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宴請

上京城皇宮的御花園內,耶律洪基正在設宴招待趙頊與趙顏兄弟二人,說起來他平時並不住在上京,只是因爲前幾天鄭國公主大婚,所以才臨時來上京住幾天,另外也在這裡接待一下趙頊與趙顏兄弟。

“兩位皇侄,你們這一路行來,對我大遼印象如何,與宋國相比可有什麼不同?”只見耶律洪基高舉着酒杯,一臉笑容的對趙頊和趙顏問道。

距離耶律洪基大壽還有半個月的時間,今天對方宴請趙顏他們只是爲了閒聊一下,皇后蕭觀音也在耶律洪基的身邊相陪,另外遼國這邊還有耶律浚、耶律重元、耶律乙辛、張孝傑四人,而大宋使團這邊除了趙頊和趙顏兩人外,蘇軾這個副使同樣也在這裡。

“啓稟陛下,我們兄弟二人一路走來,發現遼國百姓安居樂業,官員也是兢兢業業,比之我大宋也絲毫不遜色,可見在陛下的統治下,遼國變得比以前更加興盛了。”趙頊眼睛都不眨的就回答道,旁邊的趙顏卻是撇了撇嘴,耶律洪基是遼國曆史上有名的昏君,在他的統治下,遼國一直在走下坡路,趙頊撒起謊來可真是連草稿都不用打。

不過耶律洪基顯然沒有這個覺悟,他聽到趙頊誇讚遼國在自已的治理下十分興盛,當下禁不住得意的哈哈大笑,然後再次舉杯向趙頊敬酒,趙頊三人自然也不敢怠慢,一起舉杯回敬,然後這才一飲而盡。

緊接着只見耶律洪基又把目光轉到趙顏身上。然後笑着開口道:“趙顏皇侄的畫作朕看過了,可以說是絕妙之極,我大遼雖然畫師無數,但卻沒有一個可以達到皇侄你的水平,甚至就連朕也是自嘆不如,所以這次才特意邀請你來大遼,希望皇侄不要怪朕太過唐突了!”

趙顏這段時間也學會了應付這種場面,當下笑着回答道:“陛下客氣了,畫技不過是小道,遼國人才濟濟。自然不是小侄可比的。另外陛下大壽,小侄能夠出一分力氣,自然倍感榮幸!”

看到如此謙虛,耶律洪基也不禁再次哈哈大笑。然後連連舉杯示意。其它人自然也都是跟着舉杯。結果幾杯酒下肚,酒宴上的氣氛慢慢的熱烈起來,其中耶律洪基、蕭觀音夫婦與蘇軾談論起詩詞。而是耶律浚則和趙顏兄弟相談甚歡,至於耶律乙辛等人,則也時不時的插上幾句,使得酒宴看上去一片和睦。

不過趙顏可沒有光顧着喝酒,同時也在暗中觀察着對面的耶律重元等人,只見耶律重元是個身材魁梧的中年人,長相十分的威武,而且與他兒子耶律涅魯古不同,耶律重元身上看不到絲毫的傲氣,反而與趙頊等人說說笑笑,看起來並不難相處。

相比之下,坐在耶律重元旁邊的耶律乙辛雖然人過中年,但卻儀表堂堂、風度翩翩,竟然是一個十分難得的美男子,只不過趙顏卻知道,眼前這個耶律乙辛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等到耶律重元叛亂自殺後,遼國就成爲耶律乙辛的一言堂,而且還親手炮製了“十香詞案”,把坐在耶律洪基旁邊的蕭觀音給活活冤死,耶律浚同樣也隨後死在他手中,最後更是差一點就奪取了遼國的江山,可以說是陰險之極。

