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寶山裡抱走幾個破罈子

在溫飽制約人口的古代,劉璋對於農事很上心,接過了塊莖仔細察看,瞪大了眼睛:“紅苕?這不可能吧?”

“紅苕?”黃月英一看劉璋臉色,就知道劉璋好像又認識,真是丟臉啊,自己也號稱對農事嫺熟,還幫着出了新的農法,雜種,間隔,提高了農業產量,可是現在卻輸給了皇族出身,好像根本沒下過田的劉璋。

劉璋仔細觀察着塊莖,要說是紅苕,劉璋絕不會相信,紅苕又名番薯,甘薯,是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從美洲帶回來的。

紅苕抗病能力,耐旱能力,適應土壤能力極強,明朝之所以能從幾千萬人口膨脹到兩億人口,與紅苕,馬鈴薯,玉米等高產作物引進有莫大關係。

紅苕來自美洲是公認的,這紅苕哪來的?不對,這好像不是紅苕。

劉璋用手摳開了外層,裡面露出暗灰色的果實,劉璋皺眉,紅苕果實是白色的,可是自己拿的塊莖玩意,雖然不是白色的,但是鬼知道是不是放太久的原因。

劉璋突然想起一個典故,以前自己看過一本植物圖冊,上面列舉古代文獻中的植物,其中有一種物種引起了劉璋興趣,不因爲其他,因爲那種植物就叫甘薯,與歐洲傳進來的番薯同名。

而實際上,甘薯之名,根本就是來自於那個文獻。

那文獻名叫《南方草木狀》,上面記載了一種農作物。

甘,蓋薯蕷之類,或曰芋之類,根葉亦如芋,實如拳。有大如甌者。皮紫而肉白,蒸鬻食之,味如薯蕷,性不甚冷。

舊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業耕稼,惟掘地種甘,秋熟收之,蒸曬切如米粒。倉貯之,以充糧糗,是名糧。

這裡就說了一種叫“甘薯”的作物,裡面記載的味甘,性平。無毒,都與紅苕吻合,裡面記載種植之法破爲隨便,也附和紅苕的簡陋種植。

能夠作爲主糧,不用怎麼管理,都是紅苕的特徵。

唯獨對莖葉的描述,與紅苕有出入。但是大致相差不多,只是說這種甘薯更接近芋的形狀,但是絕不是芋。

大多數特徵都與紅苕吻合,只有少部分與紅苕出入。所以當初紅苕傳入中國,本叫番薯,但是一些地方改成了甘薯,不止是紅苕味道甘甜。

《南方草木狀》成書於晉朝。遠遠早於明朝。

劉璋推測《南方草木狀》描述的“甘薯”,或許是類似於紅苕的作物。上面也說是“舊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種植的。

“舊”說明是以前,很可能在《南方草木狀》成書前,甚至很久前就已經消失了,只是作者瞭解到有這麼一種作物而已。

而海中之人,海頭古城的年代,海頭不也是海城嗎?珠崖之人能種植這種“甘薯”,海頭的人爲什麼不能種植?

很可能這種“甘薯”就是消失了幾千年的一種古老作物,最後只剩下一些殘言碎片,不能考證。

如果這個罈子裡的塊莖真的是《南方草木狀》記載的“甘薯”,那它至少具備了幾個特徵,第一是容易種植,具體是耐旱抗澇,還是兩者皆抗,不確定。

第二是產量大,可以做主糧。

就這兩個特徵,不管是不是紅苕,不管是不是《南方草木狀》描述的甘薯,劉璋都覺得值得一試,如果試成功了,那絕對是對中華民族的卓越貢獻。

雜交水稻平均畝產千斤,南瓜畝產三千斤,紅苕畝產四千到六千斤,一般的地方都能達到五千斤。

這樣龐大的畝產量,就是自從紅苕引進後,養豬開始盛行的原因,也是爲什麼農村都拿紅苕給豬養膘的原因,即使是八十年代食物很不豐盛的時期也是如此。

如果種植成功,這一罈子塊莖,比一罈金子還要值錢萬倍,劉璋不知道自己猜得對不對,也不知道能不能種活,立刻讓士兵封了,並且直接取名紅苕。

接着又在殿中發現了一些種子,不過沒有什麼驚喜,胡豆,冬瓜都已經開始種植,只有花生,現在大漢的花生都是灰皮的,顆粒也小,這裡的花生米卻是暗紅色,說明在很久以前應該是紅色的,顆粒也大。

劉璋命人將南瓜子罈子和紅苕罈子,還有花生罈子全部小心帶走。

逛到後殿,除了一些住房,只有一個殿中擺放着許多靈位,黃月英認識上面的文字,竟然是三苗文字,這可是貨真價實的三苗文字,不是劉璋胡謅的“三苗數字”“三苗科學”。

從這些靈位和一旁的卦語,湛海藍等樓蘭人才知道他們竟然也是三苗後裔,是以前從中原遷徙過來的。

王宮雖然很輝煌,但是畢竟只是一個小國,和中原宮殿沒法比,很快就逛完了,劉璋帶着人走到前殿。

好厲害看着辛苦這麼大一趟,竟然只抱走了幾個罈子,大是不忿,對劉璋道:“主公,我看我們把這些金銀珠寶都搬走吧,大不了給樓蘭人留一點,可以買好多糧食呢。”

