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國內外政壇風雲

不管在任何地區

經濟發展都是政黨的重中之重,能夠影響選民的關鍵性因素,新南威爾士州長本-斯蒂文斯交出的答卷顯然不合格,悉尼在第2次工業革命發展的浪潮中被遺忘,墮落的速度太快了。

新南威爾士州長選舉在1886年底決出了勝負,上一任州長本-斯蒂文斯因爲政策極不得人心,在競選中慘敗,拱手讓出了州長寶座。

在競選中獲勝的是“民主自由黨”的州長候選人克倫威爾,在競選中得到致公黨的鼎力支持,雙方形成了相對緊密的政治聯盟,在州長競選中一舉翻盤,贏得了州長和議會多數黨席位。

1887年4月

民主自由黨以微弱多數的優勢,通過了該黨提出的種族平等待遇法案,取消了前任政府歧視華裔移民的種種政策,爲敞開懷抱迎接華人移民做好了準備。

1887年5月底

新南威爾士州議會再次以微弱多數通過提案,推翻前任州政府以莫須有罪名指責致公黨法案,恢復致公黨合法地位,這是致公黨與民主自由黨締結同盟的前提條件,克倫威爾州長竭盡全力履行了自己的政治承諾。

但是在新南威爾士州白人保守勢力依然強大,營造寬鬆平等移民環境是一項艱鉅的任務,短時間看不出急轉彎掉頭的跡象,自然無法吸引有更好選擇的華裔移民。

華人喜歡扎堆抱團的特點,在新南威爾士州體現的分外明顯。

很多人寧願去人滿爲患的北侖市,去伯爵領地的南方各城鎮,也不願去對華人敵意明顯的悉尼。

誰願意沒事找氣受啊?

短時間內

悉尼的壞名聲影響難以消除,給本屆新南威爾士州政府提出一個大難題。

昆士蘭州長換屆競選,在1887年6月下旬結束,李福壽已毫無爭議的絕對優勢競選連任州長,開始了昆士蘭州長的第2個任期。

維多利亞州長競選在1888年4月份結束,現任白人極端保守派州長傑夫-布里傑斯在一衆金礦場主鼎力支持下,險勝對手,獲得州長競選連任。

維多利亞州的情況與新南威爾士州不一樣,該州經濟七成以上依靠金礦,

憑藉上天賦予的豐富資源,維多利亞州可以活得很滋潤,民衆生活水平沒有顯著降低,這是傑夫-布里傑斯州長能夠競選連任的大前提。

既然在臺上執政的依然是那一票人,那麼政策就不會有什麼太大改變。

維多利亞州依然頑固執行歧視華裔移民政策,成爲最後一塊難啃的堅固堡壘,也是白人保守派的大本營。

縱觀這兩年零十個月的澳洲政壇風雨,昆士蘭州在向南突破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短時間還看不出顯著改變。

對於昆士蘭州最重要的改變契機,是即將於1889年舉行的新南威爾士州議員中期選舉,這是必須要打贏的一場硬仗。

昆士蘭伯爵大人面積達22萬多平方公里的采邑封地中,位於昆士蘭州的只有3萬多平方公里,處於昆士蘭州南方的鍋底的位置,剩下的19萬平方公里都在新南威爾士州。

從朱雀市繼續向南,就進入新南威爾士州範圍,如今南方城市已經發展到24座,計有連雲港鎮,淮安市(升格),揚州市(升格),金陵市一直抵達松江市,

從松江市向南方經過姑蘇市(升格),杭州市(升格),寧波鎮,溫州鎮,福州市(升格),廈門市(升格),汕頭鎮,潮州鎮,佛山鎮,松樹市(升格),珠海(升格),威斯康星市(升格),五羊市(升格),茂名鎮,愛丁堡市(升格),北海鎮,新羅西斯克市(升格),直至位於康士比高原上的北侖市(升格),隔着狹窄的海灣與悉尼遙相對望。

這一長串閃耀的新興城市名稱,最後是高達336萬多人的華人移民,其中有接近一半居民在平等法案中獲得投票權,這已經是新南威爾士州擁有投票權的白人居民人數的三倍還多,意味着什麼不言而喻。

