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一切都是爲了利益

(感謝男認三十書友的兩張月票!正版訂閱!)——

楊晞跟着郭府的下人往前廳走去,還沒走到前廳,就看到郭子儀從前廳方向走出來,向他迎過來,趕緊上前行禮。

“小子見過郭相公,不敢當郭相公親自迎接。今日冒昧來訪,打擾了郭相公清靜,還請見諒!”

郭子儀趕緊上前扶住楊晞,笑着回道:“楊元帥客氣了!楊元帥來訪,末將親自迎接,原本就是應該的。”並馬上做了個請的手勢,“楊元帥,這邊請!”

大軍雖然班師,但李玢、楊晞和郭子儀的兵馬元帥及副元帥職並沒免去。依戰時職務和級別的排序,楊晞是在郭子儀之上的,郭子儀以下級之禮接待楊晞,親自出來迎接,也是說的過去的。

不過楊晞卻是知道,郭子儀親自出來迎接,定是包含着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以這樣的方式,給予他這個晚輩以面子,足夠的尊重。這份尊重應該是打心理的,他能得到郭子儀的這份“尊重”,與他是楊國忠的兒子無關,而是與他在此次平叛戰役中的出色表現有關。

郭子儀如此做,楊晞也只接受,再客套了兩句“不敢當”後,就跟着進了前廳。

兩人分賓主就座,下人們上了茶後,都被屏退了。

下人們都退下後,郭子儀也沒再客套。而是直接問詢楊晞:“楊元帥,大軍班師歸來。元帥天天忙着軍務,都不曾休息,很是辛苦,末將因爲要交卸事務,沒太多機會助元帥做事,很是慚愧。卻是沒想到事務剛剛空了點,元帥就光臨寒舍,不知道今日楊元帥過府來拜訪。是有何事要指教末將的?”

聽郭子儀這麼直接問了,楊晞也不客氣,也就直接回答道:“郭相公,今日在下來訪,是有一些公事和私事要與郭相公說的。”

聽楊晞也不客套了,直接說明來意,郭子儀心裡暗讚了聲。不露聲色地說道:“楊元帥有事,請儘管說來就是!”

“郭相公回京後接任武部尚書職,主管大唐的軍務,在下覺得,這是大唐的幸事。此次在下率軍征戰近一年,軍中事務接觸也頗多。發現了軍中積存了太多的蹩端,急需要改革變化,要是以後有機會,想與郭相公好生說說。”楊晞先試探性地說了一點。

“唔!”郭子儀隨口應了聲,他也微微地吃了一驚。想不到楊晞會首先說這一點,他這個武部尚書都未曾去想的這些。楊晞卻先想到了,奇事。也沒掩飾自愧驚訝,直接說道:“末將真沒想到楊元帥竟然會去注意這個,真是讓人驚異。”

楊晞是個奇人,讓人非常驚訝、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的奇人,這一點,郭子儀任何時候都不會否認的。郭子儀也知道,現在的楊晞非常得皇帝李隆基的寵信,小小年紀任龍武衛大將軍,還兼領軍器監少匠的職就足夠說明了一切了,這與楊國忠有一定關係,但最主要原因就是楊晞的能力出衆。

從楊晞嘴裡說出關於軍隊中存在問題的事,郭子儀馬上就覺得,皇帝肯定有這方面的打算了,而楊晞這個在平叛戰役中立下卓著戰功的年輕人,肯定理主要的參與者之一。今日楊晞過來,首先與他說這一件事,其中意思頗讓人覺得玩味,讓郭子儀忍不住浮想聯翩。

軍中存在問題很多,這一點郭子儀也是承認的,而安祿山地造反了是直接證明了這一點,他覺得要是楊晞或者他這樣手握重兵的人想造反,那也是輕而易舉之事,至少在回京前是這樣。

但軍制改革的事是不能輕易去觸及的,至少他這個武部尚書在剛接任時候是不能急着去做。

但是,要是有其他在朝中更有影響力的人支持,那這件事就可以很快去做。

作爲楊國忠的兒子的楊晞,在近一年來立下了卓著的戰功,其功績以力挽狂瀾,拯救大唐來形容也不爲過。要是楊晞奉了皇命,藉着楊國忠還有他自己的影響力去做這些事,那肯定會有結果出來的。也只是一剎那間,郭子儀就動心了。他馬上下定決心,進一步處好與楊晞的關係。

“在下相信郭相公也在留意這事的,呵呵!”

