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定海級航母

紅河谷大都市

距離上次南部州視察及堪培拉一行又有三個月時間了,內務部方面相應的新帝都營建工程已經啓動,多個重大項目都在物資籌備和前期準備工作中,即將陸續展開建設。

李福壽準備將大明宮捐給皇室慈善總會,這是一個非營利性慈善組織,皇室捐建的中小學校,仁濟醫院,仁慈醫院,各大高等院校皆由該會管理,總會名譽會長由皇后掛名,衆皇子身兼名譽董事局主席職位,形成各自的傳統領域。

大明宮博物館的名譽主席職位,李福壽準備交給十皇子李思熙這一房,李思熙分封爲宿霧公爵,今年已25歲了,膝下已有兩子三女。

老三,老七和老十都是皇后顧氏所出,也是皇位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順位繼承人,李福壽自然比其他皇子更爲疼愛一些,今後這個名譽主席的職位可以代代相傳,每年分到一筆不菲的收入。

在紅河谷大都市這寸土寸金之地,哪怕大明宮博物館拿出一個單獨的小院落出租,無論是舉辦上流宴會也好,舉辦交流活動也好,沾着皇室的尊貴逼格,都能賺得盆滿鉢滿。

這些放在皇室慈善總會名下的產業,任何人都無權出售,皇氏家族子弟可以每年收取一份穩定且豐厚的收入,相關學校和醫院自然有專業人士管理,完全不需要費心。

皇室這些年建設了很多宮殿,李福壽在紅河谷還是喜歡居住在夢幻城堡,在這裡居高望遠,俯瞰整個繁華的大都市,心情特別舒暢。

閒暇時到郊外旳李家鎮行宮度假消遣,有時候也會去青龍湖宮或者松江行宮,這個大明宮實在太大了,殿閣衆多,顯得格外清冷。

獨樂樂莫如衆樂樂

將大明宮捐出去用作皇家博物館,將皇室珍藏的古典文物拿出來與普羅大衆共賞,讓人們親身體驗皇家園林的風韻,未嘗不是一件美事。

收取一些門票,以保證皇家博物館工作人員經費和文物古蹟的保管修繕費用,維持這一慈善性機構的運行,控制參觀人流,原本就是題中之義。

“聖上,海軍部大臣張道儒上將求見。”

“宣。”

“遵旨。”

沒過一會兒

東極殿門口傳來腳步聲,一身戎裝的張道儒上將跟隨着秘書進來,神情恭敬的躬身施禮,道;“微臣拜見聖上,恭請聖安。”

“免禮,賜座,上茶。”

“微臣謝座。”

一番禮儀過後,張道儒上將拿出一份奏張呈上,由秘書接過來呈到御案前。

李福壽拿起來看了一下,見是一份關於海軍全球基地建設及新艦隊發展計劃,厚厚的一小本兒,翻了幾頁,便沒有興趣繼續細看了。

於是隨手合了起來,說道;“這份奏章有空的時候慢慢看,既然是海軍部呈上的計劃,那麼就說說吧,撿緊要的說。

張道儒上將欠了下身,他對海軍部規劃用十二年時間完善全球基地建設方案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尤其是這一次交易來的22座羣島,很多地理位置都相當重要。完善了皇家海軍在大西洋,印度洋海軍基地佈局,補齊了全球基地網的短板。

