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冗兵(下)

“軍隊都是駐紮在地方,或是承擔着勞役,怎麼可能遷移?”趙禎這時卻還是有些不敢相信的道,他畢竟剛剛執政,對有些方面的瞭解還只是浮於表面,比如軍中的情況就瞭解不多,否則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陛下可知道大宋的禁軍有多少,廂軍又有多少?”李璋這時忽然盯着趙禎的眼睛問道。

“這個……”趙禎聽到李璋的詢問也一下子傻了眼,猶豫了半晌這纔開口道,“大概應該有個幾十萬吧?”

“到目前爲止,禁軍有七十二萬人,光是太后執政時,就將禁軍擴大了將近一倍,而廂軍的數量要少一些,但也有將近五十萬,其中光是廂軍的番號就有兩百多個,而且無論是禁軍還是廂軍,只要入了軍籍,日後就只能世代爲兵,換句話說,咱們大宋的軍隊幾乎不可能減少,只會越來越多!”李璋說到最後時,臉上也露出痛心的神色。

三冗是趙宋一朝最大的弊端,這也是後世公認的,其中冗兵和冗官是直接原因,這兩個原因綜合在一起,又導致了冗費的問題,所以若是能解決冗兵與冗官的問題,冗費的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

“竟然有這麼多!”趙禎聽到李璋的話也不由得驚叫出聲道,他以前只知道大宋的軍隊數量龐大,可是卻沒想到禁軍與廂軍加在一起竟然達到了驚人的一百二十萬左右,這麼龐大的軍隊簡直就是個無底洞,再多的軍餉恐怕也填不滿。

“數量多並不可怕,如果這百萬大軍真的能有百萬大軍的戰鬥力,其實也不算什麼壞事,可是咱們大宋養了這麼多兵,卻在軍事上處於劣勢,不但遼國經常藉着武力敲詐,甚至連小小的党項、吐蕃等部族也時不時起兵犯邊,在我看來,咱們大宋就像是一頭肥美的羔羊,誰都可以跑過來咬上一口,而咱們卻連反抗的力氣都沒有!”李璋這時再次痛心疾首的道。

聽到李璋的話,趙禎這時也陷入沉默當中,雖然李璋的話對他這個皇帝來說有些刺耳,但卻也是實情,別的不說,澶淵之盟雖然名爲盟約,但大宋卻要每年向遼國送上歲幣以求平安,雖然歲幣對大宋的負擔很小,甚至邊境的和平也能爲大宋帶來更多的利益,但這種國格上的屈辱卻是騙不了人的。

看到趙禎沉默不語,李璋這時再次開口道:“與其每年耗費巨大的養這麼龐大的軍隊,還不如減少士卒的數量,從而將更多的財物集中起來,用來培養真正的精兵,正所謂‘損冗兵百可養壯士十,平時養壯士十,臨事可得精兵百’這個道理陛下應該明白!”

李璋說到最後時,也十分鄭重的向趙禎行了一禮,大宋到了趙禎登基時,各種弊病其實已經十分嚴重了,三冗也幾乎是在趙禎當政時期達到了頂峰,這也是後來范仲淹發動“慶曆新政”的原因。

雖然慶曆親政失敗了,但也緩和了一些矛盾,直到後來神宗時,各種矛盾再次達到頂峰,也就引出了更加徹底的“王安石變法”,可惜最後還是失敗了,這也使得大宋失去了最後一個改革的機會,爲日後北宋的滅亡也埋下了伏筆。

聽完李璋的這些話,趙禎也終於從沉思中醒悟過來,只見他這時面色複雜的看了看李璋,隨後這纔開口道:“沒想到軍中的弊病已經嚴重到如此地步,朝廷每年花費那麼多錢財養兵,卻根本沒有達到朝廷的期望,看來朕實在是太大意了,竟然對這麼大的問題也視而不見!”

趙禎說到最後也露出自責的神色,李璋這時也急忙勸了幾句,不過趙禎也很快恢復過來,隨後就再次向李璋問道:“表哥,依你之見,該如何處置這件事?”

李璋對這件事早有考慮,所以只見他這時也胸有成竹的道:“這件事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雖然朝廷養了這麼多的庸兵,但也不能輕動,不過這次咱們真的能打下興州的話,陛下倒是可以用屯田的名義,將一部分廂兵調過去,這些廂兵除了一部分工匠外,大部分都是由流民或囚犯組成,讓他們打仗肯定不行,但送去種地卻肯定沒問題!”

