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藥香堂

岳氏忙起身出門相迎,只看見大老爺孫奇和二老爺孫兆邁步進來,後面跟着幾個婦人和年輕人。

趁他們還沒有進來的工夫,葉知秋急忙問都是誰,碧巧悄悄給葉知秋說了這些人,這才知道這些人是兩位伯父的妻妾和兒女,還有一個少婦,卻是附身的這個孫永澤的親姑姑,也就是孫用和的女兒,孫奇的妹妹,孫兆的姐姐,也帶了兒子曾小星來探望。

孫奇給葉知秋診脈之後,又問了葉知秋的身體感受,得知一切正常之後,捋着花白鬍須微笑道:“澤兒身體很正常,沒有半點病症,——這麼重的病竟然不治而愈,當真奇事!當真是祖宗顯靈了呀。”

岳氏陪笑道:“想必都是兩位伯伯下方遣藥之功。”

孫奇搖頭道:“不敢掠人之美,澤兒這病,當真不是我們湯藥的功效,至於他爲什麼會不治而愈,我們倆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我們回去商議之後,還是決定帶澤兒去讓老太爺看看,不弄清楚原委,心中始終忐忑,生怕病情潛伏不知,以後發作,措手不及啊。”

“對對!請老太爺看看那是再好不過的了。”岳氏喜滋滋道,“只是老太爺也在病中,只怕耽誤了老太爺自己個的病啊。”

“無妨,澤兒病癒的事情,我們已經告訴了老太爺,他老人家也很高興,更覺得新奇,也想親自看看呢。”

聽說是老太爺親自決定讓孩子去見他,岳氏這才放心。

孫奇和孫兆帶着葉知秋,離開了院子,讓跟隨的人都各自回去了,三人往後院走。

這還是葉知秋第一次離開住的園子,看見孫家其他地方景色。只覺得彷彿進了園林公園似的,院子非常的大,不時能看見綠樹叢中掩映的亭臺樓閣,心想這孫家還真是厲害,弄了這麼大一個莊園,只怕比紅樓夢裡的大觀園也差不到哪裡去吧?

終於,來到了一座園中園,這園子比先前他們住的地方可要大多了,門斗上果然高懸一塊牌匾,上書“藥香園”三個大字,不過,卻沒有看到御筆親題方面的字樣。而且字體跟自己住的“秋收園”很像,似乎出自同一人手筆,這樣看來,應該不是御筆了,難道還有別處嗎?

這院子門更是氣派,五開門,漢白玉的臺階,兩邊玉石欄杆。大門卻不開,只開了旁邊的角門,上了臺階,從角門進去,繞過照壁,進了儀門,穿過前廳,進了垂花門,又是一個十分寬闊的大院,這院子比剛纔母親岳氏的正房院子大得多,裡面踢足球都夠了。

正中是一條寬闊的甬道,能並行三輛大車,全是漢白玉石板鋪就,白晃晃的十分奢華。兩邊是碎石鋪就。沿着甬道穿過大院子,來到了正堂下。

一個丫鬟高聲道:“太老爺、二老爺和四少爺來了!”

另一個丫鬟挑起門簾,葉知秋跟着孫兆、孫奇進了屋裡,便看見一個大堂,十分寬闊,穿越前中醫大學的閱覽室也不過如此。

這大堂正中是一處高大的香案,上面瓜果糕點,各色供品一應俱全,檀香嫋嫋,繞樑不絕。供桌上方高處,掛着一塊紫檀木匾額,上面青底鑲金大字寫着“藥香堂”。正中鐫刻一枚大紅印章,因爲比較高,看不清楚,葉知秋上前兩步,眯着眼細細一辨,見上面篆體鏤刻陰文寫的是:“皇帝神寶”四個字!

這纔是真正的皇帝的御筆了!想來也是,既然是皇帝的御筆,怎麼能掛在門外風吹日曬呢,自然是要放在屋裡供着的了。

這大堂最引人矚目的,便是大堂四周一排排的書架,上面全是用匣子裝着的書籍。儼然便是一個圖書館。

在供桌旁邊,有一張軟榻,上面斜靠着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手裡捧着一卷書,正在費力地看着,面前的檀木長條書桌上,整齊地放着一疊疊的書,也都是清一色的線裝書,不過,宋代要想找不是線裝書的書,那還真是別指望的。

孫奇上前幾步,躬身施禮:“父親!澤兒來了。”

老者這才慢慢把手裡的書放下,眯着眼望向葉知秋。

葉知秋也擡頭好生望着他,想看看這位歷史上有名的名醫到底長得啥樣,雖然屋裡窗戶都是打開的,光線很足,可是還是看不清他的長相,不是因爲離得比較遠,而是因爲老人滿臉的皺紋,千百條的溝壑,把整張臉都遮蓋了,也不知道到底多少歲了。

葉知秋心裡想着,不對啊,從年紀上推斷,孫用和最多不過七八十歲,怎麼看起來跟一百多歲了一樣。不過看看他桌上那一大堆書,再看看他駝背還在苦讀的樣子就知道,他現在這垂暮的年紀,只怕就是這麼辛勞累出來的。歷史上,孫用和是宋朝校正醫書局的領軍人物之一,自然是最爲辛苦的人了。心中不禁升起一股崇敬之情。脫口叫了一聲:“爺爺!”

