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3章 封賞和規劃(下)

岳飛的話,他已經是殿帥了,三衙禁軍的頭把交椅,若沒有當初的政變,就憑他的履歷,至少還得混個十年才能當上這殿帥,所以在實權上面很難有再升的空間了,因爲再往上升可就是樞密院了,只能給了一些虛名,提升下品階。

另外,李奇還讓岳飛兼交趾郡防禦使,這防禦使通常情況下都是虛職,不會在當地就職,除非這地方發生戰事,防禦使纔會來這裡統兵作戰,當然,在西北和燕雲這些關鍵地方,防禦使可就是實打實的實職了,他們得在當地統兵防禦。

而吳玠同樣也兼大理郡防禦使。

但是大理、交趾二郡可也是軍事重地,因爲南邊戰場還會繼續下去,必須得安排部隊在此。

李奇在與趙菁燕私下商量後,決定成立雲南軍,這一軍又分爲雲西、雲東二軍,分別駐守在大理郡和交趾郡。

吳璘將出任大理郡團練使知雲西軍。

吳璘在軍事才能上可能稍遜吳玠,但是他的性格比吳玠更加沉穩,謹慎,吳玠這人有點好大喜功,所以他只能生活在忙碌當中,不能讓他停下來,要是讓他活的非常安逸,他可能就會找不着北,忘記自己是誰了。

在這一點上,吳璘比吳玠要強上太多了。

而嶽翻將出任交趾郡團練使,知雲東軍,嶽翻的軍事才能不如吳璘,但是他同樣比較內斂、沉穩,不會犯大錯,岳飛、牛皋他們雖然都合適,但是北面、西面、東面都需要他們,李奇可不想讓他們留在這裡浪費自己的才能。

至於那些酋長,都在禁軍中得到了提拔,正如李奇當初許下的承諾,能者居之。你立下多大的功勞,就能夠獲得多大的官職。

當然,這只是李奇自己的主意,最後定奪的,還是要等趙楷的聖旨,畢竟趙楷纔是皇帝,而聖旨可是鞏固皇權的一大利器,而且武將在皇帝心中又是非常微妙的,必須得皇帝親自任命。

其實這也只不過是走一個流程,當然還是以李奇的意思爲主。

因爲趙楷遠在汴梁對這裡的情況完全不瞭解。他怎麼知道誰合適,誰不合適,他當然會選擇採納李奇的建議。

這些封賞倒是好安排,最困難的還是整合軍政,交趾的兵權已經解除了,可是大理的那些軍隊怎麼辦?

這是一個難題。

要是處理不好,可能就會生出大亂子來。

在李奇的計劃中,雲南路必須要有六萬大軍駐紮,這不能多。但也不能少,因爲這一路大軍不僅要針對南邊,還有兼顧吐蕃西邊一代。

而李奇只帶了六萬禁軍來此,這六萬大軍李奇最多隻會留一萬軍隊在這裡。因爲這可是中央禁軍呀,是皇帝的親軍,當初調派這些人南下,實在是逼不得已。因爲大宋的精銳全都在西北和燕雲,手中就這麼一支王牌軍了,沒有兵可以調。可是你要將他們全部安排到地方上,那趙楷非得弄死你不可。

可是問題又來了,光大理和邑、欽二州的士兵,還有那些降兵加在一起就有將近二十萬,這必須要裁軍,否則這麼多軍隊,光每年的俸祿都得吃窮這片地方。

最爲關鍵的就是,要是這勞力都當兵去了,那農業、工業怎麼辦?你總不可能指望那些老幼婦孺吧。

所以,裁軍是勢在必行。

經過一番商量後,李奇還是決定從欽州、邑州的部落士兵挑選兩萬五千士兵出來,再加上五千禁軍一共三萬大軍,組成雲東軍,由嶽翻統管。

而大理方面,則是從吳玠在大理招降的那些士兵當中挑選一萬五千兵馬出來,再從段氏帳下挑選一萬兵馬出來,再加上五千禁軍一共三萬軍隊組成雲西軍。

李奇這一次是吸取了段正嚴的教訓,不偏向任何一邊。

但是這其中還有一個關鍵,那就是大理的那些武將怎麼處理,李奇不想留他們在此,因爲他們可就是當地的山大王,在大理的勢力根深蒂固,若是留他們在此,會給段正嚴、吳璘他們造成非常大的困擾,一旦李奇率大軍一走,誰敢保證他們還能乖乖的聽話。

而且這些人的部隊多半都是由他們的族人組成的,鐵板一塊,你最多隻能解除他們一部分的兵權,要是你將他們手下的兵權全部解除了,那他們還不跟你拼命啊!

