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傲然天下

大明宮,長安殿,楊曦的寢宮內,難得有一天清閒的楊曦正和皇后郭昕在溫情。

“四郎,你這段時間可消瘦了很多,要注意多休息喲!”生完第二個小孩,還未完全調養好的郭昕,輕輕地替楊曦捶着肩膀,很心疼地說道:“這幾個月以來,我一直忙着朝事,都沒好好休息過,再這樣下去,可是要累壞身體的。過年這些日子,你就抽空好生休息幾天吧!”

“好,我一定聽從昕兒的吩咐!”楊曦轉頭衝郭昕笑了笑,又壓低聲音,調侃道:“想必你們已經調養好了身體,離生產的時間也過去了好幾個月,可以讓朕這個清心寡慾的皇帝嚐嚐味道了吧?”

一句話馬上把郭昕弄的面紅耳赤,輕輕地擰了楊曦一把,嗔道:“四郎,又笑話妾身了。”

雖然身份已經與以往完全不同了,一個當了皇帝,一個成了皇后,但兩人私下相處間,卻還是與剛剛成婚時候差不多,楊曦喜歡這種感覺,也私下要求郭昕依着他做。郭昕最終是答應了,兩人單獨相處間,時不是會鬧騰一下,打情罵俏什麼的溫情的舉動經常有。郭昕喜歡與楊曦相處時候這種感覺,當然楊曦更喜歡,他可不希望自己當了皇帝,郭昕這小妮子也與他生份了。

郭昕的嬌羞讓楊曦心裡大樂,他嘿嘿笑笑,並沒再說什麼,但卻伸出手,伸到郭昕的裙襬裡面,捏了一下她的大腿,還趁機觸碰了一下她腿根部敏感地方。

郭昕忍不住輕輕叫了一下,身體一下子軟了,倒在楊曦身上,嘴裡小聲地嗔怪着,心裡卻甜甜的。

看到皇帝和皇后調情,邊上的宮女宦官都把頭轉了過去,不敢看。楊曦與郭昕之間經常這樣了,他們也見多不怪。但不敢將這些事傳出去,怕被責罰。楊曦也不理會宮人的怎麼看,靈巧地起了身,突然間將郭昕抱了起來,就往內殿走去。這更讓郭昕面紅耳赤,但已經好幾個月沒嘗過男女之歡的她又非常期待,也就沒去顧及自己的皇后臉面,任楊曦無禮一次了。

進了寢處後,很快兩人就纏綿在了一起,激情也在一會後就釋放。

兩人心滿意足地相互摟着躺在了一起。郭昕伸出柔軟的手。輕輕地撫摸着楊曦的胸膛。稍一會後。郭昕小聲地問楊曦道:“四郎,上前妾身和你說過的事,你是不是該給妾身一個回覆了?”

“什麼事?”激情釋放後以點疲憊,但非常滿足的楊曦。下意識地問了一句。

“你現在身邊不是隻有妾身和小雨,平兒三個人嗎?這怎麼可以?”郭昕嘆了口氣後說道:“要是你再這樣,大臣們都要說妾身的不是了,怪妾身不懂禮數。你現在是皇帝了!”

聽郭昕這樣說,楊曦也明白過來自己這當了皇后的小嬌妻想打算什麼了,也知道自己在這方面確實做的與以往的皇帝不太相同,需要做出一些改變了,特別是在妻妾方面。

楊曦雖然當了皇帝,但因爲當了皇帝后。要忙的事實在太多,根本沒精力去關注女人的事。加上這段時間郭昕、小雨、平兒都先後生產,生產後又要調養,楊曦差不多成了守“活寡”的人,很久沒親近女色了。不過這段時間他的興致不在這方面。可以說每天晚上都在忙着朝事,他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忙着朝事樂此不疲,有時候爲了一個規劃,甚至可以和大臣們討論、爭辯到天明,連睡覺都很隨便。宮中女人也基本沒去碰,好像就只是一次偶然間調戲了一個小宮女,但並沒有臨幸她。

這種緊張忙碌,身體慾望都被忽視的生活讓他感覺挺充實,時間久了竟然也習慣了。

但今天與郭昕一次激情後,對這方面的慾望似乎被剎那間激活了,他有點蠢蠢欲動,想擁有更多的美女,想享受更多的身體激情了。今天郭昕主動提及這方面的事,那他自然不會再推拒,而是馬上答應了郭昕的提議,在年後好好挎充一下自己的後宮,爭取夜夜當新郎。