“屯田?興州那裡不是党項人的老巢嗎,党項以放牧爲生,那裡真的能種田?”趙禎聽到這裡再次有些不解的問道,他對外界的瞭解實在有限,更不像李璋親自去過西北,所以對境外的情況也的確不太瞭解。

“陛下有所不知,興州本來屬於河套平原,那裡不但能種植小麥,甚至還能種植水稻,只是自從唐末丟失了那裡後,那裡也漸漸的變成草原人的牧場,不過只要能奪回來,種植上糧食並不是什麼問題,事實上李元昊一直在抓捕漢民,爲的就是在興州種植糧食,據說那裡的糧食產量已經相當大了。”李璋當下笑呵呵的解釋道。

趙禎聽到這裡也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而這時只聽李璋再次開口道:“本來興州那裡倒是十分適合種植土豆,只是在興州的局勢穩定之前,還是不宜將土豆推廣到興州去,屯田之初可以遷移廂軍過去,然後鼓勵他們與各族女子通婚,日後甚至可以分配土地給他們,並且解除他們的軍籍,到時朝廷不必再出錢養他們,他們也有土地可以生活,而興州也因爲他們更易於朝廷的統治,可謂是一舉數得!”

“我明白了,表哥你的用意恐怕不僅僅只是興州一地,若是日後朝廷能打下其它的地方,是不是也可以照興州的例子來做?”趙禎這時忽然醒悟過來,當下也有些震驚的看着李璋道。

“不錯,我的確是打算把興州當成一個試驗的地方,如果這個辦法真的可以行得通,那麼到時不但可以快速的穩定新打來的領地,也能解決國內兵員過多的問題,畢竟這個世界大得很,西北除了興州還有西涼、甘州、隴右等地,那些都是前唐的故土,既然前唐可以打下來,咱們大宋爲何不可?”李璋這時也野心勃勃的道。

“表哥,你說的這些真的能夠實現嗎?”趙禎這時也有些亢奮的道,身爲皇帝,最大的功績自然就是開疆拓土了,想想歷史上偉大的帝王,哪一個不是拓地千里?趙禎雖然是個老好人的性格,但他畢竟是個年輕人,年輕人的夢想與野心還在,所以也更容易受到李璋這些話的影響。

“能不能實現不在於我,而在於你,畢竟你是大宋的皇帝,掌握着整個帝國的走向,所以千萬不要小看了你手中的權力!”李璋這時拍了拍趙禎的肩膀再次笑道,後世人生活在沒有皇帝的時代,他們一輩子恐怕也無法想像皇帝對國家的影響力,而這也是李璋來到大宋後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

趙禎聽到這裡也立刻感覺肩膀上沉甸甸的,不過更多的卻還是興奮,如果他真的能在太祖與太宗皇帝之後,將大宋的國土再次向外擴張,到時他的功績恐怕不會比太祖與太宗差,甚至如果有一天他能滅掉遼國的話,恐怕他就是大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了。

想到上面這些,趙禎也第一次感受到了野心給他帶來的力量,而旁邊的李璋卻是淡定的一笑,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如果一個皇帝連野心都沒有,恐怕對帝國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不過想要讓趙禎的野心成長起來,最關鍵的還是這次趙振等人能否達成原來的軍事目標了?

