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范仲淹(下)

“下官范仲淹拜見定北侯!”范仲淹看到李璋進到客廳,當即也起身行禮道。

“範侍郎不必多禮,聽聞昨日範侍郎回京,今日應該見過陛下了吧?”李璋當下也笑着客氣道,隨後吩咐下人再次上茶,並且請對方再次落坐。

范仲淹這時也點頭道:“今日早朝結束後,陛下單獨召我去了垂拱殿,也交待了許多的事情,這也讓我明白了陛下整頓官場的決心。”

說到這裡時,只見范仲淹卻是頓了一下,接着這纔再次開口道:“只不過整頓官場這種事說來容易,但其中卻是困難重重,我又剛回到京城,這千頭萬緒我也實在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陛下讓我來向定北侯請教一下,所以我這才冒昧登門,還請定北侯勿怪!”

聽到范仲淹是趙禎指派來的,李璋也露出瞭然的神色,估計是趙禎是想自己給范仲淹打打氣,免得他退縮,不過以他對范仲淹的瞭解,就算自己什麼都不說,對方也不可能在這件事上退縮。

“前段時間河東地震的事範侍郎你也應該聽說了,對這件事在朝堂上的影響你怎麼看?”李璋沉吟了片刻這才向范仲淹問道,他並不打算按趙禎的想法來,因爲在趙禎看來,范仲淹只是他手中的一把刀,但李璋卻知道範仲淹的用處遠不止於此。

“現在正是大宋解決內部積弊的最佳時機,若是錯過這個機會,恐怕就要付出極大的代價,而且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極小!”范仲淹毫不猶豫的回答道,他的看法與李璋幾乎一模一樣。

“不錯,這也正是我與陛下等人的看法,所以陛下已經下定決心革除國內的弊病,而這第一步就是整頓吏治,若是官員們都是現在這種上下懈怠,不思進取的狀態,那談何改革?”李璋當下也鄭重的開口道。

這下范仲淹也終於露出了恍然的表情,趙禎今天見他時,只說了整頓吏治的事,其它的並沒有我說,所以他也不太明白趙禎真實的想法,不過現在聽完李璋的解釋後,他心中的疑問也全都得到了解答,而且整個人也變得更加激動。

“定北侯,若是整頓過官場後,陛下接下來會從哪裡入手?”過了片刻之後,范仲淹這才強壓下心中的激動,隨後再次追問道。

“這就不好說了,其實整頓吏治這件事同樣也是陛下的探路石,除了想要掃除官場上的弊病外,也是想試探一下各方的反應,知道了這些之後,再做日後的打算也不遲,不過無非也就是土地和稅負等幾個方面。”李璋再次笑着開口道。

“原來如此,倒是我有些太心急了!”范仲淹聽到李璋的回答也是長出了口氣道,從李璋的話中他可以聽出,趙禎和李璋都十分的清醒,做好了長久的準備,這也讓他徹底的放下心來,因爲他也擔心趙禎太操之過急。

可能許多人並不知道,其實在原來的歷史上,范仲淹雖然主持了慶曆新政,但發起這次新政的人並不是他,而是身爲皇帝的趙禎,歷史上的趙禎因爲軍事上多次敗於党項,又被遼國訛詐,再加上內的矛盾,於是他也迫切的想要拿出一個使大宋富強的方案,這纔多次催促的大臣們,結果在這種情況下,范仲淹也就被推到了臺前。

雖然范仲淹多次建議趙禎不要太心急,但當時的趙禎卻沒什麼耐心,於是慶曆新政就在這種倉促下被推了出來,可惜當時的阻力實在太大,新政也沒有拿出一個解決根本問題的辦法,最後很快就失敗了。

說起解決國內弊病的事,范仲淹也表現的十分興奮,當下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講了出來,李璋也將自己和趙禎的一些打算告訴了范仲淹,畢竟他十分看重范仲淹的能力,希望他能在這個基礎上對之前的計劃做出一些補充,而范仲淹也沒有讓他失望,果然提出了許多不錯的建議。