民主自由黨人並不是傻瓜,無論州長克倫威爾也好,新進當選的州議員也好,願意竭盡全力推動平等法案過會,背後是紅堡大力推動的金元攻勢,還有共享江山的慷慨承諾。

所謂共享江山,也就是致公黨在州議員中期換屆選舉崛起之後,與民主自由黨結成更加緊密的政治同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當然了,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大筆的英鎊攻勢。

這其中的重重黑幕不足爲外人道,可以說李福壽從1886年9月份結束了在非洲的視察,返回澳洲本土開始,攻略新南威爾士州就是紅堡核心的政治訴求。

整個昆士蘭勢力全部發動起來,參與到這一重要戰役中去。

幫助克倫威爾打贏新南威爾士州長競選只是第一步,最艱難的是推動平權法案在州議會通過,這背後有昆士蘭竭盡全力攻略的因素,一個州議員,一個州議員的去攻略。

要錢的給錢,要權的給權,要美色的給美色,什麼也不要的就挖掘黑料,各種脅迫不一而足……

否則,人家爲什麼要給你平權?

爲什麼明知道華人移民勢力強大,今後昆士蘭州就有可能是華人的天下,哦……不,一定是華人移民的天下,這些當政的民主自由黨議員還要自費武功?

只有簡單的三個字;錢,權,利。

誰也不知道昆士蘭伯爵大人在這場澳洲政治風雲中花費了多少金錢,這有可能是永遠的謎團。

事實上,就是衆多的民主自由黨議員吃了春藥一般,陸續在州議會提出一個又一個有利於昆士蘭州的議案,有的通過了,有的被否決,在至關重要的平權法案被通過之後,大勢已經無法改變。

所以,一切的契機都在1889年州議員中期換屆選舉,這一次將有1/2的州議員換屆選舉。

保守估計;

致公黨幾乎能夠全得新南威爾士州北方選區州議員換屆席位,在122個換屆州議員席位中,因爲人口占比極高,北方選區有多達87個,致公黨至少能得到其中72到75席,還有可能更多。

這在新南威爾士州全部244個州議員席位中,大約是1/3弱一些,若是聯合民主自由黨的席位,已經超過了2/3的大多數,有能力推行通過任何法案。

這就是紅堡努力兩年多的政治果實,每一步行動方案,都是李福壽與幾位資深政事參議反覆研討的結果,當真是來之不易。

每多一個議員席位,就多一份話語權,就多一份政治力量。

1888年11月初的一天

紅河谷市

紅堡,凌霄閣

這裡正在舉行一場政事參議高層會議,除了無法到會的人以外,其他人悉數到場,幾乎彙集了決策層核心。

分別是議長兼政務司長辛長君,政事參議兼紅河谷市長潘守道,政事參議兼布里斯班市長吳學文(新晉,原香格里拉大總管),政事參議兼松江市長羅前進(新晉),政事參議兼蘭芳國總理範阿生,政事參議兼秘書處長範仲齋,政事參議兼經濟司長,紅河谷實業總公司總裁胡朝山(新晉),政事參議兼內政司長何守田(新晉,原布里斯班市長),政事參議兼交通司長賈東河(新晉,原澳洲十九世紀聯合航運公司總裁),政事參議兼金融司長,匯通銀行總裁凱斯特納(新晉),政事參議兼工業司長,通用機械公司總裁侯廣德(新晉),政事參議兼移民事務司長,諾曼底進出口公司總裁朱偉(新晉),政事參議兼監察司長,秘書處副處長田山(新晉),政事參議兼陸軍總參謀長康拉德-阿登納少將(新晉),政事參議兼海軍總參謀長何方少將(新晉),政事參議兼海軍司令耿寶貴少將(新晉),共有16位高層政事參議與會,大佬濟濟一堂。

“全體起立,恭迎伯爵大人。”

伴隨着清朗的聲音響起,一衆正在竊竊私語的大佬們立刻肅聲站立,帶着尊敬的眼神看着身材高大的李福壽腳步輕鬆的大步走了進來,一時間鴉雀無聲。

李福壽神情和煦的對衆人點點頭說道;“唔,大家都到齊了,看起來兵強馬壯啊,閒話就不多聊了,直接談正事,那就都坐下來開會吧。”

“多謝伯爵大人恩典。”衆人齊齊回答。

“嗯。”