楊晞在說話間,一直留神觀察郭子儀的神情變化。郭子儀在聽了他的話後表現出了驚異,雖然驚異只是持續了一小會,但依然被他觀察到了,他心裡也鬆了口氣,郭子儀果然對這事很感覺興趣。今日開場白說的不錯,接下來他不愁這位當世名將不對他產生更大的興趣了。

楊晞在與父親楊國忠商談後知道,李隆基已經認識到是因爲鎮守邊關的將領也就是各鎮節度使權力過重才導致叛亂髮生的。安祿山的叛亂平息後,朝廷必將對鎮軍體系朝廷改革,這也是郭子儀能接任武部尚書,並位列政事堂的重要原因。李隆基是希望郭子儀這個武部尚書和文臣之首楊國忠一道,能想出好的辦法來,改革軍制,避免再出現邊軍將領擁兵自重,率軍叛亂的情況。

郭子儀以後不可能再到邊關任職,而熟悉邊關事務的這位名將,對如今鎮軍體系的蹩端知道的很清楚,平定叛亂後,郭子儀的威望也上升到了一個很高的程度,要是以他爲主領進行軍備改革,想辦法改變各節度使擁兵自重的情況,難度肯定比其他人主領小很多。

軍中將領最看重的就是威望與榮耀,在這次平叛戰役中,除了楊晞,沒什麼人比的上郭子儀的功勞,這是天下人皆知的事,也是在戰時他能得封兵馬副元帥之職的原因。郭子儀的威望有了,資歷又足夠,年齡上也比一般將領都要大一點,以武部尚書的身份替皇帝做出決定,那不服的人肯定少很多。

楊晞從楊國忠那裡知道了現在皇帝的心思,今日過來,先一步透露給郭子儀聽,目的只是想進一步拉近與這位名將的關係,併爲以後繼續的合作埋下伏筆。在這次平叛戰役中,他立下的軍功無人可比,但資歷淺了一點,又太過於年輕,要是以他主領此事,那肯定會讓很多人不服。要是讓郭子儀主領這件事,他作爲助手配合,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要是改革觸及了一些將領的利益,即使他們心裡不滿,也不一定敢將不滿發泄出來。

楊晞從楊國忠那裡弄明白了李隆基的心思後,也馬上爲自己做打算了,他要藉機拉攏郭子儀,最終讓郭子儀爲自己所用。他知道,郭子儀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甚至有一天蓋過他的父親楊國忠也不一定,這樣的著名歷史人物肯定要好生結交,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這樣的人成爲敵人、對手,而是要讓郭子儀與自己站在同一戰壕裡,讓這樣的人物助自己成事。而能做到這一點的,就是將郭昕娶過門。

在他們這樣層次的人身上,公事私事已經不能完全分開了,也可以說沒有純粹的愛情可言,許多時候,結婚嫁女完全是爲了家族的利益,而不是兒女們的幸福,這一點楊晞很明白,也理解並支持。不過要是爲了利益而聯姻中能收穫愛情,那是最讓人開心的事。

楊晞心裡隱隱有這樣的猜測,以後他肯定會與父親楊國忠起衝突,如果他想借是李玢兒子的名獲取更多,那肯定會與楊國忠起衝突,假如那時候楊國忠還沒失勢的話。但要是再得其他重量級大臣的支持,那他的後顧之憂就會少很多。而且楊晞也從最近朝堂上的一些變化上靈敏地嗅到了皇帝李隆基已經在採取手段,限制楊國忠和楊氏一族的權力進一步膨脹了。

