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草木皆兵

費禕步履從容的走進了內城,臉上掛着平靜的笑容,並且一直把這個笑容帶到了孫權面前,這才嚴肅的上前行禮。

不過,誰都看得出來,這純屬是禮節性的,與緊張無關。

孫權歪坐在榻上,半眯着他那雙著名的碧眼,似笑非笑的打量着費禕,嘴角的幾根紫色的鬍鬚顫了顫。旁邊站着的諸葛恪見了,上前一步,笑道:“君今日意態從容,莫非有什麼喜訊傳來?”

費禕看看他,矜持的笑了笑:“同喜同喜。”

諸葛恪眨了眨眼睛:“諸葛丞相大捷了?”

“正是。”費禕面不改色,轉向孫權,朗聲說道:“外臣剛剛收到消息,我家丞相北伐已畢,取關中而還。現在大軍已經班師,不日即到永安。聞說大王在此,欲以大王一晤,還請大王稍候數日。”

孫權臉上的笑容一僵,隨即又撲哧笑了一聲:“你家丞相不是在隴右的嗎,怎麼只取了關中,卻沒提隴右?”

費禕微微一笑:“丞相用兵,奇變無方,非常人可想。天下人都以爲丞相意在隴右,焉知我原本就意在關中。大王,關中的地勢比起隴右來可重要多了。而且,脣亡齒寒,關中入手,隴右又豈能獨存?”

孫權的嘴角一抽,無言以對。他知道費禕在說謊,爲諸葛亮遮掩,可是他也沒有證據證明,費禕以一句兵不厭詐就全給解決了。諸葛恪也有些爲難,他也不相信費禕說的,可是他能當着這麼多的面說自己的叔叔不要臉,把別人的功勞當成自己的功勞麼?

君臣二人相視苦笑,對費禕的巧辯無可奈何。費禕幾次出使東吳,他們之間已經較量了無數次,能讓費褘吃癟的時候還真不多。

“既然諸葛丞相有消息來,那他對我的提議如何答覆?”孫權不再和費禕兜圈子,直奔要害:“應還是不應,今天該給我一個準信了吧?”

費禕點點頭:“丞相的確有回覆。不過,丞相對大王的想法,有些不同意見。”

“不同意見?”孫權沉下了臉,坐正了身子,雙手撫膝,哼了一聲。諸葛恪等侍從也立刻收起了笑容,大殿裡的氣氛頓時變得冷厲了起來。孫權冷笑道:“我本無須理會他,只不過是礙於盟約,這才通知他一聲。你以爲他不同意,我就做不得嗎?”

費禕看看他,拱拱手:“大王,我家丞相,也正是因爲雙方結盟的份上,才提醒大王一句。”

“是嗎,那我倒在聽聽,他提醒我什麼。”

“大王,如果我記得不錯,你這吳王的爵位,是曹魏封拜的吧?”

孫權惱怒的瞪着費禕,冷哼一聲,不予作答。他也不好回答,因爲費禕說的是實情。

“如果大王稱帝,不知道曹睿是派使者來賀,還是派大軍來討伐?”

“他現在要攻取關中,哪有什麼兵力來侵犯我江東。”羊衜接上了話頭,不緊不慢的說道:“再說了,就算他大舉來犯,又能如何。數次南侵,他哪次不是大敗而歸?”

費禕撲哧一聲笑了,看看羊衜,搖搖頭,一副很不屑的樣子。孫權看了,更加不爽,陰着臉,正要喝斥,費禕咳嗽了一聲:“大王,你忘了這吳王之位,是怎麼來的嗎?莫非你還想重施故技?”