所需要的就是持續不斷的加大財政撥款力度,建立起足擁有充足後勤設施的海軍基地網,給皇家海軍全球軍事行動,維護帝國利益提供可靠保障。

這筆額外的支出,是支撐帝國全球雄心的必須代價,維護並實現帝國的全球雄心也只有皇家海軍,這一點毋庸置疑。

如今財政充裕,正是大建設的好時機。

一些老舊的海軍基地碼頭倉庫需要改擴建,增設儲油設施和飛機場,升級艦船維修設施,以適應大艦巨炮時代迅猛增長的艦艇噸位,需建造一批5萬噸級船塢。

增設一些新的海軍基地,重點在大西洋和印度洋地區,海軍部計劃將印度洋艦隊總部從波羅洲遷移到蘇門達臘島最西北端的班達亞齊港。

這裡位於印度洋東側,是馬六甲海峽的西北入口處,與安達曼尼科巴羣島形成一個互相呼應的基地羣,將整個馬六甲海峽遮蔽起來。

從這裡出發,可以很輕易的深入廣闊印度洋,抵達南亞和西亞任何一個國家,並對其實施強大的軍事和政治影響力。

班達亞齊港口,是此次海軍基地羣建設的重點之一。

另一個重點就是位於大西洋的幾座基地羣,包括剛剛到手不久的亞速爾羣島,瓦利斯和富圖納羣島,聖赫勒拿島,將會增加建設足以停靠5~6萬噸海軍船舶的深水碼頭,倉庫,煤炭和油料供給站,彈藥儲存倉庫,大型艦艇維修設施和配件庫,海軍站和發電設施等等。

建成之後

上述海軍基地,將與北美沿岸的諾福克,漢普頓,巴拿馬,關塔那摩等重要海軍基地形成跨越大西洋的珍珠鏈基地羣,一直延伸到幾內亞,有力支撐皇家海軍在大西洋,歐洲及西北非洲的軍事行動,將帝國的影響力深深的鍥入其中。

爲何要發展5~6萬噸海軍碼頭的深水泊位?

大艦巨炮時代

伴隨着船舶動力技術和大口徑火炮的推陳出新,當今世界海軍先進主戰艦艇的噸位越造越大,一線主力艦普遍已進入3~4萬噸級別。

以英國,大洋帝國,法國和德國爲首的海軍先進國家,一線主力戰列艦火炮口徑普遍達到381毫米,德國343毫米,一座雙聯裝炮塔動輒1500~1600噸,這就導致戰艦越造排水量越大,裝甲越厚。

英國於14年建造的“聲望”級戰列巡洋艦裝備了381毫米主炮,15年開始建造的“皇家橡樹”級戰列艦,同樣也裝備了381毫米主炮。

計劃建造中的“胡德”級戰巡,甚至準備採用新一代406毫米主炮,只是該計劃有些玄乎,新裝備不一定能趕得上英國船廠的建造進度。

展望未來

今後一二十年,新一代主力艦艇排水量達到5至6萬噸規模,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與此同時

艦艇船舶動力技術在20世紀初出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推動着高達3~4萬噸的主力戰列艦在海面上狂飆,能夠達到每小時25~26節的平均航速。

如此高的速度,已經超越了19世紀末老式巡洋艦的平均水準,例如大洋帝國“勇敢”級巡洋艦和“花月”級巡洋艦,最高航速也就是這樣的水平。

以巡洋艦區區4000~6500噸的排水量,相對貧弱的火力和裝甲,航速竟然不能夠甩開數萬噸的戰列艦,海戰中一旦遇到敵方主力艦艇,幾乎沒有生存的機會。

所以,科技水平的日新月異迫使一大批舊艦艇淘汰。

大洋帝國皇家海軍新發展的巡洋艦,航速普遍在32節以上,驅逐艦航速在35節以上,爲了安放龐大的船舶動力設備和保持較高的續航能力,相應的船體也放大了。

以新型的“山”級巡洋艦爲例,標準排水量就達到10510噸,最高航速33節,擁有6800海里的續航里程,具備跨洋作戰能力。

說到皇家海軍發展的新艦艇,就不得不提到海軍部正在重點發展的航空母艦,這是一款排水量4.1萬噸的直通甲板航空母艦,側舷長船樓,造型很類似於後世的兩棲攻擊艦。

皇帝李福壽對這款新型航空母艦很感興趣,親自參與了不少自己的意見,所以大洋帝國的這一款航空母艦造型很漂亮,非常具有視覺美感。

該艦標準排水量4.107萬噸,艦體基於“伊麗莎白公主”級戰列艦打造,相應的舷側裝甲帶設置,多隔艙設置一般無二,動力配置略有增強,可以達到每小時30節的最高航速。

這一級航空母艦可以看做是用戰列艦的殼子加上新動力裝置整合而成,取消了笨重的主艦炮塔,只是在兩舷側各設置了三座外凸炮臺,加上艦艏和艦艉各一座炮臺,共計裝備了八座炮臺。

