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鬼帝玉印

後來陰世慢慢的出現,最早的都是山川之神,各自掌管着自己的一片地方,護佑着自己的治下的鬼神。所以最早時候,山神同時也是陰司之神。他們治下庇護魂靈的地方,就叫做福地,互相不同屬,不相接。所以上古方士將之稱爲洞天福地!

後來佛教傳入中土,再加上漢末的天下大亂。很多有識之士,受此刺激之下。決定再造人天,重新整理人神鬼之間的秩序。就有了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現,太平道偏於治人,想要重新整理人道的秩序。而五斗米道卻把目光轉向了陰世鬼道!

當年張道陵在四川青城山傳下了五斗米道,又叫做天師道的。但是在早期的歷史記載之中,卻都把他傳承下來的道派叫做鬼道。道徒稱爲“鬼卒”、“鬼兵”,道中首領稱爲“鬼吏”。

後世的天師正一派,最擅長的也是抓鬼驅邪之術。這不是沒有來由的!

不論是巴蜀之地,還是夏商周的中原之地,在上古時期。都流行的是鬼巫。隨着中原王朝的慢慢演變,也就只有在巴蜀之地,那種當時的荒僻之地,還保留着上古時代的巫鬼之術。

傳說之中,當年張道陵傳教,伐山破廟,斬殺當時的各路鬼神。甚至連祖先信仰都不允許。還有傳說大戰八部鬼帥,六大鬼王。這些其實都是那些原始巫教的社團勢力。

後來外來的和尚好唸經,張道陵戰勝了那些原始巫教的力量。或者把他們斬殺,或者鎮壓降服了。巫教八部鬼帥、六大魔王鬥法失敗後,被天師道改造與同化,如今青城山上的“降魔石”、“擲筆槽”、“洗心池”等,就是當時鬥法之後的傳說。

而當時這位道人,便是繼承的早期鬼道的道統。講究的是統御百萬鬼衆,斬神誅鬼,再造人天。更類似於當年太平道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這一套!所以當年第一個提出了均貧富的主張。

想要再造天地人三道,徹底逐出佛門。讓天下太平,萬民安居樂業。建立政教合一的道門皇朝。這道士的想法不知道是偉大……還是荒謬!

不去管他了,文飛是俗人。根本就不糾結這些東西,反正現在這世界還是一片太平。雖然還有着種種問題,讓那些憤青們十分不滿,但是這日子好歹過的還不算太差……

文飛是得過且過的性子,不糾結這些。只想從這道人的記憶之中,找到他修煉的法門。說起來這道人拜過的門派還當真不少,便連當時還沒有正式立派的天心派的法術,這道人就都學了一些。不過他最初主要修行的還是北帝派的道法。

北帝派最重要的似乎是天蓬咒,據說唸誦天蓬咒可以請到天蓬大將下凡,除妖滅邪。當然了,這位天蓬大將,乃是北帝坐下的一位大神,尊嚴非常。在當時的地位有些類似於觀世音菩薩,都有着循聲趕赴,救苦救難的大能。絕對不是西遊記那位天蓬元帥了!

不過隨着宋代中期以後,北帝派式微,這天蓬咒也就很少人唸誦了。天蓬大將也很少人供奉崇拜了,和日後觀世音菩薩的地位可沒法相比。

文飛懷疑是不是就是和這道人有關,才惹得北宋朝廷大力打擊北帝派,讓這當時紅花之極的一個道門大派幾乎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當然這事情和文飛沒關係,他也就是胡亂的感慨兩句,就丟到了一邊去了。天蓬咒雖然厲害,但是這位大神已經上千年沒人供奉了,想來現在就算還存在,神力恐怕也低微的很了。還是看看其他的法術吧!

