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何府來了一位重要的客人——徐光啓。
徐光啓年近古稀,垂垂老矣。他的仕途坎坷,二十歲時中秀才,三十六歲中舉人,考中進士時已是四十三歲,爲科舉功名共用去了二十三年時間,放在後世就是毫無爭議的留級之王。官場看得起他的人沒幾個,但鰲拜很重視他。
明朝一共統治了二百二十七年,這二百多年裡,取了英文名,信了天主教,寫了一部《農政全書》的科學家,就徐光啓一位。他是明代中國向西方追求科學和真理的先行者,是明末溝通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個重要人物。他也是第一個意識到中國在科學技術的許多方面已經落後,面對西方的挑戰,響亮地提出了學習西方、趕超西方的主張。在宣傳和介紹西方科學技術方面他有披荊斬棘的開創之功。後世數學書上的點、線、面、直角這些名詞,統統都是他翻譯的。他恐怕是明朝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位能人。
徐光啓之前和何如寵一樣被閹黨搞下了臺。崇禎繼位後,剛剛把他召回京城,重新擔任禮部待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
鰲拜一聽說徐光啓要來,激動的一早就在客廳裡等候,連金鐘罩都沒練。並親出門迎接,拱手道:“徐大人,久仰久仰。”
徐光啓小鼻子、小眼、小嘴,個也不高,但人非常精神。他一見鰲拜,受寵若驚,心想我這纔剛進京幾天啊,朝廷都沒人在乎我,這小子怎麼對我這麼熱情?難道因爲我和何如寵同在禮部的緣故?他心裡還是很高興,鞠躬道:“老朽對黃大人也是久仰多時了。”
他是三品官,比鰲拜低了兩級,所以禮數少不了,鰲拜趕緊上前扶住他,笑道:“徐大人,你是長輩,要是這樣行禮可折殺小子了。快請坐吧。”
何如寵同是禮部侍郎,之前兩人已有過一次會面,笑道:“徐大人,黃鵬性子就這樣,你不用拘謹,有什麼事情,直言就好。”
wWW★ т tκa n★ c○
徐光啓客套了幾句,說起了正事。他確實是有求於鰲拜纔來的。他現在的官職在禮部,但是想要上疏的內容都是和軍事有關的。天啓帝在位時,他多次提出火器的重要性,卻沒有受到過重視。寧遠大戰之後,他爲了讓朝廷重視火器,不惜誇大紅衣大炮的威力,可惜朝廷還是沒有再購買新的大炮。
現在好不容易回了京,他聽說京城有一位年僅二十二歲的太傅,深的皇上信任,所以就來找鰲拜,希望能夠借鰲拜幫助,讓皇上接受自己的建議。
他拿出手寫的文章來,交給了鰲拜,認真道:“黃大人,老朽的一些想法都在這裡,希望你能認真看一下,我敢保證會對朝廷有很大幫助。”
鰲拜接過了那些手稿,共兩篇,《兵非選練決難戰守疏》和《遼左阽危已甚疏》。
裡面充分指出了練兵的重要性。還有幾條帶根本性的建議:亟求人才,不論出身地位,只要有文武才略或絕技巧工均可;亟造兵器,務求在質與量上勝過敵方;亟行選練精兵以保全勝;亟造炮臺以爲永久無虞之計;亟遣使臣同朝鮮再度交好,共同抵禦後金。
徐光啓憂國憂民,建議也確實對大明有利,但是鰲拜看完後,心道這些不能讓崇禎實施啊。大明要真這麼幹了,我以後想造反不是難度倍增?再一看老徐那副期待的表情,就知道他肯定不會跟自己造反,如何是好?
徐光啓見鰲拜看了以後皺起了眉頭,心裡大叫不好,看來他也不相信我這些東西,只好抱着一絲希望再說道:“黃大人請相信我,如果皇上能實施這些計劃,一定可以在邊關挽回劣勢的。這上疏也不用說是老朽所著,如果皇上批准,你領了功勞便是。”
鰲拜心裡還在思考着,怎麼才能把他變成自己人。徐光啓也懂軍事,雖然還不能將冷兵器到熱兵器的新軍事變革,提升到戰略的高度,但在軍事技術、戰術、外交、人才也都提出了切實辦法,尤其已經把熱兵器作戰的要點說得差不多了。
鰲拜覺得他很了不起,靈機一動,道:“徐大人,我覺得你的構思很好,也知道現在軍中有紅衣大炮等先進武器,但是這些武器的製造水平如何,還是未知數。我一定會把你的上疏交給皇上。也許沒法立即實施。如果先實施一小部分,比如‘亟造兵器,務求在質與量上勝過敵方’這一條,先讓皇上看到效果,其他的也許就可以實施了。”
只要讓我看到效果,我就會拿着圖紙讓人在山西造出一大批來這是鰲拜真實的想法。
徐光啓道:“黃大人,你覺得其他建議不好?”
