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借勢

李嚴用了半年時間,連克襄陽、宛城,將南陽郡收入囊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同時,也展示了自己的用兵才能。相比於諸葛亮兩次北伐的緩慢進程,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這個大將軍當得名至實歸,也從側面證明了諸葛亮不知兵的論斷,爲從諸葛亮手中奪回兵權,實現當初劉備遺詔奠定了基礎。

如果一切順利,諸葛亮將兵權拱手相讓,甘心做一個只負責民事的丞相,也就等於拱手讓出了蜀漢的控制權。沒有兵權的丞相是不足懼的,兵權在手的大將軍隨時都可以彈劾丞相。

任何時候,兵權都是一個殺手鐗。

諸葛亮不肯束手就縛,寧可丞相府在成都被大將軍府壓制得喘不過氣來,也不肯放棄兵權,回到成都,無非是想將關中、隴右的兵權牢牢的抓在手中,利用北伐幷州的戰功來證明自己,從而達到反制李嚴的目的。

李嚴用皇帝的名義下詔,決定兩三年之內不大動干戈,與民休息,也是想限制諸葛亮立功,至少不讓他有藉口動用全國之力出師。在李嚴看來,如果沒有益州的幫助,僅憑漢中、關中的實力,諸葛亮能集結的力量非常有限,平定幷州的可能性非常小。

所以對諸葛亮的出師幷州,他並沒有阻攔,而是抱着一種看戲的心態,等着諸葛亮勞師動衆卻一無所得的時候,再義正辭嚴的指責諸葛亮,坐實他不知兵的罪名。徹底剝奪他手中的兵權。

原本一切都和李嚴估計的差不多,唯有一件事有些意外,魏霸居然同意了諸葛亮用戰馬換烈火彈的要求,並且又同意諸葛亮用打白條的辦法,前後給了諸葛亮一百二十萬枚烈火彈,五十萬石米。這是一個切切實實的幫助,且不說一百二十萬枚烈火彈,僅是五十萬石米,就給諸葛亮多出了兩個月的時間。

李嚴很生氣,不過他卻拿魏霸沒辦法。這不是官方撥付。而是民間交易,從道理上來說,李嚴無法指責魏霸。等他擊敗了諸葛亮,獨攬大權的時候。他再來追究魏霸的責任。甚至不需要什麼理由。朝堂上對付政敵。理由從來都是次要的,實力纔是最根本的倚仗。

李嚴也清楚,魏霸這麼做正是他心虛的表現。如果諸葛亮敗得太慘。讓李嚴獨大,他的下場也不會太好。兔死狐悲,從他自己的利益出發,他也需要幫助諸葛亮。否則,僅憑諸葛亮的一張白條怎麼可能換到百萬枚烈火彈,五十萬石米。

三人較力,就和三國紛爭一樣,敵人和盟友都是不固定的。除非一方佔絕對優勢,否則誰也沒有十足的勝算,連橫合縱是免不了的事情。

好在這一切都在李嚴能夠接受的範圍以內,他相信魏霸也不會希望諸葛亮一家獨大,一百二十萬枚烈火彈、五十萬石米,也不足以讓諸葛亮奠定勝局。

可是,諸葛亮現在的推進速度卻徹底動搖了李嚴的信心。不到兩個月時間就推進到洛陽外圍,讓他一個月的時間拿下襄陽的戰績顯得那麼蒼白,那麼不值一提。如果諸葛亮再順利拿下洛陽城,那以後誰還會記得他李嚴拿下宛城的戰績?

面對凱旋的諸葛亮,他還有機會嗎?

這是一個突如其來的危機,不由得李嚴不緊張。

馬謖也有些慌亂,不過,可能是因爲他不是諸葛亮最直接的對手,所以他不像李嚴這麼緊張,還保持着基本的理智。他思索片刻,笑了起來。

“大將軍,丞相的進兵速度的確很快,可是這並不能代表什麼。”馬謖緩緩的吐了一口氣,擡起頭,笑容滿面的看着李嚴:“大將軍,與其說丞相進展神速,不如說魏軍準備不足。自從函谷關遷到新址之後,函谷之險已經不存,曹真久病,兵力又不足,面對丞相的新銳之師,連戰連敗也在所難免。如今丞相兵臨函谷關,離洛陽不到三十里,魏軍已經退無可退,必然死守。丞相卻是離長安千里,遠途運輸之難,可想而知。此爲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也。”

李嚴沉默不語。這些話都是空話,你可以說他有道理,也有可說他一點道理也沒有。諸葛亮又不是第一次領兵,這些道理他能不懂?

“其次,丞相如此迅速進兵,恐怕也是不得已。現在已近臘月,離明年春耕還有三到四個月,他已經將漢中、關中的存糧抽調一空,十幾萬的壯丁聚集在戰場上,如果不能在春耕之前解決戰鬥,讓這些壯丁們回到土地上耕種,明年秋天,他收什麼?”