每座炮臺上設置一座單管155毫米速射火炮,一左一右各一座雙聯裝40毫米快炮,總計8門152毫米火炮,32門40毫米火炮。

在當今唯火力至上的時代,這麼大的船配這麼點兒的火力,可謂貧弱至極。

兩年之前,海軍部提交的13種航空母艦方案,經過多輪技術專家評審後剩下5種,最後提交到御前會議決策。

李福壽一眼就看中了平直甲板方案,但是這個平直甲板方案,是在戰列艦的艦面加高一層,最上面是完全平直甲板,沒有任何附帶設施,簡陋的沒眼看。

在平直甲板下的第2層,是完全架空設計,且在兩舷側裝備了大口徑主炮,骨子裡面依然沒有放棄裝備大口徑火炮。

李福壽對此的評價;“雖然有新意,但是樣樣通,樣樣稀鬆。”

他指出;

既然是新時代的航空母艦,那麼就應該專精一項,整個艦艇應該爲保障艦載飛機能夠充分的發揮戰鬥力服務,而不是幻想着與敵人火炮海戰, 完全是以己之短擊敵之長。

航空母艦的戰鬥力應該由艦載戰鬥機,轟炸機以及偵察機體現出來,適用於大面積海域搜索,控制己方艦隊上方空域,對潛作戰,封鎖,控制整片海域,打擊並摧毀敵中小型艦船,商船。

基於此目的

航空母艦不需要裝備大口徑主艦炮,在平日執行任務和作戰時都應該編隊航行,由驅逐艦和巡洋艦前出偵查保護,戰列艦隨行。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艦艇去做,這纔是正解。