孫權一愣,頓時臊得滿面通紅。

吳王之位怎麼來的?孫權最清楚不過了。當時曹丕剛剛篡漢,地位不穩,而他卻面臨着劉備大舉來犯的危機。他生怕被劉備和曹丕兩面夾擊,只好向曹丕稱臣,曹丕這才封了他做吳王。如今他兵臨益州,又逼着諸葛亮承認他稱帝,如果諸葛亮不接受,他隨時有可能和蜀漢再次大戰。這和當年的情況有相似之處,但是問題在於,他就算再向曹睿稱臣,曹睿可能封他做皇帝嗎?曹睿肯定發兵討伐,讓他兩線作戰啊。

更重要的是,費禕用這種方式來指出這一點,讓他非常沒面子,根本無法反駁。

諸葛恪見孫權窘迫,連忙出言解圍:“你不要忘了,你們雖然得了關中,可是關中荒殘,短期內,關中無法自給。再者,關中居高臨下,對曹魏的重要舉世皆知,與多次侵吳無功而返相比,曹魏豈會舍彼就此?倒是你們,就算戰事上一時順利,舉國皆兵,又能撐到幾時?”

費禕聳聳肩,不以爲然。“這一點請諸君放心,關中固若金湯,曹魏已經攻了數月,依然寸步難進。再堅持下去,恐怕最先支撐不住的不是我們,而是他,所以嘛,你們看着吧,他很快就會撤兵。到了那時候,他應該有足夠的兵力伐吳。”

“你說他撤兵就撤兵?”羊衜冷笑一聲。

“他不撤兵,我們就逼他撤兵。”費禕哈哈一笑:“因爲,他再不撤兵,只怕宛城不保。”

孫權眼神一縮,厲聲道:“你說什麼?你們要攻擊宛城?”

費禕點點頭:“大王,這就是我今天來請見的第二個任務。我軍將攻擊宛城,爲避免引起盟友誤會,特此通知。”

孫權和諸葛恪等人面面相覷。關中大戰,永安局勢緊張,諸葛亮還有餘力出兵宛城?他真是出兵宛城,對付曹睿,還是出兵江陵,抄我東吳的後路?

正如魏霸所說,襄陽是個癢癢肉,只要輕輕一碰,不管是曹魏還是東吳,都會緊張起來。費禕越是說得風清雲淡,孫權心裡越是打鼓。在沒有得到確切消息之前,他不可能完全相信費禕的話,但是費禕作爲一國使者,正式向他提出通知,卻不可能是空穴來風,很可能諸葛亮確有此意。

“這麼說,這件事……沒商量的餘地了?”孫權沉聲道。

“不是這個意思。”費禕搖搖頭,“只是現在的時機不對。如果現在大王要稱帝,我家丞相忙於軍務,肯定是沒時間來祝賀大王的。這也是爲大王着想,還請大王體諒。”

孫權不再說了,諸葛亮說時機不對,並沒有徹底反對,顯然是留下了商量的餘地,同時也把這個當成了一個誘餌,正如他威脅諸葛亮要進攻益州一樣,諸葛亮反過來也威脅他。

吳蜀的實力差不多,吳略強一些,但是差距沒有那麼絕對,更何況旁邊還有一個魏國在虎視眈眈。孫權不敢保證他如果稱帝,魏國會無動於衷。如果魏蜀再達成協議,聯合攻吳,那可就真的麻煩了。

當年如果不是曹丕急於尋求道義上的支持,他又怎麼可能渡過那個難關。只要陳兵江岸,他就麻煩大了。現在的曹睿可不是當年的曹丕,他處事果斷,明於是非,不可能再上他的當。而諸葛亮也不是一個迂腐之人,他也不像劉備那麼衝動,他完全有可能和曹魏化敵爲友,聯手攻擊東吳。哪怕只是像現在一樣牽制牽制,不真正動手,也足夠東吳緊張的了。

孫權不得不考慮這個後果,仔細權衡諸葛亮可能採取的措施。

就在孫權猶豫不決的時候,輔國將軍陸遜送來了消息,蜀漢軍加強了安橋塞的戒備,有大量的斥候進入吳國的疆界,似乎有大的舉動。經過斥候打探,房陵一帶正在大量打造軍械,而主持這項事務的人正是剛剛在關中建功的魏霸。

這個消息證實了費禕的話,但是隻證實了一半:蜀軍將從房陵方向出兵,是否以宛城爲目標,現在還不好說,看這架勢,倒更像是以吳國爲目標。

孫權緊張起來,立刻召見費禕,責問他爲什麼蜀漢會加強安橋塞的戒備。

費禕很坦然的回答了他一句話:我們加強安橋塞的戒備,正如大王增兵西陵,都是很正常的事啊,有什麼好奇怪的?