但是你又不能將他們全部貶爲庶民,那他們肯定會造反,這是毋庸置疑的。

這其中的利益關係非常複雜。

沒有辦法,李奇只能大肆封賞,給他們人人都做大官,什麼指揮使,團練使,哄着他們,先將他們全部誘騙到禁軍裡面來,然後再趁機慢慢消磨他們的勢力。

李奇先是將段氏手下的一萬人馬分給韓世忠,擴充水師,水師待遇好啊,個個都是有錢人,因爲他們有福州船廠的支持,還有海關那邊也可以撈點,福利要比陸軍好得多,再加上他們常年在水上飄蕩,有錢都沒有地方用,逼着他們存錢。

待遇這麼好,士兵們當然滿足,這可是鐵飯碗,而且大宋水師就是無敵的存在,死亡率在大宋軍隊中是最低的,甚至可以說是低的離譜,而他們的酋長或者統帥話,雖然沒有在大理那麼逍遙自在,但是目前的情況,他們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而且李奇給的官位這麼高,俸祿又非常豐厚,他們自然也知道見好就收,要是跟李奇弄僵了,天知道這瘋子又會不會跟對待李全聖手下一樣對待他們。

至於剩餘的人,李奇劃分四萬人馬給了吳玠,其中包括吐蕃政權趙言欽的八千兵馬,很明顯,李奇非常無恥的將趙言欽的勢力也給吞併了。

沒有辦法,大宋現在勢頭這麼強,勢力弱小的趙言欽也只能吃了這個啞巴虧了,老老實實的歸順大宋。

李奇將這支軍隊命名爲鎮西軍,封吳玠爲鎮西上將軍,顧名思義。這支軍隊將會去往西邊吐蕃的地盤,顯然李奇已經在謀劃下一步軍事計劃了。

目標就是收復吐蕃各政權。

但是李奇也沒有急着讓吳玠出兵,你得先找一個出師之名,但是這個由頭不難找,趙言欽原本是吐蕃其中的一支勢力,他在吐蕃當然有仇人,以此爲由,便可將大宋的力量滲透進去,不過這是下一步的軍事計劃,還得經過周密的安排和籌備。纔會提上日程來。

如此一來,在升龍府的二十萬大軍,已經有十萬大軍有了歸屬,至於剩餘的十萬,李奇大筆一揮---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因爲李奇已經將一些非常有勢力、有名望的酋長、將軍都給安排好了,剩下這些士兵羣龍無首,縱使他們心中不願,也只能服從。

當然。李奇不可能讓他們心懷怨氣歸家務農,李奇給予了他們足夠的報酬,那就是土地,但凡是退伍軍人。都可以獲得兩畝良田,兩畝荒田。

在他與段正嚴仔細商談後,還是決定沿用李奇在交趾的政策,在大理同樣實行土地國有化。化零爲整,先集中管理,等到時機成熟後。再慢慢又迴歸到私有化。

其實李奇在升龍府的動作,段正嚴都看在眼裡,他也覺得這一套政策也非常適合當下的大理,因爲大理的叛亂正是來自於各方地頭蛇的勢力,土地國有化將會大大的削弱這些勢力,便與統一管理,否則的話,你再好的政策,下面沒有人聽你的,那有什麼用。

一切安排妥當後,軍方將承受這第一刀,交趾、大理,包括邑州、欽州等嶺南地區,開始了新一輪的大規模裁兵,十餘二十萬士兵將會回家務農,全力推動農業生產,這農業不起來,商業根本就無從下手。