唐朝的後宮制度是:皇后之下有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四夫人之下有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再是九婕妤、九美人、九才人、二十七寶林、二十七御女、二十七采女。這些都是有身份的嬪妃,雖然不一定填滿,但像楊曦現在這樣只有區區三個女人,那是太寒磣了,極少有當皇帝的是這樣,肯定要大力補充。

至於以後要補到多少,那看情況再定。

不過要這麼多女人補充進來,並且要一一臨幸,可不是件很輕鬆的事。幸好這些女人怎麼臨幸可以隨他安排,不至於讓她們心生怨念。說實話,宮中的任何一個女人,當了皇帝的楊曦都可以任他採摘,他有時候感慨,這樣雖然挺性福,但長久這麼下去,鐵棒都要磨成針的。

有些肌肉鍛鍊多了,並不會越來越強壯的。

但這是當皇帝的特權,他不想放棄。

當然楊曦不會在這些事上花費很多精力,都交由郭昕去處置,他要忙的事太多。

不過在上元節過後,他就接納了郭昕替他挑的第一個新的女人,顏真卿的孫女顏如蘭。

顏如蘭被封爲賢妃,對這個新納的妃子,楊曦挺是滿意。

顏如蘭長的挺漂亮,更重要的是,這個剛剛十七歲的小姑娘琴棋書畫各方面都非常出色,那一手字畫讓楊曦羞愧的想撞牆,他自嘆同是師出顏真卿,爲何自己與她相關就這麼大呢?

更重要的是,顏如蘭非常溫柔,與郭昕的剛烈剛好成互補,在得了顏如蘭之後,他如獲至寶。心裡也在納悶,爲何以前去顏府就沒看到這個小姑娘呢?

但他並沒有沉湎於女色,而是在這些女人身體上收穫滿足的同時越加的勤政了。

大唐帝國的事務改革需要他付出太多的精力了,過了年後,他又非常忙碌了。

賦稅改革的事是必須要做的,如今的大唐。不需要納稅的人太多了,依楊曦簡單的計算,每年因爲官僚貴族這些人而流失的稅賦不知道有多少。依他的提議,皇家、世家、官紳皆需納稅,百姓的賦稅要下調,真正造福於民。楊曦的提議自然得到了那些民間百姓的支持,但卻遭到了許多大臣的反對。

不過賦稅改革的事遭遇到的阻力卻是不小,因爲這意味着失去了特權,貴族、世家皆是反對。

朝中大臣身後總會有一個家族支持,代表家族利益的他們自然要爲家族考慮。這些損害世家、貴族利益的事他們當然會反對。不過他們都沒想到。在這一點上。楊曦非常獨斷專行,準備強行推行。

幸好郭子儀、高適、顏真卿、張鎬等人都支持他,在討論了半年多以後,終於制定出新的賦稅政策。原本對楊曦不是很支持的張鎬、李麟等人。在楊曦當了皇帝后,耳聞目睹了楊曦的所作所爲後,敬佩於這個年輕皇帝的都能與魄力,最終心甘情願地聽命於他,兢兢業業地做事,許多事上都是強力支持楊曦的。因交稅比例並不是非常高,官僚及世家在經過一陣徒勞的抗爭後,也都只得接受下來。

作爲皇帝,楊曦主動帶着納稅。作一個象徵性的表率,他的那些親族也跟着他“演戲”,其他的官員及皇室成員、貴族等如何還敢不從?皇帝都親自納稅了,他們算什麼?

這樣改革,楊曦已經預料到大唐的賦稅收入會大幅度地提高。再加上朝廷出了許多鼓勵商業貿易的手段,還有不少促進民生、農事的措施提出來,楊曦相信在接下來這一年內,大唐的國庫收入會讓人驚掉下巴的。

楊曦的預期果然沒有落空,在又一個年快來到之時,戶部尚書崔圓以非常激動的聲音在朝堂上報告這一年的收成時候,諸臣都驚呆了。各項舉措雙管齊下之下,大唐的賦稅收入竟然增長了四成,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要知道這是在水稻及稻麥複利技術剛剛展開,商業促進計劃開始實施不久,賦稅收入才改革的時候取得的。要是這些規劃全面展開,那接下來大唐國庫增長的速度會更加快速。

楊曦在衆臣眼中變得英明神武了,他的威望與日俱增。許多大臣非常惶恐,因爲楊曦所提的建議,許多是他們根本不曾想到過的,這些自喻爲大唐精英的人,總是感覺自己的腦子不夠用,跟不上楊曦的節奏,楊曦提出的許多計劃和觀點,他們需要費盡腦筋去想,還不一定能想的明白。

