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七)

此二女,大月國公主叫阿勿南丹,中山國公主叫艾那。一說中山國原本該是大曆的國土,但在大曆開國之前,烽煙四起,四處都有人上演黃袍加身的戲碼。中山國也是那時候起來的,國主本就是中原人,也就是爲何中山國的人,與如今大曆人這般相似。他們起名也很有意思,以天干地支來命名。例如中山國的公主艾那,乙己出生,取天干名就叫做艾那。

更有趣的是,中山國的人出了外貌特徵,語言文字也與大曆不盡相似,只不過中山國地理位置特殊,連接着新魏與大月,而新魏與大月部分領土又與大曆接壤,政治上過於敏感。加之在一片山谷盆地之中,跋山涉水十分不易,否則,如今這中山國還不知是誰的領土呢。

大月國則不一樣,大多數人皮膚黝黑,生性直爽,貴族則多是白膚,他們鼻子有些塌陷,不如大曆人高挺,但好在女子天生體型嬌小,濃眉大眼,看着也有別樣風情。大月的貴族男子幾乎都是膚白高個,而貴族女子早前便有如大月公主阿勿南丹一樣,小麥色的肌膚,個子也不會太高。這種同一對父母生出兩個完全不同的兒女,也着實令人嘖嘖稱奇。但如今,貴族不再與低等階層的人通婚,生下來的孩子都越來越白,像阿勿南丹這般膚色的也越來越少。如今大月國公主中,也只有阿勿南丹一人是這般小麥色的膚色,也受盡父兄的寵愛。

大月與中山的朝拜不同,大月戰敗,三皇子在大曆的扶持下當上了大月新王,如今前來朝拜,已經有低人一等,半爲屬國的意思。而中山國純粹是被大月的發展嚇到,生怕大曆一個不開心便打到自己的家門口來,急忙忙要求同大月一起前來朝拜,以表自己只蝸居山谷盆地之中,並無向外擴張侵略領土的意思。當然,能打打秋風也是好的。

兩位公主完美地行了禮。

艾那語音近似漢人,純正圓潤,而阿勿南丹辛苦練就的漢語,說起來還有些不標準,行禮的時候漲紅了臉,動作也有些笨拙。但在場的無人發笑,坐在右側的各宮妃嬪,無論關起門來是什麼樣子,今日都正襟危坐,儀態完美。瞧着大殿上的使臣,帶着溫和又疏離的笑意,像是看着鄰家頑皮的孩子。

大月國與中山國使臣也用流利或不流利的漢語敬禮。

公主們退到了一邊,半低着頭,做鵪鶉狀。

領頭的使臣上前一步,先是讚美了大曆的國土風物、人文地理,又表明大曆正是在宣啓帝的帶領下才有了這般繁盛之景。接着便呈上了今日帶上殿的朝拜之禮。

中山國的使臣先上前一步,手中捧着一個烏木鑲寶石的盒子,“雄姿英發的陛下,這盒子裡裝的是中山國的國寶,”他緩緩打開盒蓋,“七星舍利。這正是中山國的二百零五歲的得道高僧所化,梵唱七七四十九日,誦經一百零八卷,方得此七星舍利。正是有趨吉避凶、福星高照的意思。這顆舍利本供奉與我國飛巖寺的化境塔中,作爲鎮國之寶,每年都接受我國國主的侍奉拜禮。如今國主命臣將此寶獻與陛下。此寶也只有陛下能襯,國主願陛下見此寶,猶如受國主本人親自拜禮。願大曆與中山的情誼長長久久,永不熄滅。”

在場的人,聽到這是二百零五歲的高僧所化,俱是震驚不已。如今人的壽命隨着國家的發展,已經有所提高,但目前大曆最長壽的人,不過也一百餘歲,活上兩百歲的人,根本就沒有聽說過!何況中山小國,國力薄弱、物質貧瘠,平均壽命不過在六七十歲左右,這樣的地方,卻出了爲兩百零五歲的高僧,怎能不令人震驚。

若是稍稍迷信之人,定會將此高僧與中山國的國運牽連起來,中山國曾經出此高僧,不就是證明他們國運昌盛,將會歷經萬代而不衰嗎?倘若是強行攻打或侵佔,便是違背上天的旨意,將會受到詛咒。

“有點意思,朕竟不知,他們將這顆舍利送來了。看來,大曆扶持大月三皇子,給瞭如今年邁的中山國王很大的衝擊呀!”