相比李璋和趙禎,范仲淹可能是因爲多年在地方上爲官的原因,使得他更清楚中下層官員與百姓們的想法,所以他提出的建議大都十分的具體實用,比如“均公田”,所謂公田,其實就是屬於朝廷田地,一般按照官員的職位品級分配給官員,所以也叫職田,收入歸官員所有,算是官員的一種福利。

本來職田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因爲官場上利益糾葛複雜,使得公田的分配嚴重不公,有些官員職位不高,但因爲手眼通天能與上面的人拉上關係,從而分得大批的職田,有些官員卻因爲沒有門路,只能分配到貧瘠的田地,甚至職田嚴重縮水,這些不公也加重了官場上的怨氣,使一項良法變成了劣法。

另外還有百姓的稅負問題,范仲淹對此更是大加痛斥,因爲他親眼見過許多百姓因爲沉重的稅負而破產,更有人因此而賣兒賣女,甚至還有些地方因爲稅負過重,導致百姓們活不下去,索性就聚衆造反,而朝廷爲了平亂,只能加大稅負的徵調,結果導致地方亂上加亂,最後陷入到一個死循環之中。

李璋雖然也曾經去過地方,但卻沒有深入的體察過民情,今天才從范仲淹口中得知了地方百姓真實的生存狀態,這也讓他露出沉重的神色,雖然之前他也有所心理準備,但卻沒想到地方的情況竟然如此危急,難怪之前宋祁與韓琦等人那麼急着要求朝廷進行變革。

不過想想在原來的歷史上,也正是因爲王安石變法失敗後,大宋也快速的陷入到一個朝代末年的掙扎之中,有名的梁山泊就是在那種情況下誕生的,另外還有規模更大的方臘起義,這些都沉重的打擊了北宋的統治,在那種情況下,就算沒有後來的金人入侵,恐怕北宋也堅持不了幾年。

李璋與范仲淹一直聊到天色將晚,並且還請對方吃了頓酒宴,這才送范仲淹離開,而在第二天一早,范仲淹也終於走馬上任,正式開始了對吏治的整頓!