皇帝太強了,當大臣的非常有壓力。當然這壓力也會變成動力,每個人都不敢偷懶,不敢懈於事,在楊曦大手的揮舞下,玩命地做事,他們最低的要求就是不出差錯,不辜負楊曦的期望。

因爲官田試驗種植占城水稻及稻麥子複種的技術得到了驗證,收成是成倍增加,永昌二年,朝廷頒佈詔令,在全國範圍內廣泛推廣水稻的種植及稻麥子複種技術,爭取獲得更多的收成。

因爲國庫收入大增,並且在可以預見的幾年內增長幅度都會不小,大臣們的擔心消除了大半,楊曦提出的許多基礎建議及改善民生之興都得到了通過。

各地惠及普通百姓的民生教育學校有了更多的規劃,全是官方投資的。教育是國之根本,這是楊曦一再堅持的理念,國庫收入增長,教育必須先得到改善。楊曦考覈各地官員在教育方面的政績所作的標準中有一項是這樣的,要是哪個地方的學校修建的比官衙要差,哪個地方學堂的老師人數不夠,那這個地方的官員考覈成績就要受影響。這樣的高壓政策之下,還有什麼地方官敢馬虎行事?

讀書的人多了,作爲古時候讀書人取得成就最佳途徑的科舉制度必須完善起來。

科舉制度已經施行了快兩百年,不過改革的方面並不多,在楊曦的大力倡導之下,科舉制度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原本削減的一些科目也被恢復,各方面的人才都需要培養。

科技等東西不再是奇技淫巧,從事這方面研究創造的人待遇不比當官的差,就像軍器監中的工匠們,他們一年的收入比八九品的官員還要高,並且頗受有尊重,當然這都是在楊曦的要求下施行的。

大量的官學辦起來。因官學收費低廉,寒門子弟基本都可以入學,這也使得民間識字人口大幅地增長,一批飽學之士有機會通過科舉被朝廷選拔,“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爲許多讀書人相互激勵的話語。科舉及弟後,雖然不一定能當官,但不當官,只要你有能力,一樣可以得到應有的待遇。

當然武舉制度也是進一步完善。重文並不輕武。這是楊曦堅做的一點。

永昌三年。因爲各項改革措施的全面深入,大唐的糧食和賦稅收入達到了一個非常驚人的程度,糧食總產量比永昌二年竟然多了一倍還要多,賦稅收入也比永昌二年增加了八成。這個成果讓朝堂上的官員們歡欣鼓舞。也讓楊曦樂得合不攏嘴了。

這些措施差不多都是楊曦親自主導下制定出來的,楊曦的高瞻遠矚及不同一般人的謀略進一步折服了大臣們,如此文武全才的君王,曠世少有。楊曦以自己的能力還有勤政行爲獲得了空前的威望。

在此基礎上,他也準備開始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

楊曦的靈魂來自後世,知道很多關於民主方面的論述,他也清楚,要讓一個國家永遠昌盛,光憑一個年號。一句口號是做不到的,必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他在登基後雖然進行了一些改革,但並沒觸及這個時代政治制度的根本。

爲了大唐的未來,他必須要進行更多方面的改革。楊曦所進行的改革,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皇權。加強政事堂諸宰相的權力,以相權制約皇權,朝類似後世君主立憲制方向發展。

後世時候他身處年代的各國制度已經清晰地向世人表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制約的權力最終會帶來沒辦法控制的腐敗,官員們爲所欲爲,世風日下。他堅信,政府的權力必須受到制約,即使他是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皇帝也是這樣認爲,他要爲自己的子孫後代開創一個更加清明的時代,有監督的權力纔會受到制約,讓皇帝不能爲所欲爲,這樣才能讓大唐在良性循環中發展。

他後世時候生活,權力不受制約而出現的各種弊端他耳聞目睹了不少,連軍隊中都是這樣。要讓大唐真正的長治久安,一直延存下去,肯定要有一套非常好的制度,各方面權力相互制約,才能實現這一切。後世西方的民主制度就是權力相互制約的,即使總統也不能爲所欲爲,在這方面,楊曦覺得還是西方人做的好。人治的弊端太多了,必須要慢慢向法治轉變。

