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章 時代的曙光(完)

咚咚咚咚咚咚!

鄴南城皇宮門前的大鼓,被兩個宮廷禁衛拼命的敲着。此刻天才麻麻亮,寬闊的朱雀大街上,就已經有很多中樞官員在此等候了。

爲了今天,這些人當中不少人都準備了半個月都不止,開完這次朝會,就要放“年假”正式“休沐”了,等下次朝會的時候,要務也是籌備春耕,一般性的政務不會提起。

因此,這次朝會,就會把過去所有的事情,做一個徹底的了結!

誰明年會升官,誰明年會貶職,誰和誰又會被清洗,就看這一遭了。

宰輔楊愔挺着胖胖的大肚子,看了看跟自己並排而行的崔季舒,火光照耀下,這位平日裡都風輕雲淡的崔氏俊才,此刻也是面色凝重。

甚至比他在高澄身邊當差的時候,還要慎重不少。

“聽說,獨孤信和王琳,前些日子都入鄴城了,不過他們很低調,誰也不見。你說,今日會不會對他們二人進行冊封呢?”

一邊朝宮門走去,楊愔一邊沉聲問道。

高伯逸這兩手大棋,不管是鋪墊也好,還是前期的準備也好,都做得很足了。現在,就是他收割勝利果實的時候。

這兩股勢力的引入,將會極大限制楊愔身後的河北世家。特別是王琳年後將會入淮南,坐鎮壽春,虎視揚州!

這條商路,如果世家想做文章的話,高伯逸有的是辦法來制衡。

而不是世家用這條商路的稅收,來鉗制齊國中樞財政!這其中的差別,就在於王琳這步棋。

對此楊愔也不得不服氣。高伯逸手裡的好牌,都是他自己打出來的,而不是高洋給的。楊愔想了一下,就算高洋還在,他也未必能使出這一招。

就更不要說高演高湛之流了。

“遵彥(楊愔表字)……這次,你可能會被罷相。”

崔季舒看了楊愔一眼,見對方無動於衷,他繼續說道:“高都督會扶持自己的班底上位,現在也是時候了。李祖勳乃是太后家人,上位後高都督不好掌控。

唯有李德林出身李氏旁支,又是很早就入了府邸當長史。雖然年輕,但……他很有可能接替相位。”

崔季舒看着洞開的宮門,裡面黑乎乎的,像是吃人的怪獸一般。從前上朝的時候,哪怕高洋還在,他也不曾像今日這樣感慨萬千。

時代不同了,連楊愔都要被罷相,那自己呢?

“有人跟你說的麼?”

楊愔疑惑的問道。

這種消息,連他都不知道,崔季舒居然知道了,其中意味,很值得揣摩。不過更值得揣摩的是,崔季舒居然現在告訴自己!

他們明明昨晚還在一起吃過飯的!那個時候爲什麼不說?

楊愔的腦子稍微有點亂,只是對着崔季舒點了點頭,一句話也沒說。兩人來到宮門前,門後面站着一排禁衛和紅色宮服的內侍。

貌似還要搜身才能進入,不僅如此,只有“唱名”了的官員,才能從這扇門內進入,而以前,這個規矩……似乎並沒有被嚴格執行過。

包括高洋時代。

高洋時代特別喜歡召開“小朝會”,也就是找幾個心腹大臣在御書房裡討論大事。禮儀性極強,實用性又極差的“大朝會”,高洋是不屑於開的,除非必要。

所以“唱名”制度(也就是點到名字才能進入皇宮),朝會的時候沒有認真執行,畢竟皇帝不喜歡麻煩。

而高洋死後,李祖娥母子孤兒寡母的弱勢,自然不可能在禮儀上爲難中樞羣臣,故而當今日的“唱名”開始的時候,楊愔和崔季舒一時間都愣住了。

上次唱名是多久前來着?

他們都不太記得了,反正起碼也有好幾年時間了吧?

