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全方位壓迫

昆明,五華山,雲南都督府。

連續四天的軍政會議告一段落,滿臉倦容的三十餘名雲南軍政大員快步走下寬闊的石階,緊緊提着裝有絕密文件和重要會議記錄的公文包,幾乎無一例外地拒絕副官或秘書的幫忙,鑽進等候在前方的一長溜小轎車,匆匆離去。

都督府大門前高高的臺上,親自將麾下軍政官員送到門口的雲南督軍唐繼堯,悠悠嘆了口氣,望向湛藍一片的天空,不由得搓了搓酸脹的眼睛。

“蓂帥請看,您上次吩咐的兩件東西弄回來了。”

身材矮瘦、蓄着兩撇濃密八字鬍的滇軍總參謀長張子貞指向臺階下正前方的草坪,略微發黃但已吐出成片新嫩芽的草坪邊沿,端正地擺放着一門少見的短管火炮和一輛寬大的四輪貨運馬車,火炮和馬車兩旁,肅立着八位精神煥發、滿臉熱切的年輕軍官。

唐繼堯順着張子貞手指的方向望去,隨即大步走下臺階,張子貞和幾名校官連忙跟上。

唐繼堯來到火炮和馬車前方,向八名整齊敬禮的軍官點點頭,伸出大手摸向清理得一塵不染的火炮炮管,然後圍繞火炮緩緩繞行,犀利的目光逐一打量火炮的每一個細節,最後在火炮左側的鋼輪旁蹲下,細細查看炮座上的幾行銘文。

數分鐘過後,唐繼堯轉過頭,有些疑惑地問道:“難道真是川軍兵工廠自己製造的?”

張子貞連忙拉過身側的年輕上尉:“孟臻,此事從頭到尾由你經手,就由你來給蓂帥詳細彙報吧。”

長相平凡、丟進人堆裡就分辨不出來的滇軍情報員孟臻感激地點點頭,在唐繼堯鼓勵的笑容中上前蹲下,指着唐繼堯最感興趣的銘文,低聲報告:

“稟報大帥,這種新型步兵炮確實是川軍雅安兵工廠製造的,根據我們的多方查證,初步斷定該炮的設計出自德國克虜伯公司,原型很像德國少量試產的m1904式75mm行營炮,該炮口徑同樣是75mm,全長2870mm,如果裝上薄鋼板製成的防盾,高低射角-10—70度,射界爲左右四十五度,全高僅爲85mm,射程在120—2800米之間,採用了先進的管退式技術,全重只有245公斤,裝上這種鋼質橡膠邊的輪子之後,一匹挽馬就能輕鬆拉走,實在是太方便了!”

唐繼堯立即予以極高的重視,望着頗爲感慨的年輕上尉:“川軍是否已經大量裝備?”

孟臻晶亮的眼睛微微變暗,非常慚愧地回答:“具體情況尚未摸清,不過,這種罕見的新式火炮去年初已經出現在川軍總司令部直屬教導大隊的鳳凰山大營,其他各部是否裝備,我們一直沒有發現,卑職失職了!”

唐繼堯大度地擺擺手,站起來和藹地笑道:“沒關係,川軍的保密工作和情報方面的強勢是衆所周知的,不能怪你們,我只是想聽聽你的意見。”

孟臻愧疚地搖搖頭:“卑職……當時這種火炮並未引起我們情報科的注意,直到去年九月初,黔軍魯平山第一師在與劉顯潛的第二師的交火中,突然拉出十六門這種輕便火炮,很快取得壓倒性的勝利。

“卑職領導的情報小組於去年九月中旬接到命令後,立刻展開行動,經過四個多月的艱苦努力,花掉了三萬多塊大洋,終於弄回來了,一同弄回來的還有這輛川軍已經大量裝備的四輪馬車。”

唐繼堯滿意地點點頭,與張子貞一起走向堪稱豪華的寬大馬車,身後的副官們嘖嘖稱歎,議論說從來沒見過使用這麼多鋼鐵骨架的馬車,看起來不但寬大平穩而且非常結實,至少能裝一千五百斤貨物,不知道要花多少錢才能買回一輛。

一旁的孟臻低聲解說:

“這種特製馬車採用老式汽車鋼製輪輞、實心輪胎和軸承,一般使用兩挽馬拉動,我們昨天試過了,裝上兩千斤,用兩匹挽馬就夠了。”

議論聲中,唐繼堯突然走向前方一輛半新舊的福特小汽車,仔細觀察汽車的前後輪胎,很快返回四輪馬車旁,查看良久,慢慢直起腰來,臉上全是驚訝之色:“這輪胎,竟然和福特汽車的一樣!”

