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長生不老殿

當天,王累監察部門的人在軍隊的配合下,下令抓捕所有犯案的人員,並且向百姓宣佈曲家僅僅是監管不力,只做適當經濟懲罰,可以返工。

所有百姓在聽到曲家脫罪時,都同時以爲這是包庇,曲家是因爲曲溪是全大漢頂級商人,曲凌塵是蜀王夫人,所有脫罪的,心中對官府強烈不滿。

可是下一刻,他們都愣住了,曲家脫罪了,而接下來官府公佈犯案的,竟然是黃家。

要說到官場實力,曲家還不如黃家一根手指頭,曲凌塵地位比不上黃玥,曲家更是沒人在官場,黃權是川軍第一的文官。

再也沒有百姓懷疑是包庇,官府不可能爲了一個小小曲家,去挖出黃家,如果爲黃家挖出曲家,那纔是包庇。

而且不止如此,當初曲家犯案,僅僅是放棄了北平的生意,而這次查出來的,竟然是黃家以士兵性命爲代價,搶奪曲家的生意,而參與之人,實在太多了。

一個工程事故,一下子上升到了陰謀害命,官場舞弊,這罪行可就大多了。

而要抓捕的黃家人有一百多人,其中近半數要處死,牽連官員近千人,僅北平監督工程的官員就牽連了一百多人,這比以前曲家承擔的結果,大得太多了。

百姓這才知道,這次是川軍的一個大官的親人犯案,而且是窩案。

以前這些百姓,都覺得川軍是爲百姓作想的,畢竟在劉璋的主持下,數都數不過來的惠民政策,還有川軍轄地比起江東河北明顯的繁華,更是讓百姓深信無疑。

正因爲覺得川軍是愛護百姓的。所以幽州的百姓,河北的百姓,對川軍沒有任何牴觸。

可是現在才知道,川軍中也有齷齪的一面,也有官員貪污腐敗,而且不在少數,也有玩弄權力爲家族謀利,而且不擇手段。

並且這個家族還是像黃權這樣的川軍大員的家族。

百姓從對川軍的盲目推崇中清醒過來。

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民心。以前的百姓,川地百姓只是感激川軍帶給他們好日子,剷除世族後,賦稅變低了,各種新舉措後。糧食產量變高了,底層百姓只要努力讀書也能做官了。

他們完全無條件的支持川軍,很多百姓只要有人說川軍壞話,都會怒目而視。

而其他地方的百姓,河北幽州江東等地,只是一心想着盼着川軍到來,覺得只要川軍到來了。官府就清廉如水了,自己就能想川地百姓那樣過上好日子了。

所以川軍一統天下,他們歡呼雀躍。

而現在這個案子,將他們從迷夢中喚醒。盲目變得理智,他們知道,川軍也有不好的一面,並不是那麼完美。

但是百姓卻不會因此就反感和懷疑了川軍。他們現在要等的,是一個結果。

抓捕了這麼多黃家人。抓捕了這麼多官員,其中包括黃權和黃玥的至親,而且那麼多官員同時被殺必然引起一定混亂。

劉璋馬上就要稱帝,川軍敢處置嗎?會不會虎頭蛇尾?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纔是川軍威望直線下跌的時候。

聽聞北平發生窩案,攝國皇太后伏壽“震怒”,帶着長安的大部分文武,包括所有的上層官員,來到北平監督執法。

但是所有人都不太明白,雖然案子是北平發生的,爲什麼一定要在北平處決,大多數犯案官員都是外地的,全部押解去了北平。

包括江東的世族和在河北,青州,徐州,兗州,揚州抓捕的世族,也一併押解北平。

待所有犯案人到達北平後,劉璋下令這次犯案的黃家家族成員,還有犯案的官員,與那些世族一起處決。

所有人再次驚詫,劉璋這是自己在打自己的臉嗎?明明那些世族就是牴觸新政,纔在川軍的暴力下被抓。

現在這些伴隨着新政起來的官員和家族,一樣的犯罪,一樣的自私,劉璋卻將這些人和以前的傳統世族成員一起處決,這不是打自己耳光是什麼?

可是就在這種詫異中,百姓心裡突然感覺很踏實,原本還懷疑劉璋即將稱帝,會不會嚴懲手底下的官員和勳臣親屬。

現在不但是要懲治,還是用這種打自己臉的方式懲治,這和罪己詔有差不多的性質,卻比罪己詔更嚴厲。

雖然川軍的確出現了很多官員和勳臣親貴犯案,但是這樣的公開處置,反而讓百姓覺得更加可靠,從最開始的盲目擁護脫出來,現在更看到了川軍的務實。

彷彿回到了當初劉璋下令凌遲劉瑁的時候,當時的益州百姓,和現在的大漢百姓,何嘗不是一個心思。

牽連這樣大的窩案,在登基前這麼敏感的時刻發生,又是如此凌厲的處置,立刻成爲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

