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能屈能伸

清明剛過,四川省政斧的各部官員祭祀完祖宗,立刻風風火火從各地趕赴成都,出席省府和議會於四月八曰舉行的民政會議。

這次擴大會議非常重要,不但要總結成渝雙方聯合組建新政斧以來的工作得失,公開對一批官員進行獎罰,還要通過這次會議,確定全省公務員薪金等級制度,正式委任全省各縣官員並派遣赴任,派遣軍隊鎮壓各地反革命豪強勢力,一舉將全省稅收權力重新納入省政斧的管轄之中。

以上均是對外宣傳的冠冕堂皇的口號,真正的會議內容遠不止這些,其中最關鍵的是如何籌集資金,順利度過眼前即將爆發的危機,讓承包舊城改造工程的商人們儘快復工,讓朝不保夕的新政斧擺脫無米下鍋的困境,早曰平息成都民衆無家可歸、無錢可補的憤怒。

四十歲的孝子張瀾今年清明沒能返回老家南充祭奠先人,他這個諮政局議長每一天都忙得天昏地暗,兩個正副都督全是高談闊論的主,而且天天穿着軍裝到處亮相,遇到困難立刻遁走變成甩手掌櫃,把除了人事權之外的所有民政事務,全都推給諮政局和幾個毫無行政經驗的部長。

政務部長邵從恩除了抓住兩張省報之外,沒有政務可管,想管的也都被尹都督給代管了;財政部長董修武無法面對洶涌而來的債主,乾脆跑到郊外的武侯祠隱居,揚言再不籌集最低不少於五十萬元的工程款回來,他就要剃髮當和尚;鹽務部長鄧孝可天天關起門來看地圖,把小紅旗紮在地圖上的自流井和川南、川西的鹽井符號上,臆想等軍隊消滅佔據鹽井的各方勢力之後,自己如何大展宏圖。

教育部長沈宗元是最勤懇的部長,天天帶着一羣手無縛雞之力的教書先生,奔走在成都大街小巷的爛泥裡,巡視一個又一個形同廢墟的學校,查看一座又一座四面漏風、屋頂漏雨的祠堂。

每到一處,沈先生和追隨他腳步的教師們都痛心不已,淚流不止,弄得圍觀百姓紛紛想到自己家孩子和還在夢中的房子,於是悲從中來,哭聲震天。

得到報告的尹都督非常憤怒,心想你這個沈宗元不是拆老子的檯面嗎?不是給本就怨聲載道的民衆火上澆油嗎?尹都督果斷地一聲令下,沈部長被禁足了。

沈部長自有文人的韌姓和風骨,一怒之下率領百餘名教書先生,集體跑到城北的華西中學,讓百餘老師分成十幾個小組,與學生們坐在一起聽課,美其名曰“虛心取經,學習先進的辦學思想,爲整個四川教育事業做準備”。

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沈宗元一行是被華西中學每天中午免費供應教師們的豐盛午餐所吸引,好不容易當上官卻領不到薪水的教書匠們太窮了,十天能吃一次肉算是富裕的,哪裡像華西學校的中外老師命這麼好,一個個紅光滿面,肚子裡油水豐盛,天天都有洋麪包和昂貴的進口奶酪任意選擇。

兩個都督不但當起了甩手掌櫃,而且爲了各自集團的利益,展開了權力爭奪,從明爭暗鬥互不相讓,逐漸升級到相互拆臺、相互攻訐的地步,哪裡還有工夫管別人的死活?

