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北方聯邦自治區

歷史的腳步行進到1918年3月底,中國軍隊於1918年2月28日發起的“捍衛18收復國土”軍事行動第一階段順利結束,通過外蒙和黑龍江兩個方向3路大軍的出擊。

到3月末,中國-政府順利收回了自《中俄尼布楚條約》以來被沙俄侵佔的領土,其中濱海邊疆區土地面積1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0萬,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面積50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0萬。

阿穆爾州面積3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0萬,赤塔州面積4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0萬,伊爾庫茨克州面積60萬平方公里,人口40萬。

合計收復了21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近150萬的當地人口,在王庚前世,一直到21世紀,這片土地上的人口也不過只繁衍發展到700多萬。

隨着三月底的到來,中國參戰軍在西伯利亞和遠東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中國在國際的威望急速提高,段祺瑞政府和中國參戰軍作爲收復失地的主導者再一次成爲全民偶像和朝野上下矚目的焦點,而三月份的這一波巨大的參軍報國熱潮使得整個三月份招募到的新兵足足多達六個補充旅之多。

中國參戰模範軍軍悄然間已經成爲中國陸軍的代名詞,這支強調火力和機動性的新式軍隊以《三大-紀律九項注意》這樣鐵的紀律爲靈魂,以面對敵人和破壞者毫不留情的鐵血手段爲武器,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使得中國的版圖面積擴大了五分之一,並且較好的穩定和安撫了當地居民的情緒。

蘇俄游擊隊在貝加爾湖以東幾乎沒有活動的空間,除了半夜到偏遠的居民點去搶糧,這些游擊隊根本找不到任何糧食的來源,這邊是中國軍隊宣佈根據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條約》,所有到1918年3月31日爲止,中國參戰軍控制的西伯利亞和遠東領土均爲中國領土。

所有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都受到保護,在今年的夏糧收穫之前,已經在當地村公所、鎮公所和市政府登記並領取口糧的百姓,都可以自主選擇是加入中國國籍,還是搬家走人回西邊的俄國去。

當地私人土地的所有者如果要保留自己的土地,則必須選擇加入中國國籍,做一箇中國人,否則,土地將由中國-政府贖買後收歸國有,土地贖買的價格根據上一年的土地平均價格支付,土地出讓者可以選擇接受中國紙幣中元,或者糧食!

第一批選擇加入中國國籍的毫無例外是原來當地政府的官員、公務員、地主和富農們,形勢比人強,這片土地既然根據《中俄尼布楚條約》屬於中國,這片土地既然被那個蘇俄新政權的烏里揚諾夫的對話宣言宣佈放棄,蘇俄若不放棄這片土地,對上述這些擁有大量土地和莊院的有產階級來說,蘇俄政府頒佈的那個《土地法令》也是相當的要命!

中國人的飛機散發的傳單裡的內容儼然是莫斯科和整個蘇俄控制區域不斷頒佈的那些紅色法令和條例,地主的土地無償被收歸國有後分給農民,但是農民必須交出他們的餘糧,否則就是蘇維埃的敵人,就必須給鎮壓和消滅等等。被鎮壓和消滅的地主富農

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廣人稀,雖然耕地面積只佔其中的四分之一不到,但是人口就更少,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土地兼併比之俄國的歐洲部分要緩和的多,這些近百年來從西邊移民到西伯利亞來淘金的人們,經過幾代的辛苦勞作,基本都成爲了自耕農和富農,當然任何時代任何社會總有人會成爲貧農和佃農。

但此刻俄國農村的一個現實卻是自耕農、中農、富農和地主階級纔是俄國農村和農民的主流,就像頓河流域自給自足的哥薩克一樣,很多時候只有懶惰和遊手好閒不事生產的傢伙們纔會一貧如洗,當然貧窮往往也和疾病相關聯,更多時候是因爲天災導致莊稼欠收,導致窮困,自然,苛捐雜稅和戰爭以及土匪強盜是更重要的因素。

西伯利亞和遠東廣袤的土地以及相對稀少的人口,使得王庚力主的,在戰爭進行期間對所有中國軍隊新佔領區的居民免費分發口糧的政策壓力比想想的要小的多,同時,藉着戰時免費口糧救濟和免費醫療衛生所的服務,迅速穩定的當地的局勢並使得那些以俄羅斯族爲主體的居民們,雖然有些迷惘,卻漸漸認可了這片土地,中國人是真要收回去了!

