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白給的村主任(求訂閱)

第148章 白給的村主任(求訂閱)

繼李政發被抄家後。

王進軍成爲擔擔島這個被抄家的,家裡值錢的東西,全都被搬去抵債。

而合作社重新整改,這些天也由縣裡面派人下來指導經營。

沒過多久後。

王進軍就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好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

而村民唯一關心的則是鮑魚養殖的事情,這些天,村裡人時不時就到鮑魚養殖筏那裡東瞧瞧西看看。

見沒動靜後。

就跑到村部找王大炮詢問:“怎麼鮑魚還沒開始養啊。”

而這些天,除了王進軍的糟心事外,王大炮也被村民問的都想罵人了。

他現在終於明白搬起石頭砸自己腳是什麼意思了。

早就跟他們說過了,養殖鮑魚的時間很長,最少要三年。

再說這個項目,他也就負責牽個線,從頭到尾一毛都沒賺過,甚至還請那兩個港島人吃了兩頓飯。

結果,村民現在一個個都來找他,不單要進度,還要讓他給出保證。

保證個錘子啊。

除了村民外,弟媳和他娘也整天過來找他鬧,讓他想辦法趕緊把王進軍從牢裡撈出來。

王大炮甚至都不敢跟他們講。

老二因爲涉案金額太大,直接給判了個無期徒刑。

且還是重點關照對象。

根本就沒法撈。

而現在王進軍被抓,老三原本引進公司前來承包擔擔島集體資產的計劃也泡湯了。

再加上他弟被抓的影響。

原本很多跟他走的很近的人,都開始有意無意地疏遠他。

這讓他相當的鬱悶。

一個人關在辦公室抽菸喝悶酒。

且最讓他頭疼的是,最近鮑魚養殖的進度,確實放緩了,也沒有聽到那兩個港島人的消息了。

他有給水產研究所的楊所長寫過信,結果一週過去了,都沒收到回信。

這讓他有種不好的預感。

幾家歡喜幾家愁。

最近老李就非常的開心,因爲自打耀國跟着李多魚去捕撈小管後。

兒媳臉也不臭。

說話明顯也好聽多了。

而他這段時間則跟老婆幫多魚打理生蠔田,主要是清理附着生蠔上的淡菜和藤壺和一些海草。

順便抓一些偷吃生蠔的海螺。

他是真的非常痛恨這種生物,以前用石樁養殖生蠔,海螺就經常爬上來吃生蠔。

沒想現在用吊養的。

這些混蛋東西,還是能順着毛竹爬上來,然後去偷吃生蠔。

以前他的生蠔田只有幾畝,最多隻能抓到十幾顆。

現在有八十畝的生蠔田。

老李每次巡視完,總能抓半桶的海螺回來。

一開始,老李都被抓到的海螺帶回家給大家吃。

可大家連續吃了半個月後。

現在是“談螺色變”,連小吃貨李浩然看到海螺後,都瘋狂搖頭,表示不想再吃了。

最後老李沒有辦法,只能將抓到海螺賣給碼頭的魚販子。

沒想這種螺還挺貴的。

一斤能賣到三毛錢。

生蠔還沒收成,老李倒是靠抓螺,先賺到了點小錢。

而捕撈小管的這一段時間。

李耀國整個人消瘦了不少,也跟着黑了不少,原本用來拿筆的手,一個月不到時間。

就長起了繭子,時不時還能看到一兩個水泡。

見他這樣子。

朱秀華心疼的要死,這些天嘴裡不停罵叨着李多魚,說他是資本家、壓榨勞動力等等。

由於王進軍被抓的緣故,朱秀華覺得大伯肯定會當選村主任,到時候,他幫忙說一嘴。

“你還是當村會計吧。”

“你不是嫌村會計,賺錢太少了。”

朱秀華嘆道:“多魚這樣剝削勞動力,你有錢賺,也得有命花啊,看看伱最近都瘦成什麼樣子了。”

“對了,我給燉了雞湯,你趕緊趁熱喝。”