孫權啞口無言,過了一會兒,又問道:“魏霸……真來房陵了?”

費禕有些猶豫,似乎不太想說,過了好一會兒,才勉強點點頭:“是的,他是丞相派來協調房陵戰事的代表,而且他在關中打造的各種軍械,在關中攻防戰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丞相希望他能在宛城之戰中,同樣發揮出色。”

孫權和諸葛恪等人交換了一個眼神,不寒而慄。魏霸是蜀漢年輕一輩中少見的人才,去年,他挫敗了司馬懿的奇襲,保住了房陵。今年,他在長安,僅僅用兩萬人就牢牢的佔據了長安,讓曹魏十多萬大軍不能前進一步。這樣的人到了房陵,作用不下於一萬精兵。不管他的目標是誰,都不能掉以輕心。

從另外一個角度說,魏霸離開關中,證明了費禕所說的情況屬實,關中戰事勝負已定,曹魏在短時間內無法收復關中,戰事已經進入僵持階段。既然如此,那曹睿完全有可能暫時收回大軍,喘口氣,做好再戰的準備。畢竟十萬大軍征戰,消耗太大,就算魏國的實力強悍,也無法一直支撐下去。

問題是,誰敢肯定曹睿收回的拳頭下一次出擊時,不會是東吳?

……

就在孫權被這個消息搞得疑神疑鬼的時候,宛城的曹睿也在揣摩着局勢的變化。相比於孫權的猜想,他對局勢要清楚得多。他剛剛收到了夏侯懋的書信,知道隴右之戰已經結束,除了上邽之外,張郃圓滿的完成了任務,重新控制了隴右。可是諸葛亮的主力進入關中,加強了關中的防守能力,也讓他收復關中的希望變得更加渺茫。在這種時候,魏霸趕到房陵,厲兵秣馬,自然也就包含了大多的意味。

是的,魏霸是來攪局的,這算不上什麼陰謀,甚至可以說是光明正大的陽謀。可是襄陽這個位置是如此的敏感,魏吳之間又缺乏真正的信任,這一招哪怕是虛的,也足以使局勢複雜化。更何況三萬大軍,加上魏霸打造的軍械,已經具備了化虛爲實的能力,誰能保證魏霸不會真的出兵襄陽? wωω●тTk Λn●C〇

往深的一步想,如果吳蜀又一次達成了聯盟,合力北伐,誰又能保證襄陽不會失守?

曹睿不敢怠慢,召集羣臣商議,最後只得採取了一個相對保守的措施:增兵襄陽,命令武關道的司馬懿後撤到武關休整,隨時準備增援襄陽。命令都督揚州的滿寵做好渡江作戰的準備,威脅孫權的後路,牽制孫權,以免他又和蜀漢聯手。

