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內伐謀,外伐交

“國家的棟樑?”馬謖冷笑一聲:“好一個國家的棟樑。”

李嚴有些幸災樂禍的看着馬謖,嘴裡卻惋惜的說道:“丞相爲人爲政,那都是無可指責的,可是這眼力多少有些欠缺。姜維一個不孝之人,怎麼就這麼入他的眼呢?六盤山全軍覆沒,這次上黨又是損失折將,無功而返,姜維志大才疏,就是個不可大用的庸才。比起幼常和魏霸來,他實在是不值一提,偏偏丞相卻如此看重他,多方維護,實在讓人想不通啊。”

馬謖哼了一聲:“大將軍,有什麼難以理解的呢,不過是兩隻孤雁相互倚靠罷了。”

李嚴想了想,頜首附和。“不錯,丞相不是荊襄人,對於荊襄人總是既想利用,又多有防範,所以纔會把姜維、蔣琬這樣的人當成心腹,卻對幼常、魏霸這樣的大才多方壓制。不過,爲政者當心懷天下,怎麼能斤斤計較於鄉里呢?丞相的胸懷,終究還是小了一些。”

馬謖知趣的奉承道:“大將軍所言甚是。要想成就大事,就應該像大將軍這樣包容四海,胸懷天下。大將軍,你看該怎麼處置洛陽之戰的責任者?”

“這件事牽涉到的人太多,倉促之下,難下定論,還是等朝議的時候再說吧。不過,幼常啊,我覺得這倒是一個機會。”

“一個機會?”馬謖茫然的看着李嚴:“還請大將軍指示。”

李嚴靠在案上,手指在案上輕輕敲了幾下,提示道:“幼常,你還記得魏霸的那個建議嗎?”

馬謖一愣,隨即恍然大悟,笑道:“還是大將軍英明。不錯,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李豐到交州去了幾個月,不斷的把消息傳回成都,卻一直沒能帶回李嚴最希望聽到的消息。魏霸雖然願意依附他們父子。卻不贊成現在就發動對吳國的攻勢。他擔心的有兩條,一是實力不足,貿然對吳國開戰,不能滅掉吳國,卻冒着破壞聯盟的罪名,一旦將吳國逼得和魏國結盟,對蜀漢的整體形勢顯然非常不利。二是他擔心諸葛亮會泄露技術機密給吳國。進一步縮小雙方的差距,給李嚴造成更大的困難。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希望李嚴能將諸葛亮領導的關中也納入這次征伐的範圍,以免諸葛亮從中阻擾,並利用關中的兵力牽制魏國。

李嚴第一次聽到這個建議的時候,險些笑出聲來。他覺得魏霸在胡說八道。諸葛亮會聽他的命令一起行動?諸葛亮就算再一心爲公也不能這麼幹啊,除非他腦子壞了。

可是現在,李嚴看到了一絲希望。當然不是對諸葛亮的道德有信心了,而是覺得經過這一敗,諸葛亮再受重挫,也許可以趁火打劫,向關中伸出一隻手。如果能將關中的兵權收入囊中。李嚴不僅可以順利擊敗諸葛亮,甚至連魏霸都可以不用放在眼裡。魏霸實力再強,但是他有一個致命缺陷,他沒有可靠的戰馬來源,必須依靠關中。

李嚴把自己的意思對馬謖透露了一下,馬謖交口稱讚。他隨即又提出了一個建議。

“上將軍,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就目前而言,我們對吳國確實沒有必勝的把握,但是我們佔優勢卻是不言而喻的。如今交州日新月異,關中也在逐漸恢復,益州更是國泰民安,假以三五年,我大漢橫掃天下亦是易事。又何止是區區吳國。從這一點上來說,魏霸的考慮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李嚴緩緩點頭:“誠如幼常如言,魏霸這個方案雖然迂緩了一些,卻不能說沒有道理。”

“大將軍所言甚是。又超出魏霸不止一籌。”馬謖奉承道:“可是,這三五年時間也不能輕易放過。大將軍,我們可以內伐謀,外伐交啊。”

李嚴眨了眨眼睛,坐了起來:“幼常,你細說說,怎麼個內伐謀,外伐交?”