此次戰亂平息後,朝中許多官員職務都有變動,武部尚書韋見素改任右相,依然行中書門下平章事,此前一直在外領軍的郭子儀接任韋見素之職,而一向不服楊國忠的憲部侍郎房琯任文部尚書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原武部侍郎蕭華改任中書侍郎,也位列政事堂。從這樣的安排上楊晞能感覺的出來,李隆基是想在政事堂上爲楊國忠樹一些敵人。

楊晞並不反對李隆基限制楊國忠的權力,相對,對於這樣的舉動他拍手歡迎。

要是楊國忠一直在朝堂上身居高位,那他這個兒子,不可能進入大唐真正的權力中樞,要不然,楊氏一族的權勢會更加的龐大,任何人當皇帝都是睡不好覺的。

楊國忠肯定會被皇帝慢慢冷落,這一點楊晞很相信。或許李隆基不一定會,但繼位的皇帝肯定會如此做,他必須有應對之招。應付之招就是獲得其他家族的支持,就比如與郭子儀這樣的人聯姻。

今日任何的示好,他最終的目的都是爲了向郭子儀求親而不被拒絕。迎娶郭昕,除了喜歡這個美人外,楊晞還抱着最實際的目的的,那就是爭取獲得郭子儀的完全支持。

不過他並不急於將最終目的說出來,而是在以一句話勾起了郭子儀的興致後,再拋出一個讓對方更感興趣的話題:“郭相公,如今陛下讓我掌領軍器監武器的研製,相信郭相公在攻打洛陽皇城時候也見識到過炸藥的威力了吧?在下想在後續時間內,研製出更有威力的火器,希望能在研製火器時候,得到郭相公的大力支持。”

楊晞說着,從懷中掏出幾份圖樣,呈給郭子儀:“郭相公,這是在下設計的一些新式火炮的圖樣,不知道郭相公有沒有興趣與在下探討一二……”

