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我宣佈

在大洋帝國皇帝李福壽訪問北歐挪威王國時,克里米亞共和國公投好消息傳來,該國九成以上公民投票贊成加入大洋帝國,成爲其中的一部分。

歐洲輿論對此評論不一,英國泰晤士報以《狼來了》爲標題,詳盡介紹了這個克里米亞共和國所具備的實力;

這個新劃分出來的克里米亞共和國,是大洋帝國獎勵給自己大禮包, 將令未來的東歐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它佔據烏克蘭南部1/3的土地,包括前沙俄煤炭和鋼鐵工業集中區馬裡烏波爾,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克里米亞半島,傳統黑海大港敖德薩,以及大片肥沃廣袤的烏克蘭黑土地,以盛產各種農牧業產品聞名於世。

目前,大洋帝國在克里米亞共和國駐有成建制的第2集團軍, 共計二十餘萬人,並且擁有不少於7萬餘人的白俄警察部隊。

除此之外

大洋帝國遠征軍約有44.3萬名退役官兵在這裡安家置業, 連同家眷約有140餘萬人,他們大多是中小農場主,囊括了該地區政府,商業,工業和運輸業等主要經濟命脈。

該地區還安置了超過70萬白俄退役士兵及其家眷,全部實行軍屯制,一個連一個村,一個營一個鎮,一個團一個城市。

因此,克里米亞總人口超過390萬人,8成以上比例是32歲以下的中青年人口,整體年齡結構偏年輕。

在克里米亞半島的山嶺深處,修建了無數規模宏大的倉庫,儲備了海量戰後物資。

據悉;

大洋帝國遠征軍所裝備的重型武器, 包括大炮,坦克,裝甲車,半履帶式輸送車, 重機槍以及自行火炮,在撤離時,絕大部分通過海船運輸到克里米亞島倉庫內儲存,所以數量非常驚人。

據估計,僅步槍一項,便高達170餘萬支,火炮數千門,包括繳獲奧匈帝國和德國制式149毫米火炮600餘門,皆在儲備之內。

整個克里米亞海陸空軍武器配備完整,戰鬥動員能力極強,在全球大裁軍的背景下,在整個歐洲都很罕見。

消息人士透露;他們有能力在三天之內動員起50萬人的軍隊,

一週之內這一數字達到80萬人,戰爭潛力極其可觀。

考慮到大洋帝國軍隊在戰爭中體現出來的頂級戰力,可以認爲這是兩個不遜色於德國野戰集團軍的兵力,足以獨步東歐地區。

與之相比較

近鄰的羅馬尼亞,波蘭和烏克蘭乃至沙俄都能感受到威脅,克里米亞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強大軍事力量。

更遑論在克里米亞的身後, 站着世界級經濟和軍事強國大洋帝國,歐洲局勢從此再不平靜, 讓人們不得不驚呼“狼來了……”

《泰晤士報》的報道非常雞賊,看起來僅僅是羅列了簡單的數據,但實際上在渲染“大洋帝國威脅論”,“東方威脅論”。

什麼“據估計”“消息人士透露”這些模棱兩可的話,半真半假之餘又有些道理,深諳捕風捉影造謠之道。

出於國際性大報的矜持,《泰晤士報》內容相對嚴謹,而一些英國地方性報紙就完全無所顧忌了,各種“東方威脅論”信口胡扯,甚至煞有介事的將“克里米亞威脅”排在蘇俄工人運動威脅之前,位居第一位。

雖然英倫三島吵翻了天,但歐洲大陸媒體報道相對要拘謹的多。

這一來是在法德兩國土地上,帝國還有相當數量的遠征軍部隊,這包括奧地利,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都有數量不一的駐軍部隊,正在按計劃有步驟的撤退。

二來嘛,尊貴的大洋帝國皇帝正在歐洲各國訪問,相關輿論報道不能呈現出過於敵視抹黑,刻意影響兩國間關係,需要營造輕鬆友好的氛圍。

三來嘛作爲世界大戰的主戰場,歐洲大陸現在千瘡百孔,急需要恢復重建,急需要大洋帝國的經濟和金融支持。

退一萬步說

即便英國人和法國人有底氣得罪大洋帝國,那麼德國人呢?奧地利和匈牙利呢?那些人口只有幾百萬的小國家呢,也能直言不諱的得罪大洋帝國嗎?

大國有大國的榮耀,小國有小國的生存之道,即便英倫三島的輿論媒體拼命的煽風點火,歐洲絕大部分國家也不敢跟風。

在倫敦抹黑大洋帝國的相關報道集中出臺之際,在大衛-勞和-喬治首相內閣裡,兼任陸軍大臣和空軍大臣兩項職務的丘吉爾跳了出來,強硬的表示;

在倫敦的太平洋地區夥伴中,大洋王國是堅定支持英法意聯盟的國家,爲戰勝反動同盟國集團作出了重要貢獻,這個不可否認。

但是在戰後

大洋王國很快暴露出貪婪的嘴臉,在鄰居家的院子裡隨意劃分範圍,不告而取的拿走了克里米亞和利比亞,把手伸到歐洲的盤子裡來。

這樣的行爲,與強盜有什麼區別?

