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楊寧馨一直在思考着掙錢的新門路。
現在是一九七五年,明年那場可怕的運動就徹底結束了,中國即將迎來光明的天空,她也該爲自己的掙錢大業做打算了。
明年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會進入大洗牌時期,上邊清洗了,多米諾骨牌效應下來,省市縣都會跟着有人事變化。她或許不可能再像早幾年一樣,跑去縣委大院的倉庫裡找舊書來賣,廢品收購站裡也不見得能找出幾本可以賣的書。
廖小梅的撿廢紙大業這兩年也逐漸式微,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不管廖小梅做得多麼謹慎小心,木材公司的一些職工家屬最終還是琢磨出了她經常去垃圾站的奧秘。去年暑假廖小梅跑到垃圾站去撿廢紙的時候,那裡早就有職工家屬揹着袋子手裡拿着夾鉗彎腰勞作,而且不少人還因爲地盤的問題吵架,吵得蠻兇,最後還是張書記出來主持開了個家屬大會,給他們制定了一張輪值表。
週一上午垃圾站歸誰去,下午又是誰去撿,分的清清楚楚。
因爲廖小梅只在寒暑假才帶着楊寧馨進城撿廢紙,所以木材公司的輪值表裡並沒有出現她的名字,廖小梅臉皮薄,不好意思和張書記去說,楊樹生當了總務主任以後,眼界高了不少:“算了,小梅,咱們就別去和那些人搶了,現在垃圾站裡也撿不出太多的廢紙,你去了還不值當勞神,撿了縣委大院的就夠了。”
木材公司撿垃圾的表格出來以後,家屬們表面上風平浪靜,可暗地裡卻在較勁。回家都囑咐自家男人:“下回你們上班的時候,看着地上有包裝紙啥的都給撿起來收好帶回家,別給進垃圾站了。”
這麼鬧下來,垃圾站裡每天真的沒有什麼好撿的,牛皮紙和廢報紙都出不了車間,早就在工地上給撿得乾乾淨淨。
廖小梅聽着楊樹生說的有道理,也不再對着事憤憤不平,只是全心全意在縣委大院撿廢紙,那地盤可比木材公司的要大多了。
可是……楊寧馨含着筆,皺了皺眉頭。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她不能去縣委大院找廢書賣,那麼廖小梅也不能去那邊撿廢紙掙錢了,家裡就會斷了一份收入,只靠着楊樹生的工資,小日子過得肯定不如以前滋潤。
她必須再找一條掙錢的途徑。
暑假跟着廖小梅進城的時候,楊寧馨就四下留心觀察過,這個時代的中國,一切都是公有化,就連早點鋪子都是居委會辦的,根本不需要臨時工,縣城裡等着分配工作的大齡青年到處都是,廖小梅去找工作都找不到,就更輪不上她這個小不點兒。
靠打工來掙錢是不可能的,只能另闢蹊徑。
廢紙可以買賣,那麼……中草藥呢?
楊寧馨之所以想到賣中草藥這法子,是因爲前世她看了一本穿越,女主比她要倒黴一點,穿到了古代,啥都沒有,而且還不能預知未來——現在的楊寧馨至少明白,只要自己耐心的等待時機,總會有發財致富的那一天。
可那個悲催的女主對於周圍的環境一無所知,而且家裡也是一貧如洗。好在女主光環籠罩,她上山挖草藥去賣,挖到到了一支千年人蔘,正好有個富可敵國的大財主生病,急需千年人蔘救命,女主就拿了人蔘去賣。沒想到生了重病的土財主是一個英俊的小夥子,對女主一見鍾情,不僅花了一萬兩銀子買了人蔘,還熱烈追求女主。
結局當然是女主嫁了高富帥,成了財主夫人,一口氣生了六個娃兒,半支足球隊,家裡人丁興旺,日子紅紅火火。
楊寧馨覺得這故事挺瞎扯淡,可是賣草藥掙錢的法子卻在她的腦海裡留下了深刻印象。山裡草藥多,這未嘗不是一條掙錢的法子。廖小梅去縣委大院撿廢紙的時候,楊寧馨跑到縣城的藥店裡問了問,結果很令她滿意,藥店裡真的收中草藥!
“小姑娘,你跟你家裡人說說,只要貨品相好,曬得透幹,我們藥店會收的。”營業員笑嘻嘻的回答她:“你可要說清楚哦,不好的中草藥我們可是不要的,一定要曬得很乾,要沒有什麼灰塵,看上去品相不錯。”
“知道啦,謝謝阿姨!”楊寧馨高高興興的走了出去。
賣草藥,在改ge開放之前,這也是一條掙錢的好門路,有錢總比沒有好。
特別是楊家供了五個娃兒念初中以後,家裡經濟真是緊張,雖然家裡的孩子都很體貼,吃飯的時候五個人打三份菜來節約伙食,可畢竟長期下去對他們身體健康發展不利,而且就算孩子們節約伙食費,每天也就能省下兩三毛,一年不過四五十塊,對於楊家來說算不上是一筆大收益——需要用錢的地方可多着呢。
掙錢,唯有掙錢纔是出路,楊寧馨覺得他們現在就可以行動起來。
“採摘決明子掙錢?”邱成才還是有些不相信:“會有人要嗎?”