同一時間,折美月、折顏質率領西軍和一部分大理軍在大理郡內也是秋風掃落葉一般,將那些叛亂勢力掃除的一乾二淨,因爲大理的軍隊都跑到交趾來了,內部非常空虛,再加上三十七部的歸降,這就減少一大部分阻力,那些叛亂勢力又纔剛剛開始,哪裡有實力與西軍抗衡,根本沒有還手之力,當然,折家軍也沒有大開殺戒,能招降的儘量招降,不受降的就打到你投降。

在段正嚴還沒有回去前,宋軍幾乎就已經控制住了大理。

另外,李奇開始針對南部交趾地區出手了,他必須要趁着他的大軍都在這裡的時候,先把南部殘餘勢力給掃平了,於是他命吳璘、嶽翻二人領八萬大軍,從升龍府南下,對外宣稱十五萬大軍。

其實這只不過也是走走過場而已,李奇預計他的大軍還沒有到,南部那些殘餘勢力就會全部投降,因爲他已經與占城國聯繫上,也達成了統一意見,占城國向大宋進貢稱臣,並且出兵震懾南部的交趾軍隊,作爲回報,李奇答應將地哩歸還給占城國。

當初李氏王朝對南擴張,佔領了占城國地哩、麻令、佈政等地。占城國做夢都想收復三地,如今雖然只收復了地哩,但也總比沒有要好,而且占城國恨死了交趾,但是對大宋卻非常友好,

兩邊同時放出消息要兩面夾擊交趾在南部的軍隊。

實在是李奇警告了占城國,沒有他的命令,絕對不準開戰,不然占城國早就動手了,因爲那些殘餘勢力沒有升龍府做後盾,根本就是不堪一擊。

結果也證明李奇所料的沒有錯,吳璘大軍才行至一半,南部軍隊的將領就主動歸降大宋了,他們雖然是李全聖的部下,但是這年頭沒有什麼是比自己性命更加珍貴的了,完全看不到勝利曙光的他們,除了投降,也沒有別的路可以選擇了。

其實他們剛開始還想投誠占城國,甚至還答應將地哩、麻令、佈政等地,全部歸還給占城國,只要你們保護我們,這些地方就都是你的了。

占城國內部當然也動心了,但是你拿得回也要守得住呀,前面李奇就讓人送信給他們,要是誰敢收留這些叛軍,那就是大宋的敵人。

貪念背後隱藏着殺機啊!

占城國見大宋不到一年就掃平了交趾,他們自問不是交趾的對手,哪裡還敢與大宋作對,萬一大宋藉機發難,那可就糟糕了,毅然決然的拒絕了南部軍隊的請求,還是選擇了投靠大宋,合着一起對付這些殘餘勢力。

