聲錄製,但現場錄製難免有瑕疵的地方,所以後期還是要處理一下。

林爲民點點頭,“知道,演梅珊嘛!”

梅珊是《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三姨太,戲份不少,算是女二號,後世何賽妃演的就是這個角色。

當初章藝謀選演員時,林爲民憑藉着後世的印象隨口提了一嘴,章藝謀便將她找了過來。

“章導在劇組的時候跟我說過,是你向他推薦的我。”何賽妃一臉感激的說道。

林爲民擺擺手,說道:“你的形象跟小說裡的人物很契合,又是慧敏的好朋友。”

陶慧敏對林爲民說道:“我們先吃了,飯在廚房,都給你留好了,你自己吃吧。”

說完她又拉着何賽妃,“賽妃姐,我們不說這些……”

兩人在小百花越劇團共事五年時間,是同事、也是同學。

儘管以前因爲林爲民追求她時鬧過烏龍,彼此相處起來有些尷尬,可過了這麼多年,尤其是陶慧敏現在跟着林爲民定居燕京,再見面,感覺分外親切。

她拉着何賽妃一直聊到快九點,然後又開着車將何賽妃送回她住的賓館。

路上,何賽妃對陶慧敏說道:“慧敏,我們這一茬人,屬你嫁得最好。”

剛纔在家裡,她一眼便看出林爲民對陶慧敏的寵溺之情。

她今天上門到陶慧敏家裡做客,除了是見陶慧敏,更主要的是去對林爲民表示感謝。

陶慧敏笑道:“那是你不想找,以你的條件,什麼樣的青年才俊找不到?”

“我哪有那麼好的命啊!”

何賽妃的語氣中帶着幾分悵然,望向車窗外。

(本章完)

第275章 老舅,你可真狗啊第369章 用心良苦第412章 您老收了一個好學生第522章 推薦到香江去第379章 痞子風格第881章 進擊的滬美廠第341章 多謝,林先生第355章 林百萬第704章 建社四十年未有之盛世第906章 文化人夸人不能俗氣第898章 拆到自己家了第452章 早下手第435章 瞞不住了第370章 溢出文學的邊界第369章 用心良苦第789章 欺負小學生第621章 出版界的‘萬里長城’第642章 拿米刀砸人是吧?第638章 皇冠上的一顆珍珠第351章 《女醫傳》第114章 評價第97章 於華來京第317章 大家風範第639章 捲毛小禿子第170章 洗滌人心的好作品第83章 送暖氣片第36章 導師第533章 不要動,我來第392章 茶藝大師第346章 沒見過這麼快的男人第351章 《女醫傳》第271章 比房子還貴第733章 莫非是真的?第878章 你這是在侮辱我的人格第302章 有你是大家的福氣第238章 您是來包圓兒的?第212章 這次我慢慢寫第924章 手筆之大,氣吞山河第630章 該寫點什麼呢?第232章 這輩子不演程蝶衣第663章 《花季雨季》第350章 自己做下的孽第467章 半步大圓滿第249章 文學是人學第285章 鐵生,我們不一樣第724章 放棄並不是失敗第19章 新作第514章 社會主義優越性第847章 比於華還惡劣第893章 你丫瞧不起誰呢?第84章 小說演播第725章 廣播連續劇第923章 華山論劍第625章 豪華陣容第768章 買就完了第10章 讀書人的事怎麼能說賣呢第609章 仁義無雙林老師第871章 死者爲大第445章 敗家子兒第910章 新現實主義傑作第386章 這他麼是二十六歲?第844章 老人家,你玩不起啊第362章 十年不遇的貝勒府第568章 誰他孃的教你這麼寫小說的?第390章 莫非,不行?第315章 那一年奧運第452章 早下手第94章 稿費不能少第329章 雙主編第15章 黃安儀的心思第506章 要上教材了第650章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第258章 你小子,不是個好東西第630章 該寫點什麼呢?第547章 什麼時候這麼牛逼的?第343章 半步大佬第624章 底氣所在第627章 斯特雷加文學獎第707章 要什麼客廳啊第717章 又有誰配拿呢?第418章 我有一計教你第526章 不正常的銷量第394章 我們不一樣第244章 萬先生的目的第282章 香江來人第47章 平平無奇的小胖子第144章 爽約第324章 香江來電第289章 令人仰望的林老師第315章 那一年奧運第695章 我們中國人不是人?第705章 藏鋒第821章 多謝觀衆包容第359章 撞槍口上了第448章 戲劇家協會第145章 外賓參觀第714章 友邦驚詫第423章 沒吃過那麼貴的瓜第675章 瘋狂的粉絲第334章 別切遠景
第275章 老舅,你可真狗啊第369章 用心良苦第412章 您老收了一個好學生第522章 推薦到香江去第379章 痞子風格第881章 進擊的滬美廠第341章 多謝,林先生第355章 林百萬第704章 建社四十年未有之盛世第906章 文化人夸人不能俗氣第898章 拆到自己家了第452章 早下手第435章 瞞不住了第370章 溢出文學的邊界第369章 用心良苦第789章 欺負小學生第621章 出版界的‘萬里長城’第642章 拿米刀砸人是吧?第638章 皇冠上的一顆珍珠第351章 《女醫傳》第114章 評價第97章 於華來京第317章 大家風範第639章 捲毛小禿子第170章 洗滌人心的好作品第83章 送暖氣片第36章 導師第533章 不要動,我來第392章 茶藝大師第346章 沒見過這麼快的男人第351章 《女醫傳》第271章 比房子還貴第733章 莫非是真的?第878章 你這是在侮辱我的人格第302章 有你是大家的福氣第238章 您是來包圓兒的?第212章 這次我慢慢寫第924章 手筆之大,氣吞山河第630章 該寫點什麼呢?第232章 這輩子不演程蝶衣第663章 《花季雨季》第350章 自己做下的孽第467章 半步大圓滿第249章 文學是人學第285章 鐵生,我們不一樣第724章 放棄並不是失敗第19章 新作第514章 社會主義優越性第847章 比於華還惡劣第893章 你丫瞧不起誰呢?第84章 小說演播第725章 廣播連續劇第923章 華山論劍第625章 豪華陣容第768章 買就完了第10章 讀書人的事怎麼能說賣呢第609章 仁義無雙林老師第871章 死者爲大第445章 敗家子兒第910章 新現實主義傑作第386章 這他麼是二十六歲?第844章 老人家,你玩不起啊第362章 十年不遇的貝勒府第568章 誰他孃的教你這麼寫小說的?第390章 莫非,不行?第315章 那一年奧運第452章 早下手第94章 稿費不能少第329章 雙主編第15章 黃安儀的心思第506章 要上教材了第650章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第258章 你小子,不是個好東西第630章 該寫點什麼呢?第547章 什麼時候這麼牛逼的?第343章 半步大佬第624章 底氣所在第627章 斯特雷加文學獎第707章 要什麼客廳啊第717章 又有誰配拿呢?第418章 我有一計教你第526章 不正常的銷量第394章 我們不一樣第244章 萬先生的目的第282章 香江來人第47章 平平無奇的小胖子第144章 爽約第324章 香江來電第289章 令人仰望的林老師第315章 那一年奧運第695章 我們中國人不是人?第705章 藏鋒第821章 多謝觀衆包容第359章 撞槍口上了第448章 戲劇家協會第145章 外賓參觀第714章 友邦驚詫第423章 沒吃過那麼貴的瓜第675章 瘋狂的粉絲第334章 別切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