“你不相信就算了。”楊寧馨衝他笑了笑:“只是請你幫我保守秘密,這事情讓別人知道了就不好掙錢了。”
做生意最怕的就是跟風,跟風的人多了,價格賣不上去而且資源也會變少,錢就不好掙了。就像廖小梅撿廢紙都會有人眼熱,更別說是採中草藥賣,知道的人多了,到時候漫山遍野都是採藥人,自己想採都採不到了。
“我相信!”邱成才點了點頭:“我幫你採決明子!”
“你傻呢,除了決明子,還有不少的東西可以採了曬乾賣錢啊,比如說金銀花、茵陳、蒲公英這些,都是中藥呢。你有時間就進山採一點,別拿到外邊地坪曬,放到房間當陽的地上攤開曬着,這樣別人就不知道你採草藥這事情啦。”
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好大一個寶庫擺在那裡,自己可不能只是看看不動手。
楊寧馨和幾個哥哥把這事情一說,大柱他們都情緒高漲:“真能賣錢?”
“真能!我問過了!”楊寧馨點了點頭:“現在正是好採決明子的時候,咱們可以放假的時候進山去採,回家偷偷的曬乾,先別跟家裡的大人說這事,明年拿到縣城去試試,肯能不能賣錢。”
“行!”幾個人情緒飽滿:“要是能賣錢,咱們不用省着吃菜了!”
五個娃兒開啓了將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大口吃菜不用節省!
“四哥,要是真能賣錢,你得和你媽媽說清楚,讓她別到外頭去說,要是村裡人知道能採草藥能賣錢,肯定就沒咱們的份了。”
熊芬這個人,出工的時候喜歡和人瞎扯,就怕她無意之間把秘密泄露出去。
“小六,你放心,我娘要是知道這些東西能換到錢,打死她都不會往外說的!”牛蛋嘿嘿嘿的笑,他娘要是知道山裡那些野菜蔸篼都能賣錢,保準會半夜拿了鋤頭去山裡挖哩。
幾個人商量好,這次放假回家,做完作業就上山。
楊國平和王月芽都不知道家裡幾個娃兒已經商量好了掙錢大業,只曉得本來還是一片鬧騰的家,忽然間就安靜了。
“婆娘,娃兒們都去哪裡了?”
楊國平有些納悶,剛剛還守着自己說學校的事情給他聽的楊寧馨,咋就不見了呢?開始還見着三柱和牛蛋在地坪裡跑來跑去,可這陣子也沒見了蹤影。
王月芽站在屋檐下看了看地坪,空蕩蕩的一片,只有幾隻雞在慢悠悠的走着,不時低頭到土裡啄點東西吃。
她轉到房間裡看了看,到處都安安靜靜的,沒看到娃兒們的影子。
“這會兒都去哪裡了?”王月芽也挺納悶,剛剛不還在屋子裡到處跑的麼。
“是不是帶着小六去溪水屯子那邊捉魚去了?”楊國平琢磨着,小六最愛吃烤魚烤蝦烤螃蟹,指不定娃兒們去弄那東西了。
“不對啊,他們沒把罾帶走,還在廚房那邊放着呢。”王月芽轉到廚房看了一眼,網魚的罾還掛在牆上呢。十月的天氣已經冷了,娃兒們肯定不會跳到溪水屯子裡去摸魚,要弄魚蝦也會拿罾去哩。
“不該啊,去哪裡總得給咱說一聲嘛。”楊國平有些生氣,這些娃兒們怎麼就沒念小學那樣聽話了呢?
“回頭咱說說他們,真是的。”王月芽不滿意的嘟囔了一句:“就連小六都沒過來跟咱說!”
兩個老人家坐在那裡,面面相覷,氣鼓鼓的,孫子孫女們出門咋就不交代一句?他們到處找不到人,好像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生產隊裡上午收工了,楊水生他們扛着鋤頭回到了家,女人開始做飯菜,男人們搬了條凳子坐在門口歇氣,楊水生和楊土生陪着楊國平說了幾句話,忽然也感覺到有些不對:“爹,娃兒們都去哪裡了?”
“我們也奇怪哩,一個上午沒見着人了。”楊國平抱怨了一句:“吃飯的時候可得好好說說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