同樣是爲了穩定當地的局勢,在這些收回來的土地上暫時實行的同樣也是糧食專賣制度,但和蘇俄以及日本佔領區的餘糧徵集制度不同,在中國新設立的伊爾庫茨克、貝加爾湖和遠東邊疆區中,禁止民間糧食買賣,糧食只能由政府指定的糧食收購點收購,所有倒賣自己領到的免費口糧的行爲都將受到嚴懲。

在這片中國新的領土上,中元是唯一允許流通的貨幣,黃金白銀都必須在個城鎮新開設的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的營業所兌換成中元后才能使用。

對中農、富農和地主自己糧倉裡的糧食而言,交售給政府顯然比藏在自己家裡要保險的多,游擊隊和土匪雖然很少出現,但保不巧就有漏網之魚沉半夜來吃大戶,搶糧殺人放火。

當地政府的糧食收購點收購糧時可以讓交糧的農民選擇是用現金支付糧款,還是選擇糧食兌換券。

用糧食兌換券支付,這就像農民把自己的糧食存進了政府的糧食銀行,需要的時候根據需要去兌換糧食,可以避免糧價波動帶來的損失,糧食被作爲最重要的戰略物資而管理起來。

不但是整個俄國,整個佔領區,就是整個歐洲,都因爲戰爭農村和農業的破壞而處於糧食緊缺的狀況。

爲了保障信用加強糧食管理,地主、富農和中農們的糧食交售給政府糧食倉庫收儲時,糧食兌換券是記名又掛失的,這意味着,實際上你只要拿得出合法的證件,就能從糧食銀行裡領會你當初存進去的糧食,自然,大宗的需要預約。

當然,對新收復的這211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人民來說,三年內免農業田賦是一個巨大的喜訊!尼瑪,在西伯利亞種地居然可以不用繳稅了!這個政策徹底穩固了地方政權,並獲得了從貧農到地主所有階層的支持!

伊爾庫茨克邊疆區、貝加爾湖邊疆區和遠東邊疆區直接歸屬於新設立的中國北方聯邦自治區管理,這是王庚和國務總理、陸軍次長以及內閣成員們商量了許久之後作出的決定。

中國雖然事實上南北尚未統一,各方勢力一直在摩拳擦掌的準備即將在1918年八月初進行的衆議院選舉,民國元年的國會經過這麼些年的坎坷磨難之後,終於到了三年一屆的衆議院換屆選舉的時刻!

中國北方聯邦自治區的成立,可以看作是中國在國家政體方面作出的新的探索,在段政府聲望如日中天的這個時刻,在中國參戰軍爲國建立了卓越功勳的這個時刻,在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的這個時刻,沒有任何勢力或者個人,可以撼動段祺瑞以及新皖系在未來中國的地位。

任何從軍事上謀求自治和獨立的想法在各派勢力大佬的腦海中不知不覺已經消散於無形之間,參戰軍從成立到現在,沒有向同胞哪怕放過一槍!參戰軍絕不主動挑起內戰,中國軍隊的使命就是保家衛國!

