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說燕雲怎麼能不說馬?

其實有什麼不能幹的,童貫都活着封王了。得燕雲者王。

等自己收了大同府之後,把童貫的郡王給擼了,給种師道就是。

就這麼定了!

朕是皇帝,一言九鼎!

趙桓拿起了英才錄,看了一眼,就看到了岳飛那一頁,种師道對岳飛的評價極高。

西漢而下,若韓、彭、絳、灌之爲將,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並施如岳飛者,一代豈多見哉。善以少擊衆。欲有所舉,盡召諸將與謀,謀定而後戰,故有勝無敗。

趙桓自問自己古文也讀了不少,這個大意漢使能看的明白。

只是這韓、彭、絳、灌是誰?

韓信他大概能猜出來,只是後面的三個,他就兩眼一抹黑了。

系統,出來幹活了!

【彭,彭越,與韓信、英布並稱漢初三大名將,曾在垓下用韓信的計策,打到項羽自刎。封爲樑王。漢高祖崩,呂后執政,認爲彭越壯士也,今徙之蜀,此自遺患。以反形已具爲罪,誅彭越三族,廢黜封國。】

【絳,漢絳侯周勃,在軍中屢有戰功,漢高祖曾在臨死之前言: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呂后死後,周勃連和陳平奪得軍權,殺盡呂氏諸王,擁立漢文帝登基。雖伊尹、周公,何以加哉!】

【灌,潁陰侯灌嬰,本爲睢陽販賣繒帛之人,而後隨漢高祖劉邦多年征戰,獲得累累軍功,平定天下時就有赫赫戰功,而後在呂后死後,平定了諸呂之亂,擁立漢文帝登基。天下紛紛未一家,販繒屠狗尚雄誇。】

种師道對岳飛的評價這麼高的嗎?

趙桓待要繼續翻動,种師道朗聲說道:“官家不必心急,這英才錄只是老臣一時起意之作。天下英才熙熙攘攘,哪裡是一個小冊子裝得下?”

趙桓翻動着看着一個個人名,很多都是留名青史之人,現在還是籍籍無名之輩。

這冊子上都是人才啊!

趙桓看了种師道一眼,這種師道怕不是盡心於王事那麼簡單。

他想要的是大宋再興。

种師道顫抖的拿出了官家曾經賜下的河東路地圖,說道:“官家,此次北上,大同府城堅兵廣,又有金國源源不斷的兵卒馳援,大同府不好拿。”

“但是大同府必須拿下。官家請看這裡。”

時光催人老,歲月忽已晚。

种師道真的感覺到自己老了,除了握筆的時候,手不會抖動以外,其他時候,都已經不怎麼聽使喚了。

人老了,就總想留下些什麼,讓大宋記住自己,讓世人記住自己,讓自己以真性長存。

“居庸關?”种師道指的地方是居庸關,趙桓愣愣的問道。

“居庸關天下九塞,太行八陘,屬太行餘脈軍都山地,西山夾峙,下有巨澗,懸崖峭壁,地形極爲險要。”

“只有拿下大同府,儒、嬀、武、新、蔚、應、寰、朔太行之北九州,才能徹底掌控。居庸關才能掌控。”

“如果沒有大同府,則這八州短暫拿下也是浮水之萍,沒有任何根基,隨時都有可能被攻破。”

“沒有北九州,那燕雲十六州的太行之南的內七州,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依然是無險可守,金兵依然可以隨時南下。”

“官家,無燕雲則無天下。”

趙桓默然,這一點他很清楚。燕雲十六州對大宋何其重要?

大宋一百六十年未曾做到的事,自己想做到,何其艱難?

燕雲十六州對大宋多麼的重要?

在開國之時,太祖皇帝趙匡胤曾經想要遷都西安,從新定都潼關之內,地勢險要的潼關,可保都城安全。

但是,遷都朝議並趙光義那一句在德不在險給否決的。

真正讓趙匡胤沒有下定決心遷都的是漕運。

隨着江南的開發,大宋的都城如果定都西安或者洛陽,對南方的控制力實在是太過微弱了。

如果看中國歷史大一統王朝的的首都,西安、洛陽、汴京、鄴城、燕京,大多都在太行山與渭北以西這片區域。

以大肆修建運河的方式,加強着對南方的統治力。

那爲何還要定都北地呢?爲什麼不直接到南方呢?

