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收入水平

張立子爵,是李福壽親手培養的第2批秘書,“洪門九狼”之一,以辦事勤勉公正,慎密細緻而著稱。

1879年,張立獲任北侖鎮長,在當時一片荒地的康士比高原上開始建設新城鎮。

張立子爵在位12年,一手打造了這座皇室領地南部重鎮,如今北侖業已成爲人口超過77.2萬的工業重鎮,澳洲本土一個耀眼的明星城市。

張立子爵後轉任皇室領地大總管,主持包括紅河谷~布里斯班大都會區,四神獸城市,松江,北侖,松樹等重要城市規劃建設,引領大都會區與松江,北侖悉尼城市羣發展,表現頗有亮眼之處。

立國後,因其卓著功勳得以獲封子爵爵位,享封地采邑,世襲罔替。

去年末

由國王李福壽親自指任,張立擔任皇室秘書處秘書長一職,這個職務基本上是內廷首相,總攬國王陛下身邊大小事宜,位高而權重。

天台上

李福壽看見張立站在不遠處的門口,便招了招手讓他過來,問道;“阿立,何事?”

“陛下,美孚公司總裁艾比斯先生率領幾名重要董事組成的代表團,已經抵達清風樓,您看是否召見?”

“哦,人來了呀,那麼就見見吧。”

李福壽站起了身來,腳步輕快的走進屋內,自有女侍伺候換了衣裳,穿上束腰繡金團龍袍,頭戴紫金冠,然後邁步向着清風樓而去。

此次接見美孚公司外賓,原本就是計劃日程內的事兒。

遭受到“廣州事件”的重創,令美孚公司清醒的認識到大洋王國在遠東,東印度羣島及南亞重要的影響力,這裡是美孚公司最重要的市場之一,重要性僅次於歐洲市場而強於南美市場。

所以,美孚董事會開始探尋抱大腿的合作方式。

主要的方式就是定向發行新股,邀請財雄勢大的皇室家族基金會入股美孚,形成利益共同體,這是壟斷企業的慣常做法。

半晌之後

李福壽滿臉輕鬆的回來了,

他以國王之尊接見美孚公司的代表,無非就是說一些場面輕鬆的話,表示歡迎美孚公司進入包括澳洲本土在內的市場,共同促進,繁榮發展云云。

具體的能不能進來,還要看後續的商務談判,若是達不到滿意的條件,自然有關稅壁壘限制,而不是像遠東地區這樣暢通無阻。

李福壽的心理期望值是不低於15%的美孚公司股權,成爲該公司第二大股東,並且在董事會擁有相應的表決權。

依照美孚公司當今體量,差不多要支付2200萬金元,大約是5500萬美元的樣子,每年能夠享受到260萬至300萬美元左右的利潤分紅。

少於這個數字,就沒啥意思了。

李福壽這個國王極其富有,這筆錢內務府隨時都能拿出來,壓根兒也不費力。

今年上半年的時候,內務府以皇室家族基金名義出資2000萬金元爲香格里拉銀行增加資本金,並繼續增持股份,使股權佔比從67.3%增至78%(成立13年來,該銀行已經歷過多輪增資擴股,股權變動較大),進一步鞏固了控股地位。

皇室家族基金旗下澳洲通用機械公司,正在尋求併購發展並不順利的花旗國通用電氣公司,以彌補在電器科技領域的短板,預計該項併購金額將高達420萬美元以上,因爲遭受到通用電氣公司董事會部分成員的強烈反對,包括董事會主席愛迪生先生,成功的可能性不超過5成。

以上的種種動作,就是爲內務府積累的鉅額資金尋找出路,形成“錢生錢”的良好滾動發展態勢。

把錢都堆在金庫裡,那就是死錢。

接見完美孚公司的代表,張立也跟着回來了,手上多了一份奏報,李福壽看了一下沒在意,招手說道;“阿立,有什麼事坐下說吧。”

“多謝陛下賜座。”

張立神情恭敬的回答,然後半邊屁股坐在錦凳上,君臣之道分得非常清楚。

宦海沉浮多年他知道,並不是陛下喊一聲親切的“阿立”,自己就可以託大的稱呼一聲“福壽兄”,那純粹是壽星公吃砒霜~找死啊!