倫敦方面的種種雜音,終於引來大洋帝國的強烈抗議,帝國皇帝在挪威王室參加公開活動時,強硬的迴應到;

我對倫敦某些人的貪婪嘴臉感到極其震驚,甚至有些噁心,從上到下無節制的狂吠,沒有半點領袖國家紳士風度。

在世界大戰後

英國人在第一時間按照自己的意願,主持肢解了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派兵佔領柏林,伊斯坦布爾,約旦,伊拉克,漢志王國,美索不達米亞,摩蘇爾,巴勒斯坦等衆多地區,並且試圖將佔領區擴展至黑海沿岸,可謂慾壑難填。

英國人的胃口不僅於此,他們在非洲還佔領了原德屬多哥,喀麥隆,納米比亞和坦桑尼亞,面積達到120多萬平方公里。

這樣一個貪婪成性的國家,佔有幾乎遍及全世界的殖民地,卻公開指責別人是強盜,簡直厚顏無恥到一定的程度。

大洋帝國珍視與大不列顛國數十年如一日的親密友情,並且願意在抗擊歐洲同盟國軍事威脅時,傾盡全力予以幫助。

但一切的善意,換來的卻是可恥的污衊,這是帝國絕對不能夠忍受的事情,必將做出有力反擊。

我宣佈;

自今日起,大洋帝國正式退出英聯邦國家,並且不承認英國在北美的特殊利益,一切相關行動,不需獲得任何國家諒解。

無論是在海洋上還是大陸,大洋帝國有充足的軍事能力保衛自己的利益,不懼與任何人一戰。

所有試圖挑戰大洋帝國戰略利益的險惡企圖,必將得到可恥的失敗。

……

這番講話,預示着英洋兩國關係面臨着瀕臨破裂的邊緣,形勢急轉直下。

在發表強硬談話之後,大洋帝國皇帝李福壽即登上軍艦,在艦隊的護航下結束了此次歐洲訪問,啓程返國。

在一天一夜的高速航行之後,便抵達了大西洋艦隊控制的亞索爾羣島。

這番公開強硬講話發表以後,頓時令全歐洲譁然,一股可怕的戰爭陰雲重新籠罩在英吉利海峽上空,令歐洲人心驚膽戰。

剛剛結束世界大戰硝煙未散,新的戰爭威脅又來臨,這簡直讓飽受戰爭折磨的歐洲人要發瘋了,到底還有完沒完?

消息傳到大洋帝國,經過媒體的公開報道,社會民衆頓時沸騰了。

《世界日報》在頭版頭條用加粗的文字報道;明犯帝國者,雖遠必誅之!

《墨爾本觀察家報》報道;

英國強盜反咬一口,兩國關係瀕臨破裂。

澳新社在社論中指出;

大洋帝國與英國的全球競爭中這一天開戰,這是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的全方位競爭,是爭奪國際話語權的競爭,是爭奪國際海洋霸主的競爭,是爭奪全球領袖國家的競爭……

在各城市,羣情沸騰的民衆舉行的大規模示威遊行,他們高舉着各種標語,浩浩蕩蕩的走在城市街道上,經過英國人開設的商店和銀行時,憤怒的衝進去一陣打砸,然後放火付之一炬。

在各地的公園和廣場上,遊行羣衆高喊着“ ok,那就給他們一場戰爭”“倫敦政府道歉”“帝國榮耀不容侮辱”“擁護皇上,擁護帝國”的口號,當真山呼海嘯一般。

各地忽然爆發的大規模示威行動,令政府方面措手不及,一些過激羣衆的行爲,也造成了相當程度的混亂。

政府方面啓動了應急預案,通過報紙和通訊社連篇累牘的宣傳,號召社會公衆理智看待歐洲局勢的複雜性,現在還沒有到最壞的那一步,竭盡全力降低事件熱度。

來自世界各地的反對聲浪彙集到倫敦,其調門之高,反對最強烈完全出乎大衛-勞和-喬治首相的預料,也出乎白金漢宮的預料。

首相先生被緊急召見到白金漢宮, 喬治五世對他大發雷霆,直言不諱的指出他必須對當前英洋關係大幅度倒退,時刻面臨破裂負有重要領導責任,內閣必須實行危機管控。

而在此之前,先把那個害羣之馬踢出內閣,讓大洋帝國的怒火稍微平息一些。

次日,唐寧街緊急召開記者會,大衛-勞和-喬治首相公開表示;