以定都之位置,可以管中窺豹的知曉,塞外作戰對大一統王朝的重要性。

一個更爲靠近塞北遊牧民族的軍政文化中心,才更符合一統王朝的國防需要。

不管是定都臨安,還是定都建康,其實都會對遊牧民族的大舉入侵變得遲鈍。

比如南宋定都的臨安,明朝初期定都的建康,還有某不可說之朝,定都的建康,都對來自北方的威脅反應極爲遲鈍。

所以,定都汴京是當時宋太祖皇帝不多的選項裡,唯一一個可以能當首都的地方。

但是定都汴京面臨最大的安全問題。

從汴京,一路向北看過去,盡數都是平原。

遊牧民族騎兵的強大機動性,註定遊牧民族的騎兵,在平原無敵。

而能對付這種機動性極強的騎兵,只有機動性同樣強大的騎兵。

中國要對付北方塞外之敵,非騎兵不可。

可是中國之地,只有兩處騎兵出產之地,薊北之野與河套平原。

薊北之野之前在遼國手中,現在在金人手中。

河套平原現在在西夏党項人手裡。

與馬相關聯的戰略資源,還有鐵,精良的鐵礦,亦都在燕山塞外。

這讓大宋怎麼打仗?

沒辦法遷都。

西遷意味着南方失控,稅賦糧帛無法有效控制。北遷毫無意義,只能讓肉送的更快一些。南遷意味着北方徹底放棄防守,赤地千里渺無人煙。

放着大好的土地不耕種,顯然不符合中國人的特性。

河北東西兩路設置七處與藩鎮之法無異的禁軍,拱衛河北之地。

但,這次第一次開封之戰,這些老軍頭們,沒有一個勤王。

完顏宗望在河北地界肆意掃蕩的時候,這七處藩鎮跟沒有一樣。

對大宋,對現在的趙桓來說,就只有拿下燕雲十六州,才能保證大宋安危。

而這燕雲十六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大同府,有了大同府,儒、嬀、武、新、蔚、應、寰、朔不攻自破,居庸關在手,則南七州,也盡在手中。

ttκΛ n C ○

南七州的另外支點就是營州渝關,也就是名震天下的山海關。現在韓世忠帶着四萬精兵已去數月,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沒有絲毫音訊。

“難啊!”趙桓感慨。

“不知道種少保可有破城之計?”