“你以爲有金銀就有糧食嗎?”劉璋問道。

“難道不是嗎?別的不說,這裡那些塑像待的金面具,按照現在我們大漢的最高價,一個金面具可以換幾千擔糧食,這還是碎了賣,我看那金面具藝術成分很高,指不定可以值幾十萬石糧食。”

劉璋詫異地看了好厲害一眼,這丫的還懂藝術成分。笑了一下道:“糧食的市價是根據供求關係決定的,人家農民就產了那麼多糧食,之所以現在價格是那樣,那是因爲黃金白銀沒有氾濫,而且沒有全部涌入糧食市場。

如果我們把這些金面具全部拿去熔了買糧食,那金銀就氾濫了,而且全部涌入了糧食市場,不說那些糧食價格會急劇推高,人家自己都不夠吃,會賣給你多少?”

“這……”好厲害愣了,一旁的黃月英卻驚訝地看着劉璋,自己以爲自己是無所不能,自己這個主公才真的是無所不能啊,皇族出身,怎麼會懂這麼多三教九流的東西?

劉璋搖搖頭道:“我們川軍本來就是錢多糧少,現在我們大量購買曹孫的糧食,就已經推高了價格,而且兩方已經控制糧食出售。

要是我們再拿出更多金銀買糧,那對我們沒有半點好處,只能是錢打水漂,白白送給了曹操孫權。”

“哦。”好厲害摸摸頭,慚愧不已。

“算了吧,這些塑像,面具,金鶴,玉階,浮雕,玉石,全部是古人留下的東西,保存下來吧,也給我們子孫留個念想。”

“哦。”不能換糧食,好厲害也不知道這些金銀珠寶拿來幹嘛了。

劉璋走向湛海藍,對湛海藍道:“女王陛下,這裡的東西都珍稀異常,都是你樓蘭祖先留給你們,也是留給整個中華民族的財富,除了左殿的庫存金銀,其餘東西由你們樓蘭人保管。”

狹義的華夏,是炎黃子孫,但是隻要有點常識都該知道蚩尤也應該歸入華夏,所以三苗人自然是華夏人,那樓蘭祖先留下的財富,也算是華夏人共同的財富。

湛海藍聽了劉璋的話,鬆了一口氣,從看到這些金銀玉器,湛海藍就擔心劉璋會據爲己有,沒想到劉璋竟然願意將這些交給他們樓蘭人,湛海藍很感激劉璋。

至於那些庫存金銀,湛海藍當然也想要,可是漢軍先是爲樓蘭復國,又在這次地陷中救下那麼多樓蘭人,這裡也是拉提亞開出來的,就算是因爲大漢現在是樓蘭完全宗主國,也不可能不分好處給大漢。

總不能真的只給人家幾個破罈子吧。

樓蘭人更在乎的是祖先遺物,那些庫存的金銀只能相當於貨幣,也沒那麼在意。劉璋的條件,湛海藍可以接受。

可是湛海藍旋即又犯起難來,這麼多價值連城的遺物,樓蘭人怎麼保護?別看現在西域被劉璋安定了,可是要是樓蘭人據有這麼多財富的消息傳出去,十年不亡國,一百年都必會亡國。

而且現在樓蘭水土流失日趨嚴重,可以肯定國力會越來越衰弱,就算沒人打樓蘭主意,樓蘭也會自己消滅,到時候這些財富又怎麼辦?

看到湛海藍皺眉不語,劉璋對湛海藍道:“女王陛下是不是擔心樓蘭人看不好這些財富?或者是樓蘭即將消亡?”

對於樓蘭的消亡,這裡沒人比劉璋更能清楚意識到,就算現在那些掙扎在缺水邊緣的樓蘭人,也想不到他們現在生活的城市,幾百年後會變成萬里黃沙。

樓蘭是必然消亡的,劉璋記得在晉朝的時候,樓蘭就需要大漢和北方的高昌給他們援助水源了,而且人口急劇減少。

湛海藍點了點頭。

劉璋道:“西域很多國家因爲沙化,搬遷了國家,這次莎車也因爲戰亂搬遷到了輪臺,我聽說樓蘭人一直生活在這裡,是因爲你們要尋找古城,現在古城找到了,你們還有什麼使命嗎?”

“啊?”湛海藍看着劉璋,搖了搖頭,突然想到,是啊,現在古城找到了,可是除了多一大堆珍貴藝術品,樓蘭人多了什麼?