可是很快,又一個消息傳來,天師道的張魯張天師,在峨眉山上偶見東北方紅光沖天,隨即帶着高徒來到河北,在北平以北,發現了千年不出的長生不老殿。

傳說長生不老殿,只有聖君臨朝纔會出現,三皇五帝登位,皆有長生不老殿出現在聖君治所之城。

自夏禹之後,長生不老殿隱沒,上一次出現是公元前1056年,正是周武王繼承王位之時,之後武王觀兵孟津,大會一千諸侯。牧野大戰大敗商紂王,開創大周基業。

長生不老殿意味着聖君即將臨朝,同時也意味着天下即將大治,是最大的福瑞之兆。

百姓聞之,很快就知道了長生不老殿出現的原因是什麼,那不止是蜀王劉璋即將登基,而是因爲劉璋下令誅殺官員中的害羣之馬和誅殺那些唯利是圖殘害人民的勳臣家族子弟。

要不然怎麼會這麼巧,劉璋剛下完令,長生不老殿就出來了。

可是唯一讓大漢百姓想不通的是,長生不老殿爲什麼不是出生在長安,而是北平?難道是因爲北平處決那些犯人嗎?

長生不老殿都是出生在君王治所之城,這是意味着北平要成爲大漢首都了嗎?

沒人能讓長生不老殿這麼短時間出現第二次,那壓根也沒人信,定都長安的話,明顯就是放棄了這個福瑞啊。

也就是說,要想大治,一定要定都北平嗎?

除了幽州百姓高興瘋了,河北百姓也跟着歡樂,其他各州百姓都鬱悶了,埋怨爲什麼不在長安或者洛陽處決犯人,要知道,北平,太偏僻了。

雖然這些百姓很多一輩子也走不出鄉里,可是畢竟印象上,長安洛陽距離自己家近多了。

關中百姓和那些商人更是有些惶恐,京城要是定在北平,那長安的繁華肯定會打對摺,這直接影響他們的利益。

一個長生不老殿,或許還不能就這樣讓大漢定都北平,百姓和所有官員商人都這樣想着。

可是接着,在中國傳教士中最高地位的佛教禪師紅葉禪師,宣佈在北平以東的崆峒山(位於天津)看到萬丈佛光,乃是萬佛降臨之兆。

佛教現在剛剛在劉璋扶持下,經過第一波大規模的傳教,雖然還遠遠不及道教的影響力,但是已經有很多信徒,佛教言論不可忽略。

紅葉禪師帶着僧侶朝拜崆峒山,聲稱這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佛陀發現東方聖君臨朝,前來普灑仁慈佛光,一爲朝賀,同時也助聖君一臂之力,讓大漢在聖君治理下,更加繁榮昌盛。

北平東北的原始森林邊緣,許多獵戶發現了吉祥神獸麒麟獸。

北平百姓還從許多蜜蜂蝴蝶背上,看到了赤帝之都的鐘鼎文字,本來百姓還不認識,給了一些世代研習陰陽術的老人才看出端倪,認了出來。

種種異象紛至沓來,無不指着一點,劉璋乃是赤帝轉世,聖君臨朝,而北平就是聖君治所之城,赤帝之都。

這一下,除了關中百姓很失望,沒有百姓反對定都北平了,其實定都哪裡,他們並不是很關心,只是覺得長安洛陽曆來就是治所,換一個偏僻地方不習慣而已。

而剩下的,就是商人和官員,許多大商家的總部都在長安,要搬遷到北平會損耗,這還是小事,關鍵是北平如果是首都,那商業很明顯會以北平爲中心展開。

可是這裡太遠了,不止是國內轉移貨物路線較長,而且距離西域和西南絲綢之路也很遠,這會加大他們的商業成本。

他們是不願意遷都北平的。

那些官員大部分是劉璋從荊益和雍涼帶起來的,誰都希望首都距離自己老家近點,而最重要的是他們勢力分佈也大多在西邊,現在遷都,他們不得不重新在北平紮根。

這更是他們不希望的。

另外還有偏僻,寒冷,太靠近草原等因素,都讓許多官員不滿。

可是不滿能如何?

長生不老殿,萬丈佛光,麒麟神獸,馱着鐘鼎文的蜜蜂蝴蝶,都在北平,如果反對定都北平,難道是不要這些祥瑞嗎?