“內伐謀者,集兵權於大將軍之手,爲征伐天下做準備。外伐交者,逼迫吳國與魏國決裂,向我大漢稱臣,先斷了他和曹魏結盟的可能性,分而治之。修改之前丞相所定的盟約,將潁川郡納入我大漢的疆域,爲孟達、魏霸進兵洛陽打通道路,先滅魏,再滅吳。”

馬謖走到地圖前,殷勤的爲李嚴解說起來。隨着他的解說,李嚴的腰越來越直,眼睛越來越亮,最後忍不住撫掌大笑。

“幼常,妙計,妙計啊。”

馬謖的建議的確不錯。經過他這麼一調整,蜀漢無需對吳國動武,只要保持壓力,就可以迫使孫權低頭。孫權現在實力不濟,根本不敢稱帝,而他那個吳王又是曹魏封的,從道統上來說,他還是曹魏的藩王。既然要與蜀漢聯盟,這個身份自然就有些不倫不類。

要求孫權向蜀漢稱臣,由大漢天子劉禪來封拜孫權,把他變成大漢的藩王。雖然只是一道程序,卻關係到名義。漢人重儒家,儒家首重正名,所謂名正言順。孫權既然要和大漢結盟,怎麼能還頂着曹魏藩王的身份呢。

這個理由,是孫權無法推辭的。而把孫權納入蜀漢的體系,接下來,很多事就方便多了。

比如削藩,讓孫權進貢。

比如攻魏,既然是君臣關係,那雙方聯合攻魏就不再是結盟,而是他應盡的義務,如果他再反戈相向,那就是叛變,李嚴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討伐他。藩王叛變,那還能不討伐?

又或者……封異姓王,既然孫權能封王,那麼是不是還有其他人可以封王?

這些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潛臺詞,作爲在朝堂上混了這麼久的李嚴自然一聽就明白。孫權能憑武力割據稱王,他李嚴憑什麼不能?李豐傳回來的消息中,連魏霸都露出了類似的想法,他想以朱崖島爲封地,那不就是想稱王的意思麼?朱崖以前可是郡的建置,這種級別的食邑,自然只有王爵才能擁有。魏霸雖然沒有明說,但意思已經表達得很清楚。這就是他的開價,李嚴答應這個條件,纔有可能得到他的效忠。

孫權向大漢稱臣的一個舉動,就爲異姓封王打開了一道門。李嚴如果能辦成這件事,就是外交上的一個重大勝利,雖然不至於立刻封王,卻足以讓他再壓諸葛亮一頭。

李嚴心花怒放,拍着馬謖的背大笑道:“幼常,你真是我的子房啊。”

馬謖恭敬的拜了拜:“願爲大將軍效犬馬之勞。”

……

李嚴很快安排人上書,認爲孫權由曹魏封王,與禮不合,應該要求他向大漢稱臣,由大漢封他爲王,爲大漢藩籬。這樣大家纔好互通有無,並且協調步驟,更好的合作。

劉禪無可無不可,照例又把這個問題推給了丞相府。蔣琬和張裔接到這封上書,嚇了一跳,這封奏疏看起來像個迂腐的書生提出的,可是背後卻隱藏着重重殺機,不用說,肯定是李嚴指使的,而出這個主意的人,十有八九又是那位馬謖馬幼常。

蔣琬和張裔自認不是馬謖的對手,對馬謖的這個出招,他們想不出破解的辦法,只好火速將消息送往關中。

不過,這次李嚴沒有坐待諸葛亮的回覆,他主動出擊,在朝議上公開表示支持這個建議,並提醒皇帝劉禪,這是關係到道統的大事,不能馬虎了事。考慮到費禕一直以來都負責和東吳的聯絡,他建議仍然由費禕負責這次談判,但是爲了表示大漢的決心,他希望派出再派一個使者與費禕共同出使。

這個使者就是他的兒子李豐。

同時,他提議由鎮南將軍魏霸和鎮東將軍孟達一起提供支援,特別是魏霸,他與吳國的交道打得多,對孫權瞭解透徹,如果由他來主持這件大事,一定能馬到成功。

蔣琬對此表示反對,他的理由是,既然是外交的事,就應該由丞相府派員,李豐身爲大將軍府的人,出使吳國似乎不妥,應該由大鴻臚杜瓊出使才更合適。

面對蔣琬的堅持,李嚴倒也不反對,他乾脆提議由杜瓊任主使,費禕和李豐任副使,由孟達、魏霸提供後備支持。與此同時,他還提出,如果孫權拒絕這個要求,就等同於叛逆,應該予以懲戒,所以,在談判的同時,應該做好討伐吳國的準備。

蔣琬目瞪口呆。他知道自己上當了,李嚴根本不在乎誰是主使,甚至不在乎這個談判能不能成功,也許,他根本就沒打算成功,這樣他纔有藉口發動戰爭。

蔣琬後悔莫及,自責不已。他一方面立刻把消息報告給諸葛亮,一方面通知費禕,讓他及時告知孫權。在他看來,李嚴這是要對吳國動武的前兆,而對吳國動武也是假的,真正的打擊目標卻是關中的諸葛丞相。

李嚴這次如此蠻橫霸道,也引起了蔣琬的警惕。在此之前,大將軍府雖然和丞相府明爭暗鬥,但是李嚴對諸葛亮還保持着一份尊敬,凡事都要等諸葛亮的回覆再做決定。這一次,他卻是自己做了決定,根本不考慮諸葛亮的意見,這是一個很不妙的信號,也許預示着李嚴要撕破最後一層遮羞布,對諸葛亮發動最直接的進攻了。

特別是在姜維剛剛兵敗上黨的時候。

.