至於最後那個張孝傑,雖然外表看起來像個古板的老學究,但是趙顏卻從黃五德那裡瞭解到,張孝傑卻是個搖擺不定的兩面派,以前曾經依附過耶律重元,但是後來兩人也不知因爲什麼決裂,於是張孝傑就轉而和耶律乙辛聯合起來對抗耶律重元,不過這段時間張孝傑好像又與耶律重元有了和解的跡象,這也引起了耶律乙辛的不滿,可以說他們三人之間的關係簡直是複雜之極,朝堂上的勾心鬥角也在他們三人身上顯露無疑。

就在趙顏暗中觀察着耶律重元三人時,忽然只見趙頊再次站起來向耶律洪基行了一禮道:“陛下,小王早就聽聞大遼許王殿下智謀無雙,當年出使我大宋,曾經將我大宋君臣駁斥的啞口無言,後來更是征討西夏、東拒女真,實乃大遼的第一能臣,小王在大宋時就早已經十分敬仰,爲何今日沒有見到許王赴宴?”

趙頊口中的許王就是指耶律仁先,也就是張孝傑在朝中的死對頭,另外耶律重元和耶律乙辛也不喜歡耶律仁先,不過別看對方在朝堂上的人緣不好,但耶律仁先卻極有才能,無論是軍事、政治還是經濟方面,都頗有建樹,稱他爲遼國第一能臣也不爲過,所以哪怕之前曾經被人誣陷過,但耶律仁先依然積功被封爲許王。

不過聽到趙頊稱耶律仁先爲大遼第一能臣,耶律重元和耶律乙辛、張孝傑三人的臉上立刻就有些不好看了,畢竟他們三人沒有一個喜歡耶律仁先的,現在趙顏又稱對方爲第一能臣,那豈不是說自已這些人不如耶律仁先?

耶律洪基聽到趙頊的話倒沒有多想,畢竟耶律仁先也是他十分器重的臣子,另外耶律仁先也的確十分有才能,比如當年在南京任職時,就十分受百姓的愛戴,離開時有不少百姓相送,所以耶律仁先在民間的威望很高,甚至早就有些人稱讚耶律仁先爲大遼第一能臣,現在趙頊特意提出來想見耶律仁先,這隻會讓耶律洪基爲自已有這樣的臣子而感到高興。

“哈哈,許王可是個大忙人,本來今天朕也邀請了他出席宴會的,可惜因爲臨時有事,所以他一時間脫不開身,這才無法前來,不過這也沒有關係,日後朕再幫你找一個機會,一定讓你與許王結交一番!”耶律洪基這時大笑着道,可惜他的話一出口,耶律重元等人的臉色就更不好看了。

就在耶律洪基與趙頊說話之時,忽然有一個內侍急匆匆的跑進來,然後伏在耶律洪基的耳邊說了幾句,結果耶律洪基立刻臉色一變,當下沉吟了片刻後,忽然對趙頊和趙顏三人道:“兩位皇侄、蘇副使,朕現在要失陪一下,只能讓皇后與太子代朕陪你們,實在有些抱歉了!”

“陛下日理萬機,一切都以國事爲重,所以陛下不必介懷!”趙頊聽到這裡微微一笑道,不過他的目光中卻閃過一絲無法察覺的暗喜之色。

耶律洪基聽到趙頊的話也沒有再客氣,立刻把耶律乙辛、耶律重元和張孝傑全都叫上,然後四人急匆匆的趕到前殿去議事,花園裡也只剩下皇后蕭觀音和耶律浚陪着趙頊和趙顏、功軾三人。

目送着耶律洪基四人離開後,只見美豔的蕭觀音笑呵呵的掃視了一下趙頊三人,最後目光落到蘇軾身上道:“蘇副使,早就聽聞你詩詞冠絕天下,剛纔與您相談,也讓本宮收穫頗多,不如現在就做首詩詞,也好讓本宮品鑑一番!”