——————

老莊再一次目瞪口呆,那隻虎一騎絕塵,把老莊擠出了分類前六,後面的追兵越來越緊,眼看着又一次要蹂躪老莊。老莊坐不住了,特此聲明,今天要加更,老莊要動力啊。

第439章 神犬辨忠奸第455章 援兵第615章 大將風度第1019章 大禮第202章 壯士斷腕第988章 分化第521章 忽悠大名士第100章 忍氣吞聲第26章 標新立異第426章 辰水之戰(一)第1009章 孤臣第362章 忍無可忍第871章 危險與機遇第40章 調戲第815章 眼界之別第2章 馬家有女第287章 以少勝多第523章 奪兵第976章 勒索第187章 棋逢對手第596章 蟄伏與張揚第323章 倒打一耙第169章 魏延教子第1009章 孤臣第341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39章 話中有話第399章 代價第455章 援兵第314章 戰機第99章 鴻門宴(下)第215章 鬼神莫測第408章 伏兵第192章 將計就計第64章 黨爭第423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1007章 宣戰第597章 以靜制動第576章 委曲求全第531章 圍魏救趙第707章 氣死人,不償命第158章 潼關第142章 第一戰第905章 攻心第944章 夫復何求第552章 無地自容第895章 會獵白狼山(中)第835章 近水樓臺第766章 大家都很忙第304章 攻城第513章 禍兮福所倚第837章 以守爲攻第17章 有恃無恐第795章 彷彿當年第764章 生意人第182章 第二次交手第796章 天使與魔鬼第147章 夾擊第786章 暗戰第849章 選擇第275章 傳說中的鈴鐺第638章 人心隔肚皮第280章 四兩撥千斤第706章 風捲殘雲第275章 傳說中的鈴鐺第865章 煥然一新第834章 挖牆角第413章 公主與俘虜第124章 是棋子,還是棋手?第179章 示之以弱第897章 擒賊先擒王第253章 交心第525章 烈士暮年第261章 家賊難防第568章 節外生枝第160章 軟硬兼施第497章 人人都怕亡命徒第175章 不言自明第857章 坑兒的爹第868章 眼界與胸懷第349章 面子第322章 謀國謀身自有別第414章 事出反常第338章 疑竇叢生第11章 非常不靠譜第765章 未雨綢繆第445章 恩威並施第133章 生財有道第90章 第一次第63章 性格即宿命第213章 堂堂之陣第253章 交心第428章 辰水之戰(三)第694章 有備無患第505章 神蹟第490章 橫看成嶺側成峰第455章 援兵第900章 最後一策第494章 鬥智
第439章 神犬辨忠奸第455章 援兵第615章 大將風度第1019章 大禮第202章 壯士斷腕第988章 分化第521章 忽悠大名士第100章 忍氣吞聲第26章 標新立異第426章 辰水之戰(一)第1009章 孤臣第362章 忍無可忍第871章 危險與機遇第40章 調戲第815章 眼界之別第2章 馬家有女第287章 以少勝多第523章 奪兵第976章 勒索第187章 棋逢對手第596章 蟄伏與張揚第323章 倒打一耙第169章 魏延教子第1009章 孤臣第341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39章 話中有話第399章 代價第455章 援兵第314章 戰機第99章 鴻門宴(下)第215章 鬼神莫測第408章 伏兵第192章 將計就計第64章 黨爭第423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1007章 宣戰第597章 以靜制動第576章 委曲求全第531章 圍魏救趙第707章 氣死人,不償命第158章 潼關第142章 第一戰第905章 攻心第944章 夫復何求第552章 無地自容第895章 會獵白狼山(中)第835章 近水樓臺第766章 大家都很忙第304章 攻城第513章 禍兮福所倚第837章 以守爲攻第17章 有恃無恐第795章 彷彿當年第764章 生意人第182章 第二次交手第796章 天使與魔鬼第147章 夾擊第786章 暗戰第849章 選擇第275章 傳說中的鈴鐺第638章 人心隔肚皮第280章 四兩撥千斤第706章 風捲殘雲第275章 傳說中的鈴鐺第865章 煥然一新第834章 挖牆角第413章 公主與俘虜第124章 是棋子,還是棋手?第179章 示之以弱第897章 擒賊先擒王第253章 交心第525章 烈士暮年第261章 家賊難防第568章 節外生枝第160章 軟硬兼施第497章 人人都怕亡命徒第175章 不言自明第857章 坑兒的爹第868章 眼界與胸懷第349章 面子第322章 謀國謀身自有別第414章 事出反常第338章 疑竇叢生第11章 非常不靠譜第765章 未雨綢繆第445章 恩威並施第133章 生財有道第90章 第一次第63章 性格即宿命第213章 堂堂之陣第253章 交心第428章 辰水之戰(三)第694章 有備無患第505章 神蹟第490章 橫看成嶺側成峰第455章 援兵第900章 最後一策第494章 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