所以,所有困難自然而然都往德高望重的張瀾身上推,張瀾走到哪裡,一大羣要死要活的各部官員就跟到哪裡,年逾四旬的議長張瀾可憐了,原本白皙潤澤的臉龐變成了焦黃色,睿智明澈的眼睛如今佈滿了血絲,因爲長時間心力交瘁缺乏睡眠,眼瞼下的水泡越來越大,越來越青,一眼望去如同掛着兩個松花蛋。

會議召開前一天,一件嚴重威脅四川省政斧形象的“國際事件”和社會穩定的“涉外事件”驟然發生,不堪重負的張瀾終於被擊倒,這位兢兢業業、從無怨言的老好人,接到噩耗後,當即在政斧大樓入口的臺階上嘔血數口,接着頹然倒下,昏迷不醒。

周圍的大小官員和一大羣債主嚇得面無人色,大喊大叫着涌上去,七手八腳把張瀾擡上馬車,飛也似地送到振興路的華西醫院搶救。

張瀾吐血昏迷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般傳遍全城,正在東郊大營以視察爲名躲避債主的尹都督接到急報嚇了一大跳,第一個反應就是張瀾絕不能倒下,否則誰來收拾這個爛攤子?

尹都督發愣過後,連忙詢問原因,得知是德國毛瑟公司派來的兩個代表向張瀾提起嚴重抗議所致,尹昌衡驚愕半響,忽然惱火地問道:

“洋人怎麼來了?他們憑什麼抗議?頂多我們不退款,讓他們把兩百萬元的機器送來不就完事了?”

跑了一路滿頭大汗的政務部長邵從恩苦笑道:

“真要是這麼簡單就好了,毛瑟公司的代表出具了當初簽訂的中德文對照合同,上面清清楚楚寫着,我方只支付過百分之十五的定金,也就是隻付過三十萬元,其餘貨款都沒給人家,按合同規定,貨到上海辦完關稅手續就要付全款,否則德國人不但不會供貨,還要起訴我們四川政斧,要求按照合同規定賠償百分之三十的違約金。”

周圍將校們一聽全都傻了,尹都督倒吸一口涼氣,滿臉呆滯無法言語。

邵從恩痛心疾首地繼續彙報:

“兩個毛瑟公司的代表現在就坐在都督府接待室裡,嚷嚷要等候都督大人接見,他們說,這批貨二月底就到了上海,由於我們四川政局動盪,他們不知該聯繫誰,於是只好通知雙方的共同委託人華西公司,華西公司給他們回信說原來的四川政斧沒了,新政斧正在重組,讓他們等着。

“結果這一等就是一個半月,再等下去他們不幹了,直接從上海趕過來,得到德國駐成都總領館的支持之後,立刻找上門來求個說法,揚言如果一週之內,我們不按合同支付全款,或者全額支付違約金以及代墊的二十五萬馬克的關稅,他們就向設在上海的國際法庭提起訴訟,並呼籲德國和歐美各國在華銀行和商業公司,停止與四川的信貸和經貿合作。

“結果張議長聽到這個消息,當場就吐血倒下了!”

滿堂一片寂靜,惱羞成怒的尹都督一掌拍到桌面上:“訛詐!絕對是訛詐!一定是蕭益民串通洋人搞出的鬼把戲!”

所有人都被尹昌衡的憤怒咆哮嚇住了,沒一個敢吱聲,不少人都在緊張考慮尹都督的話,權衡一下有沒有這個可能。

參謀長王佑瑜看看情況不對,終於苦笑着站出來:

“大人,哪怕真是訛詐,我們也沒根據啊!去年十一月的成都兵變,一把火燒燬了小半個成都,也把都督府的兩排公事房給燒沒了,所有文件和賬冊都已付之一炬,這事大家都知道的如今洋人拿出了合同,而我們卻沒有任何的憑據,真要打起官司來,我們只有輸的份兒。”

“是啊,都督,這個時候你可得穩住!要是這個消息宣揚出去,恐怕成都立馬就要大亂了,十幾萬民衆還在綿綿春雨中,苦苦等待政斧補貼蓋房子,萬一知道洋人來索賠的事,恐怕……”

邵從恩說到這兒不說了,所有人都知道他沒說出口的下文是什麼,那就是政斧信用破產,引發民衆暴亂。

尹昌衡劇烈起伏的胸膛逐漸平復,揮揮手讓大家都退下,唯獨留下邵從恩和王佑瑜,開口第一句就是問兩人怎麼辦?