楊曦期望經過他的努力後,在幾十年後能初步實現這樣,皇帝依然是國家元首,是最高權力掌握者,但屬下的那些大臣也會對他行成制約,並有一套完善的監督體制。

楊曦認爲,現行的三省六部制只要經過改良、完善,再經過多年的演變,可以實現他的目標。

當然這種關係根本的事誰也不敢打保票,也不可能完全杜絕腐敗與濫用權力,但制度的制約下,能將這些除到最低程度,那就很好了。

而要完成這項非常浩大的工程,僅憑他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也需要很多年的慢慢改變纔有可能實現。楊曦也需要很多的人幫忙,也不能讓人才斷檔。如今已經有很多有才之士經他薦舉、提拔得到了朝廷的重用,但這遠遠不夠,還需要加大力量培養,並且要向這些人灌輸“民主”方面的理念。

在官員的作用上,楊曦不喜歡阿諛奉迎之臣,他希望官員們都是耿直入士,能爲理而爭。當年裴行儉創立的官員選拔制度非常不錯,只不過沒有很好地實行,楊曦令吏部尚書李麟,根據裴行儉當年制定的制度進行進一步的改良,並在以後嚴格遵守。

所有一切都需要制度來制約,這是楊曦堅信的一點。

在楊曦的一力主持,及衆大臣的協同下,政治方向的改革也在慢慢地進行。

這方向的改革楊曦並不着急,他知道這需要很多年才能取得成就。

不過其他方面的改革他已經看到成就了,無論是軍制還是民生方面的。

在節度使制度廢除,衛軍制度施行後。軍制進一步完善。

兵部的動作不少,先後制度了許多條例,包括武將的任職,解職,輪換及徵兵,戰時動員,退役,後勤保障,武器研製,裝備軍隊等等一系列的條例。

因這些制度的施行。大唐軍隊進一步朝着正規化的方向發展。軍中將領不得干涉地方事務。地方官員不得插手軍務,使得軍政得到分離,皇帝通過參謀部和兵部更有效地掌管軍隊。

因爲各項改制,大唐的國力呈跳躍式增長了。天下很快就豐足,國庫進一步殷實。

永昌四年的時候,楊曦在與衆大臣討論國事的時候嘀咕,大唐已經好多年沒有戰事發生了,這樣下去,軍隊的戰鬥力會慢慢下降,這不是很好的結果,需要發動戰事來檢驗及提高軍隊的戰力了。

那些新研製出來的武器,也需要在戰場上檢驗一下效果如何。

開疆拓土是任何一個君王都非常想做的事。特別是楊曦這等狂熱的大漢民族主義者,他要打仗,他要征服更多的領土,他要將大唐打造的更加龐大,讓大唐成爲一直超級帝國。

也就在楊曦好戰的言論鼓動下。大唐的邊境很快就燃起戰火。

戰火首先在南面進行。

因爲天竺等大唐南方的一些國家不禮待大唐的使臣,讓數名大臣使者倒斃在出使的路上,大唐皇帝楊曦暴怒之下,下達了大軍出征替出使這幾國使者報仇的命令。

駐紮在南方,已經磨刀霍霍的第七、第九、第十五、第二十八衛軍共十二萬人,以王思禮、李抱玉爲大總管及副大總管,各衛軍大將軍爲分總管,開始了征服後世中南半島的征程。

裝備了大量火器又經過嚴格訓練的大唐軍隊戰力根本不是天竺等國的軍隊可以抗衡的,戰事完全是一面倒的。滅驃國、彌國、真臘、林邑、直塘、羅谷哥等國,並將其國王掠回長安,王思禮、李抱玉等人連奏凱歌,在爲自己戰功本上添加戰功的同時,也將大片的國土納入大唐的版圖之下。

同一年,大唐水師戰艦在水師統帥陳回光、副統帥南霽雲的率領下,進駐願意內附歸唐的流求,也就是後世臺w那個寶島。並在下半年從流求出發,攻佔了常掠我漁民的呂宋地。

繼爾以呂宋爲基地,水師戰船繼續南下,往婆利、婆露、陵訶一帶進軍。配合從陸上攻擊的中南道行軍部,攻擊大唐南面這片地域,直打的這片土地上的土着人奪命而逃。

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後世時候中南半島這大片地方及馬來、印尼等地盡被大唐軍隊攻佔了。

楊曦從來不認爲這些地方有什麼不好,根本不是蠻荒之地,他在收到我大唐軍隊已經攻取這些地方的戰報後,馬上下詔,在新置地上設立州縣,派官員治理,準備永久佔領。

林邑都督府、馬來都督府、天竺都督府先後設立,歸於安南大都護府治下。

自此,中南半島及附近大部地方都歸於大唐治下。

在南方用兵的同時,楊曦也將目光瞄向了東北方向,在安東大都護府附近,還有渤海、黑水靺鞨、新羅等時叛時歸的小國,及一些陽奉陰違的部落。這些政權的存在,讓楊曦非常的不舒服。