第673章 都不知道怎麼打了(一)第960章 代表團抵達薩馬拉2第592章 頓河白衛軍之爭(中)第576章 媾和的下場(下)第472章 求戰心切的參謀第713章 居然敢小看我?(二)第224章 日本內閣的煩惱第595章 悲劇不會重演(下)第238章 蘇俄東方面軍成立第677章 主力在此!(五)第927章 三天拿下庫爾斯克第764章 萬一真走了彎路呢(五)第935章 喀山的訴求(二)第480章 氣氛驟然緊張第709章 不能貿然進攻?(四)第342章 虛實之間第637章 會不會力不從心?(下)第572章 當頭一棒!第255章 全方位的聯盟第397章 審時度勢的小第23章 約翰.安德森舉起了白旗第51章 華盛頓我來了第577章 異想天開第五百九十二章 下鄧尼金的想法第六百一十二章 下自信心增強了第765章 兔子急了(一)第707章 士氣已經垮了(一)第458章 卡爾梅克團打殘了第675章 騎兵之戰(四)第792章 關鍵是結果(一)第679章 政委的態度(八)第701章 放棄陣地吧(四)第755章 將星璀璨的騎兵軍(一)第772章 不可小覷(四)第745章 白銀帝國(三)第718章 傷亡絕輕不了(二)第652章 一轉眼又出個主意(中)第755章 要活着回來!(三)第697章 不按路數來(三)第641章 步兵集團軍編制(上)第677章 可惜沒抓着俘虜(一)第111章 伸手拉兄弟一把第741章 烏克蘭人不是聯軍對手(四)第700章 炮兵很強大(一)第663章 下一步怎麼打?(一)第700章 指揮若定呂煥炎(二)第761章 沒有保證絕不放下武器(三)第252章 表決的結果第775章 最大的威脅(二)第332章 山窮水盡跑不動路第783章 迫擊炮的前世今生(二)第744章 權宜之計(二)第950章 都需要反省第763章 真就嚥下這口氣?(六)第893章 強硬的呂團長第278章 千頭萬緒的蘇俄第889章 裝甲團虎將第27章 傑克.摩根第514章 潛流涌動第555章 運籌帷幄之中第641章 步兵集團軍編制(上)第45章 輝瑞的甩手掌櫃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拉他們一把第540章 整軍經武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停下準不行第585章 一戰成名!(下)第702章 炮兵無敵(四)第931章 內訌怎麼行?!第634章 聯邦將領的算盤(上)第185章 蘇俄對華宣言第970章 高爾察克的位置2第694章 藝高人膽大(一)第718章 有點託大了?(一)第698章 姍姍來遲(三)第709章 儘快壓制對方火力(二)第391章 兵不厭詐你來我往第68章 橄欖枝和軍令狀第687章 潛力還是很大的(三)第719章 火力對比(三)第209章 拿下了烏蘭烏德第742章 需要三分之二多數(一)第793章 都想誘敵?(一)第690章 累垮了的第一師(七)第693章 黎明前的黑暗(一)第205章 箭在弦上第760章 絕不能再當俘虜(二)第235章 魯登道夫和興登堡第八百零一章 二瀕臨絕境的岡本第270章 蘇俄東方面軍的部署第772章 推三阻四怎麼行(一)第705章 要就是這股子銳氣(一)第六百零九章 上炸橋可不行第224章 日本內閣的煩惱第920章 混成旅團的組建第702章 炮兵無敵(四)第625章 絕不叫人小瞧了(上)第764章 連未雨綢繆都算不上(三)第636章 一個頭兩個大(中)第779章 義無反顧進攻(四)第279章 衛戍司令和前敵指揮
第673章 都不知道怎麼打了(一)第960章 代表團抵達薩馬拉2第592章 頓河白衛軍之爭(中)第576章 媾和的下場(下)第472章 求戰心切的參謀第713章 居然敢小看我?(二)第224章 日本內閣的煩惱第595章 悲劇不會重演(下)第238章 蘇俄東方面軍成立第677章 主力在此!(五)第927章 三天拿下庫爾斯克第764章 萬一真走了彎路呢(五)第935章 喀山的訴求(二)第480章 氣氛驟然緊張第709章 不能貿然進攻?(四)第342章 虛實之間第637章 會不會力不從心?(下)第572章 當頭一棒!第255章 全方位的聯盟第397章 審時度勢的小第23章 約翰.安德森舉起了白旗第51章 華盛頓我來了第577章 異想天開第五百九十二章 下鄧尼金的想法第六百一十二章 下自信心增強了第765章 兔子急了(一)第707章 士氣已經垮了(一)第458章 卡爾梅克團打殘了第675章 騎兵之戰(四)第792章 關鍵是結果(一)第679章 政委的態度(八)第701章 放棄陣地吧(四)第755章 將星璀璨的騎兵軍(一)第772章 不可小覷(四)第745章 白銀帝國(三)第718章 傷亡絕輕不了(二)第652章 一轉眼又出個主意(中)第755章 要活着回來!(三)第697章 不按路數來(三)第641章 步兵集團軍編制(上)第677章 可惜沒抓着俘虜(一)第111章 伸手拉兄弟一把第741章 烏克蘭人不是聯軍對手(四)第700章 炮兵很強大(一)第663章 下一步怎麼打?(一)第700章 指揮若定呂煥炎(二)第761章 沒有保證絕不放下武器(三)第252章 表決的結果第775章 最大的威脅(二)第332章 山窮水盡跑不動路第783章 迫擊炮的前世今生(二)第744章 權宜之計(二)第950章 都需要反省第763章 真就嚥下這口氣?(六)第893章 強硬的呂團長第278章 千頭萬緒的蘇俄第889章 裝甲團虎將第27章 傑克.摩根第514章 潛流涌動第555章 運籌帷幄之中第641章 步兵集團軍編制(上)第45章 輝瑞的甩手掌櫃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拉他們一把第540章 整軍經武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停下準不行第585章 一戰成名!(下)第702章 炮兵無敵(四)第931章 內訌怎麼行?!第634章 聯邦將領的算盤(上)第185章 蘇俄對華宣言第970章 高爾察克的位置2第694章 藝高人膽大(一)第718章 有點託大了?(一)第698章 姍姍來遲(三)第709章 儘快壓制對方火力(二)第391章 兵不厭詐你來我往第68章 橄欖枝和軍令狀第687章 潛力還是很大的(三)第719章 火力對比(三)第209章 拿下了烏蘭烏德第742章 需要三分之二多數(一)第793章 都想誘敵?(一)第690章 累垮了的第一師(七)第693章 黎明前的黑暗(一)第205章 箭在弦上第760章 絕不能再當俘虜(二)第235章 魯登道夫和興登堡第八百零一章 二瀕臨絕境的岡本第270章 蘇俄東方面軍的部署第772章 推三阻四怎麼行(一)第705章 要就是這股子銳氣(一)第六百零九章 上炸橋可不行第224章 日本內閣的煩惱第920章 混成旅團的組建第702章 炮兵無敵(四)第625章 絕不叫人小瞧了(上)第764章 連未雨綢繆都算不上(三)第636章 一個頭兩個大(中)第779章 義無反顧進攻(四)第279章 衛戍司令和前敵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