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暗香浮動

宗望設下的這個晚宴,不但請了折彥衝,還請了趙佶。當晚擺上山珍海味,列出紅粉嬌娃。

這宴席的菜式用的是大宋皇宮的御廚,但有什麼樣的主人就有什麼樣的口味,宗望吃不慣趙佶喜歡的清淡雅緻,所以御廚們做出來的菜式全是極油膩的大魚大肉。趙佶半餓着肚子好多天了,但這時看見桌上的菜餚一時也吃不下去。

宗望哈哈大笑,連連勸酒。從大宋宮中擄來的歌妓舞妓被迫在堂下起舞,這些人雖然濃妝豔抹,但在刀劍的逼迫下強顏歡笑,動作不免生硬,聲音不免發顫,雖然步伐、節奏因爲熟練而未發生錯誤,但演出來的舞蹈卻沒有半分神韻,落在趙佶的眼裡只有更增傷感。宗望等卻不管這些,在歌舞中仍是高呼低喝地勸酒猜拳,中間又加入一些老將的大聲嚷嚷,便讓這歌舞場面顯得十分糟糕。

就在紛鬧無度之時,音樂忽然停下,宗望不悅,問左右怎麼回事,執事官員連忙匍匐而前,叩頭道:“那個姓溫的歌妓說要等堂上沒聲音了她纔出來獻舞。”

一個將領聞言怒道:“什麼狗屁歌妓!鬧這排場!給我提上來!讓她看看老子的刀,看她還敢不敢擺架子!”

宗望卻笑問道:“是楊開遠的那個歌妓麼?”

那官員在地上顫聲道:“是,是。”

宗望環顧諸將笑道:“這個歌妓可有些來頭,原來是楊開遠派到汴梁學歌舞去的娘們,被小六在汴梁遇見帶了回來,一路上倔得很,寧死不肯獻舞。”看了看左手邊折彥衝道:“今晚她是聽說你在場,這才肯來呢。哈哈,哈哈,這場舞算起來卻是你請我們看的了。”

諸將聞言都笑,折彥衝也只是笑笑,心中卻道:“若說那歌妓是應麒派去的,倒還可能。開遠向來不喜歡這些,怎麼會派一個歌妓到汴梁去學舞蹈?”

一念未已,樂聲已經響起,折彥衝於音樂雖無特別愛好,但這一曲就剛好知道,卻是一曲《定西番》,心中又起一疑。

女真諸將都要看看楊開遠派去汴梁學歌舞的這歌妓究竟如何,一時都不說話喝酒,靜靜看來:便見一個女子盛裝蓮步而出,雙袖遮面,猶如花之含苞,令人急切想看看她袖子後面的廬山芳容。人到堂下中央,雙袖未開,而人已急速旋轉起來,衣袖飛揚,飄帶飛舞,衣飾上的琉璃碎片反射着堂上巨燭的光芒,閃得所有人目不暇接。

溫調羽這次是有所爲而來,所以精神飽滿,動作流暢,與方纔被迫舞蹈、爲奴爲婢的宋廷歌姬不同。幕後的樂工被她舞蹈中體現的熱情所帶動也變得流暢起來。

《定西番》一曲將終,七彩雙袖才緩緩移開,這時衆人對她容貌如何的好奇心已到了極點。那彩袖移開三兩分,才隱約看見了一小部分,便又合起,女真諸將大急,幾乎就想衝上去把兩個袖子掰開,忽然溫調羽雙袖一拂,攏於背後,直立於大堂中央,同時琴聲停,鼓聲頓,便如暴雨忽停,層雲一掃,一輪明月正當空!

座位上不但諸將看得呆了,連宗望也看得心頭暗贊,甚至趙佶一時也忘了亡國之憂。過了好一會,堂上那些殺人如麻的男人才不停發出哦哦、啊啊的怪生來。

宗望嘿了一聲,對溫調羽道:“怨不得你狂妄!果然不錯!”又偏頭顧視折彥衝道:“你家老三有這等好貨色藏着,想必你家裡的歌妓更爲出色。”

折彥衝微微一笑道:“我敢麼?”

宗望一呆,隨即大笑道:“不錯不錯,有虎女給你當家,你如何能有男人的快活?”

溫調羽一聽馬上就知道那是折彥衝,藏在背後的左手袖子一擺,樂工見到便又起樂,這次溫調羽卻是且歌舞且變魔術,先變出一叢花來,將花瓣向諸將桌子上一灑,引得這些胡酋紛紛伸手搶抓嗅聞。跟着溫調羽又變出一把短劍來,唬得堂下護衛就要擁上,宗望喝道:“緊張什麼!下去!”這堂上都是百戰之將,哪裡會怕一個纖纖弱質的歌妓?

溫調羽神色不變,步履穩當,將寶劍獻到宗望桌上,轉身又舞,這次變出一個盒子來,盒子爆開,彩塵飛揚中,現出一個錦布包裹,包裹拆開纔是一個錦囊,她又當場把錦囊拆成長長的絲線四處揚舞——這些動作都是合着節拍表演,所以不但新奇,而且好看!

