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個人要兩千兩銀子,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如意爹爹對於如意算賬的方式沒有太過驚,因爲豪素筆鋪的收入支出賬目,也會按照這種方式覈算的,他在意的是那花費的絕對值。
一共只有十三萬兩的銀子,一百個人要花掉兩千兩,這麼算下來,能夠救助的人不過幾千人……似乎並不多的樣子。
“按照這樣的賬目算下來,這麼一大筆銀子看着多,不過只能救助幾千人罷了,於湖州城來說,可能是杯水車薪啊!”如意跟自家爹爹想到一處去了,湖州是幾十萬百萬人口的大省,自己只能救助幾千人罷了。
“能救助幾千人已經是極好的了,別說咱們湖州,算京城裡頭,要是能有個百人的善堂,都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了。”樑秉筆看着如意要妄自菲薄,忙不迭的開口勸道,他是希望如意開開心心的做點兒事兒,可不希望如意捱了累還不開心。
“是是,這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了,沈小姐還請不要妄自菲薄纔好!”蘇大人卻並不覺得如意能做的事情少,別說是救助千人,算是救助百人甚至幾十人,能有人從受益,也是大善事。
“這善堂多是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光會花錢卻沒有辦法賺錢,那義學的賬目如何呢?”汌二爺的思路與旁人不同,他噼裡啪啦的巴拉了一會兒算盤了以後,擡頭看向如意聞到。
“義學的話,應該會好許多的,一個普通的學子,每年的束脩也是二兩銀子,筆墨紙硯之類的銀子加起來,不過五兩。”
“一百個學生的教室,不過四間房可以,算茅房飯堂之類的,加起來十間房足夠了,一共一百兩銀子。”
“先生的束脩由義學支付,一個先生一個月五兩銀子,一百個學生,兩個先生教足夠了,也是一百二十兩銀子。”
“既然咱們是義學,來的都是貧寒學子,這筆墨自然是可以有所縮減的。平日裡頭習字練字都可以用沙盤代替,加課本筆墨,一年二兩銀子足夠了。”
“若是要維持義學的開支,每一百個學子,只需要每年能盈利出三百兩銀子的祭田或者是鋪子行,我看着湖州城的鋪子,月租金三十兩銀子的鋪子,一千兩銀子約莫可以。”
“這麼算起來,一百個學子的義學,前期投資一百兩銀子,每年約麼三百二十兩的日常用度,而想要維持日後的生計,長遠的投資約麼一千兩銀子左右,這樣算起來,一共應該是一千四百兩銀子。”如意把這賬目一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聽着的人忍不住連連點頭。
“我聽說如意你要做善堂,沒想到這事兒是真的!”在衆人沉吟着這銀子的花銷的時候,外頭忽然傳來了一個少年的聲音。
“你這義學先前的投資不過三百兩出頭,長遠的投資卻要一千兩銀子,你這是要做義學,把銀子都放在購置產業,這不是本末倒置了麼?”華二少從門口衝進來,對着如意直直的說道,眼神閃亮亮的看着如意,十分期待如意的回答。
“有句古話,叫做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意絲毫沒有在意華二少的質疑,微微的勾起了一下嘴角,緩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