“必須要將他們征服!”這是楊曦在收到南面傳來戰報,並得知這些東北小國經常做些小動作後的決定。於是楊曦的命令很快就被貫徹執行了下去,自有人去“創造”出兵的藉口。

想打仗,從來不會師出無名的。

也就在南方戰事暫時平息,大唐軍隊鞏固成果之際,東北方向的戰事跟着打響。

永昌五年夏,朝廷下詔組建東北道行軍部,以僕固懷恩爲大總管、渾緘爲副大總管,以第四、第八、第十八衛軍爲主要作戰兵力,準備攻打渤海、新羅和黑水靺鞨。

僕固懷恩、渾緘這幾位原本就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大唐將領,率領精銳的大唐軍隊殺過來了。

大唐軍隊所向披靡,契丹、靺鞨、室韋這些部落馬上臣服,甘願充當大唐的僕從軍,準備撈點湯喝。渤海國在兩個月之內被攻滅。黑水靺鞨在大唐軍隊開過來之際,就宣佈了除國內附。新羅選擇了抵抗,不過他們的抵抗也只持續了三個月,三個月後,新羅王被生擒,押回到長安。

年底時候,楊曦在長安發佈詔令,宣佈設置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韋都督府,並再建熊津都督府,全都歸於安東大都護府治下。我大軍進駐所有新置的都督府。重要官員皆由我漢人及歸降的胡人一道擔任。

在攻滅這些小國後。楊曦並未令僕固懷恩和渾緘班師。而是令他們在熊津都督府境內集結,準備攻打倭國。這個可惡的小國自龍朔三年在白村江戰敗後,不敢再惹大唐,但楊曦是不會讓這個裝可憐的小國繼續存在的。他要替後世曾遭遇過小日本禍害的中國人向倭人的祖先討一個公道。

“給朕滅了倭國,任何有敢反抗的,殺無赦!”這是楊曦給僕固懷恩和渾緘下的命令。

朝中諸臣從來沒見過楊曦對一個很久未與大唐有過戰事糾葛的國家有這樣大的仇恨,不過他們津津樂道於大唐軍隊四處報捷的事,不需要太多力氣再取一塊領地,何樂而不爲呢?

永昌六年末,在楊曦的親自設計和督造下,軍器監研製的第一支遂發火槍問世,在經過一系列的試驗及改良後。即開始大量生產。第二年,開始組裝于軍隊中,大唐軍中每個衛軍中多了個火槍營的編制,再加上原本已經準備了不少數量的火炮,大唐軍隊的火器威力再次提高。戰鬥力也進一步提升。

方便易帶的迫擊炮也在楊曦的“瞎折騰”之下開始製作。

天寶十載時候,大唐軍隊在名將高仙芝的率領下,與大食軍隊在怛羅斯展開了激戰,結果高仙芝所領的軍隊遭遇大敗,大唐的勢力退出了後世中亞那一片區域。

這是許多武將心中的痛,許多人都想報此仇,而楊曦也記掛着這事。

永昌七底年,在南方及東北的戰事都平息後,楊曦決定擴展安西大都護府的勢力,準備再與阿拉伯人交手,以報怛羅斯之戰失敗之仇。雖然有人反對頻繁舉行戰事,但反對的聲音很快就被蓋了下去。

這些年,大唐的糧食及賦稅收入連年增長,戰爭支出並沒對大唐的財賦造成壓力,而且大唐軍隊的戰力在戰爭中得到了驗證,沒有什麼國家是大唐的對手。

攻擊大食人,報當年怛羅斯之戰的仇恨,這是大多大臣都認爲肯定會做的事。

也就在大部分朝臣們的支持下,朝廷下詔組建大食道行軍部。以右衛大將軍李嗣業爲大食道行軍大總管,以高仙芝倖存的唯一兒子、左監門將軍高守云爲副大總管,第十、第十七、第十九、第二十三衛軍共十萬人蔘加此將征戰。

李嗣業是當年高仙芝的副將,高守雲是高仙芝的兒子,楊曦派這兩個人領軍,目的自然很清楚。

讓他們報仇血恨去,如果交給他們這麼多的兵力都報不了仇,那他們也不要回來了。

大唐軍隊在南方及東北方向的出色戰績已經讓西域諸國膽寒,在各衛軍還未抵達安西之時,已經有多個部落向駐守安西和北庭的第十九及第二十三衛軍歸降,願意與大唐軍隊一道攻打大食。