這種低級錯誤他絕不會犯的,否則也不可能登上這個重要的職位。

“啓稟陛下,微臣手中這份奏摺是經濟部大臣侯廣德子爵呈遞,主要是今年以來的移民減少,對澳洲本土及海外省的影響方面。”

“哦,你簡單說說吧。”

張立恭敬的回答道;“是這樣的陛下,王國統計制度向來做的領先於世界各國,1896年的數字大體出來了,與最後的複覈數字其間的差異極小。

1896年全年,移民總數約56萬人,相比上一年度驟減67.4%,幾乎是11年前的水平。

由於在南北戰爭之後,澳洲本土經歷了大規模親眷移民潮,總人口在1896年底達到2086萬人,存在短時間消化不良的直接後果。

因此,今年度的移民總數驟減,正好給社會以喘息之機,並沒有造成直接的不良影響。

全年經濟繼續以14.7%的高速增長,工商牧業產銷兩旺,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外來移民的迅速減少,澳洲本土出現大規模工資上漲的趨勢,統計下來達到27%,僱工平均年薪由上年末的232銀元,迅速上漲到本年度的294銀元。

海外各州也有不同幅度的增長,尤其與莫桑比克各州增長速度最快,普遍上漲了39.3%。

考慮到莫桑比克各州收入基數較低,加上非洲大總管行轅嚴格執行嚴禁黑人奴工政策,導致相應的用工缺口,今年應該是報復性的價值迴歸。

經濟部展望明後兩年;

若是沒有百萬以上的人口移民規模,繼續壓低用工酬勞,那麼澳洲本土和海外州工薪水平的迅速上漲趨勢,短時間內無法扭轉。

從資本家角度而言;

這擡高了工坊企業的用工成本,縮減了利潤,壓低了企業競爭能力,屬於不利的一個因素。

從政府角度而言;

社會用工酬勞大幅提高,是第2次工業革命以來歐美國家的普遍趨勢,大洋王國自然也不能避免。

居民收入提高有利於大幅度活躍社會需求,擴大內需市場,擴大稅源基礎,增收增支,屬於有利的一個方面。

因此,政府醞釀大幅度提高公職人員薪金,幅度擬在33%,略高於社會平均水準,以穩定社會基層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積極性,保持同步增長水平。”

聽到張立的彙報,李福壽眉頭一挑有些驚訝的問道;“大規模引入移民會人爲壓低居民薪酬水平,這樣的論斷是否有事實依據?”

“回稟陛下,經過嚴謹的數據統計,經濟部方面測算明年的薪資上漲水平,若是繼續引進150萬以上的移民規模,那麼平均薪酬水平上漲將控制在5%~8%以內,若是引進百萬移民規模,平均薪酬上漲將會達到13%~15%的水平,若是引進50萬移民規模,平均薪酬上漲將會達到20%以上,很有可能觸摸到22%~23%的高點。”

“哦,我說呢,爲什麼王國的薪酬水平這麼低。”李福壽恍然大悟。

勞動力和市場的供求關係是動態的,勞動力供應多市場價格就低,反之則會急劇上漲。

這就跟吃飯一樣,少吃一口就餓了,多吃一口就撐了。

這裡面的關係並不是按比例遞增或遞減,比如說市場缺少5%的用工量,薪酬水平有可能上漲15%甚至 20%,若是缺少10%的用工量,形成人人爭搶的局面,薪酬水平可能上漲30%以上,高不封頂。

大洋王國本土的工業發展水平,基本上追上了法蘭西國,相比較美國和德國差了三分之一左右。

但是大洋王國的薪資水平只有法蘭西一半少一點,德國的三之一,花旗國的四分之一。

究其原因

還是大洋王國作爲一個新興移民國家,每年自然增長和大量移民提供了充沛勞動力,與此同時也壓低了薪資水平,扭曲了供求關係,新的薪酬水平上漲屬於價值迴歸。

有人會問,花旗國也是移民國家,爲什麼沒有受到影響?

時至1896年

花旗國人口達到7268萬,相比較大洋王國多了一倍額外還多200萬,本年度移民人數126萬人,佔據總人口的1.73%,這個比例在工業門類齊全的花旗國很容易就消化了。

反觀大洋王國,1895年移民高達168.6萬人,以3000萬人口的體量,佔據總人口的5.53%,相應的對國內勞動力市場壓力就大得多,絕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

還是那個道理,多吃一口就撐了。

1895年度,美利堅國平均薪酬228美元,大洋王國的平均薪酬230銀洋,按照兌換比例來看,美利堅的平均薪酬水平恰好是大洋王國的4倍。

這並非說花旗國的工業技術水平遠遠領先於大洋王國,兩者其實差不多,只不過花旗國的工業門類更加齊全,國內市場更大,人口更多而已。

大洋王國壓低的工人薪酬是由市場決定的,出來的利潤被少部分先富起來的工廠主和商人瓜分,涌現出一大批暴富的羣體。

而作爲王國的締造者, 最大的資本家和封建領主,李福壽及皇室無疑是其中最大的利益獲得者。

考慮了下

李福壽神態認真的說道;“看來我們大規模引進移民的政策需要檢討,如何掌握一個適合的度,不至於過低的壓迫薪酬水平,是一個要好好研究的課題。

這樣吧……由秘書處牽頭組織課題組,邀請專家參與,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政策。

澳洲的發展不能建立在過分剝削的基礎上,應該讓人民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就,這一點作爲課題組的指導原則,不用過分考慮資本家的利益。

