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分手

龍生九子,子子不同,這話說的是人性格的複雜性。

而作爲帝王,他們的性格更復雜,哪怕是最仁慈的趙禎,依舊在權利之前會變成一個讓大家都不認識的陌生人。

趙曙當然不例外,他從不願意進宮接任皇子,到現在對權利握得很緊,這個轉變快的讓人瞠目結舌。

在品嚐過權利的甘美之後,他無法捨棄。

他接過茶水喝了一口,示意妻子坐下來。

高滔滔坐在他的身邊,幽幽的道:“那些宰輔們很厲害呢。”

大宋高層的矛盾主要來自於帝王和宰輔的權力之爭。

“從先帝開始,皇權漸漸旁落,宰輔成了大宋的主宰。到了我這裡,總得慢慢的扳回來些,否則任由他們抱團結黨,皇家的日子可不好過。”

趙曙說的雲淡風輕,高滔滔卻有些驚訝:“他們敢結黨?”

“有什麼不敢的?”

趙曙好笑的看着妻子,“當年歐陽修的朋黨論你該看過吧?文章不錯,可卻帶出個東西,那就是臣子都在結黨,不是這個黨就是那個黨。黨大黨小……都是抱團牟利而已。”

高滔滔皺眉道:“那您就是一個人,這也太艱難了。”

“我不是一人。”

趙曙放下茶杯,示意邊上的內侍扇扇子再快些。

人工製造的風吹動着他的頭髮,他愜意的道:“爲君者不要怕臣子結黨,只要不讓他們抱作一團即可。比如說韓琦和富弼現在就對上了,歐陽修和曾公亮又親近了……我在冷眼看着,不時點撥一二,讓兩邊不能靠攏就是了。”

這就是制衡。

高滔滔讚道:“官家真是厲害!”

趙曙笑道:“沈安想擴建太學是好事,那些人算是多了個對手,如此我也能再次制衡。”

高滔滔問道:“那些人……官家,是誰?”

“當年的那些人。”

趙曙的神色冰冷,說道:“慶曆年間的新政失敗,那些人功不可沒,如今沈安漸漸鵲起,朕喜聞樂見,就是因爲沈安和那些人不是一夥的!”

他目光深邃,帶着憤怒,“先帝看到了危機,並想用范仲淹等人去解決危機,可那些人卻爲了一己之私而反對,致使新政失敗,讓朕恨不能讓人動手……”

高滔滔擔心他犯病,就端起茶杯遞過去,勸道:“莫要氣了,如今不是能制衡嗎?好歹日子也好過了。”

趙曙的呼吸急促了些,面色有些發紅,眼珠子定定的看着外面,冷冰冰的道:“歐陽修平日裡對沈安多有照拂,曾公亮和沈安在西南時結下了交情,可你沒看到今日這兩人的模樣,分明就是對太學擴建不滿。”

高滔滔悚然一驚,“韓琦和沈安不對付,加上這兩人,那沈安豈不是把宰輔都得罪光了?以後還怎麼爲官做事?”

趙曙的火氣上來,氣咻咻的道:“宰輔宰輔,他們也怕那雜學起來了,到時候他們的文章詩詞就成了無用的東西……嘿!無用的東西!”

高滔滔唸了聲佛號,說道:“官家,詩詞文章可是祖宗看重的東西,歷朝歷代都重視,總非沒有道理吧。”

“官家,聖人,大王來了。”

趙曙的火氣消了些,說道:“讓他進來。”

隨後趙頊進來,高滔滔見他額頭有汗,就吩咐道:“趕緊去弄了冷毛巾來。”

等毛巾來了,高滔滔親自給兒子擦汗。

趙頊不自在的道:“娘,這有事呢。”

“什麼事?”

趙曙的語氣有些僵硬。

趙頊擔心的看了他一眼,把語氣放低了些:“爹爹,沈安去了太學。”

“他去他的,怎麼了?”