而李多魚這邊,最近也正打算休息一段時間,連續撈了一個多月的小管,

腰感覺都快廢掉了。

每次來那個時,李多魚都沒法在上面了,只能辛苦周曉英了。

不過,這些天。

擔擔島那些捕撈小管的漁民,也都準備休息了。 因爲小管的數量一天比一天少了,價格也跌到了谷底,從一開始的一毛五,到現在魚販子只肯七分錢收。

而造成價格腰斬的原因是供大於求,再好吃的東西,一旦太多了,大家也會感到膩。

除了價格下跌外。

迫使大家停止捕撈小管的,還有兩件重要的事情,一個是擔擔島這幾天要重新選舉村主任。

另一件事,就是馬上農曆七月了,“中元節”也快到了。

漁民在整個農曆的七月。

都儘量避免晚上出海捕魚的,尤其七月農曆的第一天叫“開鬼門”,會有很多無主的“阿飄”被放出來。

所以在開鬼門這一天,擔擔島的漁民,家家戶戶都要在大門口祭祀,焚香祝告,請諸位‘好兄弟’來享用。”

而最讓李多魚意外的是。

在選舉前幾天,大伯、三叔、茂叔,還有幾個老漁民主動來找他。

希望他能參加村主任競選。

李多魚跟他們打了一番太極後,最後還是敗下陣來,就連李耀國和陳冬青都支持他去競選。

於是,他的名字出現在了村主任候選人的名單上,而他大伯李念天則悄悄退出了選舉。

當候選人名單出來後。

同爲村主任候選人的張金沙發現是李多魚跟在競選後,票都懶得拉了,直接擺爛了起來。

人家沒競選時,選票都跟他差不多,這次真的來競選,估計選票會一邊倒。

他本來也想把自己名單撤下來的,省的到時候丟人。

可沒想村民選舉委員會的人說,參加競選了,就不能中途放棄了。

而到了選舉那天,讓下沙村村民沒想到的是,尚峰鎮的一把手,竟然親自到了選舉會場,並擔任起選舉指導小組的組長。

唱票員就一直喊着:

“李多魚。”

“李多魚。”

“李多魚。”

看着徹底一邊倒的正字,張金沙真的只想找個縫隙鑽進去,不過他也輸的心服口服。

因爲這半年,李多魚雖然不是村幹部,但卻做的比絕大多數村幹部還要好。

教大家使用固定張網捕魚。

惡劣天氣下,勇救漁民。

帶頭養海帶和生蠔,還教大家怎麼養殖。

最近又教大家全新捕撈小管的方法,讓不少漁民都賺到了錢。

而在選舉結束後。

鎮上的陳書記,當場就直接簽字,並宣佈李多魚當選擔擔島下沙村的村主任。

這個結果,讓李多魚有一些恍惚。

原本他來到這個世界,就只有一個目的,把生活過好,讓周曉英少受一些苦。

可沒想一路走來。

順手竟幫了不少人。

看着大家臉上的笑容,李多魚也很開心,原來做一個正能量的人,還是不錯的。

最後,在大家的擁簇下,李多魚被迫走上了講臺。

“當選村主任後,有什麼話要跟大家說的。”

平日裡跟大領導都能侃侃而談的李多魚,看到這麼多支持他的村民後,沉默了良久。

最後憋了半天說道:

“感謝各位鄉親的支持,我會努力的,爭取讓大家賺大錢,起大厝,娶漂亮老婆。”

而聽到這話後。

村民全都笑了出來,相比起一些假大空的套話,大家還是覺得李多魚說的這句話比較靠譜點。

有村民打趣地喊道:“多魚,以後我沒有娶到漂亮老婆的話,我可要去村大隊找你泡茶了啊。”

其他村民笑罵道:“趕緊去排隊啦,我先娶。”

也有村民笑着問道:“多魚,你當村主任後,還收專利費嗎?”

