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1023【移民的鄉愁】

四川總兵是林沖。

他原在成都帶兵,滅了鐘相就留在湖南,前些年調去川東和川南,這兩年才又回到成都坐鎮全川。

林沖和四川三司官員,接到朝廷命令皆又喜又憂。

喜的是可以打仗立功,就連文官幫忙搞後勤也有政績。

憂的是不僅要打仗,還要遷徙百姓、改土歸流!

一些地方可以,一些地方很難。

就拿直州來舉例,說是一個羈縻州,其實只有巴掌大的地盤,在後世茂縣的西部山區。山高谷深,土地貧瘠,甚至還有終年雪山之地,漢人遷徙過去很難耕種。

四川左布政使呂本中說:“直州有郅永壽、湯俊彥、董承有三大酋長。朝廷說要屠滅董氏,那我們就把董承有給滅掉,而郅永壽和湯俊彥還是應當剿撫並用。其餘難以移民耕種的羈縻地區,也都採用這一套法子。殺掉一批,收服一批。”

“但朝廷要全部改土歸流。”林沖說道。

呂本中搖頭:“洛陽遠在千里之外,朝堂諸公只知大概,不曉得當地具體實情。便連我們幾個,也是最近從商賈和俘虜口中,才問出更多更全的詳細消息。”

“還是應當向朝廷說明。”右布政使詹尚之道。

呂本中道:“今年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一邊出兵,一邊上報。能改土歸流的地方先打,正好那些地方交通更便利。無法改土歸流的,都是山高谷險之地,可以暫時留着不打,等獲得朝廷批准再動手。”

林沖認爲此言很有道理,當即又叫來茂州商賈和蕃部俘虜,仔仔細細詢問情況再製定出兵計劃。

由於文官和武將職務劃分清晰,不再是文武互相制衡拖後腿,而是文武各司其職聯手撈取功勞政績。

酷暑難當的伏天一過,林沖便親自領軍出征。

他只帶走野戰軍六千、駐防軍一萬,便風風火火殺向茂州。

這一萬六千兵力,能把茂州所屬蠻夷打爆好幾次,有點殺雞用牛刀的味道。但出兵數量不能減少,打下據點必須留人防守,然後守護移民建立村寨、編制保甲,讓漢民有了自保能力才能撤軍。

四川各府的軍械庫,把老舊裝備一股腦兒拿出來。

林沖率軍出征的同時,四川都指揮使駱秉忠也在忙活。

他根本等不及失地農民來應徵,命令綿竹、德陽、龍安等縣徵兵機構,按照往年的徵兵檔案強行抽丁。男丁超過五人還不分家的農戶,必須抽一個25歲以下的壯丁做移民。

朱皇帝覺得招募移民很困難,可對於地方文武來說根本就不是事兒!

以訓練民兵爲由,強行抽丁整編,然後拉去需要移民的地方打仗。打完仗直接留在那裡,落戶分田造冊。有妻兒的把妻兒接來,沒老婆的就娶當地女子——把蠻酋的家族男丁殺死,可以留下很多女人進行婚配。

這種做法,只要地方文武默契配合,輕輕鬆鬆就能辦成。

尤其是四川已承平二十年,繁衍出大量青壯人口。男丁過多的家庭到處都是,一家抽一個根本不算什麼。

除了被抽中的本人或許有意見,就連他們的兄弟估計都願意。因爲可以撈到一筆安家費,而且少了一個兄弟來爭家產!

林沖在川東、川南就是這麼幹的。

瀘州南部、南广部(筠連)、滋州(習水)、夜郎、羅氏蠻北部(敘永、古藺)、馬湖部北部(馬邊、綏江)……總計有六萬多男丁,以訓練民兵作戰爲由,被坑蒙拐騙般扔去那些地方。

再加上他們的妻兒,以及被流放過來的罪犯。整個川南地區,近十年來被塞去十多萬漢民!

實力較弱的南广部,也就是筠連那一片,蠻族直接被趕回山裡。他們想搶回山下的土地,但每次下山劫掠,都被漢族移民給擊敗。

因爲那些漢人在移民之前,全是正兒八經訓練過的民兵,並且發給了皮甲、刀槍和弓箭!