第144章 尹子奇的大膽設想第17章 可惜啊第78章 軍心浮動第43章 人海戰術第60章 當然有信心第65章 你覺得要如何用兵第39章 有驚無險第102章 楊玉環的私密事第27章 再擊得手第71章 快速奔襲第36章 爭論第91章 欲哭無淚第108章 功虧一簣第88章 我也是這麼期望的第108章 功虧一簣第112章 元帥的人選第44章 意外第74章 惡夢從此開始第1章 凱旋儀式第155章 史思明第1章 安史之亂暴發第137章 拉攏第55章 潰敗第47章 人生之大事---結婚(上)第60章 當然有信心第128章 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第54章 好消息接連第91章 虛情假意第73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內鬥第50章 成了家的感覺真的挺好第101章 李隆基駕崩第119章 這個女人很主動第1章 凱旋儀式第68章 天大的考驗就要到來了第146章 內鬥開始第31章 這算是出賣色相嗎第36章 有什麼難決的事,可以進宮來找姑姑第38章 大事不好第53章 艱難守住第38章 大事不好第63章 唉,亂想了第47章 援軍的情況第110章 你能讓姑姑滿足一次嗎第74章 攻擊開始第125章 死亡的燦爛第60章 當然有信心第53章 艱難守住第74章 惡夢從此開始第33章 李亨到潼關第89章 你想置潼關數萬軍將士於死地嗎第47章 人生之大事---結婚(上)第2章 太子李亨的反對第142章 刺殺安祿山第87章 楊玉環懷孕了第28章 揚眉吐氣的感覺第76章 自信第97章 返回長安第103章 隱藏着非常大的秘密第79章 你可不能欺侮我的喲第156章 沒興致了第92章 需要教訓的對手第22章 訓練的目的就是殺人第40章 順帶與高力士交一下手第137章 拉攏第84章 一對三第78章 長安來的故人第102章 楊玉環的私密事第82章 楊國忠病重第134章 豁出去了第81章 用處第20章 監軍人選第23章 有什麼理由不堅持第12章 危急的潼關前線第114章 全面改革,永遠昌盛第120章 但願如此第86章 楊國忠去逝第68章 天大的考驗就要到來了第80章 雪中利器第55章 潰敗第18章 陛下一定會同意此事的第82章 楊國忠病重第7章 哥舒翰兵敗第70章 哀嘆與歡喜第51章 再一波的攻擊第61章 極致的誘*惑第44章 意外第61章 吐蕃的事第93章 奇談怪論第130章 很不可思議第37章 發動兵變第30章 巨大威力第145章 這會不會是陷阱第88章 我也是這麼期望的第73章 各部的動向第64章 從來不懼死亡第77章 再擊第84章 要嚴懲陳玄禮第49章 戰爭又將開始第147章 打開城門第1章 回京
第144章 尹子奇的大膽設想第17章 可惜啊第78章 軍心浮動第43章 人海戰術第60章 當然有信心第65章 你覺得要如何用兵第39章 有驚無險第102章 楊玉環的私密事第27章 再擊得手第71章 快速奔襲第36章 爭論第91章 欲哭無淚第108章 功虧一簣第88章 我也是這麼期望的第108章 功虧一簣第112章 元帥的人選第44章 意外第74章 惡夢從此開始第1章 凱旋儀式第155章 史思明第1章 安史之亂暴發第137章 拉攏第55章 潰敗第47章 人生之大事---結婚(上)第60章 當然有信心第128章 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第54章 好消息接連第91章 虛情假意第73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內鬥第50章 成了家的感覺真的挺好第101章 李隆基駕崩第119章 這個女人很主動第1章 凱旋儀式第68章 天大的考驗就要到來了第146章 內鬥開始第31章 這算是出賣色相嗎第36章 有什麼難決的事,可以進宮來找姑姑第38章 大事不好第53章 艱難守住第38章 大事不好第63章 唉,亂想了第47章 援軍的情況第110章 你能讓姑姑滿足一次嗎第74章 攻擊開始第125章 死亡的燦爛第60章 當然有信心第53章 艱難守住第74章 惡夢從此開始第33章 李亨到潼關第89章 你想置潼關數萬軍將士於死地嗎第47章 人生之大事---結婚(上)第2章 太子李亨的反對第142章 刺殺安祿山第87章 楊玉環懷孕了第28章 揚眉吐氣的感覺第76章 自信第97章 返回長安第103章 隱藏着非常大的秘密第79章 你可不能欺侮我的喲第156章 沒興致了第92章 需要教訓的對手第22章 訓練的目的就是殺人第40章 順帶與高力士交一下手第137章 拉攏第84章 一對三第78章 長安來的故人第102章 楊玉環的私密事第82章 楊國忠病重第134章 豁出去了第81章 用處第20章 監軍人選第23章 有什麼理由不堅持第12章 危急的潼關前線第114章 全面改革,永遠昌盛第120章 但願如此第86章 楊國忠去逝第68章 天大的考驗就要到來了第80章 雪中利器第55章 潰敗第18章 陛下一定會同意此事的第82章 楊國忠病重第7章 哥舒翰兵敗第70章 哀嘆與歡喜第51章 再一波的攻擊第61章 極致的誘*惑第44章 意外第61章 吐蕃的事第93章 奇談怪論第130章 很不可思議第37章 發動兵變第30章 巨大威力第145章 這會不會是陷阱第88章 我也是這麼期望的第73章 各部的動向第64章 從來不懼死亡第77章 再擊第84章 要嚴懲陳玄禮第49章 戰爭又將開始第147章 打開城門第1章 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