其實文飛最感興趣的還是鬼道法術,想當年文飛缺少錢花,一門心思的想要練成五鬼運財法,讓五鬼給自己從銀行裡搬點錢出來花……

不過要練成這法術,就需要祭煉出一顆鬼帝印來。代表鬼帝的權能,號令萬鬼。道門的最重要的法器就是劍,印,鏡,鈴這四樣了。很多地方都少不了這四樣法器,但是雕刻這些用什麼材料卻並沒有嚴格的規定,木質,石頭,玉,金屬都行。

當然材料越好肯定是越好。文飛記得有一顆祖遺陽平治都功印,玉質厚七分,橫長各一寸半,方紐。一稱大陽平治都功印,厚七分,橫長各二寸半,玉質,金螭紐。

還有一顆明嘉靖五年朝廷賜陽平治都功印一顆,銀刻,雙紋,厚七分,橫長各寸五分,靈芝如意紐。可見連樣式也都無一定的之規了!

文飛琢磨了半天,忽然想起自己手中還有一塊好玉。

當下花了幾天的功夫,找了高手匠人,把這塊羊脂玉給雕刻成鬼帝玉印。雕成之後通體晶瑩,幾乎不帶着任何瑕疵。若是別人看到這塊美玉,恐怕眼珠子都要瞪出來。

原來文飛這貨相當的惡趣味,居然把這玉印仿造的卻是傳國玉璽的模樣造出來的。你問那一顆傳國玉璽?廢話,自然是和氏璧雕刻的那一顆。秦始皇命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上面還有着九龍樞紐的。歷史上大名鼎鼎,從秦漢一直傳到五代才神秘消失的那顆寶貝!

當然了,這只是文飛的一些小小的惡趣味罷了。下面的印文當然不會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而是比雲篆還要難認的一種古篆,到底是什麼內容,文飛可就不知道了。

這玉印放在現在,可真是無價之寶,可是在文飛手裡,還真沒話多少錢。

別忘記了,他這個時空販子,可是販賣了不少和田玉的礦石回去的。後世和田玉都快採光了,那價格自然是一路高升,昂貴之極。而大宋又被西夏給擋住了,來自新疆的和田玉自然也是貴重無比。可是在西夏國內,這和田玉的價格也就一般般的了……

西夏人的疆域在今天甘肅西北部、青海東北部、內蒙古以及陝西北部地區。東盡黃河,西至玉門,南接蕭關(今寧夏同心南),北控大漠,佔地兩萬餘里,甚至延伸到了新疆。這和田玉也是西夏的一項重要的出口物質。文飛幾次交易,除了那些藥材,藏羚羊的毛皮和角之外,就是這玉石最爲大宗了。