第六百一十五章 錦州生門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積累和試錯第七百八十九章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一百五十八章 汴京城人心猶在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太宰兵發皇宮劍指皇后!(1/5)第四百六十七章 下手應該更狠點第三十五章 我有奧斯卡小金人,你要不?第四百八十六章 給大將們送坎肩,準備過冬第三百七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四百八十二章 又一份臣構言?!第八百零三章 五鳳樓上,酸氣瀰漫第一百四十一章 歷史有很多的偶然第四章 要不要試着逃跑?第八章 第一次早朝,怎麼表現能表現的很熟練?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宋涅槃的絆腳石第二百零四章 王重陽你這是要成聖嗎?(2/5)第二百八十一章 鄉紳們的三個小小訴求第六百九十章 生前富貴和身後名第九百零五章 文明的定義第六百六十六章 趙官家的戰略轉進第三百章 流匪乃是朕的心腹大患!第九十二章 忠奸無所謂,重要的是能幹第八章 第一次早朝,怎麼表現能表現的很熟練?第十二章 反情報體系系統建設第一人第三十八章 沒有人能夠救得了大宋!第八百九十七章 名曰皇權的挖掘機第一百六十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七百零八章 都是演技派第一百五十二章 扁鵲三連第五百零六章 自然之怒,衆生平等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們在搞什麼?第六百九十八章 破陣子第五百二十七章 宋太宗出來捱打!第六百八十二章 以性命作賭注第四百七十八章 如果能重來第五百三十五章 人生只若初相見第四百二十三章 沒有辦法孫少宰第三百二十三章 這一世的趙構太難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的人想進去,有的人想出去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宋不會忘記!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子美的決定第六百五十章 活捉宋亶兒!第三百零一章 趙官家樂開了花第五百一十六章 錢多的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七百三十二章 岳飛在城頭上做早飯第二百四十二章 石過刀,茅過火!第七十六章 千金買馬骨了!第九百零五章 文明的定義第七十章 中場休息時間第三百零四章 報國有門,吾等所幸第三百二十章 倭國的特使第二百一十七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2/5)第八百七十九章 國帑和內帑並列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爲什麼不投降!第七十五章 大宋缺的那根脊樑,其實是鐵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一百三十七章 向死而生第一百七十九章 陰險的、狡詐的、惡毒的宋人皇帝(5/5)第六百零六章 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待問題第四百九十六章 德不配位第三百二十三章 當了*子還要立牌坊第一百九十八章 奧斯卡影帝!(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五十五章 戰爭還未結束!第五百零八章 想當仁君而不得第九百零八章 人類,是愚蠢的第四百零三章 蒺藜炮響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陰影裡的毒蛇第六十八章 東風緊,戰鼓錘!第六百零七章 需要度種的深田恭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劫富濟貧的大宋商賈?第三十二章 發現了發家致富的好方法!第六百七十七章 活着浪費空氣第二百一十七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2/5)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綱的信到了第七百零九章 羣雁乘風卻雲霄第五百二十六章 歲月靜好之後的負重前行第一百八十七章 故佈疑陣之我要偷家(5/5)第一百三十八章 人和人的差距確實蠻大的第三百五十章 帝王技——聖心難測第三百章 流匪乃是朕的心腹大患!第三百二十章 倭國的特使第五百零七章 家裡有礦,心裡不慌第二百四十八章 唯破釜沉舟耳!(爲六月份打賞結算!)第八百四十八章 什麼是金奴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人的皇帝的詔命有問題第三百二十章 倭國的特使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獵朔州?那就來吧!(求訂閱!!)重要通知!重要通知!第四百九十七章 武皇開邊意未已,邊亭流血成海水!第八百一十八章 官家去哪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家喜歡政務第六百五十九章 友誼賽中下遼陽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黜太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兄終弟及的差異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人舊人一朝終散第四百八十章 木蘭舟,帆若垂天之雲第二百六十三章 如何抉擇,朕很爲難第五百六十八章 給官家帶點特產第八百三十七章 廣積糧
第六百一十五章 錦州生門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積累和試錯第七百八十九章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一百五十八章 汴京城人心猶在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太宰兵發皇宮劍指皇后!(1/5)第四百六十七章 下手應該更狠點第三十五章 我有奧斯卡小金人,你要不?第四百八十六章 給大將們送坎肩,準備過冬第三百七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四百八十二章 又一份臣構言?!第八百零三章 五鳳樓上,酸氣瀰漫第一百四十一章 歷史有很多的偶然第四章 要不要試着逃跑?第八章 第一次早朝,怎麼表現能表現的很熟練?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宋涅槃的絆腳石第二百零四章 王重陽你這是要成聖嗎?(2/5)第二百八十一章 鄉紳們的三個小小訴求第六百九十章 生前富貴和身後名第九百零五章 文明的定義第六百六十六章 趙官家的戰略轉進第三百章 流匪乃是朕的心腹大患!第九十二章 忠奸無所謂,重要的是能幹第八章 第一次早朝,怎麼表現能表現的很熟練?第十二章 反情報體系系統建設第一人第三十八章 沒有人能夠救得了大宋!第八百九十七章 名曰皇權的挖掘機第一百六十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七百零八章 都是演技派第一百五十二章 扁鵲三連第五百零六章 自然之怒,衆生平等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們在搞什麼?第六百九十八章 破陣子第五百二十七章 宋太宗出來捱打!第六百八十二章 以性命作賭注第四百七十八章 如果能重來第五百三十五章 人生只若初相見第四百二十三章 沒有辦法孫少宰第三百二十三章 這一世的趙構太難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的人想進去,有的人想出去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宋不會忘記!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子美的決定第六百五十章 活捉宋亶兒!第三百零一章 趙官家樂開了花第五百一十六章 錢多的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七百三十二章 岳飛在城頭上做早飯第二百四十二章 石過刀,茅過火!第七十六章 千金買馬骨了!第九百零五章 文明的定義第七十章 中場休息時間第三百零四章 報國有門,吾等所幸第三百二十章 倭國的特使第二百一十七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2/5)第八百七十九章 國帑和內帑並列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爲什麼不投降!第七十五章 大宋缺的那根脊樑,其實是鐵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一百三十七章 向死而生第一百七十九章 陰險的、狡詐的、惡毒的宋人皇帝(5/5)第六百零六章 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待問題第四百九十六章 德不配位第三百二十三章 當了*子還要立牌坊第一百九十八章 奧斯卡影帝!(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五十五章 戰爭還未結束!第五百零八章 想當仁君而不得第九百零八章 人類,是愚蠢的第四百零三章 蒺藜炮響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陰影裡的毒蛇第六十八章 東風緊,戰鼓錘!第六百零七章 需要度種的深田恭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劫富濟貧的大宋商賈?第三十二章 發現了發家致富的好方法!第六百七十七章 活着浪費空氣第二百一十七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2/5)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綱的信到了第七百零九章 羣雁乘風卻雲霄第五百二十六章 歲月靜好之後的負重前行第一百八十七章 故佈疑陣之我要偷家(5/5)第一百三十八章 人和人的差距確實蠻大的第三百五十章 帝王技——聖心難測第三百章 流匪乃是朕的心腹大患!第三百二十章 倭國的特使第五百零七章 家裡有礦,心裡不慌第二百四十八章 唯破釜沉舟耳!(爲六月份打賞結算!)第八百四十八章 什麼是金奴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人的皇帝的詔命有問題第三百二十章 倭國的特使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獵朔州?那就來吧!(求訂閱!!)重要通知!重要通知!第四百九十七章 武皇開邊意未已,邊亭流血成海水!第八百一十八章 官家去哪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家喜歡政務第六百五十九章 友誼賽中下遼陽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黜太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兄終弟及的差異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人舊人一朝終散第四百八十章 木蘭舟,帆若垂天之雲第二百六十三章 如何抉擇,朕很爲難第五百六十八章 給官家帶點特產第八百三十七章 廣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