李嚴眉頭一挑,心有所動。這個理由比剛纔那個理由更實在一些。諸葛亮全力以赴,如果不能在春耕前解決戰鬥,春不種,秋不收,關中大飢在所難免。沒有糧,縱使立了不世之功又如何,關中又如何穩定。關中是諸葛亮的根基所在,他不可能坐視關中崩潰。

不過,李嚴依然不放心。諸葛亮能這麼快的攻到函谷關,就不能再接再厲攻下洛陽?就算他無法攻克洛陽,但是分兵攻取幷州也是有可能的。別忘了吳軍也在攻擊,前鋒已經到達潁川,離洛陽不過一步之遙。一旦雙方夾擊洛陽,曹睿又能守得住多久?

速戰速決,也許正是諸葛亮的計劃。

李嚴沒有和馬謖再討論,用兵的事,和馬謖討論沒有意義。在馬謖離開之後,李嚴給孟達寫了一封信,希望他做好準備,必要的時候或是出兵潁川協攻洛陽,分一杯羹,或是準備攻擊吳國,破壞聯盟,打亂諸葛亮的計劃。

馬謖離開大將軍府之後,也立刻給魏霸寫了一封信。他在李嚴面前說得頭頭是道,可是他對結果如何也無法預測。他現在只能和魏霸結成聯盟。看看魏霸怎麼打算。在他看來,諸葛亮能不能一股作氣的拿下洛陽和幷州,魏霸願不願意出手幫忙將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

成都城外的諸葛莊園。

黃月英摟着諸葛瞻,靜靜的看着院中的一叢翠竹。雖然已經是冬天了,可是成都氣候溫暖,竹子又是常綠的植物,居然看不出一點冬天的肅殺,只是翠色有些暗啞,不像春天的竹子那麼鮮亮。

馬氏拉着諸葛攀的手,默默的站在一旁。目光不時的瞄一下案上的書信。

這封書信是剛從前線發來的。諸葛亮不管多忙。每隔三五天總會寫一封信回來,或是敘說前線的情況,或是詢問家裡的事務,又或者是沒什麼大事。純屬問候。從第二次北伐開始。他已經兩年多沒有回成都了。就是通過這些書信和黃月英保持聯繫。

黃月英的心情從來沒有這麼沉重過,甚至是幾個月前當諸葛亮臥牀不起的時候,她都沒有這麼擔心過。馬氏不知道諸葛亮的信裡寫了些什麼。也許是戰局不順利?

想到前線,馬氏總是不由自主的會想到亡夫諸葛喬。如果諸葛喬還活着,他肯定會是丞相的得力助手,而自己的境地也不會這麼尷尬。她是襄陽馬家的人,她和諸葛喬的婚姻就是襄陽馬家和諸葛亮友誼的象徵,現在馬家和丞相已經決裂,諸葛喬也死了,她在諸葛家的地位也變得非常尷尬。

“嫂嫂。”諸葛均快步走了進來,身後跟着一箇中年人。

黃月英詫異的看了諸葛均一眼,不知道他怎麼會把陌生人領進門,事先卻不通知一聲。

“嫂嫂,這是我的族弟諸葛誕,字公休,剛從長安趕來。”

黃月英眼神一緊,她知道這個人,聽諸葛亮提起過。諸葛誕從洛陽來,在長安求見諸葛亮,諸葛亮覺得這個人太浮誇,不實在,所以暫時沒有安排他具體事務,讓他先在長安遊歷一段時間,瞭解一下長安的情況。後來諸葛誕就再也沒有出現過,沒想到他居然跑到成都來了。

“原來是公休,請坐。”黃月英不動聲色的揮了揮衣袖,順手收起了案上的書信。又讓僕人奉上茶。黃月英的臉色溫和而莊重,既不過分熱情,又不是讓人覺得生份。

“不知公休從長安來,有何見教?”

諸葛誕放下手中的茶杯,微微一笑:“嫂嫂,你想必已經收到兄長的書信,知道前線的戰況了。”

黃月英不置可否。

“那嫂嫂以爲,兄長爲何兵臨城下,卻又停滯不前?”

“我是婦道人家,對用兵之事所知有限,還請公休解惑。”

諸葛誕也不客氣:“其實也很簡單,是因爲兄長沒有一擊必勝的把握,而且承受不起失敗的後果,所以在猶豫。”

黃月英嘴角輕挑,隨即又恢復了平靜:“那他如何纔能有一擊必勝呢?”

“要麼引人助陣,要麼削弱魏軍的實力。”諸葛誕一點也不謙虛,直截了當的說道:“吳軍已經在攻擊潁川,只是他們的進度太慢,如果沒有特殊情部發生,在兩個月內,他們很難進入河南郡,圍攻洛陽。要想加快進度,就需要有另外的援軍。”

“哪來還有援軍?”

“南陽。”

“南陽?”黃月英沉吟片刻:“南陽的孟達是李嚴的人,他會出兵協助你兄長建功嗎?”