第一百八十三章 鐵匠第二百一十八章 邊市第二百七十二章 獨處第一百零七章 屍骨有問題第一百四十章 遼國聯姻第五百三十六章 捺鉢密謀第三百八十五章 家中的情況第六百六十五章 丁謂?第四百三十六章 武將集團第四百一十二章 扔出去第四百零九章 趙家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李迪貶官第三百五十三章 武成王廟第六百五十八章 官場與土地第七十八章 劉娥認“親”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心眼第六百五十九章 從吏治入手第一百二十五章 減肥藥第六百四十九章 河東地震(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劉娥的私心第四百零六章 忠告第六百零三章 打起來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尊爲太后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禎探視第五百二十二章 剖腹產第七百五十六章 五年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器監第五十九章 參見“阿姨”第二十一章 給韓琦講聊齋(求推薦收藏)第三百零三章 借種第二百一十九章 邊境局勢第五百九十二章 收復燕雲的好時機第五百二十四章 囑託第二百九十二章 劉娥的安排第五百三十六章 捺鉢密謀第二百二十七章 整頓邊市第六百九十二章 高麗要出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值得第六百一十二章 燕京城破第五百零八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九十章 遂城(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禮成回宮第六十六章 金夫人的算計第一百五十二章 內部爭鬥第四百章 結交趙安仁第七百四十七章 高昌危急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可以幫你第六百九十章 福禍相依第二百四十二章 夜襲党項大營第三百四十五章 魯宗道去世第二百四十一章 名揚軍中第一百零七章 屍骨有問題第五百八十八章 溫泉宮之變(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再臨皇莊第六百三十一章 軍中小聚第六百一十二章 燕京城破第二百四十三章 鬼馬道(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戰報第三百二十二章 爲紡織業打基礎第三百二十六章 你聽說過火槍嗎?第三百一十六章 獻圖紙第二百四十四章 鬼馬道(中)第五百九十二章 收復燕雲的好時機第三百九十五章 抵達捺鉢第六百六十一章 趙禎的佈局第六百二十八章 寧與友邦第六百五十七章 四人罷相第一百四十章 遼國聯姻第九十五章 高燒不退(第一更)第三百七十六章 假傳旨意的妙元第六百三十九章 皮室軍造反第六百一十一章 興奮的趙禎第八十章 撬開呂武的嘴第一百八十三章 鐵匠第二百二十八章 嵬名?李元昊!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津府城中的韓琦第一百六十四章 香皂生意第五百七十六章 議和第五百五十六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一十一章 偶遇燕娘第四百四十九章 再次發病第七十四章 逃跑的“宰相”第六百七十一章 恐懼第六十三章 皇帝的大表哥第六百五十三章 救災(中)第七十章 奇怪的老者第四百二十三章 讓我去摘星星吧!第二百一十六章 我叫狄青第一百九十四章 宰相的人選第十七章 傳奇皇后(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爛掉的水師第一百六十七章 宰相打架第三百一十三章 莊園遇襲第六百五十八章 官場與土地第七百五十章 流亡的高麗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戰臨近第五百九十八章 耶律仁先的擔憂第七百四十九章 喀喇汗第七百零八章 上交國家第四百四十三章 女大不中留
第一百八十三章 鐵匠第二百一十八章 邊市第二百七十二章 獨處第一百零七章 屍骨有問題第一百四十章 遼國聯姻第五百三十六章 捺鉢密謀第三百八十五章 家中的情況第六百六十五章 丁謂?第四百三十六章 武將集團第四百一十二章 扔出去第四百零九章 趙家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李迪貶官第三百五十三章 武成王廟第六百五十八章 官場與土地第七十八章 劉娥認“親”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心眼第六百五十九章 從吏治入手第一百二十五章 減肥藥第六百四十九章 河東地震(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劉娥的私心第四百零六章 忠告第六百零三章 打起來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尊爲太后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禎探視第五百二十二章 剖腹產第七百五十六章 五年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器監第五十九章 參見“阿姨”第二十一章 給韓琦講聊齋(求推薦收藏)第三百零三章 借種第二百一十九章 邊境局勢第五百九十二章 收復燕雲的好時機第五百二十四章 囑託第二百九十二章 劉娥的安排第五百三十六章 捺鉢密謀第二百二十七章 整頓邊市第六百九十二章 高麗要出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值得第六百一十二章 燕京城破第五百零八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九十章 遂城(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禮成回宮第六十六章 金夫人的算計第一百五十二章 內部爭鬥第四百章 結交趙安仁第七百四十七章 高昌危急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可以幫你第六百九十章 福禍相依第二百四十二章 夜襲党項大營第三百四十五章 魯宗道去世第二百四十一章 名揚軍中第一百零七章 屍骨有問題第五百八十八章 溫泉宮之變(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再臨皇莊第六百三十一章 軍中小聚第六百一十二章 燕京城破第二百四十三章 鬼馬道(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戰報第三百二十二章 爲紡織業打基礎第三百二十六章 你聽說過火槍嗎?第三百一十六章 獻圖紙第二百四十四章 鬼馬道(中)第五百九十二章 收復燕雲的好時機第三百九十五章 抵達捺鉢第六百六十一章 趙禎的佈局第六百二十八章 寧與友邦第六百五十七章 四人罷相第一百四十章 遼國聯姻第九十五章 高燒不退(第一更)第三百七十六章 假傳旨意的妙元第六百三十九章 皮室軍造反第六百一十一章 興奮的趙禎第八十章 撬開呂武的嘴第一百八十三章 鐵匠第二百二十八章 嵬名?李元昊!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津府城中的韓琦第一百六十四章 香皂生意第五百七十六章 議和第五百五十六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一十一章 偶遇燕娘第四百四十九章 再次發病第七十四章 逃跑的“宰相”第六百七十一章 恐懼第六十三章 皇帝的大表哥第六百五十三章 救災(中)第七十章 奇怪的老者第四百二十三章 讓我去摘星星吧!第二百一十六章 我叫狄青第一百九十四章 宰相的人選第十七章 傳奇皇后(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爛掉的水師第一百六十七章 宰相打架第三百一十三章 莊園遇襲第六百五十八章 官場與土地第七百五十章 流亡的高麗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戰臨近第五百九十八章 耶律仁先的擔憂第七百四十九章 喀喇汗第七百零八章 上交國家第四百四十三章 女大不中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