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五章 侵利

內庫最早建於趙匡胤時,那時候作用,僅是貯藏平蜀所得到的財富,準備用來做伐遼時的軍費。趙匡義伐遼了,慘敗了。但爲什麼還擴大了內庫?

現在的內庫不僅掌管着錢布兌換,還經營着市舶司,特別是榷香所得,全部歸內藏庫所有。另外還有坑礦中的金銀銅,也屬於內藏庫掌管,因爲它關健到鑄錢權。

這是一個秘密。

其實宋朝制度最早來自柴榮,柴榮的後周治國模式便是趙匡胤治國模式的雛形,然後趙匡胤與趙普做了一些修改。但真正完善起來,還是在趙匡義手中。到了宋真宗時,才全面成熟。

動作最大的是趙匡義。

趙匡義要的是什麼樣的模式?

那便是後世許多人所說的理想明朝模式,那怕皇帝幾十年不理政,國家照樣運轉,並且不會出奸臣誤國。明朝制度是否有那樣完美,那便是仁者見仁,義者見義了。

這樣,宋朝以後即便出一兩個昏君,國家也不會滅亡。

有了這個思想,宋朝古怪的政治模式,便能理解了。

因此層層分權,層層掣肘,包括對皇權本身。比如詔書,如果兩制封駁,詔書都不能通過。

但這樣一來,趙匡義也有些不放心,因此擴大大內庫,讓皇權有一些自由的理財權,試圖用此增加皇權的實力,又不會影響他的那個想法。

正是基於這種思想,趙匡義後來宰相纔會換得那麼頻繁。

然而也因爲內藏庫這個性質,王巨才說他以後補畫變得很困難。

這一世。王巨進入了宋朝政局。也理解得更多。也明白了爲什麼磚家說趙頊同樣是變法參與者。

更明白了爲什麼趙頊爲什麼要變法,還在繼續用司馬光與文彥博,隨着王安石下去,文彥博不久也下去。

當然,王安石第二次罷相,幾乎就沒有一個人,或者說他未看到那個磚家說對了,那是一個秘密。一個關係到……權術的秘密!

王巨說的補畫,也就在那時。

如果這幾年王巨再能做出一兩件大事,那時雖不能擔任首相,不過能正式進入權利中心了,也能“補畫”了。

不過趙頊說要將軍器臨改成軍器司,這讓王巨有點擔心了。

爲什麼要這樣說,是因爲趙頊看到他那篇對軍器監改革的奏章後,感到軍器監權利過於集中,這個也不要緊,主要就是剝奪了內藏庫貯藏軍器之權。等於進一步變相地削弱了皇權,趙頊略有點不大情願。於是委婉地以退爲進,暗示自己對這個奏章上的內容做出調動。不是對自己不放心,而是對這個削弱內藏庫權利不放心……

不能怪趙頊,沾到權利,真說不清楚。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難道說錯了嗎?

趙頊產生這樣想法,能理解。然而新的問題來臨,王安石變法,需要趙頊全力去支持,自己若補畫,同樣需要趙頊全力去支持。

可趙頊有這樣的心理,到補畫時就會很困難了。

“難,難哪,”王巨道。

說到內藏庫,另一邊有人也開始對內藏庫動手。

條例司上書:銀銅坑冶、市舶之物皆上供,而費出諸路,故轉運使莫肯爲,課入滋失。今既假髮運司以錢貨,聽移用六路之財,則東西南經費皆當責辨。請令發運使、副兼提舉九路銀銅錫冶坑、市舶之事,條具利害以聞。

銀銅坑礦與市舶司原先都屬於內藏庫,但內藏庫與三司財政是分家的,這個收入歸於內藏庫所得,不過所出費用,如運費、冶煉費用攤派於六路(宋朝銀銅市舶司主要是在南方,與南方六路牽連最大),所以各種轉運使不願意作爲。於是條例司上書,既然朝廷已假借發運司錢貨,給發運司調動六路財帛權,這一塊也要經營好,因此必須賜發運司提舉九路銀銅錫治坑與市舶司的權利。

這個奏章未必出自條例司,王巨離開條例司,呂惠卿也不得不離開條例司,王安石便用太常博士、秘閣校理李常,前許州司理參軍、國子監直講王汝翼爲檢詳文字官。殿中丞、知免句縣張復禮,前明州司法參軍李取之爲相度利害官。

不過李王二人對王安石變法十分排斥,至於兩個相度利害官張復禮與李取之,都是小人物,權利更小,是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因此多半乃是出自薛向之手,然後王安石假借條例司之名,上奏朝廷。

這個東南六路便是指兩浙路,淮南路,江南東西兩路,荊湖南北兩路,不過後來淮南路一分爲二,兩浙路分了又合,合了又分。

奏上,趙頊下詔,東南利國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昔錢、劉竊據浙、廣,內足自富,外足抗中國者,亦由籠海商得術也。卿宜創法講求,不惟歲獲厚利,兼使外藩輻輳中國,亦壯觀一事也。