川南各處新興村落,全都有自己的村寨。

即便在農忙之時,也會安排人手,在附近山嶺放哨。

別看都是偏遠窮困之地,教育卻非常發達。幾乎每個新村都有犯官,他們教孩童讀書,村民幫他們種地,遇到大事這些犯官也負責拿主意。

再過一二十年,等這些移民、犯官的兒女陸續長大,川南地區至少可以再設十個縣——有些縣域,甚至在後世的雲貴境內。

自從滅掉鐘相之後,林沖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戰績。

但他跟四川文官聯手違規操作,實打實的一直在開疆拓土。

違規是真違規,始終瞞着朝廷。

他們堅決不承認自己強徵男丁,都說那些全是自願報名遷徙的。只要能鎮壓蠻夷部落的反撲,只要避免移民大面積死亡,四川文武就能一直刷政績撈軍功!

這些傢伙甚至搞出了一套流程,並且不斷進行完善。

亦有四川文武官員,被調去其他省份,把這套流程也帶過去。

比如湖南和廣西,最近幾年也開始跟着學。但他們的本錢沒有四川雄厚,說白了就是沒有充足人口做支撐,因此實行起來只能小打小鬧。

巡視各地的御史,知道這種違規現象嗎?

知道!

但全都選擇隱瞞不報。

這次當然也按流程辦事,朱皇帝說至少移民五千,那些傢伙直接招募六千民兵。其中不乏已經結婚的,到時候還要把妻兒也帶去,算上孩童估計能移民上萬人。

……

熊揚祖今年十八歲,籍貫綿竹縣孝泉鎮。

他祖上也算大族,而且長期不分家。於是身份就很奇怪,家族貌似有權有勢,普通族人卻跟佃戶無疑。

天可憐見,朝廷勒令大族拆分。

綿竹熊氏陽奉陰違了幾年,直至江西拆族事件鬧大,四川官府也連忙動真格。直接派兵到各府縣,一族一族的強行拆分,熊揚祖的父親甚至還分到了族田。

可惜田產不多,只有幾十畝。

家中卻有父母、祖父、三個哥哥、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哥哥們也各自娶妻生子。

分到的那幾十畝地,根本就不夠吃。

一個哥哥去了縣城打工。

一個哥哥在種地之餘,偶爾去鎮上的練油坊幫工。

父親和祖父都會篾匠活,母親和嫂嫂們養蠶織布,再佃耕幾畝地也能把日子過下去。

熊揚祖甚至讀了三年村塾,可惜他資質平庸,科舉肯定無望,識得一些日常用字之後便輟學了。

今年剛收割完稻穀,突然有官差進村。

官差扔下一些安家費,就把村裡幾個男丁帶走,熊揚祖便是其中的一個。

熊揚祖稀裡糊塗被帶着往北走,沿途不斷有其他男丁加入,最後在一個不知名的山村住下。

來了許多長官,發給他們兵甲,隨即開始訓練。

旗幟、號令、陣法,全是簡化速成版。

由於熊揚祖讀過三年書,而且身體也健壯,直接做了鴛鴦陣的小隊長。不但有一杆長槍,還發給一把弓弩。

爲期兩個月的民兵速成訓練結束,熊揚祖就被帶去茂州那邊。

他很快看到一處被攻佔的寨子,掛着上百顆已經風乾的人頭。

一個軍官騎馬奔來,對率領民兵的將領說:“你們怎纔來?留下五百人安置在此,自己去挑選土地。剩下分爲三股,散去各處移民耕種!”

五百民兵就此留下,也有數十個正規軍,暫時跟民兵一起看守寨子。

聽說此地賊酋並未除盡,帶着少量殘兵逃進山裡,隨時有可能潛伏回來偷襲村寨。

在冬季降雪之前,都得好生防備。

降雪之後,更要小心翼翼。那些賊寇在山裡受凍,極有可能冒險出來劫掠。

只有過了今年冬天,把殘餘賊寇凍死餓死許多,明年的潛在威脅才更小。

熊揚祖隨部繼續行軍。

中途又遇到幾個被攻破的寨子,同樣掛着風乾的人頭,陸陸續續有一些民兵留下。

深秋時節,熊揚祖來到一個叫亨州的地方,在汶川縣城以北百餘里——直線距離只有二十里,後世叫做灞州鎮,那裡是董彥博的老巢。

董氏經營此地數百年,積攢了無數財寶,而且修築了石頭城堡。

他不願放棄家業逃進山裡,居然選擇據城死守!

林沖一路分兵打過來,身邊只有六千主力。

董氏城堡和附近山嶺,卻分佈着七八千蠻兵,其中很多是從別處逃來的蠻夷,被林沖大軍一路追趕着過來投奔董彥博。

林沖率軍抵達的次日,董彥博就派兒子董存志出城求和。

董存志見到林沖直接跪下:“林將軍,董氏願意投降,官位和賞賜也不要了,從此歸順朝廷再不背叛。”

林沖一臉絡腮鬍子,盯着董存志冷笑,隨即吐出兩個字:“殺了。”

幾個親兵舉槍就捅,董存志還沒反應過來,身上已經多了幾個血窟窿。

山路難行,林沖只帶了幾門火炮。

而且分兵在各處,他目前手裡只剩兩門。

“轟轟轟轟!”