說起來蕭觀音之所以能夠成爲皇后,除了她出身不凡外,最重要的就是她也是個極有才學的女子,是遼國曆史上極爲有名的女詩人,再加上她貌美無比,所以耶律洪基一見之下立刻傾心,將她立爲皇后,兩人的感情也很不錯。也正是因爲她喜愛詩詞,所以在見到蘇軾這位大宋新近崛起的大才子時,也是很想見識一下對方的才學。

“母后這個提議好,我也早就聽聞蘇副使的大名,可惜這一路上也沒有機會與蘇副使暢談,現在花園中百花盛開,正是美景當前,若是蘇副使能夠展露一下詩詞,絕對是一件難得的雅事!”耶律浚這時也是大聲贊同道。

看到蕭觀音母子都想聽自已的詩詞,蘇軾也不好推辭,再加上趙頊和趙顏也都十分贊同,於是只見他忽然站了起來,然後在花園裡走動了幾趟,最後當目光落到花園中一株正在盛開的海棠時,立刻靈光一閃吟誦道:“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蘇軾吟的這首海棠是他多年後的作品,但是今天在這種場合之下,竟然提前作了出來,這讓趙顏也不禁有些驚訝。而蕭觀音聽到這首海棠後,輕啓朱脣把這首詩低吟了幾遍,特別是詩的最後兩句,以人喻花又以花喻人,讓人禁不住拍案叫絕。

“好一個‘只恐夜深花睡去’,蘇副使之才實在讓本宮歎服!”過了好半天,蕭觀音才從詩中營造的那個有幾分迷幻色彩的世界中醒來,當下禁不住對蘇軾讚道,說起來她也一向自負才學,甚至認爲這世上的男子也沒有人能夠在才學上勝過自已,但是今天一見蘇軾,她卻是甘敗下風,同時也禁不住再次打量了蘇軾幾眼。

對於蘇軾的這首海棠,耶律浚三人也都是高聲叫好,只不過趙頊和趙頊雖然大聲讚歎,但卻都顯得有些漫不經心,因爲他們都在想着剛纔耶律洪基離開的原因,若是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他們的計劃已經有了效果,不過是否能夠讓這個計劃實行下去,就只能看耶律重元等人的表現了。(未完待續。。)