爲了讓皇家海軍少走彎路,李福壽只能開了金手指,爲航空母艦的發展確定了清晰道路。

反正在他的記憶裡,米國航空母艦好像從來沒有單獨行動過。

帝國最先發展的航空母艦共計一型兩艘,首艘“定海”號已經建造完畢,下水舾裝,次艦“定波”號預計年底下水,明年3月份入役。

大洋帝國皇家海軍發展的“定海”級航空母艦,在今後被世界海軍廣泛公認爲現代航空母艦鼻祖,引導了今後一百多年航母發展史。

其確立的作戰規範,例如航母編隊行動,航母的存在就是爲飛機提供完善後勤保障,充分發揮艦載機的戰鬥力等等,都成爲後世航母奉行不悖的金科玉律,堪稱經典。

第1123章重建第1095章全力促成和平第553章海軍建設第418章法國人來了第1141章不講武德第283章談判破裂第522章再現騰籠換鳥第112章皇恩浩蕩第480章長崎一十七條第884章示敵以弱第868章150輛第373章沿海鐵路複線開工第518章馬達加斯加內戰第780章世紀末盤點-領土第960章國民收入水平第573章定計第60章攤牌第687章發展的澳洲第818章風景這邊獨好第858章略微差一些第188章澳洲小姐第470章新奇的想法第176章投石問路第830章高風險,高收益。第933章裝甲兵的赫赫豐碑第699章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第417章發財的走私途徑第933章裝甲兵的赫赫豐碑第151章騎兵王見王第910章太無恥了第612章搶裝備第212章好心的李栓柱第880章社會斷層第1082章盤點新的十大城市第700章欺負人第79章裡送人頭第620章發狠的段祺瑞第612章搶裝備第598章戰爭是吞金獸第702章南下路已絕,只能北上行。第1029章下午茶第415章亞丁灣扁桃體第696章拿青春賭明天第708章越國之憂第61章既得利益羣體第485章莫桑比克情事第1145章危險對峙第1075章肺都氣炸了第519章馬拉維湖到了第541章鹹魚也有理想第75章高標準,嚴要求第846章搶救性收購第748章動盪的1898年第255章直流輸電瓶頸第845章軍費之爭第390章官運亨通第992章誰也不想庸碌過一生第295章不一樣的北侖鎮第409章人兔大戰第576章西安的底氣第1124章巴黎和會第327章金玉良緣第395章再造北部新松江第938章陸海軍裝備變化第878章大白艦隊第698章一腳踏進坑裡第114章當紅炸子雞第1150章且看吧第587章兄弟齊心第113章昆士蘭伯爵第1129章肩負全球領導責任的世界大國第843章回顧29年發展歷程第709章暢銷的履帶拖拉機第1025章難題第331章第762章聞戰則喜第1121章德意志現狀第921章落基山戰役第310章拓殖隊第665章新總督第424章不爽第83章一根繩上的螞蚱第653章南北戰爭落幕第36章驚起一灘鷗鷺第546章深夜魅影第400章玉衡鎮第39章月夜天使第862章人比人得死第111章溫莎城堡第584章莫爾加達第299章羊毛原料供應第924章東進第641章勢大難制第411章小插曲第187章喜訊第292章南行列車(四)第262章荷版以夷制夷。第43章諾曼底國際進出口公司第357章吃驚的轉折第503章複雜了
第1123章重建第1095章全力促成和平第553章海軍建設第418章法國人來了第1141章不講武德第283章談判破裂第522章再現騰籠換鳥第112章皇恩浩蕩第480章長崎一十七條第884章示敵以弱第868章150輛第373章沿海鐵路複線開工第518章馬達加斯加內戰第780章世紀末盤點-領土第960章國民收入水平第573章定計第60章攤牌第687章發展的澳洲第818章風景這邊獨好第858章略微差一些第188章澳洲小姐第470章新奇的想法第176章投石問路第830章高風險,高收益。第933章裝甲兵的赫赫豐碑第699章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第417章發財的走私途徑第933章裝甲兵的赫赫豐碑第151章騎兵王見王第910章太無恥了第612章搶裝備第212章好心的李栓柱第880章社會斷層第1082章盤點新的十大城市第700章欺負人第79章裡送人頭第620章發狠的段祺瑞第612章搶裝備第598章戰爭是吞金獸第702章南下路已絕,只能北上行。第1029章下午茶第415章亞丁灣扁桃體第696章拿青春賭明天第708章越國之憂第61章既得利益羣體第485章莫桑比克情事第1145章危險對峙第1075章肺都氣炸了第519章馬拉維湖到了第541章鹹魚也有理想第75章高標準,嚴要求第846章搶救性收購第748章動盪的1898年第255章直流輸電瓶頸第845章軍費之爭第390章官運亨通第992章誰也不想庸碌過一生第295章不一樣的北侖鎮第409章人兔大戰第576章西安的底氣第1124章巴黎和會第327章金玉良緣第395章再造北部新松江第938章陸海軍裝備變化第878章大白艦隊第698章一腳踏進坑裡第114章當紅炸子雞第1150章且看吧第587章兄弟齊心第113章昆士蘭伯爵第1129章肩負全球領導責任的世界大國第843章回顧29年發展歷程第709章暢銷的履帶拖拉機第1025章難題第331章第762章聞戰則喜第1121章德意志現狀第921章落基山戰役第310章拓殖隊第665章新總督第424章不爽第83章一根繩上的螞蚱第653章南北戰爭落幕第36章驚起一灘鷗鷺第546章深夜魅影第400章玉衡鎮第39章月夜天使第862章人比人得死第111章溫莎城堡第584章莫爾加達第299章羊毛原料供應第924章東進第641章勢大難制第411章小插曲第187章喜訊第292章南行列車(四)第262章荷版以夷制夷。第43章諾曼底國際進出口公司第357章吃驚的轉折第503章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