李福壽走到會議長桌的上首位置,站定以後左右看了看,擡起手微微下壓說道;“都坐吧。”然後率先坐了下來。

衆人在伯爵大人坐定之後,這才紛紛的坐了下來。

紅堡爲了應對日益擴大的地盤和紛繁事務,對行政機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制,成立了以行政司爲首的九司制度,相關事務各有統屬,責權明晰。

司法和外交屬於紅堡直屬,是相對獨立的機構,此外還有安全處,政情處和警政處等強力機構,亦屬於紅堡直屬。

這保證了伯爵大人對包括軍隊、警察、司法和安全等暴力機關的掌控,從繁雜的行政事務中解脫出來,能夠有精力規劃戰略性事務,是一次成功的行政機構改制。

值得慶幸的是,李福壽精心培養的一大批出色人才承擔了重任,能夠爲領袖分憂。

環顧左右

李福壽眼中閃過一絲不爲人察覺的欣慰,頗有一種辛勤耕耘多年的豐收感覺,吾道不孤啊!

他開口說道;

“諸位,當今世界正處於第2次工業革命浪潮方興未艾時期,歐陸處於這一浪潮的最前沿,影響國計民生的重大科研發明層出不窮,社會處於蓬勃發展和急劇變革之中。

衆所周知

伴隨着第2次工業革命浪潮襲來,新思想、新思維與舊有觀念產生激烈的碰撞,傳統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在歐美乃至世界各地引起動盪的國際風雲,潮起潮落,波瀾不停。

這兩年來,歐陸諸強互動頻頻,成爲國際關注焦點問題。

1887年2月,英國和意大利王國互換照會,3月奧匈帝國也以照會形式加入,三國訂立了《第一次地中海協定》,承諾共同維護地中海現狀。

這是針對俄國試圖維護在保加利亞傳統利益的有力回擊,表明歐洲強國在此問題上結成統一聯盟,在繼任保加利亞大公問題上,優先照顧以英國爲首的西歐關切。

沙俄帝國再次輸掉了這一局,影響力被排除在保加利亞之外,這是亞歷山大三世沙皇絕對無法容忍的羞辱,在大國對峙中,“巴爾幹火藥桶”再次進入高危狀態。

通過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外交動作,德國首相俾斯麥在巴爾幹和近東問題(英法重兵對峙)上表現出的合作態度,令倫敦非常滿意,作爲交換,英國在德意奧三國同盟續簽條約上保持沉默,由此掃除了最大障礙。

1887年5月,《德意奧三國同盟》續簽條約,在歐洲大陸繼續保持對法國的戰略性包圍高壓態勢。

此後不久,法國政府認識到與俄國結盟政策的非現實性和危險性。

法國的結盟願望越迫切,俄國的要價也就越高。

一旦不能滿足俄國的要求,反而會招致兩國間無謂的怨恨,要知道沙俄毛熊的胃口向來是非常大的,絕不是幾十億法郎的貸款可以填飽,這更有可能會誘使德國發動“預防性”戰爭。

若法國支持俄國的保加利亞政策,就需要承受與所有歐洲國家對抗的後果,代價太大了, 大到法國根本支付不起。

面對困局

巴黎選擇退一步和解,於1887年5月解除了布郎熱的職務,法德危機趨於緩解,法國跳出了德國首相俾斯麥設置的外交困局,另一方面從蘇伊士運河區單方面撤軍(部分),以緩和與英國矛盾。

進入1888年

在歐洲大陸的戰略態勢中,法國拉攏丹麥艱難的對抗德意奧三國同盟,並繼續在沙俄大撒法郎貸款,以贏取對方的歡心。

英國暗中支持法俄接觸,以維護歐洲大陸均衡態勢,這將是今後數年國際最主要矛盾,也是歐洲基本的戰略態勢。”