不過讓他們鬆了口氣的是,禁衛搜身,只是“意思”了一下,隨便拍幾下,就讓他們進了皇宮。在楊愔看來,這些小細節,都有些耐人尋味。

當然,也可能只是他們自己想多了,誰知道呢?

……

齊國要過年,周國當然也要過年,不過比較起府庫充盈的齊國,周國這個年有點不太好過,畢竟宇文邕吃了一個大敗仗,傳導到國內需要時間。

年關,恐怕就是爆發的時間。

長安皇宮,御書房裡,點着炭火,倒不是太寒冷。只不過桌案前宇文邕的面色,卻難看得嚇人。他面前的老臣,名叫劉孟良,北魏時期,就跟着宇文泰走南闖北,堪稱是三朝老臣。

宇文邕繼位後,讓他擔任大司農。

宇文泰的政治改革,就是仿《周禮》,而《周禮》的天官之屬有大府(即太府),輔佐太宰掌理貢賦之事。

宇文邕架空大府後,又恢復了大司農這個職務,仿魏晉官職。

其實大司農也是由《周禮》的官職演變而來的,秦代的時候設治粟內史,漢初沿置,主管財政,賦稅,農桑,權力極大!

漢景帝改治粟內使爲大農令,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又改爲大司農。

不過魏晉以來,財政收支劃歸太倉尚書、度支尚書、戶部尚書,將大司農的權職架空,大司農逐漸變成不管財政、會計,主要掌國家倉廩之官,又稱司農卿。

說白了,劉孟良就是周國管糧草的。年關年關,中國的規矩,就是過年前,把這一年所有的東西都算清楚。劉孟良剛纔交給宇文邕的,就是今年周國的糧食收成和理論上府庫中還有多少糧食。

理論上啊,實際上只會更少。

只不過,這個“報表”,把宇文邕給嚇到了!

因爲今年的收成,比去年還低!

今年府庫裡的糧食,更是比去年裡府庫的還少。

“劉卿家,你告訴朕,今年的糧食,是不是撐不到明年夏收?”

不可否認,民間也有些糧草,無論貧富,都不會連家中的口糧都不留下。可是,如果官倉裡沒有糧食,那就意味着,國家對於乾旱蝗蟲等天災人禍,沒有任何抵禦能力!

到時候可不好收場啊!

“陛下,今年乾旱,糧食歉收,微臣亦是變不出糧食來。”

劉孟良雙手攏袖行禮道。

他一顆糧食都沒有貪墨,亦是沒有倒賣官倉,這方面,周國管的比齊國要嚴格多了,起碼比高洋時期的齊國嚴多了。

宇文邕要是不滿意,那也沒有辦法,誰讓他帶兵出征,消耗了大量的糧草,卻沒有奪回一寸土地呢?

而且還丟了宜陽和弘農。

劉孟良對宇文邕有點不以爲然,因爲他是老臣,而且一直是跟着宇文泰打天下的。他覺得宇文邕好大喜功,先不說眼光如何,就說處理政務軍務的手段,都差了宇文泰一大截。

這如何讓人能尊重得起來?

其實不光是劉孟良是這麼想的,北周的很多老臣,如宗室宇文貴,小司空陸通等等,都對宇文邕頗有微詞。

“那你有什麼辦法呢?說給朕聽聽?”

宇文邕平視着劉孟良問道。

其實,朝中老臣對他的態度到底怎麼樣,宇文邕又不是傻子,當然是很清楚的。只不過,大臣不能一天就全換了,新鮮血液充實進來,不但需要時間,更是需要機遇!

本來,若是此次攻略洛陽成功,可以一面籌備遷都,一面搭建新都城的行政機構,將自己提拔的新人加進去。

一旦時機成熟,遷都洛陽,那麼宇文邕不喜歡的那些老臣們,就統統留在長安,官職不變,不過卻是會被徹底架空!