第102章 一劍劈了第320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375章 隴西十八騎第212章 我與皇叔約法四章第291章 叛軍的幽靈援軍第147章 踏上陸地第803章 罵人第818章 都在說謊第850章 反擊戰第72章 誰是內應第251章 投降,投降第797章 女人的心思你別猜第544章 曹軍對川軍,精銳戰精銳第41章 暴力狂第360章 西羌之戰2第285章 都要來佔便宜第15章 自討沒趣第367章 女首領898章 諸葛亮投效第359章 天賜先鋒,王雙第385章 新勢力第643章 車師小王子第198章 財主教你感恩第448章 名士激辯,各懷鬼胎第180章 天下笑柄第388章 國中之國,成何體統第70章 手痠嗎第89章 掛喪第816章 最後一夜第965章 尾聲第248章 大家快來看白癡第904章 密謀投降關於完本滿意度第38章 席地而坐第58章 一說就說到重點了第64章 能降服你的人第442章 諸葛亮心煩第82章 遙取漢中第779章 女王幫倒忙第310章 西南絲綢之路第243章 龐統心愛的長矛第61章 葡萄架下第527章 趙雲不需要蜀候賞賜第105章 易主第917章 冊封第152章 演戲第387章 真對得起自己才華第29章 賭一個朗朗乾坤第426章 猛獸大軍第630章 是不是主公大限到了?第277章 五溪都護府第191章 漢人的御人之術第167章 不要負我第187章 往絕路上推第346章 龐德第908章 曹丕第487章 計中計,誰中計第972章 好,我簽字第288章 南中刺美人,成都義將軍第625章 最孤獨的新娘第27章 四科舉仕第273章 哥哥劉瑁,五溪陰雲第799章 放箭第327章 我願意爲皇叔作戰第463章 你對得起公孫瓚將軍嗎第510章 女人如衣服第516章 趙雲被吐口水第15章 自討沒趣第375章 隴西十八騎第421章 銀月第788章 頂級智者的反叛第280章 暴風雨前的最後寧靜第167章 不要負我第30章 唯一的選擇第531章 安息國回馬射第437章 姓祝融,名雪衣第265章 日行七百里“神將”第371章 西羌之戰5第317章 馬騰,你別跪着來求我第26章 宴無好宴第669章 恩?不對第366章 兄弟第196章 周不疑那腦袋第641章 塞外接頭第335章 是我一生的恥辱第779章 女王幫倒忙第918章 亂世下的人第204章 這是寫給誰的信第599章 救出皇后第83章 愛民如子的張魯第975章 濫封王爵第390章 如果有來世,做一個昏君第396章 平定南疆第314章 馬超來襲第654章 卑陸災難第819章 爲你奉獻我的完美第916章 金胖子的憂慮第395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331章 三國的灰霾第86章 比劉備更可慮
第102章 一劍劈了第320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375章 隴西十八騎第212章 我與皇叔約法四章第291章 叛軍的幽靈援軍第147章 踏上陸地第803章 罵人第818章 都在說謊第850章 反擊戰第72章 誰是內應第251章 投降,投降第797章 女人的心思你別猜第544章 曹軍對川軍,精銳戰精銳第41章 暴力狂第360章 西羌之戰2第285章 都要來佔便宜第15章 自討沒趣第367章 女首領898章 諸葛亮投效第359章 天賜先鋒,王雙第385章 新勢力第643章 車師小王子第198章 財主教你感恩第448章 名士激辯,各懷鬼胎第180章 天下笑柄第388章 國中之國,成何體統第70章 手痠嗎第89章 掛喪第816章 最後一夜第965章 尾聲第248章 大家快來看白癡第904章 密謀投降關於完本滿意度第38章 席地而坐第58章 一說就說到重點了第64章 能降服你的人第442章 諸葛亮心煩第82章 遙取漢中第779章 女王幫倒忙第310章 西南絲綢之路第243章 龐統心愛的長矛第61章 葡萄架下第527章 趙雲不需要蜀候賞賜第105章 易主第917章 冊封第152章 演戲第387章 真對得起自己才華第29章 賭一個朗朗乾坤第426章 猛獸大軍第630章 是不是主公大限到了?第277章 五溪都護府第191章 漢人的御人之術第167章 不要負我第187章 往絕路上推第346章 龐德第908章 曹丕第487章 計中計,誰中計第972章 好,我簽字第288章 南中刺美人,成都義將軍第625章 最孤獨的新娘第27章 四科舉仕第273章 哥哥劉瑁,五溪陰雲第799章 放箭第327章 我願意爲皇叔作戰第463章 你對得起公孫瓚將軍嗎第510章 女人如衣服第516章 趙雲被吐口水第15章 自討沒趣第375章 隴西十八騎第421章 銀月第788章 頂級智者的反叛第280章 暴風雨前的最後寧靜第167章 不要負我第30章 唯一的選擇第531章 安息國回馬射第437章 姓祝融,名雪衣第265章 日行七百里“神將”第371章 西羌之戰5第317章 馬騰,你別跪着來求我第26章 宴無好宴第669章 恩?不對第366章 兄弟第196章 周不疑那腦袋第641章 塞外接頭第335章 是我一生的恥辱第779章 女王幫倒忙第918章 亂世下的人第204章 這是寫給誰的信第599章 救出皇后第83章 愛民如子的張魯第975章 濫封王爵第390章 如果有來世,做一個昏君第396章 平定南疆第314章 馬超來襲第654章 卑陸災難第819章 爲你奉獻我的完美第916章 金胖子的憂慮第395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331章 三國的灰霾第86章 比劉備更可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