衆人連忙進行對比,張子貞看完連連苦笑:“川軍財大氣粗,再攤上個整天高喊學習創新引進吸收的總司令,走在我們前面不奇怪。”

孟臻看到唐繼堯眼中的憂鬱之色,上前半步,低聲說道:

“大帥、參謀長,這種馬車早在一年前就普遍出現在川軍各部之中,而且已經賣到了貴陽和宜昌等地......據卑職所知,這種已被淘汰的實心車輪價格並不貴,都是歐美各國庫存的淘汰貨,四川大量購買回來生產出這種馬車,不但裝備川軍各部,也賣給四川各地的車馬行,售價大約是兩百五十大洋一輛,兩輪的更便宜,這車最貴的是兩組軸承,聽說換一個軸承就要四十五塊大洋。”

唐繼堯默默點頭,似乎情緒不怎麼好,但仍然讚許地向孟臻點點頭,然後對身邊的副官說道:

“給孟臻晉升一級軍銜以示嘉獎,另外,內部嘉獎參加這次行動的所有人員,並獎勵五千大洋。”

副官連忙記錄下來,孟臻望着唐繼堯走上臺階的背影,禁不住擡起手,默默敬禮。

回到辦公室的唐繼堯示意參謀長張子貞和首席智囊劉祖武坐下,拿出今天會議上沒有下發討論的幾份文件擺在桌面上,順手輕輕拍兩下,感慨萬千地說道:“看來,我們也要改弦易轍了!”

張子貞再次露出苦笑:“那個年紀輕輕的小茶壺,時時刻刻都沒忘記算計我們,我們還得忍着受着,真他孃的窩囊!”

同樣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比起張子貞高三屆的劉祖武笑道:

“青圃無需氣餒嘛,不管怎麼說,蕭益民還算是個豁達之人,否則也不會在川滇之戰結束就積極推動兩省經貿往來,而且去年下半年他就撤走了兩省邊界地區的所有軍隊,代之以地方警察和新成立的稅務警察,在對待兩省商業糾紛和各種訴案之中,也秉承客觀謹慎態度,總的來說,他一直在向我們示好,一直謀求雙方之間的相互瞭解和合作,我們的工商界及文化界對此也是深有感觸的。”

張子貞嘿嘿一笑:“那麼,四川西昌軍政各部對滇西的滲透,又該如何解釋?”

唐繼堯擺擺手:“青圃,最近我反覆考慮了滇西和滇西北兩年來的施政得失,感覺不能全怪四川省政府和川軍,最大的原因並非四川對我邊境地區的滲透,更不能抱怨什麼經濟掠奪,說到底還是我們自己沒有做好。

“不然的話,爲什麼四川軍政兩界能夠減免邊境貧困地區民衆的稅賦,而我們卻不能?爲什麼我們的商人和礦主能夠自發地組織起來,寧願自己掏錢修建通往四川的道路,也不願接受我們地方官員的領導?難道我們的老百姓都是瞎子?都這麼容易受騙?

“諸如此類的問題不少,不但涉及到我們的政策和各級官員的品德操守,還涉及到民心所向問題,不盡快調整我們的政策,下去恐怕就不是什麼政治滲透、什麼經濟掠奪的問題了,值得我們反思啊!”