鰲拜嘆了口氣,裝出了梁朝偉式的憂鬱眼神,輕道:“黃大人,實不相瞞,我對你這幾條建議,都深感贊同,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但好的建議,未必就能立即實施。”
“還請直言。”
鰲拜拿着文章,微笑道:“就說亟求人才,不論出身地位,只要有文武才略或絕技巧工均可這一點吧。這樣不拘一格的選拔人才,如果落實了,對大明有利。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官吏腐敗現在不是什麼秘密,空出了官位,很多人都想安插進自己的親屬、關係進去,這一條提出非但不會找到人才,還可能被這羣人利用。難道徐大人想看到一羣飯桶依靠着人脈,藉着你提出的這條建議輕鬆進入官場嗎?只怕那時黨爭會更嚴重。”
徐光啓真沒想過這個問題,聽了心中狂震,想不到自己竟差點爲貪官開了後門。
鰲拜笑道:“我這是旁觀者清。其實就算官員不這麼做,天下很多文人也會反對的。因爲他們苦讀太久了,很多沒讀書的人卻靠着這條建議進了官場,他們心裡能平衡嗎?我沒參加過科舉,就是被破格提拔的,很多人爲這個彈劾我呢。”
試想一個人上完大學、讀完碩士、一步一步考成了博士生,最後好不容易畢業了,單位說“你業務不對口,實際能力不行,先試用一段時間吧,那個人是你上司跟他學着點吧。”結果一問,那個有才能的人是個初中畢業,換誰也受不了啊。
徐光啓自己就苦讀了二十幾年,當然可以體會其中的心酸。
鰲拜又道:“亟行選練精兵以保全勝;亟造炮臺以爲永久無虞之計;亟遣使臣同朝鮮再度交好,共同抵禦後金。這三條也有問題。選練精兵,選誰來練,就不好解決。而且這隻精兵肯定要耗費不少軍餉,軍餉怎麼出?現在朝廷已經很窮了,我前些日子爲了邊關軍餉,把一些家產都捐了,徐大人應該聽說過吧?皇上肯定不會同意。炮臺也不是萬能的,大炮只能用來守城,要想平遼,還得在野戰中勝利,如今朝廷已經決定在放棄關外四百里土地,只留寧遠,也不會急於建造。和朝鮮再度交好更困難,之前朝鮮和金國簽訂了兄弟之盟,他們短期內不可能再和金國交戰,否則有亡國之憂,他們不會這麼做的。”
徐光啓又站起身來施禮道:“黃大人高才,老朽服了,難怪你能成爲太傅。你考慮的更全面,實乃大明之福啊。”
鰲拜笑道:“徐大人過獎了。我也想過未來戰爭,必以火器爲主。火器之戰,與刀槍之戰,有本質的不同。可以彌補明軍騎戰的不足,我願意和大人一起研究各種火器,只要有成效,將來上疏皇上,組建一隻全火器精兵也未嘗不可。
徐光啓大喜,真切地感受到鰲拜對其建議的重視。
鰲拜又投其所好,笑道:“徐大人,其實在下對天主教也有研究的。”
“哦?”
“天主教認爲,宇宙萬物都是天主創造的,人類也是天主創造的。天主教還說,人的本性是有罪的。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厄娃的故事我也聽過,還有救贖,天堂和地獄一說,是這樣吧?我還聽說大人洋名叫保羅?”
“黃大人居然真的知道這些?哈哈哈。”徐光啓大笑。沒想到鰲拜懂的這麼多,他崇尚科學,信天主教,還起了洋名,常被人說成老瘋子,但是“黃鵬”和他很有共同語言。
鰲拜笑道:“我遇到過洋人,其實我也有一個洋名,叫格里芬。我現在迫不及待想和徐大人搭檔了。知識就像海洋,就讓我們一起乘坐快船,駛向真理吧”
何如寵在旁邊插不上話,他也不知道自己這孫女婿腦子裡哪來這麼多東西,好像什麼都知道。
兩人一見投緣,聊起了大明現有火器的使用來。火銃、火炮都是前裝藥的,徐光啓建議大量製造,更提出了連續射擊的戰法。鰲拜覺得這麼發展下去,要當皇帝不遠了。
——————————————分割——————————————
雖然徐光啓鬧過紅衣大炮糜爛數十里,殺傷一萬七的笑話,但明朝偉人,兔草認爲首推徐光啓。如果完全按照他的思路走,中國還不定會發展成什麼樣呢。至少在武器方面會有長足進步的。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