趙曙的嘴角微微翹起,說道:“你要記住,宰輔也是對手,爲帝者,莫要輕易信人,所以看着吧,等他們給沈安挑刺。沈安的性子不好,多半會吵起來。歐陽修名望最高,他應當忍不得,會當先出頭。曾公亮只是輔助,至於韓琦,他的態度卻不好說。看沈安如何應對,若是力有未逮,我會出手。”

趙頊苦笑道:“爹爹,按照我對沈安的瞭解,他怕是會……”

……

太學,沈安站在大門外,對門子視而不見,只是吩咐道:“去找到楊彥他們,幫他們搬運東西出來,大車多叫些。”

“是。”

幾輛馬車跟着聞小種進去,就像是要搬家。

沈安就站在大門外,一羣彪悍的男子站在他的邊上,卻是鄉兵。

等郭謙聞訊趕來時,見狀不禁大驚:“待詔這是爲何?快進來奉茶。”

沈安笑道:“許多人說雜學上不得檯面,就該找個沒人的地方蹲着。有人說太學不能成爲雜學的地盤,該驅逐……祭酒以爲如何?”

郭謙尷尬的道:“這些人只是胡言亂語,待詔莫要信。”

沈安笑道:“那祭酒可能頂得住那些人的怪責?”

郭謙一怔,旋即面色大變,問道:“那待詔來此是爲何?”

沈安只是笑了笑,此時正好下課,學生們紛紛出了校舍,有人看到楊彥等人抱着東西出來,甚至還有幾輛大車拉着那些笨重的東西跟在後面。

“這是怎麼了?”

“難道是……難道是學裡要驅逐他們出去?”

“那不好吧,雜學用處頗多。”

“可他們現在都不跟着咱們學了,整日就在研究雜學。”

“那又如何?”

“那不是太學!”

那不是太學!

衆人一驚,旋即纔想起太學的宗旨。

“設立太學的目的是爲國育才,可只學雜學算是什麼?”

衆人呆呆的看着楊彥等人遠去,然後有人跟了去。

“雜學和儒學,該怎麼區分?哪邊更重要?”

一種茫然在學生們的心頭生成。

“要科舉必須要學儒學。”

“可……可……可雜學呢?”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啊!”

等見到沈安時,有迷茫的學生就問道:“待詔,楊彥他們爲何要離開太學?”

楊彥回身看了此人一眼,微微頷首。

沈安說道:“學問如夫妻,不合則散。”

儒學和雜學就像是一對夫妻,先前還很親密,如今卻起了齟齬,要散夥了。

衆人不解,有人問道:“楊彥,你這就出去了”

楊彥回身道:“是啊!”

說話的學生和楊彥有些私人恩怨,他裝作不捨的道:“你會後悔的。”

這話完全無視了沈安,可沈安沒有任何反應。

太學的振興全是他的功勞,可卻被這個學生漠視了。

我學會了那種學習方法就好,至於這方法是誰教的,幹嘛要深究?這就和吃雞蛋要深究是誰下的這隻蛋般的荒謬。

沈安沒生氣,可有學生卻不滿的道:“錢暉,待詔在呢!你要不要臉了!”

那學生冷笑道:“某怎麼不要臉了?”

這是在站隊!

他大抵是嗅到了些不對的味道,所以馬上就站在了沈安的對立面,藉此表明態度,希望能被沈安的對頭看到,然後提攜一把。

這種小心思在沈安的面前無所遁形,但他只是微微一笑而已。

在他的眼中,這錢暉就是一隻螻蟻,壓根不值當自己費心思。

可楊彥卻忍不得,他說道:“雜學包羅萬象,告知某這個世間是什麼樣的。某想去看看世間萬物,所以不會後悔。至於太學,留在這裡做什麼?考試做官嗎?做官固然好,能光宗耀祖,能得意洋洋。得意洋洋的人太多了,能光宗耀祖的人更是多如天上的繁星,不少某一人。可探知世間萬物的卻都在這裡,其間卻沒有你。”

他回身,對沈安說道:“待詔,他們都沒有後悔。”

十三個學生站在沈安的身前,大聲道;“此生許給雜學,我等無悔!”

那些師生看着他們上車,雖然身影孤獨,可卻從容,不禁就癡了。

“你等會後悔的!”

錢暉兀自在表態站隊,邊上的一個學生推了他一把,罵道:“若非是家裡不答應,某也跟着待詔去了。你在此喋喋不休的,聒噪!”

錢暉心中一喜,覺得這是個機會,就說道:“某說的難道不對嗎?”

“你且回頭。”

錢暉回頭,看到的全是不捨。

那些學生有的甚至眼中含淚,緩緩走向大門。

“待詔,留下來吧。”

“咱們以後定然好生學習,不給您丟臉。”

“待詔,那些小人之言不必理會,咱們支持您!”