交趾南部這些軍隊被李奇逼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只有歸降大宋。

時至今日,交趾王國徹底覆滅,完完全全的納入了大宋的版圖內。

第1291章 滿狀態復活第1517章 陣容齊整第1374章 東風起,戰鼓擂第604章 準備就緒第208章 美食美酒(下)第1557章 不安第591章 敲山震虎的必要性第716章 秦夫人的煩惱第830章 經濟得從娃娃抓起第227章 七里香第1234章 李家班第179章 週歲宴(三)第237章 紅潮來襲第622章 殺雞儆猴第1407章 置身事外第342章 槍挑雙刀第942章 這是一場秀第1656章 強盜作風第1086章 國公也不錯哦!第119章 學術問題第369章 四國宴(四)第425章 方便麪第814章 漲!漲!漲!第1729章 吊打第1744章 中間人中間利益第886章 挖牆腳第442章 民間故事選刊第1042章 敗家狂人第850章 禮輕利益重第1166章 物美價廉的商機第829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53章 將忽悠進行到底第754章 無良主帥第1176章 智囊團第1433章 人美,蟹更美(上)第722章 提親第301章 篝火晚會第871章 來龍去脈第573章 盛極必衰第815章 一條扁擔兩頭壓第1347章 情義兩難全第325章 蠢蠢欲動第1632章 人不如豬第66章 大鍋菜第599章 歇斯底里第1084章 這真是羣嘲技能啊!第735章 廚王駕臨的後果第188章 烤鴨與漢堡第1827章 打探虛實第216章 做一回敗家子第1588章 囂張的士大夫第940章 奇謀第7章 牛刀小試第323章 傳奇帝姬和賑災神器第473章 美味湯圓第1068章 血戰牟駝崗(下)第1740章 師父!第1083章 交出兵權第4章 純潔的擁抱第860章 登州兵變第375章 金刀廚王第1235章 儒報第120章 超齡學生第1621章 宗望西征(下)第916章 尚能飯否?第349章 營救第188章 烤鴨與漢堡第1702章 qing人的眼淚第1029章 兵敗如山倒第1442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528章 攥心殺羊法第1688章 岳父報復女婿第289章 雙喜臨門第91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472章 元宵佳節第1599章 三個賣火柴的“大姑娘”第767章 經濟主宰一切第961章 世紀盛宴(六)第111章 畫中人(下)第151章 同遊第959章 世紀盛宴(四)第605章 哇!好多金子啊!第1635章 左右爲難第144章 危險的較量第184章 週歲宴第1422章 我本純潔第1556章 三線告急第1735章 鯉魚躍龍門第424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第1585章 扞衛尊嚴第84章 蝦味六吃(下)第122章 當頭棒喝第855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1097章 都上了“賊船”第1273章 喪盡天良第375章 金刀廚王第1116章 再興斬劉亮,岳飛百里追擊第1869章 直搗黃龍(上)第1159章 大地震第784章 “君子”得志
第1291章 滿狀態復活第1517章 陣容齊整第1374章 東風起,戰鼓擂第604章 準備就緒第208章 美食美酒(下)第1557章 不安第591章 敲山震虎的必要性第716章 秦夫人的煩惱第830章 經濟得從娃娃抓起第227章 七里香第1234章 李家班第179章 週歲宴(三)第237章 紅潮來襲第622章 殺雞儆猴第1407章 置身事外第342章 槍挑雙刀第942章 這是一場秀第1656章 強盜作風第1086章 國公也不錯哦!第119章 學術問題第369章 四國宴(四)第425章 方便麪第814章 漲!漲!漲!第1729章 吊打第1744章 中間人中間利益第886章 挖牆腳第442章 民間故事選刊第1042章 敗家狂人第850章 禮輕利益重第1166章 物美價廉的商機第829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53章 將忽悠進行到底第754章 無良主帥第1176章 智囊團第1433章 人美,蟹更美(上)第722章 提親第301章 篝火晚會第871章 來龍去脈第573章 盛極必衰第815章 一條扁擔兩頭壓第1347章 情義兩難全第325章 蠢蠢欲動第1632章 人不如豬第66章 大鍋菜第599章 歇斯底里第1084章 這真是羣嘲技能啊!第735章 廚王駕臨的後果第188章 烤鴨與漢堡第1827章 打探虛實第216章 做一回敗家子第1588章 囂張的士大夫第940章 奇謀第7章 牛刀小試第323章 傳奇帝姬和賑災神器第473章 美味湯圓第1068章 血戰牟駝崗(下)第1740章 師父!第1083章 交出兵權第4章 純潔的擁抱第860章 登州兵變第375章 金刀廚王第1235章 儒報第120章 超齡學生第1621章 宗望西征(下)第916章 尚能飯否?第349章 營救第188章 烤鴨與漢堡第1702章 qing人的眼淚第1029章 兵敗如山倒第1442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528章 攥心殺羊法第1688章 岳父報復女婿第289章 雙喜臨門第91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472章 元宵佳節第1599章 三個賣火柴的“大姑娘”第767章 經濟主宰一切第961章 世紀盛宴(六)第111章 畫中人(下)第151章 同遊第959章 世紀盛宴(四)第605章 哇!好多金子啊!第1635章 左右爲難第144章 危險的較量第184章 週歲宴第1422章 我本純潔第1556章 三線告急第1735章 鯉魚躍龍門第424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第1585章 扞衛尊嚴第84章 蝦味六吃(下)第122章 當頭棒喝第855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1097章 都上了“賊船”第1273章 喪盡天良第375章 金刀廚王第1116章 再興斬劉亮,岳飛百里追擊第1869章 直搗黃龍(上)第1159章 大地震第784章 “君子”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