沈湛低聲與宋彌爾耳語。

宋彌爾正欲開口說話,又聽見下面中山國的使臣補充道:“而今與舍利一同到來的,還有中山國的另一瑰寶——艾那公主。中山國將這兩件寶物獻給陛下,希望陛下能夠喜歡。”

艾那公主向前一步,十分羞澀地又行了禮。方纔她已經偷偷打量過這位陛下了。雖然只看見鼻子嘴脣和下巴,沒能窺見全貌,但已足以品味風姿。原先她以爲自己要嫁的是個風燭殘年的老頭子,卻沒想到,支撐起大曆的竟是這樣年輕的帝王,之前的不情願早就隨風飄散,化作了心甘情願。

宋彌爾玩味一笑,“原來他們打的是這個主意,我就說,他們如何這般大方,竟是白白地將舍利獻出來。卻原來獻舍利是表,獻公主纔是真。你收了舍利,就要收這公主,到時候,公主生了皇子,憑着公主這等風姿,你興許會將舍利再賜予公主。到時候,這舍利是你的,最終卻還是中山國的。真滿滿都是套路啊。”

沈湛輕哼一聲,十分不屑,“給我公主我就要?我心中早已有人,便是給我十個八個公主,十個八個舍利我也不換。如今嘛,舍利我收了,公主我卻是不要的。”

宋彌爾聽他變着方不着痕跡地表白,莞爾一笑,撇了沈湛一眼,不再說話。

沈湛卻叫這一眼看得歡喜,清咳一聲,故作威嚴,“舍利是中山重寶,中山王有心了。”半句不提艾那公主的事。

艾那公主還以爲沈湛是滿意她的,才許久未說話,未曾想開口卻一點不提自己,不禁有些氣惱,眼光流轉,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中山國獻完禮,退至一旁,輪到大月國。