“誰敢趕您出太學,咱們就罷學!”

“……”

錢暉傻眼了,而沈安卻被一種感動的情緒弄的有些眼熱。

他笑道:“沒有誰能把某從太學趕出去。”

這是實話,沒有誰能趕走他。

可時至今日他不走卻不成了,隨着雜學的名聲不斷拔高,反對者越來越多,他若是再留下,這些學生就會被牽累。

比如說在省試時,那些人可以用手段把太學的學生廢黜大半,只需來幾次,太學就再也擡不起頭來,從此沒落。

沈安微笑道:“學習的法子都教給你們了,你們要好好的學,記着不管是爲官還是爲民,心中都要牢記某給你們說的話……”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學生們齊聲說出了這句話。

沈安點點頭,對那些教授說道:“那些篩選之法你們也會,此後好生琢磨,太學就能一直保持領先。努力吧,希望未來咱們能殊途同歸。”

……

第三更送上,求月票。

第635章 神器登場第162章 這是在不務正業啊(爲‘也許那是幸福’加更2)第1300章 青苗法,贊同第239章 變成香餑餑的國子監第1559章 她一定會來第583章 列祖列宗在上第450章 趙允弼吐血,趙禎伸手第1393章 唯有淚兩行第1646章 葉公好龍第230章 無事獻殷勤第1742章 逃命,破城第1565章 殺出去第27章 暗香浮動月黃昏第15章 兇狠的巡檢司第743章 運氣好得讓人嫉妒第7章 踏平御街第1475章 三十萬貫驚汴梁第1354章 大宋會越發的強硬,你要習慣第475章 試探第544章 金錢的力量第1144章 陛下,遼國怕是有禍事了第1798章 蹲馬步,出使高麗第1511章 唐鐵光的女紅第1679章 程顥進大牢第1012章 崩潰的密諜(爆更第三章)第1116章 內外勾結,坑黃家第1862章 橫掃當世第1644章 我的可人兒第1676章 忠心之道第451章 某不騙人,金肥丹太厲害了第1456章 差點被一刀剁了的沈括第1635章 那孩子最近缺些功勞第1634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903章 萬衆一心,事無不成第1250章 打醬油的富弼第1206章 倔強的趙頊第1387章 拒絕,效仿漢唐舊事(爲新盟主‘鵬傑機電’賀,加更)第243章 毛都沒長齊第384章 全世界都在騙朕第735章 智商碾壓(爲‘P人懶’加更)第1741章 第一戰第1265章 僞君子第411章 淪陷第1482章 大國相爭,必有血腥!第759章 因禍得福第899章 看戲,哪來哪去第987章 活擒敵將第263章 殺**少年第1660章 此戰必勝第879章 悲劇的趙曙,神器玻璃第1216章 沈安這人太壞了第1836章 罷工,發病第1811章 君子不能做事第1188章 名揚天下(爲盟主‘正版風隨行’加更)第1766章 擔當何在?一物降一物第1790章 幸運兒第721章 土炸彈發威第1505章 死得其所的交趾第1657章 下馬威第1103章 今日始,大宋立第1589章 大宋版的鐵劵第1628章 大丈夫(爲書友‘‘油登登’加更)第643章 創新就是生命第545章 救心丸,坑人(爲‘菸灰黯然跌落’白銀大盟加更10)第913章 你倒是給個答案啊第1658章 你的老師是誰第917章 災情如火,棍子太硬第930章 沈某人的心胸真的很寬廣第204章 是的,學識會爆炸(爲‘第一百個盟主’加更)第419章 沈安,你膽大妄爲(爲‘心有千千邪’加更)第984章 兄弟們,打草谷了第1834章 摻沙子的封賞第1469章 初生牛犢,捅馬蜂窩第946章 來,送他上路第1712章 夕陽無限好第948章 漸漸自信的大宋第1303章 賤鸚鵡,兇名赫赫第1042章 一刀梟首,戰功到手第1731章 開花結果美滋滋第34章 肆無忌憚的綁架第73章 有信出牆第44章 老包害死人啊第1705章 本朝第一忠臣第1611章 汴梁折家,北方種家第786章 你這是坑人呢第1676章 忠心之道第1568章 沈安投靠了大夏(爲新盟主‘孤賞繁城’賀,加更)第403章 酒來第1498章 刀光如牆第1254章 根,范陽郡公第252章 有上進心的內侍(爲‘笨叔叔來啦’加更)第1749章 來自於大宋的真理第920章 百姓重拾信心第1582章 閒出來的毛病第751章 叫你裝比第396章 用握筆的手拿刀,去殺戮第670章 老毛病發作第190章 塑料花,梨花帶雨第878章 郎君英俊帥氣第1764章 這裡就是大宋