不管多賺少賺,資本家總是不會吃虧的。”

“陛下聖明,微臣立刻着手去辦。”

“嗯,去吧。”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第1042章遷都第449章爭碼頭第643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1140章腦袋瓜子壞了第1151章忽略了什麼呢?第621章你特麼在逗我?第555章買個瓦胡島第244章昆士蘭州北部開發第437章大半年過去了第888章默契第613章奔赴前線第566章底蘊第1090章私心作祟第499章首爾第1131章作大死第1123章重建第817章生產流水線第479章輸的太慘了第616章自私的英國佬第788章二個瘋子第1018章加里波利災難第383章柏林會議第69章不速之客第135章沿海鐵路的困擾第248章最風騷的酒吧女第564章野兔成災第124章海鷗級巡邏艦第641章勢大難制第185章幸運兒第1053章“海燕”上艦第738章國力競爭第69章不速之客第93章唯血脈論第773章南部非洲軍事觀摩團第324章閒棋第286章決戰決勝第856章不一樣第59章加薪令第1155章9月2日第919章丘吉爾的打算第188章澳洲小姐第762章聞戰則喜第1035章安個家第318章夢想中的沃土第834章獻策第465章金融和出口第424章不爽第181章後宅風波第994章戰鬥力水平第350章花旗國野望第586章虎門關第961章隱藏在海面下的冰山第82章漏風的籬笆第625章冷酷但合理第1000章爭吵第536章北侖與朱雀的二強之爭第917章再起風波第116章美麗莊園第148章不友好的凱恩斯第六章福臨門開業第790章返回本土第631章別磨磨蹭蹭的第600章意外之喜第774章潛在力量第1133章主次不分第311章大銅礦第460章非洲攻略完美定型第1034章投資電影第1011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84章以力破之第五章傲慢的老者第152章移民潮第837章出難題第673章二年後第732章人口矛盾第658章佈局缺失第351章扼殺第1094章豈能讓扶桑佔了便宜就溜?第184章對策第242章4月1日這一天第651章戰後安排第247章壯觀的絞刑架第1123章重建第862章人比人得死第1147章獨立第668章密議第1032章無限潛艇戰第882章明犯帝國者,雖萬里必誅。第1155章9月2日第809章整的熱血沸騰第18章輕傷不下火線第745章又忽悠一個第322章野狼谷連續特大橋第902章攻掠如火第534章1888年人口分佈第1060章佞幸之臣第967章民族意識覺醒第244章昆士蘭州北部開發第674章設一個局第38章發現商機
第1042章遷都第449章爭碼頭第643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1140章腦袋瓜子壞了第1151章忽略了什麼呢?第621章你特麼在逗我?第555章買個瓦胡島第244章昆士蘭州北部開發第437章大半年過去了第888章默契第613章奔赴前線第566章底蘊第1090章私心作祟第499章首爾第1131章作大死第1123章重建第817章生產流水線第479章輸的太慘了第616章自私的英國佬第788章二個瘋子第1018章加里波利災難第383章柏林會議第69章不速之客第135章沿海鐵路的困擾第248章最風騷的酒吧女第564章野兔成災第124章海鷗級巡邏艦第641章勢大難制第185章幸運兒第1053章“海燕”上艦第738章國力競爭第69章不速之客第93章唯血脈論第773章南部非洲軍事觀摩團第324章閒棋第286章決戰決勝第856章不一樣第59章加薪令第1155章9月2日第919章丘吉爾的打算第188章澳洲小姐第762章聞戰則喜第1035章安個家第318章夢想中的沃土第834章獻策第465章金融和出口第424章不爽第181章後宅風波第994章戰鬥力水平第350章花旗國野望第586章虎門關第961章隱藏在海面下的冰山第82章漏風的籬笆第625章冷酷但合理第1000章爭吵第536章北侖與朱雀的二強之爭第917章再起風波第116章美麗莊園第148章不友好的凱恩斯第六章福臨門開業第790章返回本土第631章別磨磨蹭蹭的第600章意外之喜第774章潛在力量第1133章主次不分第311章大銅礦第460章非洲攻略完美定型第1034章投資電影第1011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84章以力破之第五章傲慢的老者第152章移民潮第837章出難題第673章二年後第732章人口矛盾第658章佈局缺失第351章扼殺第1094章豈能讓扶桑佔了便宜就溜?第184章對策第242章4月1日這一天第651章戰後安排第247章壯觀的絞刑架第1123章重建第862章人比人得死第1147章獨立第668章密議第1032章無限潛艇戰第882章明犯帝國者,雖萬里必誅。第1155章9月2日第809章整的熱血沸騰第18章輕傷不下火線第745章又忽悠一個第322章野狼谷連續特大橋第902章攻掠如火第534章1888年人口分佈第1060章佞幸之臣第967章民族意識覺醒第244章昆士蘭州北部開發第674章設一個局第38章發現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