眼見孫用和白髮蒼蒼,歲數如此之大,而且宋朝人跟自己這現代人相比,相差一千年,叫一個一千歲的老人爲爺爺,那怎麼說都是應該的,所以這一聲叫得還是很順暢的,渾然沒有半點不適。

孫用和緩緩點頭,慢慢放下手裡的書,輕輕拍了拍軟榻:“來!到爺爺身邊來!”

葉知秋忙答應了,邁步過去,在他身邊坐下。

孫用和拿過他的手腕診脈,片刻,又望望他的舌象,點點頭:“還當真的好了,真是奇了!呵呵,這孩子吉人天相,將來後福無窮,說不定是我們孫家一支奇葩呢!”

孫奇和孫兆都微笑點頭稱是,雖然心裡頗不以爲然。

葉知秋貼近了孫用和,這下看清楚了,老人當真是跟畫上的老壽星一般,滿是皺紋,放在桌上的一卷書,卻是《黃帝內經》。想也不想,脫口道:“爺爺,《內經》說了:‘怵惕思慮者則傷神’,您這麼大年紀了,有什麼事讓我們小的來坐,您還是頤養天年的好,何必這麼勞神呢?”

葉知秋勸導孫用和時引用的是《黃帝內經》上的一段話,孫用和聽了一愣,扭頭對身後站着的一個老者道:“李有才,你聽聽,澤兒這孩子在勸解我呢!呵呵呵”

李有才是孫府的總管家,聽罷上前一步,拱着身陪笑道:“這也是四少爺的一片孝心啊。”

“嗯,他還引經據典勸我養神,引得也很妥帖,難得啊!”轉過頭,瞧着葉知秋,微笑道:“澤兒,爺爺考考你,‘怵惕思慮者則傷神’,那傷神又會如何呢?”

背醫書是葉知秋的強項,這個自然難不倒他,當下道:“神傷則恐懼,而不止。因悲哀動中者,竭絕而失生。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神蕩憚而不收。”

“嗯,那按照《內經》所說,要如何做纔對呢?”

“《內經》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與神俱而盡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孫用和哈哈大笑,瞧着孫奇和孫兆道:“是誰說這小傢伙腦瓜子不靈的呀?你們聽聽,這一套一套的,不是背的很熟嘛!”

孫奇和孫兆面面相覷,很有些意外,心裡這小侄子天生缺陷,腦子慢,記憶力很差的,跟隨學醫這麼些年,從來不曾完整地把一篇書背下來,怎麼現在滔滔不絕起來了?

孫用和輕輕拍了拍葉知秋的肩膀,嘆了口氣,道:“爺爺也想頤養天年,可是皇帝不讓啊,不讓爺爺致仕不說,還聖命爺爺整理這些古醫術典籍,唉!罷了,這把老骨頭反正要埋到土裡去的,何不在歸天之前辦點事,把古醫術典籍整理出來,也是一件造福子孫的好事嘛。所以爺爺這才這麼辛苦呀。”

葉知秋滿是崇敬地說道:“‘但得衆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爺爺懸壺濟世,悲憫衆生之心,當真讓人敬佩。”

孫用和又是一楞,道:“你剛纔唸的詩是誰的?”

葉知秋猛然醒悟,這首詩雖然也是宋朝的,卻是南宋時期名相李剛的名篇,自己怎麼拿到北宋來吟誦,他們自然不識,孫家父子三個既是名醫,也是名儒,兩個兒子孫奇和孫兆還是進士,自己要在他們面前說謊恐怕是騙不過去的,一時間張皇不知如何作答。

孫用和在行醫之前就是飽學之士,北宋之前的古代詩詞歌賦無不爛熟於胸,這等大氣磊落的詩句,也絕對不會是出自庸人之手,目不轉睛瞧着葉知秋,等着他回答。

孫奇和孫兆也是瞧着他,目光中有了更多的詫異。他們也不知道這兩句詩出自何處。

葉知秋撓撓頭,憨憨地笑了笑。他不善於撒謊,可是這件事又不能說實話,不知道怎麼回答,只能憨笑了。

孫奇見葉知秋那樣,不禁笑了,道:“父親,這半句詩只怕就是澤兒自己寫的,對吧澤兒?”