兩門火炮轟擊石頭城堡,裡面的蠻夷驚慌呼號。

一個叫羅全禮的蠻酋驚恐說道:“就是這種會打雷的砲子,半天時間就把我的寨牆轟爛。我嚇得連忙從後山逃走,好不容易纔撿回一條命!”

董彥博目瞪口呆站在那裡,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他一直生活在山裡,消息實在太閉塞了。

歸順大明之後,四川布政使讓他們把兒子送去成都讀書。他卻找各種理由拒絕,根本不願跟外界接觸,甚至不知道明軍有火炮。

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董彥博預料。

大明朝廷不但不議和賞賜,反而派遣大軍殺來。

這些明軍太厲害了,諸蕃酋長甚至來不及聚兵匯合,就被陸陸續續擊破十餘處寨堡。

五天前,他在半路設伏。

誰知因爲地形險要,明軍竟然派出搜山隊探路,逼得董彥博被迫提前發動攻擊。

在山谷中一字長蛇行軍的明軍將士,以最快速度結成一個個小隊。穿皮甲行軍的部隊負責掩護,其餘軍士以最快速度去穿鐵甲,不但快速打退董彥博的突襲,而且還結陣反攻追到山嶺之上。

董彥博當場就被打懵逼的,明軍有一種奇怪的小隊陣型,連攻山的時候都可以結陣。

他的部隊潰不成軍,幸好山高林密,仗着熟悉地形能快速逃跑。

“不能讓敵人一直打雷(炮擊),勇士們都快嚇破膽了,必須立即殺出去打仗!”一個從別處逃來的酋長建議道。

董彥博猶豫片刻,終於決定放手一搏。

如果明軍一直炮擊,他的城堡雖然堅固,但頂多能撐兩三天。

城堡之中,兩側山嶺,數千蠻兵從三面殺來。

亂糟糟的不成陣型,說是軍隊都算擡舉他們,這些傢伙已經幾百年沒打過像樣的仗。

熙寧年間,各羈縻州蠻夷聯合出兵,被知州範百常領着一羣民兵擊潰。隨即諸蕃糾集更多蠻兵圍城,範百常死守低矮殘破的茂州城,竟然撐到陝西邊軍調來四川救援。

一羣戰鬥力極爲低下的傢伙!

熊揚祖跟一些民兵,正好全程圍觀了這場戰鬥。

他們躲在正規軍的後面,也拿起武器等待命令,但根本不需要他們幫忙。

只見正規軍的鴛鴦隊中,火槍手不斷的自由射擊,沿途都有零星蠻兵中彈倒下。蠻兵好不容易衝到近處,卻根本破不了火器版鴛鴦陣。

短兵相接僅僅幾分鐘,就有七八股蠻兵陸續潰逃。

“殺!”

大明正規軍突然反衝鋒,蠻兵隨即迎來大潰敗。

熊揚祖也想拿着長槍追殺,但帶領他們的軍官卻喊道:“不要亂動。這是林總兵的嫡系精銳,萬萬不能搶他們的戰功!”

熊揚祖看看手裡的長槍,又看看潰逃的蠻兵。

似乎打仗很容易,自己不是來送死的。

賊酋董彥博終究是逃跑了,在兵敗的瞬間他就逃,帶着家人和一羣親兵進山。

四面全是崇山峻嶺,根本就沒法去抓!

董彥博的想法很簡單,等明軍走了他再回來。

他這裡雖然沒有被攻破過,但以前的宋軍攻破過其他寨堡,都是搶掠一番就在入冬之前撤軍。

果不其然,明軍很快就走了。

但走的是明軍主力,由於此地是董彥博老巢,林沖留下了三百駐防軍和八百民兵。

董彥博只能繼續躲在山裡。

熊揚祖卻是被留在此地,軍官還帶着他們挑選田產,時不時的結隊去附近山嶺熟悉地形。

負責統領他們的軍官說:

“有妻兒的,官府明年會把你們的妻兒接來。還沒娶妻的,自己去被俘的蠻女裡面挑。只要你們認爲養得起,每人最多可以挑兩個。”

“明年開春,官府還會送來農具、耕牛和種子。”

“你們這八百民兵,散去附近各處河谷。每一百人組建一個村子,每個村子給四頭耕牛。村民的房子不要隔得太遠,遇到敵情纔好應對。我會教你們建簡易墩臺,用竹子很快就能搭建。每村都多建幾處,遇到敵人立即往最近的墩臺跑。”

“沒被處死的蠻夷,官府會帶走一些去挖礦,給你們騰出更多土地。剩下一些,則跟其他部落對調遷徙,讓逃進山裡的蠻酋不能再召集舊部。”

“記住,還有賊寇逃進山裡,隨時都有可能殺出來。你們時時刻刻都要當心!”