哪怕一些比較開明的人知道這是假的,可是也不敢說破,那纔是找死的行爲。

第794章 三軍混戰第19章 蠻滅第276章 暗夜大戰第970章 不過一個官位第853章 全軍覆沒第25章 萬萬不可第925章 不必介意第530章 從夏侯惇之死開始第548章 大漢皇后第822章 棺材裡也能吃東西第264章 不知道她黃月英的厲害第934章 騎兵洪流第442章 諸葛亮心煩第503章 龐統的天賜良機第500章 當我死了嗎第427章 一介斯文第177章 兵簇第659章 樓蘭國第97章 忠言逆耳第772章 跪在姑娘腳下第454章 孫權的無奈第421章 銀月第524章 大軍攻城第826章 樓蘭的地下古城第517章 不缺你一個諸葛亮第285章 都要來佔便宜第615章 本來不想那麼壞第514章 氐人首領折蘭英第310章 西南絲綢之路第652章 斷了一臂第250章 大爭之世第601章 不速之客第107章 逞心如意第142章 請你看清楚了第452章 海子湖第373章 魏延之心第971章 天衣無縫第663章 烏孫國第399章 兩隻黃鸝鳴翠柳第92章 三爺第394章 血,不要冷第547章 孫尚香出嫁第928章 大戰開啓第793章 藤甲兵也會死第779章 女王幫倒忙第527章 墓葬草原第634章 大喬與孫尚香第668章 你們說完了嗎第32章 江州屠殺第899章 倭奴國的發展第68章 親筆信第400章 商人在亂世第255章 黃月英投效的真正原因第626章 西域風雲突變第771章 就算再強,必然滅亡第649章 卑陸國大戰第939章 必死無疑第922章 行錯房第218章 井裡發現兩頭死豬第954章 那人跑哪去了第339章 龐德投降第438章 如果第886章 江東變局第50章 天機神算第626章 西域風雲突變第909章 異變突起第63章 月光照白冰第169章 黑臉小兵第787章 被算計的感覺第16章 罵人第39章 我要去麼第542章 槍王對決:百鳥朝鳳VS七探蛇盤第134章 最後的畫面第377章 五毒之首第505章 張飛身死第410章 比武娶親第56章 何以入眠第208章 諸葛亮望風而遁第191章 漢人的御人之術第59章 守寡也不冤枉第365章 鐵球與劍第984章 土包子第196章 周不疑那腦袋第410章 比武娶親第292章 兵馬混戰,風起雲涌第238章 願爲皇叔效犬馬之勞第253章 龐統薦人才第890章 出征第285章 都要來佔便宜第878章 王越來投第947章 曹丕之死第203章 初漢三傑會的我都會第448章 名士激辯,各懷鬼胎第189章 屈辱,讓人窒息第313章 提兵百萬西湖上第441章 叫聲主公聽聽第171章 荊襄妖孽第832章 浪淘盡,英雄第457章 最佳地利第503章 龐統的天賜良機
第794章 三軍混戰第19章 蠻滅第276章 暗夜大戰第970章 不過一個官位第853章 全軍覆沒第25章 萬萬不可第925章 不必介意第530章 從夏侯惇之死開始第548章 大漢皇后第822章 棺材裡也能吃東西第264章 不知道她黃月英的厲害第934章 騎兵洪流第442章 諸葛亮心煩第503章 龐統的天賜良機第500章 當我死了嗎第427章 一介斯文第177章 兵簇第659章 樓蘭國第97章 忠言逆耳第772章 跪在姑娘腳下第454章 孫權的無奈第421章 銀月第524章 大軍攻城第826章 樓蘭的地下古城第517章 不缺你一個諸葛亮第285章 都要來佔便宜第615章 本來不想那麼壞第514章 氐人首領折蘭英第310章 西南絲綢之路第652章 斷了一臂第250章 大爭之世第601章 不速之客第107章 逞心如意第142章 請你看清楚了第452章 海子湖第373章 魏延之心第971章 天衣無縫第663章 烏孫國第399章 兩隻黃鸝鳴翠柳第92章 三爺第394章 血,不要冷第547章 孫尚香出嫁第928章 大戰開啓第793章 藤甲兵也會死第779章 女王幫倒忙第527章 墓葬草原第634章 大喬與孫尚香第668章 你們說完了嗎第32章 江州屠殺第899章 倭奴國的發展第68章 親筆信第400章 商人在亂世第255章 黃月英投效的真正原因第626章 西域風雲突變第771章 就算再強,必然滅亡第649章 卑陸國大戰第939章 必死無疑第922章 行錯房第218章 井裡發現兩頭死豬第954章 那人跑哪去了第339章 龐德投降第438章 如果第886章 江東變局第50章 天機神算第626章 西域風雲突變第909章 異變突起第63章 月光照白冰第169章 黑臉小兵第787章 被算計的感覺第16章 罵人第39章 我要去麼第542章 槍王對決:百鳥朝鳳VS七探蛇盤第134章 最後的畫面第377章 五毒之首第505章 張飛身死第410章 比武娶親第56章 何以入眠第208章 諸葛亮望風而遁第191章 漢人的御人之術第59章 守寡也不冤枉第365章 鐵球與劍第984章 土包子第196章 周不疑那腦袋第410章 比武娶親第292章 兵馬混戰,風起雲涌第238章 願爲皇叔效犬馬之勞第253章 龐統薦人才第890章 出征第285章 都要來佔便宜第878章 王越來投第947章 曹丕之死第203章 初漢三傑會的我都會第448章 名士激辯,各懷鬼胎第189章 屈辱,讓人窒息第313章 提兵百萬西湖上第441章 叫聲主公聽聽第171章 荊襄妖孽第832章 浪淘盡,英雄第457章 最佳地利第503章 龐統的天賜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