對英國相關媒體不負責任的言論將追究到底,內閣兼任陸軍大臣和空軍大臣的丘吉爾已遞交了辭呈,他將爲自己輕率的講話承擔責任。

唐寧街對當前的局面深感痛惜,對大洋帝國退出英聯邦表示遺憾,對由此造成的兩國關係嚴重損害表示歉意,並將盡力採取措施彌補。

大洋聯合王國是英國太平洋地區的好夥伴,雙方關係經過戰爭的考驗歷久彌新,一時間的挫折代表不了什麼……

第488章土財主的算計第307章好兄弟第828章找點麻煩第667章恭迎王駕第1139章蠱惑第779章力不能及第258章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1022章迂迴第332章第831章就藩第226章火炮工業合作第506章再玩玩第291章南行列車(三)第978章打鐵還需自身硬第436章1885年第402章清鄉第167章餐桌議事第931章放進一條狼第508章非洲政策第328章四個月後第645章一記耳光第140章深藍鍊金工坊第582章小小的糾紛第598章戰爭是吞金獸第657章噩耗傳來第285章持續擴張第601章拖拉機有搞頭第901章野心勃勃的“C”計劃第824章鎮海堡要塞第992章誰也不想庸碌過一生第102章託付第532章侵蝕第1004章成就第405章米國公主第419章到訪第20章開山立堂第282章不惜代價第40章上帝保佑第76章考校第425章法蘭西玫瑰第464章華夏移民格局第486章河口鎮第234章封鎖莫爾茲比第450章鐵牛350第492章意見分歧第579章開戰第472章妻兒第542章情報價值第678章錢幣與人口第412章縱論世界海軍排名第293章南行列車(五)第911章大西洋艦隊的覆滅第250章薑是老的辣第256章內憂外患第953章戰爭好處分潤第427章帝國疆域第976章新墨西哥地區形勢第687章發展的澳洲第314章沒錢了第812章大都會級戰列艦第820章走狗的自覺第1156章,閱兵第121章遊歷歐羅巴第601章拖拉機有搞頭第84章好事接踵而來第165章海軍之謀第745章又忽悠一個第667章恭迎王駕第238章內訌第351章扼殺第146章大掃除行動第178章城建第696章拿青春賭明天第575章邊境摩擦第994章戰鬥力水平第480章長崎一十七條第462章人口結構第229章毒計第783章人均國民產值和貿易第861章誅國賊第1148章心有餘而力不足第1106章土豪第383章柏林會議第343章雜草一樣的土著第43章諾曼底國際進出口公司第794章辦差第356章一把沖天大火第1093章佛羅里達共和國第367章英式法律體系第932章東線戰事發動第577章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第1027章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第966章移民事宜第633章11月11日第54章難題第666章心思第1023章勝利終將屬於米國第909章被打了一個冷不防第719章三日不封刀第28章 野炊
第488章土財主的算計第307章好兄弟第828章找點麻煩第667章恭迎王駕第1139章蠱惑第779章力不能及第258章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1022章迂迴第332章第831章就藩第226章火炮工業合作第506章再玩玩第291章南行列車(三)第978章打鐵還需自身硬第436章1885年第402章清鄉第167章餐桌議事第931章放進一條狼第508章非洲政策第328章四個月後第645章一記耳光第140章深藍鍊金工坊第582章小小的糾紛第598章戰爭是吞金獸第657章噩耗傳來第285章持續擴張第601章拖拉機有搞頭第901章野心勃勃的“C”計劃第824章鎮海堡要塞第992章誰也不想庸碌過一生第102章託付第532章侵蝕第1004章成就第405章米國公主第419章到訪第20章開山立堂第282章不惜代價第40章上帝保佑第76章考校第425章法蘭西玫瑰第464章華夏移民格局第486章河口鎮第234章封鎖莫爾茲比第450章鐵牛350第492章意見分歧第579章開戰第472章妻兒第542章情報價值第678章錢幣與人口第412章縱論世界海軍排名第293章南行列車(五)第911章大西洋艦隊的覆滅第250章薑是老的辣第256章內憂外患第953章戰爭好處分潤第427章帝國疆域第976章新墨西哥地區形勢第687章發展的澳洲第314章沒錢了第812章大都會級戰列艦第820章走狗的自覺第1156章,閱兵第121章遊歷歐羅巴第601章拖拉機有搞頭第84章好事接踵而來第165章海軍之謀第745章又忽悠一個第667章恭迎王駕第238章內訌第351章扼殺第146章大掃除行動第178章城建第696章拿青春賭明天第575章邊境摩擦第994章戰鬥力水平第480章長崎一十七條第462章人口結構第229章毒計第783章人均國民產值和貿易第861章誅國賊第1148章心有餘而力不足第1106章土豪第383章柏林會議第343章雜草一樣的土著第43章諾曼底國際進出口公司第794章辦差第356章一把沖天大火第1093章佛羅里達共和國第367章英式法律體系第932章東線戰事發動第577章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第1027章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第966章移民事宜第633章11月11日第54章難題第666章心思第1023章勝利終將屬於米國第909章被打了一個冷不防第719章三日不封刀第28章 野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