北魏孝文帝元宏創造了一個“遷都改政局”的例子後,他身後的效仿者無數。哪怕那些當初喊着“不要漢化”而造反的六鎮鮮卑,在得到權力後,才知道元宏的套路是地地道道的“真香”!

當曾經的被壓迫者站在了統治者的位置,想法會跟以前完全不同,畢竟,打碎一箇舊世界雖然很容易,但建設一個新世界無疑要難得多。

宇文邕就覺得,現在光糧食問題,都讓他感覺很爲難了!

這還不提其他的。

“陛下,人力皆有窮盡之時,微臣無能,愧對陛下,請乞骸骨,讓微臣回鄉務農。”

劉孟良將官帽摘下來,放到宇文邕的桌案上,然後退後兩步,雙手攏袖,保持着行禮的姿勢。

宇文邕一下子臉漲紅了,胳膊上的青筋都暴起,恨不得拔出掛在牆上的佩劍,直接把劉孟良砍死!

然而,若是因爲這點事就要殺人,那他跟歷史上那些暴君有什麼區別?

哪怕是高洋這種“惡名在外”的君主,面對朝臣,也不是想暴起就暴起啊,他在辦正事的時候脾氣還是很好的。

宇文邕自認爲他的脾氣比高洋好很多的。

“愛卿這是何意?”

“陛下,微臣無能,若是微臣賴在大司農的位置上不走,又解決不了周國缺糧的問題,到了明年,周國餓殍遍地,那樣微臣百死難辭其咎。請陛下成全微臣,另選賢能。”

劉孟良懇切的說道。

把自己說成無能的人,然後辭官,肯定會大大的得罪皇帝。然而,劉孟良卻毅然的提出辭官,這顯然是因爲,他有更重要,更充分的理由。

兩害相權取其輕而已。

只是這些,宇文邕無從得知。他只知道,這次從洛陽回來以後,長安城內暗流涌動,以前潛藏在水下的矛盾,似乎也隱隱有露出水面的苗頭。

“把官帽拿着,你乞骸骨,朕不許。你先回去反省反省,朕乏了,退下吧。”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 衆號【書友大本營】 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宇文邕疲憊的擺擺手,劉孟良行了一禮之後,將官帽戴好,緩緩退出書房。

其實,他的辭職,宇文邕已經允了。然而,若是大臣們一提出辭職,皇帝就立刻批准,那豈不是在盼着這位大臣早點滾蛋?

於情於理,這樣做都不合適。

起碼也要稍微推辭一下。

離開御書房,出了皇宮,劉孟良有些沮喪的回到家,卻見守在門口的兒子劉昉,卻告訴他,大司徒宇文貴,在客廳裡已經等了許久!

宇文貴本姓慕容,字永貴,昌黎大棘(今遼寧省北票市)人,並非是跟宇文泰同宗,只能算是宇文氏的同族。

一直以來,都得到宇文泰的器重,他對宇文泰的異常忠心。

但是,對於宇文邕是不是也是這樣,那就要打個問號了。

劉孟良與宇文貴相熟,一進屋,就邀請宇文貴去書房詳談。兩人對坐好後,劉孟良才把官帽放到宇文貴面前說道:“我今日辭官了,陛下不許,可是,明日我再辭官,他可能就許了。”

嗯?

最近朝局敏感,宇文貴是來跟劉孟良交換信息的,沒想到一來就聽到了大料!

“大司農當得好好的,你爲何辭官不做?”

宇文貴難以置信的問道。

宇文邕帶兵出征慘敗,正好是弱勢的時候。對方強勢的時候你不辭官,等弱勢再辭官?當官的技術不行啊兄弟!

“這是爲何?”