張子貞剛要辯解,唐繼堯再次擺擺手,站起來側身指指身後的大型地圖,面向兩位心腹,語重心長地說:

“你們也看到上面插着的十幾面小藍旗了,不知不覺間,川軍氣勢洶洶的架勢已經形成,卻沒有一個矛頭指向我們雲南,說得難聽點,川軍如今根本不需要正眼看我們,看看……王陵基的第一軍已經坐穩了宜昌這個咽喉要道,他麾下的楊森第一師、劉湘第二師、唐式遵第三師分別盤踞襄陽、荊門和宜昌,去年就已經把四川的全套經濟發展政策搬到宜昌和鄂西實施,如今已獲得當地民衆的認可和支持,誰也不能撼動他們了。”

唐繼堯再指向地圖上的武漢南北:

“你們再看孝感、大悟等地區,吳佩孚把這些兵家必爭之地,全部讓給了廖震的川軍第六軍,其中,羅智輝的十六師悄悄駐紮孝感,川軍年輕猛將枟毅率領的十七師不動聲色開進大悟,素來穩健的川軍老將孫學淵獲得蕭益民重用,率領由川軍教導大隊和兩個功勳團組成的第十八師,盤踞在安陸,完全控制了鄂北不說,還與北上中原的吳佩孚部形成了南北呼應之勢,其勃勃野心呼之欲出了!”

唐繼堯手指南移:“看這兒,江西南部地區,王瓚緒的第四軍,遵從段芝泉的命令,三個能征善戰裝備精良的主力師已經高調開赴贛州,難道你們真以爲這三個師近四萬精銳官兵是去剿匪的嗎?從這裡南下就是粵北的梅嶺關......我看啊,恐怕廣東那幫人早已準備好去日本度假的船票了!”

唐繼堯越說情緒越激動,手指在地圖上滑向東北方向:“川軍中最強悍的王鍵第七軍,三個主力師師長全都是戰功赫赫的少壯派,而且都是蕭益民的師兄弟兼學生,該部從軍長到下面的一個小小排長,全都是四川陸軍軍官學校的畢業生,可如今,他們全都收起爪子,不動聲色地趴在通山、咸寧、蒲圻這條鐵路動脈上,邊上就是滔滔長江,可只要他們一動,三天就能殺到南京城下,而且這三個師的武器裝備和火力強度,足足超過北洋軍和我軍任何一個主力師的三倍以上!

“諸位,看清楚形勢沒有?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全國鉅變到來之際,難道我們還把四川當成我們的敵人嗎?”

張子貞和劉祖武第一次看見唐繼堯如此激動,也是一年多來首次聽到唐繼堯如此清晰地表露自己的意志,驚愕之餘心跳加速,突然發現自己的眼光和胸懷,原來與唐繼堯相差如此之遠。

練達穩重的劉祖武連忙站起,顧不上暗自擦汗滿臉通紅的張子貞,滿懷愧疚地望着唐繼堯:“這麼說……定下來了?”

唐繼堯回到位置上坐下,擡起頭,露出個抱歉的笑容:

“不忙,今天剛開完會,步子邁得太快不好,不管怎麼樣,段總理和蕭大帥也得給我們點‘鼓勵’,你們說對吧?至於廣州派來的那幫人,想走的奉上儀程送一送,願意留下的也要好好安置,但是不能什麼也不做,先把輿論造起來,在國家民族大義面前,我們雲南不能落後,這事還得你去辦我才放心,別人無法把握分寸。”

“明白了!”劉祖武欣然離去。

張子貞內疚地擡起頭:“蓂帥,小弟……”

唐繼堯哈哈一笑,走出桌後,上前扶住張子貞的胳膊:“不用說了,形勢比人強啊!陪我到後院走走吧,大把事情等着你勞累。”

ps:雖然介紹了一下武器,但本章免費字數多出七百多字,天子人品槓槓的!

謝謝死人大頭大大的打賞,天子誠懇地召喚訂閱和月票,謝謝啊!