那錦囊拆完,裡面卻是一塊金色的琥珀,狀爲球形,裡面封着一隻蜻蜓,在燈光下顯得十分漂亮。溫調羽趨步而前,來到折彥衝桌前獻上,隨即回身匍匐在地,剛好這時音樂停歇,而溫調羽伏在地上卻不肯起來。

折彥衝見狀問道:“你伏在這裡做什麼?”

溫調羽道:“大將軍,奴家雖然出身卑微,但畢竟來自漢部,又曾侍奉過三將軍。求大將軍憐憫,給奴家作主。”

折彥衝問道:“作什麼主?”

溫調羽道:“奴家有一個妹妹,叫做橘兒,跟隨奴家到汴梁學習歌舞。汴梁城破之時,二太子曾下令要捉到所有大宋宗室,其中一個公主在亂中走脫,下落不明,底下的人怕上司降罪,竟然指使太監胡亂指認,硬要說我妹妹是公主,把她拿了去頂替!求大將軍作主,讓我們姐妹團圓。”

剛纔溫調羽獻上琥珀,那是幫周小昌做的事;這時求情,冒險要救橘兒,則是出於本心。

折彥衝道:“這事我可作不了主,你得去求二太子。”

溫調羽便朝宗望伏身道:“求二太子憐憫。”

折彥衝對宗望道:“若這事是真的,便賣我個面子吧。”

若是一個皇子宗望等多半還要小心些,但一個公主卻不妨事,這時折彥衝就是向宗望要幾個大宋的公主侍寢,宗望多半也會想也不想就答應了,當下道:“看你今天舞得好,便準了你吧。”

溫調羽道:“求二太子給個信物,或安排個官員。”

宗望回顧劉彥宗道:“你去安排。”

劉彥宗趕緊應是,又道:“這一路上趙家宗室死了不少人,不知那人還在不在。”

宗望笑道:“在不在,問趙官家不就知道了?”

趙佶一聽瑟瑟嗦嗦道:“這,這……得找找,得找找。”

溫調羽一聽便知道這人是道君皇帝,說道:“我妹妹橘兒是個啞巴,很好找的。”

趙佶怔了怔道:“啞巴?”

宗望已不耐煩道:“這些事明日再說,來,再舞一曲我看!”

溫調羽目的已經達到,心情正好,當下又舞一曲。這三支舞蹈不知迷住了多少女真將領,若不是折彥衝爲溫調羽說話,諸將又都有些忌憚那個十萬大軍也打不下的楊開遠,只怕當場就要把溫調羽給搶回去侍寢了。

趙佶回到軟禁他的處所,忙找韋皇后來商量,說知方纔宴席上的事情。韋皇后道:“橘兒是曾逃跑過,但後來又被捉拿回來了。她雖非我親生,但自她生母去世後依我膝下已久,我不會認錯人的。再說橘兒又不是啞巴!會不會弄錯了?”

趙佶道:“這便蹊蹺了。”便讓身邊的女兒瑚兒去找橘兒來問話。

不久橘兒來到,聽說此事後又問那歌妓的姓名,趙佶回憶了一會道:“我記得了,那樂官好像說姓溫。”

橘兒大喜道:“是溫姐姐來救我了!”跟着便跟父母細說她逃跑到麒麟樓後發生的事情。

這事橘兒也曾和韋皇后提起過,不過那也只是母女間傷心落淚時的悲語,當時哪裡敢想溫調羽會來設法營救?這時舊事重提,韋皇后悲喜交加道:“橘兒這番是遇到貴人了!或許竟能因此逃出生天也未可知!”

溫調羽論身份是個下九流,但這時卻成了大宋帝皇家的貴人!

這件事情趙佶是第一次聽說,這時聽了心中也十分激動,彷彿在一片黑暗中看到一點曙光!此時張叔夜已死,趙佶便命人去傳孫傅來商量。

孫傅道:“聞康王已在南方繼位,或可來救。前番已有曹勳突逃,不知生死成敗如何。若公主得以脫困,亦可傳信康王早日來救聖駕。”

趙佶等都道是。這一路上他飽受飢寒之苦,此時唯求脫困,不敢再望其餘。當下韋皇后幫趙佶拆下衣襯一領,孫傅取出一支偷偷藏起的毛筆來,紙筆都有了,就是無墨。韋皇后忍痛刺血爲墨,看得旁邊孫傅、橘兒都掉淚。先前橘兒本要代母刺血,卻被韋皇后等阻止,說她這番逃生需要力氣,所以得保重身體。橘兒在趙佶的二十幾個女兒裡面本來並不突出,既非極貴,又非最得趙佶疼愛,但這時因形因勢,卻讓這個小女孩在帝后大臣心目中的地位都忽然變得無比貴重,連讓她刺血也不忍心。