第6章 史上最牛道士第47章 神人相見第28章 破敗的世界第32章 白毛殭屍第10章 文大教授第17章 不靠譜的文飛第50章 回到湟州第120章 授經籙第20章 王黼第4章 大運河上第43章 狼來了第6章 火藥爆炸第53章 宋徽宗趙佶第33章 文大天師版本的科普第1章 闖王寶劍第23章 大伾山下第40章 氣數使然第13章 漫天過海和道貌岸然第8章 有人操縱瘟疫?第9章 闖軍第3章 難道是鼠疫?第37章 忽悠瘸了第13章 地下的秘密第60章 天水一族第73章 原來是寧全真第5章 遭遇暗殺第21章 糧商準備罷市第38章 夜月下的狼羣第15章 厭勝第34章 救贖的力量第7章 天地人神鬼之道第39章 實驗火藥第28章 三朝宰相張天覺,四海閒人呂洞賓第39章 禪定深處 性光通明第50章 攻打天宮第48章 指點江山第19章 倉儲式物流第31章 葛二郎變白玉蟾第32章 童貫版的玄幻小說第50章 回到湟州第1章 傷重回京第66章 鬧劇的收場第34章 準備武器第64章 出兵高麗第45章 大相國寺裡的鬼帝大尊第7章 珍稀毛皮第23章 危機第22章 每一個古老的文明,都不簡單第60章 重回扶桑第1章 忠烈祠第37章 大駕玉輅第31章 再入陰世第39章 圖騰的豎立第22章 鵲巢鳩佔第19章 點石成金第8章 妖狐作祟第7章 市井出奇人第45章 血腥的手段第20章 道心領悟 意識之爭第42章 收服鬼魂第13章 一切爲了房子第132章 爸爸?第37章 上清宮第20章 蒸汽鐵船第7章 珍稀毛皮第23章 東京城大水第19章 潮神之廟第15章 參觀古代戰爭第6章 火藥爆炸第31章 祭祀長城上第11章 文仙師府邸第51章 闖王之死第21章 準備講道第28章 天師演法第31章 身後的麻煩第123章 三十六部雷將第23章 邪惡的力量第1章 闖王寶劍第22章 臭脾氣第123章 三十六部雷將第9章 雷霆大雨第45章 官威王氣第51章 咒殺第17章 干涉物質第15章 戾氣和小鬼第17章 治病救人第35章 魔神蚩尤第57章 秘方的材料第74章 大相國寺 智清禪師第17章 石佛鎮地眼 四女鎖蛟龍第16章 賄賂第46章 水晶的頭骨第46章 水晶的頭骨第43章 天亮雞鳴 逃出生天第73章 彷佛末日第2章 華夷定鼎碑第15章 賣什麼東西好?第1章 玉佩!玉佩第136章 佛門重寶
第6章 史上最牛道士第47章 神人相見第28章 破敗的世界第32章 白毛殭屍第10章 文大教授第17章 不靠譜的文飛第50章 回到湟州第120章 授經籙第20章 王黼第4章 大運河上第43章 狼來了第6章 火藥爆炸第53章 宋徽宗趙佶第33章 文大天師版本的科普第1章 闖王寶劍第23章 大伾山下第40章 氣數使然第13章 漫天過海和道貌岸然第8章 有人操縱瘟疫?第9章 闖軍第3章 難道是鼠疫?第37章 忽悠瘸了第13章 地下的秘密第60章 天水一族第73章 原來是寧全真第5章 遭遇暗殺第21章 糧商準備罷市第38章 夜月下的狼羣第15章 厭勝第34章 救贖的力量第7章 天地人神鬼之道第39章 實驗火藥第28章 三朝宰相張天覺,四海閒人呂洞賓第39章 禪定深處 性光通明第50章 攻打天宮第48章 指點江山第19章 倉儲式物流第31章 葛二郎變白玉蟾第32章 童貫版的玄幻小說第50章 回到湟州第1章 傷重回京第66章 鬧劇的收場第34章 準備武器第64章 出兵高麗第45章 大相國寺裡的鬼帝大尊第7章 珍稀毛皮第23章 危機第22章 每一個古老的文明,都不簡單第60章 重回扶桑第1章 忠烈祠第37章 大駕玉輅第31章 再入陰世第39章 圖騰的豎立第22章 鵲巢鳩佔第19章 點石成金第8章 妖狐作祟第7章 市井出奇人第45章 血腥的手段第20章 道心領悟 意識之爭第42章 收服鬼魂第13章 一切爲了房子第132章 爸爸?第37章 上清宮第20章 蒸汽鐵船第7章 珍稀毛皮第23章 東京城大水第19章 潮神之廟第15章 參觀古代戰爭第6章 火藥爆炸第31章 祭祀長城上第11章 文仙師府邸第51章 闖王之死第21章 準備講道第28章 天師演法第31章 身後的麻煩第123章 三十六部雷將第23章 邪惡的力量第1章 闖王寶劍第22章 臭脾氣第123章 三十六部雷將第9章 雷霆大雨第45章 官威王氣第51章 咒殺第17章 干涉物質第15章 戾氣和小鬼第17章 治病救人第35章 魔神蚩尤第57章 秘方的材料第74章 大相國寺 智清禪師第17章 石佛鎮地眼 四女鎖蛟龍第16章 賄賂第46章 水晶的頭骨第46章 水晶的頭骨第43章 天亮雞鳴 逃出生天第73章 彷佛末日第2章 華夷定鼎碑第15章 賣什麼東西好?第1章 玉佩!玉佩第136章 佛門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