永昌八年夏,高守雲所領的第十衛軍在怛羅斯以東一百里地與大食軍隊交手,精銳的第十衛軍人馬沒費什麼勁,就擊敗了艾布?木斯林所領的五萬大食軍隊。一心爲父報當年仇的高守雲,下令盡屠大食俘虜,三萬多被俘的大食人被坑殺,沒有一個活口留下來。

消息傳到長安,諸臣震驚,許多大臣認爲高守雲太殘暴,建議將其召回來懲罰。但這建議被楊曦置之不理,最終高守雲逃過了一些大臣的彈劾,得以繼續領軍。

高守雲的“暴行”讓大食人超級恐懼,統軍駐守這一帶的穆罕默德和古太白?木斯林趕緊領軍後撤,準備退回大食國內。但初戰的勝利已經讓李嗣業和高守雲這兩位一心復仇的傢伙發狂,他們率十萬精銳的大唐軍隊及數萬僕從軍快速追擊,很快就在後世鹹海那塊地方追上大食軍隊。兩方暴發激戰,結果依然是一面倒的,第一次見識火器威脅的大食軍隊很快就潰敗。最終全軍覆滅。穆罕默德和古太白?木斯林在亂軍中被殺,大唐軍隊以輝煌的勝利報了當年怛羅斯之戰的大仇。

但李嗣業和高守雲並不想就此罷休,他們認爲大食人遭此慘敗後,實力已經完全不能與我大唐軍隊相抗衡,請求繼續率軍西進,攻滅大食國,報仇就要報徹底來。

在經過兩天的朝議後,最終楊曦力排衆議,同意了李嗣業和高守雲的請求。

大唐軍隊繼續以摧枯拉朽般的速度進軍,連續擊敗迎擊的大食軍隊。阿拉伯帝國在東方的最高長官哈賈吉?本?優素福在兵敗後。自己抹脖子去見他們的真主了。

永昌九年初。大唐遠征軍包圍大食國都大馬士革。五天後,大馬士革被我遠征軍攻佔,大食王阿拔斯率殘部投降,最後被送回長安。黑食大食宣告滅亡。在得到戰報後,楊曦下詔,在所佔之地上設置漢西大都護府,治所在大馬士革,準備在這一帶實施強力的漢化,成爲大唐的實際領土。

重點的連續勝利,已經讓楊曦的野心一發不可收拾,在進攻大食的戰事正在進行之時,他又下達了出征吐蕃人命令。準備將這個已經被大唐軍隊打殘的高原藩國徹底征服。

婆邏道行軍部在永昌九年底時候建立,郭曦被任命爲大總管,歸降的原吐蕃大論尚結息三子悉諾爾爲副大總管,第十四、第二十二、二十四衛軍八萬人進入吐蕃高原。

已經被打殘,這幾年休養生息下來也沒恢復多少力量的吐蕃人。如何禁受得住如此規模的大唐軍隊的攻擊,很快就被滅了國。隨後楊曦下令改邏些城爲西寧,設立西寧大都護府。並令郭曦和悉諾爾,要將原來吐蕃周圍那些地方盡數收羅到大唐的名下,包括大、小勃律,羊同等國。

因爲這些戰事都在很遠的地方進行,大唐的百姓並未太多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只有那些陣亡將士的家屬,深深地感覺到了戰爭給他們家庭帶來的傷害。

不過因爲許多戰事都是一面倒的,陣亡的大唐將士數量並不多,而且陣亡、傷殘的將士都得到了優厚的撫卹,這個時代又沒有計劃生育,頻繁的戰爭並未導致民怨。

周圍一圈都已經打遍了,自覺已經可以好好休養幾年的楊曦準備全面停戰了。

不過戰爭一開啓,並不是那麼容易停下來的,特別是西線方面。

殺紅了眼的李嗣業和高守雲在攻滅了阿拉伯帝國後,率領大唐軍隊繼續西征,殺入當時因宗教和人種差異而在相互攻伐的極西地方,也即是被後世人稱爲歐洲的那塊大陸,原本已經戰火四起而陷入紛亂的歐洲各國怎麼能抵擋的住大唐軍隊的攻擊,紛紛投降,大量的財富和女人被大唐軍隊掠奪。

“八國聯軍不是那麼囂張過嗎?朕今日就讓他們的先人嚐嚐被人掠奪的苦果!”這是楊曦幸災樂禍的話。歐洲那片地方太遠了,在現在這樣交通信息傳遞都非常不便的時代,掠奪可能是戰爭取得勝利後的最好結果,現在的大唐沒能力佔領歐洲,甚至連“中東”那片地方都不太好統治。既然沒辦法有效統治,那就讓取得戰事勝利的大唐軍隊撈取一些戰果,帶着白種人的財富回來吧。