說到這裡

李福壽停頓了一下,他希望更多的人關心國際局勢,擁有全局性的戰略眼光,只有這樣才能清晰地找準定位,而不至於盲人摸象,坐井觀天。

第811章是否跟進?第31章礦場突襲第925章奧馬哈第182章總督的愜意生活第542章情報價值第80章反響第57章奇貨可居第132章松江鎮第464章華夏移民格局第783章人均國民產值和貿易第149章山坳之戰第453章金錢腐蝕意志第446章金水河流域開發第226章火炮工業合作第1048章震驚第292章南行列車(四)第1075章肺都氣炸了第170章盤點家底二(毛紡產業篇)第661章分田地第478章最後警告第36章花旗銀行第892章太平洋壁壘第474章不服就幹你第1003章大基建退潮第233章警鐘響起第292章南行列車(四)第998章老子不過了第979章懇請大帥施以援手第810章寶馬貨車第444章鐵路建設第975章一點小尾巴第36章驚起一灘鷗鷺第268章大不了白跑一趟第990章金融和擴張第602章突破自我第891章實力對比第864章合作第412章縱論世界海軍排名第898章西雅圖海戰盤點第525章斯威士蘭國民銀行第359章大功勞第628章南北戰爭爆發第819章親密關係第638章好地方第376章敲打第603章大殺器第586章虎門關第1133章主次不分第982章打不下去了第430章各海軍強國含金量幾何?第1079章手快有,手慢無第537章1888年十大城市排名第930章社會震動第280章捨生忘死第522章再現騰籠換鳥第1132章微服巡視第617章王國領地,人口第683章到處都有人才第643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662章星星湖牧場第885章剪刀殺第1054章日軍爲何還不行動呢?第33章北歐海盜號郵輪第646章磨洋工第790章返回本土第302章福臨門燃氣竈具公司第421章背後一刀子第889章進軍北美第682章形勢所迫第860章好學生第752章慢一拍第980章這不巧了嗎?第1034章投資電影第439章什麼都想要第491章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第110章上流社會圈子第1067章身處地獄,心向光明第842章T-2坦克第143章沿海鐵路全線開通第570章凌厲反擊第352章連環殺第412章縱論世界海軍排名第85章新興城鎮第40章上帝保佑第699章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第374章金融業安排第874章一波肥第393章軍功制度第772章風景這邊獨好第834章獻策第19章堂口第581章家底兒第114章當紅炸子雞第744章科學沒有國界第816章陸海軍力整編第562章人均收入水平第426章雙拳難敵四手第762章聞戰則喜第1039章權力制衡第1132章微服巡視
第811章是否跟進?第31章礦場突襲第925章奧馬哈第182章總督的愜意生活第542章情報價值第80章反響第57章奇貨可居第132章松江鎮第464章華夏移民格局第783章人均國民產值和貿易第149章山坳之戰第453章金錢腐蝕意志第446章金水河流域開發第226章火炮工業合作第1048章震驚第292章南行列車(四)第1075章肺都氣炸了第170章盤點家底二(毛紡產業篇)第661章分田地第478章最後警告第36章花旗銀行第892章太平洋壁壘第474章不服就幹你第1003章大基建退潮第233章警鐘響起第292章南行列車(四)第998章老子不過了第979章懇請大帥施以援手第810章寶馬貨車第444章鐵路建設第975章一點小尾巴第36章驚起一灘鷗鷺第268章大不了白跑一趟第990章金融和擴張第602章突破自我第891章實力對比第864章合作第412章縱論世界海軍排名第898章西雅圖海戰盤點第525章斯威士蘭國民銀行第359章大功勞第628章南北戰爭爆發第819章親密關係第638章好地方第376章敲打第603章大殺器第586章虎門關第1133章主次不分第982章打不下去了第430章各海軍強國含金量幾何?第1079章手快有,手慢無第537章1888年十大城市排名第930章社會震動第280章捨生忘死第522章再現騰籠換鳥第1132章微服巡視第617章王國領地,人口第683章到處都有人才第643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662章星星湖牧場第885章剪刀殺第1054章日軍爲何還不行動呢?第33章北歐海盜號郵輪第646章磨洋工第790章返回本土第302章福臨門燃氣竈具公司第421章背後一刀子第889章進軍北美第682章形勢所迫第860章好學生第752章慢一拍第980章這不巧了嗎?第1034章投資電影第439章什麼都想要第491章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第110章上流社會圈子第1067章身處地獄,心向光明第842章T-2坦克第143章沿海鐵路全線開通第570章凌厲反擊第352章連環殺第412章縱論世界海軍排名第85章新興城鎮第40章上帝保佑第699章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第374章金融業安排第874章一波肥第393章軍功制度第772章風景這邊獨好第834章獻策第19章堂口第581章家底兒第114章當紅炸子雞第744章科學沒有國界第816章陸海軍力整編第562章人均收入水平第426章雙拳難敵四手第762章聞戰則喜第1039章權力制衡第1132章微服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