詔發薛向與發運副使羅極提舉江淮、兩浙、荊湖、福建、廣南九路所有坑礦與市舶。

…………

“薛公這一回權利可謂不小。”張若水道。

王巨前世肯定不知道張若水,不過自神臂弓出來後,兩人打了好幾回交道。

經過交談,王巨得知了張若水一些情況,這個太監同樣也久歷軍旅,平王則,儂智高時他皆隨軍作爲軍馬承受參戰過。並且還在慶州擔任過一番軍職。

所以張若水對王巨的態度又是敬畏,又是親近。

畢竟慶州那個環境很複雜,張若水更知道王巨所做所爲的不易。

於是王巨提議,便讓張若水領手器甲貯藏這一塊了。

這道詔書頗爲轟動。

它也是均輸法爭議的地方,有人說均輸法沒有成功。有人說均輸法一直在執行。實際就是指薛向提舉九路。經此詔過後。江南九路坑冶、茶礬、酒稅、錢監、造船、僱糴、輦運的權利一起集中到發運司之手。

然而與王安石本意相違背,王安石本義是想插手京城商貿的,卻沒有成功。

但薛向做得不錯,先前漕運上下勾結,託以貨船遇風沉沒,中飽私囊,查又不好查。於是薛向將財政大權集中後,募客船與官船分運。相互檢察,也就是王巨那個養馬法,一部分讓百姓養,一部分讓牧監養,相互比較,逼得官吏不敢過份貪墨。

薛向的理財,王韶的開邊,正是變法最成功的地方,然而……這也是王巨對王安石最無語的地方。

實際王安石說的節流與開源,王巨的不算。那是大手指,薛向所做的。纔是真正的開源兼節流。

但王巨想想不久後,他有些闇然失笑,看來薛向對官府也不大信任啊。

那麼王安石執行市易法,兩人能不發生衝突麼?

不過也說明趙頊現在還是竭力對王安石支持的,或者說他對變法本身支持。不然也不可能讓出這麼多內藏庫原本有的權利與收入。

可這意味着王安石也要面臨更大的掣肘,並且馬上第一波掣肘就伴隨着山呼海嘯一般的反對來了……

“這很正常,薛向雖手握了許多財權,終不及三司之財權。以薛公之能,即便擔任三司使也足矣。”

“他終只是恩蔭出身。”

“張都知,若此,我爲何推薦你,難道是因爲你在慶州一段履歷嗎?”正是因爲王巨的推薦,張若水成了軍器監副使兼軍器庫使,也就是從一開始整頓,軍器監實際是一分爲二的存在。張若水成了軍器軍頭號人物兼軍器監的二號人物。

“那,那……”

“我看中的是你的才能,而非是私交。若是我以私交用人,官家就不會看重我了。”王巨道。

但這個老太監確實有本事,神臂弓初成,趙頊請衛士佼試,先試射臂力要求以及射程,這個就象王巨那一天試射一樣。最後試射實際威力,於是將鐵甲置於七十步外。不是兩百步三百步,那是最大射程,不是有效射程。

先讓衛士射,沒有一個人射中鐵甲,張若水沒辦法,請自射,連連中札。對於神臂弓來說,七十步乃是一個可怕的射程,每一箭幾乎都將鐵甲洞穿。但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這個老太監的臂力,比王巨臂力還要強。

現在張若水不但成爲軍器監二把手,配合王巨改革,以及管理,同時還擔任着繼續研發改進神臂弓的任務。

一個頗有本事的人,至少能力不亞於歐陽修。

“子安哪,你讓咱家慚愧了,”張若水道,實際心中還是很喜歡的。

“張都知,太祖與趙普相公說齊人,恩師欲要井田,實際是等於給所有人一個機會,那麼矛盾便不會激化。道理一樣,好的出身固然會給人一個好的起點,不過出身不好的人如果努力,朝廷不岐視他們,同樣能出人投地。我說的出人投地不是榮華貴富,而是建功立業,替官家分憂。恩蔭如何,內侍如何,農民工匠商賈又如何,只要有這個心,都是我大宋的良民。”

“子安眼界之高……”張若水頗是感動。

但也只是感動,太監在宋朝很悲催的,張則茂後來那個舉動,在宋朝就算是驚天動地了。

兩人正說着話,一個黃門進來說道:“王監使,陛下召你去延和殿入對。”

“喏。”

王巨隨着小黃門去了延和殿。

殿中有幾十名大臣,兩府,兩制,御史臺,以及一些其他部司的主要官員。

王巨躬身道:“參見陛下。”

“免禮,平身。”

“謝過陛下。”王巨直起身體,掃了一眼諸位官員,富弼下了,陳旭上了,王安石推薦上位的。陳旭上位後,王安石纔看到此人的真面目。

王安石的用人……王巨心中一嘆,真是一個大問題啊。

“王卿,涇陽作院何如?”