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下)第21章 生日禮物第234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93章 沒有王法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122章 反攻倒算(上)第218章 驟然發生的內戰第105章 開戰(二)第33章 此時不幹更待何時第105章 開戰(五)第196章 信任與忠誠第48章 未雨綢繆(下)第216章 連續交惡第201章 此消彼長第90章 戰爭帶來的財富(上)第64章 風暴(三)第77章 掣肘(中)第70章 算盤珠子慢慢敲(下)第92章 理想與現實第110章 獨具慧眼(上)第124章 爭執(下)第132章 五年之約第89章 誘之以利求雙贏(上)第55章 談笑之間的改變第17章 一怒之下第42章 心動了(上)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128章 乾坤初定(下)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55章 談笑之間的改變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下)第213章 淵源第57章 送別(下)第10章 麻煩來了第97章 山雨欲來(上)第85章 大浪淘沙(下)第159章 轉移視線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下)第19章 事情竟會如此簡單第128章 乾坤初定(上)第191章 霹靂手段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上)第2章 啥子叫感情第164章 明爭暗鬥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216章 連續交惡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第65章 混亂的善後第24章 總督召見第157章 將在外第230章 偶得第25章 得意不可忘形第63章 千鈞一髮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135章 大勢所逼(上)第153章 誰也得不到第145章 異軍突起第187章 痛定思痛第174章 單刀赴會第107章 迎難而上第42章 心動了(上)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44章 收穫與汗水(上)第129章 渾水摸魚第79章 川滇之戰(二)第104章 對峙第77章 掣肘(中)第64章 風暴(四)第13章 暗夜驚魂第116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下)第51章 頓悟(下)第111章 三喜臨門第57章 送別(下)第64章 風暴(三)第5章 活着就要承受第64章 風暴(五)第229章 精益求精(上)第77章 掣肘(下)第80章 論功行賞第105章 開戰(四)第25章 得意不可忘形第202章 明裡暗裡第8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34章 靠山(下)第120章 此路不通第107章 迎難而上第227章 各取所需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第99章 求變圖存第124章 爭執(上)第4章 兄弟第206章 義斷情絕第236章 宣示武力第190章 幡然醒悟第124章 爭執(上)第192章 合圍之勢第174章 單刀赴會第135章 大勢所逼(下)
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下)第21章 生日禮物第234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93章 沒有王法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122章 反攻倒算(上)第218章 驟然發生的內戰第105章 開戰(二)第33章 此時不幹更待何時第105章 開戰(五)第196章 信任與忠誠第48章 未雨綢繆(下)第216章 連續交惡第201章 此消彼長第90章 戰爭帶來的財富(上)第64章 風暴(三)第77章 掣肘(中)第70章 算盤珠子慢慢敲(下)第92章 理想與現實第110章 獨具慧眼(上)第124章 爭執(下)第132章 五年之約第89章 誘之以利求雙贏(上)第55章 談笑之間的改變第17章 一怒之下第42章 心動了(上)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128章 乾坤初定(下)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55章 談笑之間的改變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下)第213章 淵源第57章 送別(下)第10章 麻煩來了第97章 山雨欲來(上)第85章 大浪淘沙(下)第159章 轉移視線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下)第19章 事情竟會如此簡單第128章 乾坤初定(上)第191章 霹靂手段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上)第2章 啥子叫感情第164章 明爭暗鬥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216章 連續交惡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第65章 混亂的善後第24章 總督召見第157章 將在外第230章 偶得第25章 得意不可忘形第63章 千鈞一髮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135章 大勢所逼(上)第153章 誰也得不到第145章 異軍突起第187章 痛定思痛第174章 單刀赴會第107章 迎難而上第42章 心動了(上)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44章 收穫與汗水(上)第129章 渾水摸魚第79章 川滇之戰(二)第104章 對峙第77章 掣肘(中)第64章 風暴(四)第13章 暗夜驚魂第116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下)第51章 頓悟(下)第111章 三喜臨門第57章 送別(下)第64章 風暴(三)第5章 活着就要承受第64章 風暴(五)第229章 精益求精(上)第77章 掣肘(下)第80章 論功行賞第105章 開戰(四)第25章 得意不可忘形第202章 明裡暗裡第8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34章 靠山(下)第120章 此路不通第107章 迎難而上第227章 各取所需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第99章 求變圖存第124章 爭執(上)第4章 兄弟第206章 義斷情絕第236章 宣示武力第190章 幡然醒悟第124章 爭執(上)第192章 合圍之勢第174章 單刀赴會第135章 大勢所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