第189章 撤退第351章 稱霸之路第372章 李代桃僵第1章 自勝者強第534章 巧木不可雕第907章 差距第190章 伏擊第105章 暗戰第513章 禍兮福所倚第1019章 大禮第615章 大將風度第822章 最重要的戰利品第751章 一錘子買賣第856章 眼不盡爲淨第127章 割圓術與房中術第423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877章 聲東擊西第942章 非戰之罪第595章 始作俑者第160章 軟硬兼施第146章 金蟬與殼第154章 曹睿的危機第987章 又相逢第307章 賭博第183章 亦虛亦實第859章 連根拔起第85章 張夫人的心病第519章 自力更生第360章 禍福相依第938章 活神仙第407章 任重而道遠第395章 丞相密令第142章 第一戰第556章 吾道不孤第418章 小蠻女第761章 不得其時第34章 搶人(下)第699章 兄弟同心第211章 張合料敵第987章 又相逢第711章 天生賭徒第199章 昏招第979章 財大氣粗第231章 螳螂捕蟬第132章 瓜熟了第707章 氣死人,不償命第612章 老將向朗第709章 狼來了第945章 計策與對策第264章 試船第210章 老將出馬第3章 丞相要北伐第276章 靠不住的盟友第560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391章 被皇帝打了第72章 請將第431章 辰水之戰(六)第279章 小將丁奉第36章 尾大不掉第592章 國難財第1019章 大禮第142章 第一戰第25章 出手不留情第114章 遇伏第647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9章 心有慼慼焉第834章 挖牆角第271章 丞相有進步第103章 飛來橫禍第832章 遼東王第162章 必先利其器第933章 薑是老的辣第293章 激將第643章 各有心機第233章 突襲第846章 第一擊第90章 第一次第952章 好大一個坑第908章 弱國無外交第130章 似是而非第757章 美夢成空第890章 千金之子第757章 美夢成空第10章 咱們魏家有力量第100章 忍氣吞聲第714章 最懂他的人是我第531章 圍魏救趙第452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998章 意外不意外第81章 背道而馳第515章 仁者無敵第517章 除夕夜,人未眠第314章 戰機第372章 李代桃僵第715章 棋逢對手第347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847章 信手拈來第891章 仗勢欺人第878章 急先鋒第138章 三省吾身
第189章 撤退第351章 稱霸之路第372章 李代桃僵第1章 自勝者強第534章 巧木不可雕第907章 差距第190章 伏擊第105章 暗戰第513章 禍兮福所倚第1019章 大禮第615章 大將風度第822章 最重要的戰利品第751章 一錘子買賣第856章 眼不盡爲淨第127章 割圓術與房中術第423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877章 聲東擊西第942章 非戰之罪第595章 始作俑者第160章 軟硬兼施第146章 金蟬與殼第154章 曹睿的危機第987章 又相逢第307章 賭博第183章 亦虛亦實第859章 連根拔起第85章 張夫人的心病第519章 自力更生第360章 禍福相依第938章 活神仙第407章 任重而道遠第395章 丞相密令第142章 第一戰第556章 吾道不孤第418章 小蠻女第761章 不得其時第34章 搶人(下)第699章 兄弟同心第211章 張合料敵第987章 又相逢第711章 天生賭徒第199章 昏招第979章 財大氣粗第231章 螳螂捕蟬第132章 瓜熟了第707章 氣死人,不償命第612章 老將向朗第709章 狼來了第945章 計策與對策第264章 試船第210章 老將出馬第3章 丞相要北伐第276章 靠不住的盟友第560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391章 被皇帝打了第72章 請將第431章 辰水之戰(六)第279章 小將丁奉第36章 尾大不掉第592章 國難財第1019章 大禮第142章 第一戰第25章 出手不留情第114章 遇伏第647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9章 心有慼慼焉第834章 挖牆角第271章 丞相有進步第103章 飛來橫禍第832章 遼東王第162章 必先利其器第933章 薑是老的辣第293章 激將第643章 各有心機第233章 突襲第846章 第一擊第90章 第一次第952章 好大一個坑第908章 弱國無外交第130章 似是而非第757章 美夢成空第890章 千金之子第757章 美夢成空第10章 咱們魏家有力量第100章 忍氣吞聲第714章 最懂他的人是我第531章 圍魏救趙第452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998章 意外不意外第81章 背道而馳第515章 仁者無敵第517章 除夕夜,人未眠第314章 戰機第372章 李代桃僵第715章 棋逢對手第347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847章 信手拈來第891章 仗勢欺人第878章 急先鋒第138章 三省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