宇文貴沉聲問道,緊緊盯着劉孟良的眼睛。

“我今日將官倉糧食的賬冊統計,給陛下看了。還有今年的收成情況。”

劉孟良幽幽的說道。

宇文貴哪怕是個平民百姓,也知道今年收成很差,更何況他也是大官呢?他略一沉思,便勸慰道:“天要下雨孃要嫁人,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跟你辭官有何關係?”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

劉孟良長嘆一聲道:“事情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我給你看一本書。”

劉孟良站起身,從書架上拿出一本書,翻到某一頁後,遞給宇文貴。

шшш⊙ttκā n⊙c o

“你自己看吧。”

這本書叫《三國演義》,那一頁的故事是說,曹操軍中缺糧,幾乎到了譁變的邊緣。爲了平息紛爭,曹操污衊糧官貪墨糧草倒賣,還發明瞭一句話,叫“借爾頭一用”。

這個故事不長,宇文貴一目十行的看完,然後有些無奈的看了劉孟良一眼,只能長嘆一聲,將書合上。

“看明白了?”

“明白了,可是,陛下不是曹操。”

宇文貴強辯道。

“他哪裡比得上曹操?”

劉孟良不屑道:“曹操匡扶漢室,以少勝多,哪一點宇文邕比得上?”

這話有些犯忌諱,可宇文貴實在是無言以對。因爲這話確實不好聽,可也是無可辯駁的事實。比較而言,齊國的那個高伯逸,倒是更像曹操一點。

“我這麼說吧,大司農誰接我的位置,誰就是把頭掛在腰間,隨時可能掉的。等周國缺糧的時候,殺一個大司農平民憤,不算稀奇吧?與其這樣,還不如我現在就辭官不做了。”