第五百零八章 皆大歡喜第五章 豬下水第三百六十六章 壽誕後的流言第二十五章 無憂洞、鬼丐第一百八十一章 訪客第六百五十七章 四人罷相第七百三十二章 跪迎?第十四章 搶攤位第五百五十四章 女大不中留第六百零四章 戰前第四百九十章 打雪仗第六百八十八章 幹髒活的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溫泉山(下)第三章 泔水與飢餓第六十二章 尚食局御第一百二十九章 電腦小白第七百四十四章 四面皆敵的遼國第六百六十九章 董家滅門慘案第二百九十三章 上元夜遊第四百零五章 女真人的消息(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李德明死了第三十七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三百四十章 人彘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皇后懷孕第三百四十一章水元子的來歷第一百零八章 密碼第六百五十六章 汴河鎮第二百一十六章 我叫狄青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野狗找女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壽誕後的流言第六百九十七章 抵達京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鬼馬道(下)第六章 天書運動第四百三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七百六十章 狄青出兵第三百二十章 再見張朗第二百五十六章 見王氏第二百九十七章 交談第二百二十一章 章山部第七百六十九章 落下帷幕第六百零二章 帝后不圓房第六百八十三章 抄家第二百九十三章 上元夜遊第六百二十六章 議和?第三百零九章 錢行的前景第五百一十一章 偶遇燕娘第六百五十二章 救災(上)第六十章 同病相憐(求推薦收藏)第六百七十六章 出海第一百八十九章 丁謂專權第一百一十四章 癭相王欽若第六百八十章 魚死網破第三百五十八章 操練(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十四章 搶攤位第一百八十九章 丁謂專權第七百零六章 殺進港口第六百九十二章 高麗要出兵第六十三章 皇帝的大表哥第一百三十五章 水元觀的壁畫第一百九十一章 丁謂倒臺(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拜會呂夷簡第七十四章 逃跑的“宰相”第二百章 告御狀(下)第六百四十章 退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宰相的人選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將起第三百六十二章 狂生第八十三章 請護院第一百五十五章 我嫁給你吧?第三百八十九章 富弼第七百五十章 流亡的高麗王第三百四十章 人彘第五百零二章 請呂相幫我第三百九十五章 抵達捺鉢第五十章 韓琦的壯志第六百四十六章 戰後(下)第六百八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六百七十七章 爛掉的水師第三十五章 好人?壞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缺心眼兄弟第一百四十五章 耶律延壽第二十九章 開封城吳起街第六百四十二章 又見曹皇后第一百三十章 移動硬盤盒第二百七十六章 醜娘告狀第四百三十八章 劉娥重病第二十七章 鋪面有消息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軍中小聚第二百九十五章 韓琦與永叔兄第三百四十六章 尷尬第六百一十二章 燕京城破第十七章 傳奇皇后(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饑民第六百五十四章 救災(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參觀第七十二章 劉國舅即將完結,請假一天第五百三十三章 白達旦河畔
第五百零八章 皆大歡喜第五章 豬下水第三百六十六章 壽誕後的流言第二十五章 無憂洞、鬼丐第一百八十一章 訪客第六百五十七章 四人罷相第七百三十二章 跪迎?第十四章 搶攤位第五百五十四章 女大不中留第六百零四章 戰前第四百九十章 打雪仗第六百八十八章 幹髒活的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溫泉山(下)第三章 泔水與飢餓第六十二章 尚食局御第一百二十九章 電腦小白第七百四十四章 四面皆敵的遼國第六百六十九章 董家滅門慘案第二百九十三章 上元夜遊第四百零五章 女真人的消息(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李德明死了第三十七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三百四十章 人彘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皇后懷孕第三百四十一章水元子的來歷第一百零八章 密碼第六百五十六章 汴河鎮第二百一十六章 我叫狄青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野狗找女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壽誕後的流言第六百九十七章 抵達京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鬼馬道(下)第六章 天書運動第四百三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七百六十章 狄青出兵第三百二十章 再見張朗第二百五十六章 見王氏第二百九十七章 交談第二百二十一章 章山部第七百六十九章 落下帷幕第六百零二章 帝后不圓房第六百八十三章 抄家第二百九十三章 上元夜遊第六百二十六章 議和?第三百零九章 錢行的前景第五百一十一章 偶遇燕娘第六百五十二章 救災(上)第六十章 同病相憐(求推薦收藏)第六百七十六章 出海第一百八十九章 丁謂專權第一百一十四章 癭相王欽若第六百八十章 魚死網破第三百五十八章 操練(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十四章 搶攤位第一百八十九章 丁謂專權第七百零六章 殺進港口第六百九十二章 高麗要出兵第六十三章 皇帝的大表哥第一百三十五章 水元觀的壁畫第一百九十一章 丁謂倒臺(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拜會呂夷簡第七十四章 逃跑的“宰相”第二百章 告御狀(下)第六百四十章 退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宰相的人選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將起第三百六十二章 狂生第八十三章 請護院第一百五十五章 我嫁給你吧?第三百八十九章 富弼第七百五十章 流亡的高麗王第三百四十章 人彘第五百零二章 請呂相幫我第三百九十五章 抵達捺鉢第五十章 韓琦的壯志第六百四十六章 戰後(下)第六百八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六百七十七章 爛掉的水師第三十五章 好人?壞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缺心眼兄弟第一百四十五章 耶律延壽第二十九章 開封城吳起街第六百四十二章 又見曹皇后第一百三十章 移動硬盤盒第二百七十六章 醜娘告狀第四百三十八章 劉娥重病第二十七章 鋪面有消息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軍中小聚第二百九十五章 韓琦與永叔兄第三百四十六章 尷尬第六百一十二章 燕京城破第十七章 傳奇皇后(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饑民第六百五十四章 救災(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參觀第七十二章 劉國舅即將完結,請假一天第五百三十三章 白達旦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