“我會在這裡陪你們半年。半年以後,什麼都要靠伱們自己。”

“你們的土地,五年免稅,三年半稅。今後朝廷還會流放罪官過來,開設村塾教你們的孩童讀書,說不定這裡可以出一個狀元呢。”

“等驛站建成,你們也可以給家裡寫信,把信送到驛卒那裡就行。五年之內,驛卒給你們送信不收錢……”

黃昏時分,秋風蕭瑟。

熊揚祖坐在陌生的山谷裡,望着對面陌生的山嶺,彷彿自己在做一場大夢。

他從小到大,只去過兩次綿竹縣城,平時都在村子裡或鎮上。

稀裡糊塗被強徵爲民兵,稀裡糊塗又在這裡安家。

昨天還選了一個蠻女爲妻,估計今後一輩子都要在此度過。

他很想家!

第92章 0087【朱天王】第1012章 1007【密字驗證系統】第674章 0669【捷報抵京】第835章 0830【糧草保衛戰】第550章 0545【做勸農官的前朝皇帝】第313章 0308【尚待開發的廣西】第178章 0173【勾欄聽曲】第568章 0563【收取東南】第746章 0741【明風入倭】(等待更新)第983章 0978【有人做官,有人開荒】第754章 0749【朱皇帝要煉丹】第1152章 後記九第1252章 後記一百零八大明的婦產醫學技術第1147章 後記四變法派裡的牆頭草第719章 0714【進軍平型關】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43章 0041【種稻仙法】第111章 0106【百姓日用即爲道】第251章 0246【殺民立威】第475章 0470【成熟的文官武將,知道自己打第747章 0742【白三郎回京】(等待更新)第60章 0057【應徵弓手】第1156章 後記十二儒家也能婆羅門化第274章 0269【朱大學】第969章 0964【沒交稅的肯定是奸細】第286章 0281【發兵決議】第1081章 1076【最明白的人】第629章 0624【金國內部分裂】第354章 0349【困獸之鬥】第500章 0495【朱相公抵京】第772章 0767【俸祿 封邑調整】第6章 0006【官馬】第506章 0501【李邦彥的新路線】第223章 0218【訓練有素】第870章 0865【國際大戰略】第748章 0743【攤丁入畝】第391章 0386【長腿高太尉】第648章 0643【完顏婁室來了】第75章 0071【進兵】第303章 0298【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第660章 0655【孤注一擲】第387章 0382【軍中之戲】第1072章 1067【大理滅國倒計時】第1248章 後記一百零四鋼琴還得經過朝廷批准?第1088章 1083【轉攻爲守】第1242章 後記九十八紫鳳得償所願第260章 0255【第二基地金潭村】第407章 0402【童氏辯證法】第585章 0580【舊宋王爺拍賣新作】第793章 0788【朱院長最後的功績】第262章 0257【昏君送錢來了】第690章 0685【桃花石】第564章 0559【趙佶參加農民軍】第300章 0295【烏龍再烏龍】第1117章 1112【僞鈔引起的滅國戰】第59章 0056【追悔莫及】第1166章 後記二十二大明不夜城之洛陽第1176章 後記三十二八卦都傳到尚書府了第278章 0273【品官婚禮】第212章 0207【深深的無力感】第1034章 1029【馬六甲海戰】第1074章 1069【刁民們不配合】第541章 0536【求死衝鋒】第152章 0147【榜下捉婿】第1226章 後記八十二聖誕節大朝會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1013章 1008【出兵高麗】第587章 0582【太子玩真的?】第785章 0780【做商人太難了】第1114章 1109【淘金客與狗頭金】第531章 0526【出其不意】第1004章 0999【秦檜受死】第679章 0674【周朝銅盤】第1035章 1030【瘋狂的楊幺】第397章 0392【張叔夜建功】第165章 0160【不做正經人】第285章 0280【生死決鬥】第185章 0180【還是家花香】第95章 0090【昏禮】第613章 0608【招降納叛】第813章 0808【人心渙散】第385章 0380【轉守爲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27章 0622【兇惡之兵】第1016章 1011【逆子啊】第633章 0628【趙楷的瀟灑日子】第732章 0727【農兵遇到騎兵】第267章 0262【試炮】第379章 0374【往死裡用】第1100章 1095【段譽入洛】第1165章 後記二十一孟昭的後人第527章 0522【火器時代】第1024章 1019【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248章 0243【移風易俗】第1026章 1021【黃帝紀元】第269章 0264【互相試探】第743章 0738【大阪】第518章 0513【洪武元年】第170章 0165【就差三年的萬年靈芝】第657章 0652【狼狽大撤軍】第1136章 1131【海外也可以發展農牧業嘛】