“啓稟陛下,涇陽作院草創,現在才勉強開始生產……”王巨蹙了蹙眉頭,來到京城,七事八事的多,包括涇陽這個作院,雖然趙頊批准了,但也拖遲了。馬上江河冰封,又影響器甲的生產。只能說有一門好處,因爲拖遲了,不需要挪用多少錢帛。

“王巨,鄭白渠駐軍近五萬人,人人更換器甲,所需經費驚人,內庫錢帛能滿足乎?”文彥博問。

本來內藏庫收入是增加的,廣南的棉花,還有即將出來的蔗糖。

但因爲薛向建議,坑礦、棉花、市舶司一起交給了發運司。

實際等於將內藏庫的收入劃到國庫收入當中。

趙頊居然同意了。

王安石沒有考慮利害關係哪……王巨心想,但文彥博這是話中有話。(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第520章 天上 下第639章 八櫓船第二五〇章 九屍迎客 四第二九八章 舅舅們 上第二四〇章 保衛家園第463章 喜相逢第九十章 好兆頭第六十四章 買馬社第726章 微調第五十四章 插釵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 下第七十七章 意境第三〇七章 南方第654章 不會吧第一六〇章 錢哪 下第三八九章 那個名字第476章 鼓聲 下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三四八章 又坑了第二八三章 應戰 上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第739章 裂車 上第805章 授業第一四七章 東華唱名 上第624章 縮影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667章 第二國 上第四〇九章 各自找朋友 下第756章 第一步第485章 人樣子第517章 死亡樂章 6第582章 攔道第四三九章 房杜李王第772章 不殺第七十二章 悲情第570章 戲耍 下第501章 好牌第六十五章 拜節第四一九章 剋星第556章 生疑第三六二章 竊賊第843章 朔正第648章 海盜 上第三七二章 欣喜若狂第603章 幾振 上第十二章 殿下 上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88章 泄露第458章 胃口好第三七四章 奢侈品第八十七章 鬧大吧 六第489章 慘戰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四一一章 第一天第二七七章 新的誓言第三十章 以直報怨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五十七章 苦逼的丁家 中第一六七章 鐵門第九十五章 第一躍 五第795章 讓 下第六十七章 逆天西夏第629章 條件 上第四十五章 奇蹟之戰 二第五十七章 苦逼的丁家 中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670章 我是第三第二三九章 都有手段第一〇六章 捉他第592章 修房子第一三八章 鄉黨第一五六章 文臣 下第643章 原來是虎 下第一三六章 快意恩仇 上第790章 五天第三〇一章 等機會第729章 考驗第二五四章 早晨的故事第九十二章 第一躍 二第一四四章 巧遇第一〇一章 見龍在田 下第492章 夜襲第一六三章 蕃騎 上第八十八章 提前第八十五章 鬧大吧 四第三五一章 共妾第474章 鼓聲 上第四五二章 爭標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 下第三十九章 勞動吧第797章 獻書第三五四章 驕傲 上第622章 都在變第697章 芒種第二〇九章 真相第815章 溫馨第一八四章 子午山剿匪記 上第十三章 殿下 下第三十四章 美人的煉成
第520章 天上 下第639章 八櫓船第二五〇章 九屍迎客 四第二九八章 舅舅們 上第二四〇章 保衛家園第463章 喜相逢第九十章 好兆頭第六十四章 買馬社第726章 微調第五十四章 插釵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 下第七十七章 意境第三〇七章 南方第654章 不會吧第一六〇章 錢哪 下第三八九章 那個名字第476章 鼓聲 下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三四八章 又坑了第二八三章 應戰 上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第739章 裂車 上第805章 授業第一四七章 東華唱名 上第624章 縮影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667章 第二國 上第四〇九章 各自找朋友 下第756章 第一步第485章 人樣子第517章 死亡樂章 6第582章 攔道第四三九章 房杜李王第772章 不殺第七十二章 悲情第570章 戲耍 下第501章 好牌第六十五章 拜節第四一九章 剋星第556章 生疑第三六二章 竊賊第843章 朔正第648章 海盜 上第三七二章 欣喜若狂第603章 幾振 上第十二章 殿下 上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88章 泄露第458章 胃口好第三七四章 奢侈品第八十七章 鬧大吧 六第489章 慘戰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四一一章 第一天第二七七章 新的誓言第三十章 以直報怨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五十七章 苦逼的丁家 中第一六七章 鐵門第九十五章 第一躍 五第795章 讓 下第六十七章 逆天西夏第629章 條件 上第四十五章 奇蹟之戰 二第五十七章 苦逼的丁家 中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670章 我是第三第二三九章 都有手段第一〇六章 捉他第592章 修房子第一三八章 鄉黨第一五六章 文臣 下第643章 原來是虎 下第一三六章 快意恩仇 上第790章 五天第三〇一章 等機會第729章 考驗第二五四章 早晨的故事第九十二章 第一躍 二第一四四章 巧遇第一〇一章 見龍在田 下第492章 夜襲第一六三章 蕃騎 上第八十八章 提前第八十五章 鬧大吧 四第三五一章 共妾第474章 鼓聲 上第四五二章 爭標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 下第三十九章 勞動吧第797章 獻書第三五四章 驕傲 上第622章 都在變第697章 芒種第二〇九章 真相第815章 溫馨第一八四章 子午山剿匪記 上第十三章 殿下 下第三十四章 美人的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