很多時候英雄所見都是略同的,楊曦期望李嗣業和高守雲掠奪財富和女人,他們也這麼做了。

在捷報傳來的半年後,長安的皇宮中送來了幾名姿色非常不錯的歐洲白種女人,這是李嗣業和高守雲當作戰利品獻給皇帝楊曦的。這些女人雖然長的很美麗,但她們身上一股怪味讓楊曦有點受不了,不過手下將領的好意他不能不領,最後留下一名模樣身材都非常不錯,有點像《羅馬假日》里奧黛麗.赦本的年輕女人充實自己的後宮,其他的都賞賜給大臣們了。

戰事的連續勝利,還有勝利後戰利品繳獲所帶來的巨大財富充實國庫,讓許多大臣心生狂熱,特別是武將們,他們一再請命出征,爲國立功。大食道的大軍已經做到了“以戰養戰”,不需要朝廷再遠距離運送物資了,這爲朝廷省卻了不知道多少負擔。

朝中反對戰事的大臣並不多,反對那些人的意志也不決定,楊曦想休戰幾年的決定還是沒有下。

主要是戰爭的勝利給大唐帶來了很多的利益,在國家宣傳機器的鼓動下,全民都狂熱了,有點像後世二戰時候的德國一樣,報名從軍,撈取戰功,獲得國家獎勵,爭取榮譽是許多年輕人的夢想。甚至許多年輕人幻想着打仗時候搶個漂亮的異族女人回來當“老婆”,再搶一些財寶回來,過一輩子富足的日子。這樣的形勢下,楊曦也是順勢而爲,繼續下令在外的軍隊征戰。

安北大都護府所駐的第二十一衛軍也往北開拔,威嚇漠北的諸部,並且在楊曦的指使下,準備將後世原來叫做“西伯利亞”的那片廣袤的地方佔領,楊曦的想法是,想辦法將後世老毛子的那片土地都佔過來,不給老毛子以建國的機會,徹底將他們掃入歷史的垃圾堆中去。

大唐的軍隊忠實地執行着楊曦的命令,攻佔一塊又一塊的國土。

又一個朝會日,楊曦在與羣臣討論完朝事後,帶着他們來到掛在宮內那副巨大的軍事地圖前。

大唐的疆域在急促地擴大,楊曦已經不知道自己統治下的帝國到底有多大了。衆臣也是非常驕傲,因爲他們跟着一位曠世君主,打造出了一個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越級大帝國,這一切讓他們以內充滿了無比的自傲,對楊曦的尊重和膜拜是無以言表,要知道現在民間已經將楊曦神化了。

民間許多人間,把楊曦的畫像當神靈供奉了

在對着地圖感懷了一陣後,楊曦面對衆臣而站,非常得意地說道:“諸位愛卿,你們說,現在還有沒有哪個國家能威脅我大唐帝國的安全?”

“陛下,如何還會有?”高適搶着回答,“陛下打造出的大唐盛世,歷史上根本沒有哪個時代可以相比及,太宗皇帝及玄宗皇帝統治之時也是完全不能相比的。”

“哈哈!”楊曦得意地大笑了兩聲,“朕知道這一點。但朕依然不滿足,朕希望能和諸卿一道,將我大唐打造的更加強大,疆土更加開闊。讓治下的地方國泰民安,百姓永遠安居樂業!”

“陛下,在你的英明領導下,一定能實現這個目標的!”馬上有馬屁精湊上去迎合了。

“是的,一定會實現,也必須要實現,”楊曦依然一副傲然的神色,揹着手,中氣十足地對諸臣大聲說道:“我大唐,必將永遠地傲立於天下!”