第92章 0087【朱天王】第1012章 1007【密字驗證系統】第674章 0669【捷報抵京】第835章 0830【糧草保衛戰】第550章 0545【做勸農官的前朝皇帝】第313章 0308【尚待開發的廣西】第178章 0173【勾欄聽曲】第568章 0563【收取東南】第746章 0741【明風入倭】(等待更新)第983章 0978【有人做官,有人開荒】第754章 0749【朱皇帝要煉丹】第1152章 後記九第1252章 後記一百零八大明的婦產醫學技術第1147章 後記四變法派裡的牆頭草第719章 0714【進軍平型關】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43章 0041【種稻仙法】第111章 0106【百姓日用即爲道】第251章 0246【殺民立威】第475章 0470【成熟的文官武將,知道自己打第747章 0742【白三郎回京】(等待更新)第60章 0057【應徵弓手】第1156章 後記十二儒家也能婆羅門化第274章 0269【朱大學】第969章 0964【沒交稅的肯定是奸細】第286章 0281【發兵決議】第1081章 1076【最明白的人】第629章 0624【金國內部分裂】第354章 0349【困獸之鬥】第500章 0495【朱相公抵京】第772章 0767【俸祿 封邑調整】第6章 0006【官馬】第506章 0501【李邦彥的新路線】第223章 0218【訓練有素】第870章 0865【國際大戰略】第748章 0743【攤丁入畝】第391章 0386【長腿高太尉】第648章 0643【完顏婁室來了】第75章 0071【進兵】第303章 0298【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第660章 0655【孤注一擲】第387章 0382【軍中之戲】第1072章 1067【大理滅國倒計時】第1248章 後記一百零四鋼琴還得經過朝廷批准?第1088章 1083【轉攻爲守】第1242章 後記九十八紫鳳得償所願第260章 0255【第二基地金潭村】第407章 0402【童氏辯證法】第585章 0580【舊宋王爺拍賣新作】第793章 0788【朱院長最後的功績】第262章 0257【昏君送錢來了】第690章 0685【桃花石】第564章 0559【趙佶參加農民軍】第300章 0295【烏龍再烏龍】第1117章 1112【僞鈔引起的滅國戰】第59章 0056【追悔莫及】第1166章 後記二十二大明不夜城之洛陽第1176章 後記三十二八卦都傳到尚書府了第278章 0273【品官婚禮】第212章 0207【深深的無力感】第1034章 1029【馬六甲海戰】第1074章 1069【刁民們不配合】第541章 0536【求死衝鋒】第152章 0147【榜下捉婿】第1226章 後記八十二聖誕節大朝會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1013章 1008【出兵高麗】第587章 0582【太子玩真的?】第785章 0780【做商人太難了】第1114章 1109【淘金客與狗頭金】第531章 0526【出其不意】第1004章 0999【秦檜受死】第679章 0674【周朝銅盤】第1035章 1030【瘋狂的楊幺】第397章 0392【張叔夜建功】第165章 0160【不做正經人】第285章 0280【生死決鬥】第185章 0180【還是家花香】第95章 0090【昏禮】第613章 0608【招降納叛】第813章 0808【人心渙散】第385章 0380【轉守爲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27章 0622【兇惡之兵】第1016章 1011【逆子啊】第633章 0628【趙楷的瀟灑日子】第732章 0727【農兵遇到騎兵】第267章 0262【試炮】第379章 0374【往死裡用】第1100章 1095【段譽入洛】第1165章 後記二十一孟昭的後人第527章 0522【火器時代】第1024章 1019【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248章 0243【移風易俗】第1026章 1021【黃帝紀元】第269章 0264【互相試探】第743章 0738【大阪】第518章 0513【洪武元年】第170章 0165【就差三年的萬年靈芝】第657章 0652【狼狽大撤軍】第1136章 1131【海外也可以發展農牧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