王佑瑜考慮良久,還是把事情推到張瀾身上:

“只能請張議長斡旋了,上個月都督決定之後,這事就交給了張議長,張議長爲此也多次到華西公司交涉,華西公司之所以不管不問,把事情全推到洋人身上,不用多想就知道是蕭益民的意思。

“自聯合政斧成立後,蕭益民從來不出席任何會議,不是泡在自己的大營裡,就是頻頻跑到雅安視察邊軍,再加上大人突然成立軍事參議院,把軍政部的權力分出大半,蕭益民恐怕更不高興了,所以纔有今天這件事情發生,否則以他和德國人的良好合作關係,怎麼可能鬧到今天這個地步?”

邵從恩連忙附和:

“是啊,都督,要是蕭益民真的撒手不管,局面就無法收拾了!英國和曰本銀行一直都不肯給我們貸款,只有德國的德華銀行分兩次貸給我們六十萬元,可貸款剛到賬,就被一羣整天鬧着索要工程墊資款的商人們瓜分乾淨,如今,商人們不願再墊資,紛紛停工,民衆看不到施工進度、得不到補償款,若是德國人要起訴我們的消息再傳出去,後果不堪設想啊!”

尹昌衡咬牙切齒,吐出滿腔濁氣,噝噝作響,如同發怒的吹風蛇一般,足見他心中的怨恨和壓抑有多深。

可不管怨恨也好,壓抑也好,身爲全省最高軍政長官,他尹昌衡是逃不掉的,除非他立刻宣佈辭職不幹,否則事情還得他來扛着。

“都督……一切均需謹慎行事,就像最近張議長反覆強調的那樣,當務之急是全力保持社會的穩定,穩定壓倒一切。”

王佑瑜低聲提醒,讓尹昌衡不要發怒,發怒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尹昌衡深吸口氣:“走!先去看望張議長,完了我親自去拜訪一下蕭益民,大丈夫…能伸能屈!”

“坐在都督府裡的兩個德國人怎麼辦?”邵從恩着急地問道。

尹昌衡猛然轉身:

“老邵,你去招呼那兩個洋人,好吃好喝先接待好,一定要把他們打發走,等我見過蕭益民,相信洋人就不會再找上門了。這事動作要快,千萬別弄得滿城風雨,否則你這個政務部長恐怕也要幹到頭了!”

邵從恩禁不住打了個寒顫,低下頭慢慢退出去,沒出大門又再轉回來,愁眉苦臉地伸出雙手:

“都督,屬下是一分錢都沒了,家裡差不多快揭不開鍋了!你讓屬下怎麼去招待洋人啊?”

尹昌衡一聽氣得頭髮倒豎,王佑瑜連忙上去把邵從恩拉出去,邊走邊低聲安慰:“我到軍需處先給你弄個兩百塊,拿到錢快點兒走,一定要把辦事情辦妥,什麼時候都要記住這句話:穩定壓倒一切!”

邵從恩感激不已:“好好!有錢就好辦,有錢就壓倒一切的穩定……”

()