第30章 未來醫王第189章 兒媳婦改嫁第139章 還一耳光第184章 誰是庸醫第205章 砸場子的屁第256章 洪濤餘生第110章 愛書如命第171章 四兄弟第42章 心花第246章 誰帶來的瘟疫第84章 隔牆有耳第57章 牀上講故事第147章 仇人的後代第104章 質詢第167章 小妾出馬第33章 宿命第242章 小河邊第195章 懸賞第64章 呆瓜第137章 一命嗚呼第209章 進京求醫第160章 呆子第86章 其人之道第145章 踢天皇屁股的人第173章 你是對的第194章 文豪擺攤第199章 女鬼哭第132章 魂兮歸來第144章 女忍者第27章 香飄四里第51章 不會花錢的富翁第178章 文人相輕第215章 雙宿雙飛第136章 自食其果第213章 牛犢的方子第223章 死亡第246章 誰帶來的瘟疫第197章 小媳婦病了第168章 孩子和狼第91章 秋葉第34章 奇怪的事情第38章 定罪第24章 流口水第51章 不會花錢的富翁第113章 藥神壺翁第60章 仁醫本色第146章 惱羞成怒第89章 伏暑第148章 紙上談醫第90章 樹倒猢猻散第171章 四兄弟第203章 雄鴿第207章 圓夢第46章 不相信第181章 噴嚏第197章 小媳婦病了第88章 調虎離山第46章 不相信第180章 三口鍘刀第77章 家財第8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42章 心花第182章 出診山莊第157章 又見可馨第54章 藥膳燉雞第145章 踢天皇屁股的人第217章 吆喝第18章 禍事來臨第36章 聽審第94章 新家第66章 家傳醫書第170章 十日必死第94章 新家第57章 牀上講故事第134章 未雨綢繆第61章 看病要吃藥第77章 家財第248章 山高皇帝遠第193章 一代吃貨第170章 十日必死第245章 賺一個第121章 新方子第194章 文豪擺攤第71章 琢磨的方子第149章 性命換來的感受第4章 世家第167章 小妾出馬第15章 比試第22章 成竹在胸第21章 戰汗第242章 小河邊第247章 詭異的空城第113章 藥神壺翁第222章 又見瘟疫第99章 據理力爭第122章 砒霜爲藥第103章 女監第209章 進京求醫
第30章 未來醫王第189章 兒媳婦改嫁第139章 還一耳光第184章 誰是庸醫第205章 砸場子的屁第256章 洪濤餘生第110章 愛書如命第171章 四兄弟第42章 心花第246章 誰帶來的瘟疫第84章 隔牆有耳第57章 牀上講故事第147章 仇人的後代第104章 質詢第167章 小妾出馬第33章 宿命第242章 小河邊第195章 懸賞第64章 呆瓜第137章 一命嗚呼第209章 進京求醫第160章 呆子第86章 其人之道第145章 踢天皇屁股的人第173章 你是對的第194章 文豪擺攤第199章 女鬼哭第132章 魂兮歸來第144章 女忍者第27章 香飄四里第51章 不會花錢的富翁第178章 文人相輕第215章 雙宿雙飛第136章 自食其果第213章 牛犢的方子第223章 死亡第246章 誰帶來的瘟疫第197章 小媳婦病了第168章 孩子和狼第91章 秋葉第34章 奇怪的事情第38章 定罪第24章 流口水第51章 不會花錢的富翁第113章 藥神壺翁第60章 仁醫本色第146章 惱羞成怒第89章 伏暑第148章 紙上談醫第90章 樹倒猢猻散第171章 四兄弟第203章 雄鴿第207章 圓夢第46章 不相信第181章 噴嚏第197章 小媳婦病了第88章 調虎離山第46章 不相信第180章 三口鍘刀第77章 家財第8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42章 心花第182章 出診山莊第157章 又見可馨第54章 藥膳燉雞第145章 踢天皇屁股的人第217章 吆喝第18章 禍事來臨第36章 聽審第94章 新家第66章 家傳醫書第170章 十日必死第94章 新家第57章 牀上講故事第134章 未雨綢繆第61章 看病要吃藥第77章 家財第248章 山高皇帝遠第193章 一代吃貨第170章 十日必死第245章 賺一個第121章 新方子第194章 文豪擺攤第71章 琢磨的方子第149章 性命換來的感受第4章 世家第167章 小妾出馬第15章 比試第22章 成竹在胸第21章 戰汗第242章 小河邊第247章 詭異的空城第113章 藥神壺翁第222章 又見瘟疫第99章 據理力爭第122章 砒霜爲藥第103章 女監第209章 進京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