大月國如今對大曆以及大曆宣啓帝的情緒十分複雜,有些戰戰兢兢的討好,也有些難以泯滅的憤慨。

這兩種情緒在大月使臣的臉上交替閃現,好半天他才穩定下來,以分外謙卑的姿態雙手奉上大月的禮物。

(一百七十五)梅消雨散(六十二)宴會(下)(三百一十九)挑釁(一百三十一)風頭名頭(三百零四)莫道別後無情(三十九)用心(一百三十三)情之一剎(一百一十七)梅伴月而花弄影(七十二)舊事(二百二十六)(二百五十九)(二十五)身死(一百六十五)(三百二十九)要求(一百三十九)南下(二百二十四)肅肅兔罝,椓之丁丁(二百八十六)林間星河影動搖(五十)前事(一百四十九)夜鬥(一百六十一)暗潮(二百七十一)白日無光哭聲苦(二百九十)秦桑低綠枝(一百三十)妙波風皺(二百四十一)(一百)清和(一百六十九)攀誣(一百九十)和睦(三百三十五)質問(二百零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三百三十三)蹊蹺(二百零一)更憑一風雨,輾轉誰人知(二百八十)開緘使人嗟(一百一十四)寶石(三百零九)羅袂溼斑紅淚滴(二百四十六)(一百零四)怒火(八十九)處置(一百五十)村落(五十六)升溫(二百六十二)(一百八十)巫蠱(八十一)護胎、太后(一百六十一)暗潮(三百三十九)(九十七)安晉的心(一百六十一)暗潮(三百零三)幾番風雨尚能行?(一百六十二)晨省(七十)又遇(二百四十)(一百七十五)梅消雨散(二百一十四)塵花香已盡,寒蟬斷續風(四十三)一波未平(二百零二)弱不憐秋,竟是秋風斷(九十三)沈瑤(二百六十七)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十五)出事(二百五十一)(九十一)謀(三百二十七)坦白(一百六十九)攀誣(二百二十八)(三百四十三)(二百零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二十七)是誰(十四)纏綿(二十三)真兇(三百四十二)(一百八十一)真心(三百三十七)真相(一百七十)暗藏(三百三十)虛僞(一百九十九)騎裝(九十七)安晉的心(四十五)暗流(四十一)初成(二百十一五)有所思,不知暮雨爲朝雲(四十八)信(三百三十)虛僞(六十八)得罪(三十七)談崩(一百六十二)晨省(一百四十九)夜鬥(一百三十六)只問情長(二百零四)昏鴉啼煙雲冥冥,雷憑憑兮鬼同戲(八)想通(二百八十一)人事多錯迀(二百五十五)(一百七十八)連環(二百三十三)(一百七十三)依容(二百一十一)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一百四十九)夜鬥(二百二十三)林暗草驚風,角弓不得控(三十九)用心(三十九)用心(六十九)杏花樓(七十八)盤算(二百一十三)陌上樓頭,都向塵中老。薄晚西風吹雨到。(二百三十四)
(一百七十五)梅消雨散(六十二)宴會(下)(三百一十九)挑釁(一百三十一)風頭名頭(三百零四)莫道別後無情(三十九)用心(一百三十三)情之一剎(一百一十七)梅伴月而花弄影(七十二)舊事(二百二十六)(二百五十九)(二十五)身死(一百六十五)(三百二十九)要求(一百三十九)南下(二百二十四)肅肅兔罝,椓之丁丁(二百八十六)林間星河影動搖(五十)前事(一百四十九)夜鬥(一百六十一)暗潮(二百七十一)白日無光哭聲苦(二百九十)秦桑低綠枝(一百三十)妙波風皺(二百四十一)(一百)清和(一百六十九)攀誣(一百九十)和睦(三百三十五)質問(二百零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三百三十三)蹊蹺(二百零一)更憑一風雨,輾轉誰人知(二百八十)開緘使人嗟(一百一十四)寶石(三百零九)羅袂溼斑紅淚滴(二百四十六)(一百零四)怒火(八十九)處置(一百五十)村落(五十六)升溫(二百六十二)(一百八十)巫蠱(八十一)護胎、太后(一百六十一)暗潮(三百三十九)(九十七)安晉的心(一百六十一)暗潮(三百零三)幾番風雨尚能行?(一百六十二)晨省(七十)又遇(二百四十)(一百七十五)梅消雨散(二百一十四)塵花香已盡,寒蟬斷續風(四十三)一波未平(二百零二)弱不憐秋,竟是秋風斷(九十三)沈瑤(二百六十七)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十五)出事(二百五十一)(九十一)謀(三百二十七)坦白(一百六十九)攀誣(二百二十八)(三百四十三)(二百零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二十七)是誰(十四)纏綿(二十三)真兇(三百四十二)(一百八十一)真心(三百三十七)真相(一百七十)暗藏(三百三十)虛僞(一百九十九)騎裝(九十七)安晉的心(四十五)暗流(四十一)初成(二百十一五)有所思,不知暮雨爲朝雲(四十八)信(三百三十)虛僞(六十八)得罪(三十七)談崩(一百六十二)晨省(一百四十九)夜鬥(一百三十六)只問情長(二百零四)昏鴉啼煙雲冥冥,雷憑憑兮鬼同戲(八)想通(二百八十一)人事多錯迀(二百五十五)(一百七十八)連環(二百三十三)(一百七十三)依容(二百一十一)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一百四十九)夜鬥(二百二十三)林暗草驚風,角弓不得控(三十九)用心(三十九)用心(六十九)杏花樓(七十八)盤算(二百一十三)陌上樓頭,都向塵中老。薄晚西風吹雨到。(二百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