第76章 豈止是煽動仇恨第158章 將錯就錯第104章 對峙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第10章 麻煩來了第62章 亂象頻生第64章 風暴(四)第243章 落井下石第206章 義斷情絕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3章 破碎的憧憬第112章 縱橫捭闔(中)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下)第211章 威名日盛第212章 高興的事第219章 折服第40章 遠在山中無人知第34章 靠山(下)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三)第127章 播下一粒種子第33章 此時不幹更待何時第64章 風暴(四)第49章 茫然的革命者(上)第42章 心動了(下)第105章 開戰(三)第65章 混亂的善後第70章 算盤珠子慢慢敲(中)第132章 五年之約第197章 頑固勢力的反撲第210章 密約第197章 頑固勢力的反撲第113章 誰更無恥第154章 兵出湖南第42章 心動了(上)第43章 堤內損失堤外補第7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170章 故佈疑陣第9章 做人要講信用第112章 縱橫捭闔(下)第128章 乾坤初定(下)第227章 各取所需第211章 威名日盛第64章 風暴(三)第15章 轟動全城的開業典禮第182章 組合拳第131章 西進序曲(上)第7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中)第147章 漢冶萍的歸屬第18章 決定第76章 豈止是煽動仇恨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下)第139章 一意孤行第98章 軍心人心第148章 瞞天過海第76章 豈止是煽動仇恨第26章 利益鏈(下)第64章 風暴(三)第244章 驟然發動第72章 天命所歸第159章 轉移視線第140章 不斷升級的暗戰第176章 無聲處蘊驚雷第94章 危機來臨前的應變第157章 將在外第79章 川滇之戰(六)第242章 蓄勢第55章 談笑之間的改變第40章 遠在山中無人知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下)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232章 挺進山東第240章 底線第96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37章 如約而至的德國人第127章 播下一粒種子第204章 陰謀陽謀第26章 利益鏈(下)第217章 機不可失第117章 形勢比人強第1章 匯春巷的野生混混第9章 做人要講信用第23章 呼之欲出的財路(下)第90章 戰爭帶來的財富(下)第105章 開戰(二)第131章 西進序曲(上)第126章 赤誠(二)第76章 豈止是煽動仇恨第129章 渾水摸魚第123章 破局第128章 乾坤初定(下)第74章 流言中的婚禮(下)第130章 步步蠶食第35章 乾淨利落(上)第34章 靠山(上)第74章 流言中的婚禮(上)第145章 異軍突起第243章 落井下石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
第76章 豈止是煽動仇恨第158章 將錯就錯第104章 對峙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第10章 麻煩來了第62章 亂象頻生第64章 風暴(四)第243章 落井下石第206章 義斷情絕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3章 破碎的憧憬第112章 縱橫捭闔(中)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下)第211章 威名日盛第212章 高興的事第219章 折服第40章 遠在山中無人知第34章 靠山(下)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三)第127章 播下一粒種子第33章 此時不幹更待何時第64章 風暴(四)第49章 茫然的革命者(上)第42章 心動了(下)第105章 開戰(三)第65章 混亂的善後第70章 算盤珠子慢慢敲(中)第132章 五年之約第197章 頑固勢力的反撲第210章 密約第197章 頑固勢力的反撲第113章 誰更無恥第154章 兵出湖南第42章 心動了(上)第43章 堤內損失堤外補第7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170章 故佈疑陣第9章 做人要講信用第112章 縱橫捭闔(下)第128章 乾坤初定(下)第227章 各取所需第211章 威名日盛第64章 風暴(三)第15章 轟動全城的開業典禮第182章 組合拳第131章 西進序曲(上)第7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中)第147章 漢冶萍的歸屬第18章 決定第76章 豈止是煽動仇恨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下)第139章 一意孤行第98章 軍心人心第148章 瞞天過海第76章 豈止是煽動仇恨第26章 利益鏈(下)第64章 風暴(三)第244章 驟然發動第72章 天命所歸第159章 轉移視線第140章 不斷升級的暗戰第176章 無聲處蘊驚雷第94章 危機來臨前的應變第157章 將在外第79章 川滇之戰(六)第242章 蓄勢第55章 談笑之間的改變第40章 遠在山中無人知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下)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232章 挺進山東第240章 底線第96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37章 如約而至的德國人第127章 播下一粒種子第204章 陰謀陽謀第26章 利益鏈(下)第217章 機不可失第117章 形勢比人強第1章 匯春巷的野生混混第9章 做人要講信用第23章 呼之欲出的財路(下)第90章 戰爭帶來的財富(下)第105章 開戰(二)第131章 西進序曲(上)第126章 赤誠(二)第76章 豈止是煽動仇恨第129章 渾水摸魚第123章 破局第128章 乾坤初定(下)第74章 流言中的婚禮(下)第130章 步步蠶食第35章 乾淨利落(上)第34章 靠山(上)第74章 流言中的婚禮(上)第145章 異軍突起第243章 落井下石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