第130章 “驚天大案”第792章 真真假假(下)第411章 文鬥高手第964章 血戰滏水河(5)第1226 章 最後的戰役(下)(本卷完)第1267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1018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上)第518章 獵人和獵物第787章 來啊,作死啊!第875章 旭日東昇(3)第830章 裂痕第1186章 關鍵的一手第1200章 震撼第783章 一人死或一家死第26章 隔空較量第652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斬第444章 處心積慮與黯然神傷第369章 風聲漸緊第848章 經濟制裁(2)第968章 血戰滏水河(9)第1121章 伐無道,誅暴齊(完)第1103章 來得正是時候(上)第926章 開府建衙(上)第1133章 命運的齒輪(3)第1350章 諸神的黃昏第826章 是我動手,還是你自己來?(下)第877章 旭日東昇(完)第833章 一而再,再而三古代人的正名、別名、小名、學名、族名、表字的含義用途第95章 嚴峻的形勢第1215章 西風襲來(2)第923章 奉旨討逆(上)第243章 一劍飄來,天外飛仙第1180章 舉足輕重(中)第737章 高屋建瓴(上)第66章 戴上面具的你就是蘭陵王第1045章 革命尚未成功第29章 殺人不見血第204章 世家的威力第1321章 世間哪有不破之堅城第963章 血戰滏水河(4)第1020章 一邊倒的屠殺(上)第716章 一步都不能錯第233章 屯兵艾縣第317章 哀大莫過心死第348章 頭疼砍頭,腿疼砍腿第652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斬第356章 堵心第1153章 不妙的預感(上)第223章 神劍出鞘第273章 爲所欲爲第543章 坦誠的交談第1334章 雪崩(1)第1303章 世上最可怕的是人心解釋一下北齊的“軍事雙軌制”第140章 從暴怒到真香第1239章 心魔第493章 苦無良策第928章 開府建衙(下)第8章 秀你一臉第960章 血戰滏水河(1)第369章 風聲漸緊第283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上)第784章 人間有正氣(上)(爲逐日2005老哥加更)第335章 別慌,莫得事第593章 朕想御駕親征可否(下)第169章 其實不想走第158章 做法事只是我的業餘愛好第1260章 政客的自我修養(上)第565章 夢斷昆河(1)第1012章 一路向北(完)第935章 燃燒軍團(4)第1348章 男兒豈可跪着苟活第971章 人命不止是數字(中)第1232章 兵臨城下第535章 匹夫一怒,血濺三尺第349章 風陵渡第31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96章 心中的夢魘第659章 個人的想法第226章 神交已久(四更求月票)第142章 高調與低調第839章 是非關乎實力第844章 宣而不戰第1328章 看不見的力量第1296章 深沉的惡意第144章 做戲做全套第816章勇敢的滑翔翼(下)第1256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完)第1031章 最後的倔強第1111章 送終(上)第858章 小小的一步第666章 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第140章 從暴怒到真香第536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43章 一劍飄來,天外飛仙第674章 德不配位,必遭其咎(加更求票)第574章 投鼠忌器第573章 聯手(加更求票)第144章 做戲做全套
第130章 “驚天大案”第792章 真真假假(下)第411章 文鬥高手第964章 血戰滏水河(5)第1226 章 最後的戰役(下)(本卷完)第1267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1018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上)第518章 獵人和獵物第787章 來啊,作死啊!第875章 旭日東昇(3)第830章 裂痕第1186章 關鍵的一手第1200章 震撼第783章 一人死或一家死第26章 隔空較量第652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斬第444章 處心積慮與黯然神傷第369章 風聲漸緊第848章 經濟制裁(2)第968章 血戰滏水河(9)第1121章 伐無道,誅暴齊(完)第1103章 來得正是時候(上)第926章 開府建衙(上)第1133章 命運的齒輪(3)第1350章 諸神的黃昏第826章 是我動手,還是你自己來?(下)第877章 旭日東昇(完)第833章 一而再,再而三古代人的正名、別名、小名、學名、族名、表字的含義用途第95章 嚴峻的形勢第1215章 西風襲來(2)第923章 奉旨討逆(上)第243章 一劍飄來,天外飛仙第1180章 舉足輕重(中)第737章 高屋建瓴(上)第66章 戴上面具的你就是蘭陵王第1045章 革命尚未成功第29章 殺人不見血第204章 世家的威力第1321章 世間哪有不破之堅城第963章 血戰滏水河(4)第1020章 一邊倒的屠殺(上)第716章 一步都不能錯第233章 屯兵艾縣第317章 哀大莫過心死第348章 頭疼砍頭,腿疼砍腿第652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斬第356章 堵心第1153章 不妙的預感(上)第223章 神劍出鞘第273章 爲所欲爲第543章 坦誠的交談第1334章 雪崩(1)第1303章 世上最可怕的是人心解釋一下北齊的“軍事雙軌制”第140章 從暴怒到真香第1239章 心魔第493章 苦無良策第928章 開府建衙(下)第8章 秀你一臉第960章 血戰滏水河(1)第369章 風聲漸緊第283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上)第784章 人間有正氣(上)(爲逐日2005老哥加更)第335章 別慌,莫得事第593章 朕想御駕親征可否(下)第169章 其實不想走第158章 做法事只是我的業餘愛好第1260章 政客的自我修養(上)第565章 夢斷昆河(1)第1012章 一路向北(完)第935章 燃燒軍團(4)第1348章 男兒豈可跪着苟活第971章 人命不止是數字(中)第1232章 兵臨城下第535章 匹夫一怒,血濺三尺第349章 風陵渡第31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96章 心中的夢魘第659章 個人的想法第226章 神交已久(四更求月票)第142章 高調與低調第839章 是非關乎實力第844章 宣而不戰第1328章 看不見的力量第1296章 深沉的惡意第144章 做戲做全套第816章勇敢的滑翔翼(下)第1256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完)第1031章 最後的倔強第1111章 送終(上)第858章 小小的一步第666章 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第140章 從暴怒到真香第536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43章 一劍飄來,天外飛仙第674章 德不配位,必遭其咎(加更求票)第574章 投鼠忌器第573章 聯手(加更求票)第144章 做戲做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