“南陽不僅有孟達,還有魏風,還有宗預、鄧芝。”諸葛誕拱了拱手:“在洛陽唾手可得的情況下,李嚴不會沒有分一杯羹的想法。與其讓他出兵襲擾東吳,敗壞聯盟,不如讓他出兵洛陽,助兄長一臂之力。”

黃月英心有所動:“那又當如何說動魏風出兵呢?”

諸葛誕笑了,擡起手,向旁邊指了指。

那是魏家莊園的方向。()

第459章 傷離別第893章 捉襟見肘第213章 堂堂之陣第215章 鬼神莫測第802章 東海有敵(下)第678章 兄弟聚首第574章 大逆轉第437章 誰更強第403章 弄假成真第449章 誘敵深入第681章 誰是誰的獵物第341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804章 生變第1018章 人心所向第20章 追得太緊第630章 橋山月第703章 挑戰書第307章 賭博第529章 不是交易第427章 辰水之戰(二)第534章 巧木不可雕第857章 坑兒的爹第520章 利益交換第164章 示威第731章 化害爲利第712章 破罐子破摔第423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178章 再相逢第695章 留一手第965章 華麗的轉身第671章 捲土重來第482章 平生大敵第879章 麋家回來了第773章 坐收漁利第112章 天才少女第986章 出征第407章 任重而道遠第604章 棋逢對手第67章 征程致歉第986章 出征第999章 剛剛開始第464章 心照不宣第848章 父與子第334章 己所不欲,必施於人第473章 山人有妙計第85章 張夫人的心病第268章 一念地獄,一念天堂第901章 利益集團第592章 國難財第994章 壽終第464章 心照不宣第386章 東方不敗第641章 利誘第568章 節外生枝第111章 驚鴻一瞥第683章 勸降第1006章 命中註定第794章 迷茫第108章 殺人第638章 人心隔肚皮第230章 分寸第949章 我可以等他死第544章 孺子可教第525章 烈士暮年第912章 後發制人第726章 命中剋星第202章 壯士斷腕第61章 修身先修心第638章 人心隔肚皮第366章 慧眼第147章 夾擊第326章 兩霸相逢智者勝第684章 以小搏大第852章 陷阱第495章 將軍陣前死第92章 引狼入室第736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38章 相見歡第935章 不離不棄第922章 對手的致敬第758章 討價還價第388章 越說越亂第507章 忍辱負重第617章 夾擊第791章 狹路相逢第274章 不遷怒,不貳過第715章 棋逢對手第485章 別來無恙第395章 丞相密令第12章 好大一個家第348章 正中下懷第1023章 不戰而降第429章 辰水之戰(四)第91章 以靜制動第469章 脫殼第716章 較量無所不在第549章 恥辱的開始第868章 眼界與胸懷第67章 征程
第459章 傷離別第893章 捉襟見肘第213章 堂堂之陣第215章 鬼神莫測第802章 東海有敵(下)第678章 兄弟聚首第574章 大逆轉第437章 誰更強第403章 弄假成真第449章 誘敵深入第681章 誰是誰的獵物第341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804章 生變第1018章 人心所向第20章 追得太緊第630章 橋山月第703章 挑戰書第307章 賭博第529章 不是交易第427章 辰水之戰(二)第534章 巧木不可雕第857章 坑兒的爹第520章 利益交換第164章 示威第731章 化害爲利第712章 破罐子破摔第423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178章 再相逢第695章 留一手第965章 華麗的轉身第671章 捲土重來第482章 平生大敵第879章 麋家回來了第773章 坐收漁利第112章 天才少女第986章 出征第407章 任重而道遠第604章 棋逢對手第67章 征程致歉第986章 出征第999章 剛剛開始第464章 心照不宣第848章 父與子第334章 己所不欲,必施於人第473章 山人有妙計第85章 張夫人的心病第268章 一念地獄,一念天堂第901章 利益集團第592章 國難財第994章 壽終第464章 心照不宣第386章 東方不敗第641章 利誘第568章 節外生枝第111章 驚鴻一瞥第683章 勸降第1006章 命中註定第794章 迷茫第108章 殺人第638章 人心隔肚皮第230章 分寸第949章 我可以等他死第544章 孺子可教第525章 烈士暮年第912章 後發制人第726章 命中剋星第202章 壯士斷腕第61章 修身先修心第638章 人心隔肚皮第366章 慧眼第147章 夾擊第326章 兩霸相逢智者勝第684章 以小搏大第852章 陷阱第495章 將軍陣前死第92章 引狼入室第736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38章 相見歡第935章 不離不棄第922章 對手的致敬第758章 討價還價第388章 越說越亂第507章 忍辱負重第617章 夾擊第791章 狹路相逢第274章 不遷怒,不貳過第715章 棋逢對手第485章 別來無恙第395章 丞相密令第12章 好大一個家第348章 正中下懷第1023章 不戰而降第429章 辰水之戰(四)第91章 以靜制動第469章 脫殼第716章 較量無所不在第549章 恥辱的開始第868章 眼界與胸懷第67章 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