第635章 神器登場第162章 這是在不務正業啊(爲‘也許那是幸福’加更2)第1300章 青苗法,贊同第239章 變成香餑餑的國子監第1559章 她一定會來第583章 列祖列宗在上第450章 趙允弼吐血,趙禎伸手第1393章 唯有淚兩行第1646章 葉公好龍第230章 無事獻殷勤第1742章 逃命,破城第1565章 殺出去第27章 暗香浮動月黃昏第15章 兇狠的巡檢司第743章 運氣好得讓人嫉妒第7章 踏平御街第1475章 三十萬貫驚汴梁第1354章 大宋會越發的強硬,你要習慣第475章 試探第544章 金錢的力量第1144章 陛下,遼國怕是有禍事了第1798章 蹲馬步,出使高麗第1511章 唐鐵光的女紅第1679章 程顥進大牢第1012章 崩潰的密諜(爆更第三章)第1116章 內外勾結,坑黃家第1862章 橫掃當世第1644章 我的可人兒第1676章 忠心之道第451章 某不騙人,金肥丹太厲害了第1456章 差點被一刀剁了的沈括第1635章 那孩子最近缺些功勞第1634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903章 萬衆一心,事無不成第1250章 打醬油的富弼第1206章 倔強的趙頊第1387章 拒絕,效仿漢唐舊事(爲新盟主‘鵬傑機電’賀,加更)第243章 毛都沒長齊第384章 全世界都在騙朕第735章 智商碾壓(爲‘P人懶’加更)第1741章 第一戰第1265章 僞君子第411章 淪陷第1482章 大國相爭,必有血腥!第759章 因禍得福第899章 看戲,哪來哪去第987章 活擒敵將第263章 殺**少年第1660章 此戰必勝第879章 悲劇的趙曙,神器玻璃第1216章 沈安這人太壞了第1836章 罷工,發病第1811章 君子不能做事第1188章 名揚天下(爲盟主‘正版風隨行’加更)第1766章 擔當何在?一物降一物第1790章 幸運兒第721章 土炸彈發威第1505章 死得其所的交趾第1657章 下馬威第1103章 今日始,大宋立第1589章 大宋版的鐵劵第1628章 大丈夫(爲書友‘‘油登登’加更)第643章 創新就是生命第545章 救心丸,坑人(爲‘菸灰黯然跌落’白銀大盟加更10)第913章 你倒是給個答案啊第1658章 你的老師是誰第917章 災情如火,棍子太硬第930章 沈某人的心胸真的很寬廣第204章 是的,學識會爆炸(爲‘第一百個盟主’加更)第419章 沈安,你膽大妄爲(爲‘心有千千邪’加更)第984章 兄弟們,打草谷了第1834章 摻沙子的封賞第1469章 初生牛犢,捅馬蜂窩第946章 來,送他上路第1712章 夕陽無限好第948章 漸漸自信的大宋第1303章 賤鸚鵡,兇名赫赫第1042章 一刀梟首,戰功到手第1731章 開花結果美滋滋第34章 肆無忌憚的綁架第73章 有信出牆第44章 老包害死人啊第1705章 本朝第一忠臣第1611章 汴梁折家,北方種家第786章 你這是坑人呢第1676章 忠心之道第1568章 沈安投靠了大夏(爲新盟主‘孤賞繁城’賀,加更)第403章 酒來第1498章 刀光如牆第1254章 根,范陽郡公第252章 有上進心的內侍(爲‘笨叔叔來啦’加更)第1749章 來自於大宋的真理第920章 百姓重拾信心第1582章 閒出來的毛病第751章 叫你裝比第396章 用握筆的手拿刀,去殺戮第670章 老毛病發作第190章 塑料花,梨花帶雨第878章 郎君英俊帥氣第1764章 這裡就是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