李多魚一臉認真地說道:“收,當然要收,以後要加倍的收,這次抓小管你們都賺的比我多。”

大家聽到這話後。

全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李念天看着臺上的李多魚,覺得今年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自己退出了競選。

而趙家兄弟聽到這話後,也很激動,他們發現了件奇怪的事情,自打跟李多魚走近後。

運氣好像跟着變好了。

這一個月他們兄弟兩人,白天紅樹林抓青蟹,晚上捕撈小管。

一個月下來。

竟賺到了一千塊錢,比他們以前一整年賺的還要多。

且賺到錢後,兄弟兩人突然就有了女人緣。

前不久,老陸家的三女兒,居然主動跟他們兄弟打起了招呼,還說了句:“趙哥。”

放在以前,這是完全不敢想的。

寫到這裡,選舉篇算是結束了,說實話這一篇章,寫的並不是很順利,一直頻繁被關小黑屋(氣哭~~)且部分讀者也不是很愛看這種情節。

但作者還是硬着頭皮把這一篇章給寫完,畢竟有骨有皮纔是小說,還是那句話,作者只是個新手,不知道該怎麼寫,所以就很認真按着大綱寫了。

(本章完)

334.第333章 默契的老漁民189.第189章 老李醉酒326.第325章 我的兩百年,居然比不過一條魚第526章 神通廣大李主任275.第275章 偶遇(求訂閱)第447章 子弟兵上島262.第262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477章 海欣鰻魚廠第65章 釣到大貨(求追讀)227.第227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96章 赤潮爆發,養殖路上沒有一帆風順第82章 不眠之夜(求追讀)第562章 李主任教育家長(二更)第514章 我兩個都要第117章 再去研究所(求訂閱)第502章 蝦跑哪裡去了?第543章 滴水不漏的採訪第474章 宮廟守夜394.第389章 打不贏,回不去了(二合一)第542章 表彰大會第440章 我真的很想念書276.第276章 第一家日料店355.第352章 王大炮回島了189.第189章 老李醉酒第115章 別靠這麼近,好熱啊(求訂閱)第135章 天選打工人!第428章 拒絕二嫂第498章 先把蝦苗培育出來再說第534章 剪蝦眼第211章 趕圩223.第223章 女人,總喜歡見多識廣的第434章 總之呢,就是個多贏的局面第507章 小金被打了(5000)第103章 (求訂閱)談話第158章 外海釣藍鰭金槍魚第588章 沒被螃蟹夾過的童年,是不完整的(日常)第63章 老年癡呆(求追讀)第581章 沙灘上的魚雷?222.第222章 老闆上島314.第313章 結案了?第424章 丁香魚(二合一)182.第182章 買牀了(求訂閱)第124章 老李的震驚第73章 自行車魚丸第553章 這也太穩健了關於這兩張水的思考388.第383章 沒找到親戚360.第357章 榕城聯合經銷公司第156章 太過標準,差點露餡173.第1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512章 下水儀式288.第288章 買個煙花,順便做一筆生意231.第231章 救援174.第174章 有人偷生蠔(求訂閱)第484章 媽祖回孃家第572章 我們沒有理由不加入第50章 陳冬青很鬱悶(求追讀)第42章 貸兩萬吧第84章 海帶掛曬的問題(求追讀)277.第277章 蔣玉秦的震驚第514章 我兩個都要第495章 貸款六十萬(二更)第557章 小學畢業考第129章 真正的大腿(求訂閱)253.第253章 製作魚粉與烏魚子第96章 今天是奶爸(求追讀)第139章 只要方法對,小船堪比拖船第608章 臥槽,起飛了啊第125章 80年代吃炒泡麪配可樂,太牛了第503章 春雷 大雨 全是蝦353.第350章 海帶大豐收340.第338章 逮住186.第186章 把最好的淡水養殖地承包了328.第327章 人間煙火氣242.第242章 有人煤炭中毒第17章 出名了第451章 打價格戰第457章 友誼商店,由於臉太黑,被攔下了第68章 哄擡魚價(週二求追讀)第480章 培育蝦苗(補昨天)323.第322章 清除害羣之馬256.第256章 暫時平息村鬥198.第198章 把價格打上去第75章 嫌疑人(求追讀)第562章 李主任教育家長(二更)第121章 確定生蠔苗(求訂閱)367.第363章 誰在我船上?第93章 海蠣田,插竹子(求追讀)395.第390章 水產研究所來人,採蠔苗第469章 曉英突然想管錢了232.第232章 搶救182.第182章 買牀了(求訂閱)第439章 看來你喜歡來硬的183.第183章 家暴276.第276章 第一家日料店333.第332章 聯合捕魚375.第371章 外匯券,特權券?第48章 落幕(求追讀)第89章 海帶三剪(求追讀)330.第329章 資本傢什麼時候慷慨過(二合一
