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一句話成功的將兩個打的像烏眼雞似的兩個人給分開了。
樑秉筆帶着制住了情敵的喜悅,被如意狠狠的瞪了兩眼才收起得意的笑,而丁大表哥則是情緒低落的爲自己還沒有開始戛然而止的小感情,默默的哀悼着。
“都別折騰了,快吃飯吧!”丁家男孩兒多,平日裡頭打打鬧鬧的很是平常,如意姥姥出來叫人吃飯,甚至連眉頭都沒多挑一下。
樑秉筆和丁大表哥的試,只是讓丁家人多看了兩眼丁大表哥的黑眼圈兒,多了兩分笑料罷了,除此以外竟是什麼波瀾都沒有掀起來,讓如意覺得都有些懵懵的。
丁家的人多,一個十人的大圓桌,連如意姥姥和孃親那輩兒的人都坐不下,更不用說如意這輩兒的孩子們了。
丁家平日裡頭吃飯,這屋子裡頭都要擺兩張大桌子,如今再加如意一家子,還有樑秉筆他們,這兩張大桌子擠得是滿滿當當的。
如意姥爺還有如意舅舅、如意爹爹、樑秉筆還有已經進學了的男孩子們,在一桌。
如意姥姥、如意舅媽還有如意娘、如意,加一溜兒小蘿蔔頭們,在另一桌。
兩桌都擺在炕,東屋一桌西屋一桌,男人們那桌,談天論地划拳喝酒,熱鬧得很。
女人和孩子們這一桌,家長裡短大人們歡笑孩子們叫喚,也絲毫不差。
因爲家有喜事兒,如意他們帶來的肉啊菜啊的也多,丁家人也沒有什麼重男輕女,好菜都往男人的桌端的惡習,兩邊兒桌的菜都是一樣的,分量也都足得很。
肘子、紅燒肉還有小雞燉蘑菇這種硬菜,竟然有五六個。再加樑秉筆帶來的好酒,一家人吃的是滿口生香。
樑秉筆在男人的桌不算是年紀最小的,但按照輩分和次序排下來,也排在最末了。
他雖是對自己的真實身份心知肚明,卻也還是任勞任怨的侍奉着如意的長輩們,添茶倒酒十分殷勤。
在樑秉筆的心裡頭,誰對如意好,是對他好。
如意姥孃家在如意家有困難的時候,幫了這麼大個忙,那是幫了自己一樣。再加這些人又是如意的至近親人,自己也自然要多多親近纔好。
正在經歷第一次失戀的丁大表哥,表現不如樑秉筆了,他手邊拿着酒壺,也不顧着吃菜,徑自一杯一杯的倒着酒往嘴裡頭灌。
等喝的微醺的時候,覺得今天這事兒有些憋屈,又說不出來,索性拉着兄弟幾個,一起跟樑秉筆拼起酒來。
這點倒是頗有丁家的家風傳統,如意爹爹看到了樑秉筆,像看到了當年的自己似的,心又是好笑又是懷念,索性放手讓他們去灌,自己也好知道知道,樑秉筆的酒德如何。
這一頓飯自然吃的是全家盡歡,不過長輩們放縱丁家表兄弟們灌樑秉筆酒喝的後果,也是嚴重的。
包括丁大表哥在內的所有丁家年紀大些的表兄弟,在酒桌全部陣亡。如意的幾個舅舅們還有如意的爹爹,也被樑秉筆給拼的差點兒趴下了。
如意姥姥還有孃親他們,看着趴了一炕的老少爺們兒,真的是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如意娘捨不得如意姥姥,索性拉家帶口的在孃家住了一宿,第二天晌午,等如意爹爹宿醉緩過來以後,才依依惜別的回到家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