第997章 對康德拉的安排第293章 父女連心第1063章 趕赴泰山第796章 各有打算第118章 收白菜了第250章 名叫骨頭的少女第453章 軍令如山第727章 齊瑜的遭遇第609章 因爲你第497章 耶律重元的選擇第245章 完顏部就是一個大豬圈第694章 古北口之戰第584章 王安石與銀行第126章 不尋常的鮮美第187章 折騰的耶律重元第472章 老花鏡第118章 收白菜了第144章 不戒口的了空第707章 耶律仁先的困境第903章 羨慕第790章 趙佳要參軍第1041章 老邁的小肉丁第550章 王安石與曹嵩第891章 欲擒故縱?第505章 大風將起第750章 折家軍痛打捧日軍第848章 升龍府之亂(中)第304章 不要再演戲了第969章 遠征歐洲(六)第797章 屠刀就是證據第150章 爲薛寧兒畫像第176章 小胖子趙頵第634章 造船業第676章 離奇的內亂第187章 折騰的耶律重元第219章 峰迴路轉第200章 討要詩詞第78章 過橋詩第593章 姐妹情深第1056章 海島上的盛宴第755章 誰是趙煦?第127章 原來是紫菜第634章 造船業第83章 羞辱第490章 李諒祚與樑皇后第205章 交河縣令張載第371章 海外之事第258章 許山請命第513章 被人遺忘的漢奸第238章 野外生存(下)第46章 母女的體己話第480章 種家將第506章 半斤對八兩第520章 背黑鍋第295章 癡情的歐陽婉靈第404章 失憶了嗎?第816章 宋人退走了?第213章 張仁先大婚第948章 “假冒”自己第1052章 快刀斬亂麻第770章 高太后奪權第209章 遼國太子第1048章 彌撒第774章 趙顏的算計第731章 突然出現的宋軍第335章 算賬與表格第1067章 趙煦的口諭第478章 如同廢墟的靜州城第48章 曹高兩家的煤炭之爭第44章 晚婚晚育第960章 金國慘敗第624章 抵達杭州第101章 不要命的吃貨第5章 郡王的三餐(下)第760章 五個皇子第94章 小人物大胸懷第887章 阿格尼絲遊記(中)第777章 皇陵教育(上)第94章 小人物大胸懷第142章 雪天火鍋第1075章 造反的原因(上)第40章 燙手的功勞第535章 歐陽婉靈的心事第145章 病情危急的寶安公主第992章 憑什麼告訴你第709章 遼軍撤退(下)第239章 女真人來了第371章 海外之事第1041章 老邁的小肉丁第724章 曾布與章惇第187章 折騰的耶律重元第582章 向大理示威第722章 整頓軍校(下)第463章 趙頊的任性第363章 送鏡子第913章 海上伏兵第190章 賣藝的漢子第545章 歷史的慣性第973章 外王內聖第751章 未來的將星
第997章 對康德拉的安排第293章 父女連心第1063章 趕赴泰山第796章 各有打算第118章 收白菜了第250章 名叫骨頭的少女第453章 軍令如山第727章 齊瑜的遭遇第609章 因爲你第497章 耶律重元的選擇第245章 完顏部就是一個大豬圈第694章 古北口之戰第584章 王安石與銀行第126章 不尋常的鮮美第187章 折騰的耶律重元第472章 老花鏡第118章 收白菜了第144章 不戒口的了空第707章 耶律仁先的困境第903章 羨慕第790章 趙佳要參軍第1041章 老邁的小肉丁第550章 王安石與曹嵩第891章 欲擒故縱?第505章 大風將起第750章 折家軍痛打捧日軍第848章 升龍府之亂(中)第304章 不要再演戲了第969章 遠征歐洲(六)第797章 屠刀就是證據第150章 爲薛寧兒畫像第176章 小胖子趙頵第634章 造船業第676章 離奇的內亂第187章 折騰的耶律重元第219章 峰迴路轉第200章 討要詩詞第78章 過橋詩第593章 姐妹情深第1056章 海島上的盛宴第755章 誰是趙煦?第127章 原來是紫菜第634章 造船業第83章 羞辱第490章 李諒祚與樑皇后第205章 交河縣令張載第371章 海外之事第258章 許山請命第513章 被人遺忘的漢奸第238章 野外生存(下)第46章 母女的體己話第480章 種家將第506章 半斤對八兩第520章 背黑鍋第295章 癡情的歐陽婉靈第404章 失憶了嗎?第816章 宋人退走了?第213章 張仁先大婚第948章 “假冒”自己第1052章 快刀斬亂麻第770章 高太后奪權第209章 遼國太子第1048章 彌撒第774章 趙顏的算計第731章 突然出現的宋軍第335章 算賬與表格第1067章 趙煦的口諭第478章 如同廢墟的靜州城第48章 曹高兩家的煤炭之爭第44章 晚婚晚育第960章 金國慘敗第624章 抵達杭州第101章 不要命的吃貨第5章 郡王的三餐(下)第760章 五個皇子第94章 小人物大胸懷第887章 阿格尼絲遊記(中)第777章 皇陵教育(上)第94章 小人物大胸懷第142章 雪天火鍋第1075章 造反的原因(上)第40章 燙手的功勞第535章 歐陽婉靈的心事第145章 病情危急的寶安公主第992章 憑什麼告訴你第709章 遼軍撤退(下)第239章 女真人來了第371章 海外之事第1041章 老邁的小肉丁第724章 曾布與章惇第187章 折騰的耶律重元第582章 向大理示威第722章 整頓軍校(下)第463章 趙頊的任性第363章 送鏡子第913章 海上伏兵第190章 賣藝的漢子第545章 歷史的慣性第973章 外王內聖第751章 未來的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