334.第333章 默契的老漁民189.第189章 老李醉酒326.第325章 我的兩百年,居然比不過一條魚第526章 神通廣大李主任275.第275章 偶遇(求訂閱)第447章 子弟兵上島262.第262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477章 海欣鰻魚廠第65章 釣到大貨(求追讀)227.第227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96章 赤潮爆發,養殖路上沒有一帆風順第82章 不眠之夜(求追讀)第562章 李主任教育家長(二更)第514章 我兩個都要第117章 再去研究所(求訂閱)第502章 蝦跑哪裡去了?第543章 滴水不漏的採訪第474章 宮廟守夜394.第389章 打不贏,回不去了(二合一)第542章 表彰大會第440章 我真的很想念書276.第276章 第一家日料店355.第352章 王大炮回島了189.第189章 老李醉酒第115章 別靠這麼近,好熱啊(求訂閱)第135章 天選打工人!第428章 拒絕二嫂第498章 先把蝦苗培育出來再說第534章 剪蝦眼第211章 趕圩223.第223章 女人,總喜歡見多識廣的第434章 總之呢,就是個多贏的局面第507章 小金被打了(5000)第103章 (求訂閱)談話第158章 外海釣藍鰭金槍魚第588章 沒被螃蟹夾過的童年,是不完整的(日常)第63章 老年癡呆(求追讀)第581章 沙灘上的魚雷?222.第222章 老闆上島314.第313章 結案了?第424章 丁香魚(二合一)182.第182章 買牀了(求訂閱)第124章 老李的震驚第73章 自行車魚丸第553章 這也太穩健了關於這兩張水的思考388.第383章 沒找到親戚360.第357章 榕城聯合經銷公司第156章 太過標準,差點露餡173.第1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512章 下水儀式288.第288章 買個煙花,順便做一筆生意231.第231章 救援174.第174章 有人偷生蠔(求訂閱)第484章 媽祖回孃家第572章 我們沒有理由不加入第50章 陳冬青很鬱悶(求追讀)第42章 貸兩萬吧第84章 海帶掛曬的問題(求追讀)277.第277章 蔣玉秦的震驚第514章 我兩個都要第495章 貸款六十萬(二更)第557章 小學畢業考第129章 真正的大腿(求訂閱)253.第253章 製作魚粉與烏魚子第96章 今天是奶爸(求追讀)第139章 只要方法對,小船堪比拖船第608章 臥槽,起飛了啊第125章 80年代吃炒泡麪配可樂,太牛了第503章 春雷 大雨 全是蝦353.第350章 海帶大豐收340.第338章 逮住186.第186章 把最好的淡水養殖地承包了328.第327章 人間煙火氣242.第242章 有人煤炭中毒第17章 出名了第451章 打價格戰第457章 友誼商店,由於臉太黑,被攔下了第68章 哄擡魚價(週二求追讀)第480章 培育蝦苗(補昨天)323.第322章 清除害羣之馬256.第256章 暫時平息村鬥198.第198章 把價格打上去第75章 嫌疑人(求追讀)第562章 李主任教育家長(二更)第121章 確定生蠔苗(求訂閱)367.第363章 誰在我船上?第93章 海蠣田,插竹子(求追讀)395.第390章 水產研究所來人,採蠔苗第469章 曉英突然想管錢了232.第232章 搶救182.第182章 買牀了(求訂閱)第439章 看來你喜歡來硬的183.第183章 家暴276.第276章 第一家日料店333.第332章 聯合捕魚375.第371章 外匯券,特權券?第48章 落幕(求追讀)第89章 海帶三剪(求追讀)330.第329章 資本傢什麼時候慷慨過(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