(《傲唐》到此正式完本,謝謝一直支持唐遠的各位書友,懇請書友們繼續支持唐遠的新書《大宋之榮耀》)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24章 怎麼回事?第68章 天大的考驗就要到來了第75章 得手第154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66章 曖昧的感覺第4章 無奈第23章 死皮賴臉第121章 楊元帥所指是什麼第62章 喜歡用戰爭的方式解決問題第135章 利益的交換第26章 安慶緒的命令第131章 洛陽,范陽第111章 演戲第100章 心驚肉跳第115章 那是蕩婦嗎第45章 矛盾心理第1章 凱旋儀式第71章 下大雨了第81章 心生一計第15章 你到姑姑身邊來第84章 要嚴懲陳玄禮第34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26章 安慶緒的命令第138章 希望你不要讓本帥失望第47章 援軍的情況第9章 還有要事去辦第106章 開始了第43章 人海戰術第120章 但願如此第65章 你覺得要如何用兵第150章 最後的攻擊第148章 各位客氣了第81章 心生一計第53章 艱難守住第123章 馬上揮師東進第18章 沒想到的人第63章 唉,亂想了第13章 可以兌現承諾了吧第61章 極致的誘*惑第98章 要改立太子第24章 形勢好轉第116章 真是個蕩婦第18章 我一定能實現這個願望的第51章 虢國夫人的引誘第49章 戰爭又將開始第45章 最艱苦的時候要到來了第30章 四郎,不要……第90章 又是襲營第15章 你到姑姑身邊來第48章 楊國忠的請求第133章 擔心第87章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第38章 各異的心思第140章 失敗後的選擇第60章 當然有信心第32章 來的真是時候第3章 朝堂上的爭論第78章 長安來的故人第50章 多無奈第73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內鬥第31章 收買人心第43章 人海戰術第24章 形勢好轉第91章 欲哭無淚第52章 到了最後一博的時候第111章 演戲第4章 無奈第81章 天助我也第35章 刺客被捕第12章 郭七娘第53章 利益交換第87章 元帥,你竟然怯戰第147章 打開城門第62章 殘酷的血戰馬上要打響第61章 還有陷阱第142章 刺殺安祿山第9章 顧忌第60章 當然有信心第78章 軍心浮動第81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8章 你服侍我洗澡吧第87章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第51章 虢國夫人的引誘第25章 更艱苦的戰鬥還沒到來第33章 祭旗第89章 好戲馬上上演第29章 火藥第2章 太子李亨的反對第41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43章 意外的失敗第106章 開始了第87章 元帥,你竟然怯戰第29章 火藥第56章 戰事結束第8章 請命第100章 我要娶你當妻子第88章 我也是這麼期望的第134章 豁出去了第7章 哥舒翰兵敗第54章 好消息接連
第24章 怎麼回事?第68章 天大的考驗就要到來了第75章 得手第154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66章 曖昧的感覺第4章 無奈第23章 死皮賴臉第121章 楊元帥所指是什麼第62章 喜歡用戰爭的方式解決問題第135章 利益的交換第26章 安慶緒的命令第131章 洛陽,范陽第111章 演戲第100章 心驚肉跳第115章 那是蕩婦嗎第45章 矛盾心理第1章 凱旋儀式第71章 下大雨了第81章 心生一計第15章 你到姑姑身邊來第84章 要嚴懲陳玄禮第34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26章 安慶緒的命令第138章 希望你不要讓本帥失望第47章 援軍的情況第9章 還有要事去辦第106章 開始了第43章 人海戰術第120章 但願如此第65章 你覺得要如何用兵第150章 最後的攻擊第148章 各位客氣了第81章 心生一計第53章 艱難守住第123章 馬上揮師東進第18章 沒想到的人第63章 唉,亂想了第13章 可以兌現承諾了吧第61章 極致的誘*惑第98章 要改立太子第24章 形勢好轉第116章 真是個蕩婦第18章 我一定能實現這個願望的第51章 虢國夫人的引誘第49章 戰爭又將開始第45章 最艱苦的時候要到來了第30章 四郎,不要……第90章 又是襲營第15章 你到姑姑身邊來第48章 楊國忠的請求第133章 擔心第87章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第38章 各異的心思第140章 失敗後的選擇第60章 當然有信心第32章 來的真是時候第3章 朝堂上的爭論第78章 長安來的故人第50章 多無奈第73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內鬥第31章 收買人心第43章 人海戰術第24章 形勢好轉第91章 欲哭無淚第52章 到了最後一博的時候第111章 演戲第4章 無奈第81章 天助我也第35章 刺客被捕第12章 郭七娘第53章 利益交換第87章 元帥,你竟然怯戰第147章 打開城門第62章 殘酷的血戰馬上要打響第61章 還有陷阱第142章 刺殺安祿山第9章 顧忌第60章 當然有信心第78章 軍心浮動第81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8章 你服侍我洗澡吧第87章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第51章 虢國夫人的引誘第25章 更艱苦的戰鬥還沒到來第33章 祭旗第89章 好戲馬上上演第29章 火藥第2章 太子李亨的反對第41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43章 意外的失敗第106章 開始了第87章 元帥,你竟然怯戰第29章 火藥第56章 戰事結束第8章 請命第100章 我要娶你當妻子第88章 我也是這麼期望的第134章 豁出去了第7章 哥舒翰兵敗第54章 好消息接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