上次曹勳逃走時趙佶怕被發現,只草草寫下“可便即真,來救父母”這樣一副意思模棱兩可的字樣,以便如果曹勳被發現可以推諉搪塞。但這段日子趙佶過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受苦越大,期盼越切,再說這次橘兒脫逃的機會也比曹勳上次有把握得多,所以一手瘦金體寫下來,話也明白了許多。最後不但趙佶畫了押,連孫傅也畫了押,讓這方小小的衣領竟有幾分傳位詔書的味道。

當晚趙佶一家通宵不眠,韋皇后摟着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女兒不斷叮嚀,趙佶也在旁邊不斷囑咐,孫傅在門外偶爾也插言一二,告訴她如果士林盤問該如何應對,又提供了一些他的好友的姓名以及能讓他們信服的言語舊事。

好容易捱到第二日,衆人盼了一個上午也沒盼到半個人影,直到傍晚時分,才見一個官員領了一個丫鬟來尋人。橘兒望見是翠兒,暗中向孫傅連連點頭,孫傅忙上前交接。

翠兒眼尖,望見橘兒便指出來道:“就是她!”

若是宗望重視此事,專門派人查出當初是誰抓了橘兒,找到阿咕嚕虎後一一審問清楚,那這事便瞞不過去。但宗望哪有這閒功夫?只是隨口命劉彥宗去辦,劉彥宗這時也忙,只派了一個屬吏去確認。那屬吏來到後問了橘兒幾個問題,橘兒只是裝啞巴搖頭,屬吏見對了路,便出令放行。

趙佶、韋皇后等怕表露出不捨之意,躲在屋裡不敢出來,只有孫傅將那官員以及橘兒、翠兒送出。

翠兒摟着驚怕的橘兒,直到進了溫調羽的住所,溫調羽關上了門,抱住她道:“好了好了,公主,沒事了,沒事了!”

橘兒聞言大哭起來,叫道:“溫姐姐,你不要叫我公主,我不是公主了,早不是了……”

溫調羽這才改口叫她橘兒,說道:“金國的二太子已經答應放我們回遼口了,明天我們便去塘沽,然後就去津門。”

橘兒哭了一會,問道:“津門在哪裡?能找到我九哥麼?”

溫調羽道:“不管找不找得到你九哥,只要到了津門,我們便安全了。”替她抹了淚水道:“好了,你聽着,別哭,別再哭了!我們都是經歷過患難的人,要學會堅強。這淚水,不要隨便掉!”

橘兒勉強止了淚水,默默點頭。

溫調羽道:“橘兒,有件事情我得先告訴你,這次的事情,我還沒有告訴周小昌,因爲我不知道你怎麼打算。”當初橘兒被捉走後,溫調羽總覺得是自己害了她,所以一直耿耿於懷。這次設法救護橘兒,爲的就是救一個少女出火坑,在她心裡與什麼國家大事毫無關係,所以並未告訴周小昌,免得事情變得太過複雜。

橘兒一時卻還聽不明白這中間的干係,順口道:“打算?”想了想說:“我……我要到南邊找九哥,姐姐,你……你有辦法幫幫我麼?”

溫調羽道:“我在津門認識一個朋友,雖是個女兒家卻神通廣大,若找到她多半就有辦法。”

橘兒大喜,叫道:“溫姐姐,那你快帶我去找她!”

“不急。”溫調羽道:“周小昌已經去安排前往塘沽的馬車了,我們得想個辦法讓他見不到你才行。”

橘兒奇道:“爲什麼要瞞着周老闆?”

“唉,我一時和你說不清楚。”溫調羽道:“總之若是讓周老闆知道,也許他和他背後的老闆會利用你去做一些事情。我既然救了你出來,便不希望你再被人當扯線木偶了。”

橘兒心中感動,點頭道:“好。我一切聽姐姐吩咐就是。”

溫調羽當下就替橘兒化了妝,讓她的臉皮顯得蠟黃,又墊高了她的鼻子,刷粗了她的眉毛,點上三五顆痣,又給她穿上丫鬟的服飾,把腰圍塞粗,周小昌來時讓橘兒儘量低着頭別讓他正面瞧見。

周小昌見多了一個陌生人,問是誰,溫調羽道:“剛剛逃到我們門前的一個流民,既是個女孩兒,又是個啞巴,我見她可憐,決定收她作丫鬟。”說話間翠兒早帶着橘兒上車去了。

周小昌嘆道:“溫姑娘,你也恁好心了。只是……只是現在我們還沒完全脫難呢,還是不要多生枝節的好。”

溫調羽道:“救不得千萬人,便救得一個,也是好的。”

周小昌也不敢太過管她,搖了搖頭不再提這事。

一路上橘兒只是裝啞巴,又儘量避免下車,因此周小昌便沒看出破綻來。

不久到了塘沽,一路倒也無事。周小昌將溫調羽交託給林家在塘沽的管事後才舒了一口氣,心道:“這支燙手的金釵總算脫手了!下次有這種事情,萬萬不能接手!否則我非再短十年命不可!”

第二十七章 得文吏第九十一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第三一九章 雲中黃河第一零三章 臨潢風沙迷眼第一九三章 秦檜第八十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第二五七章 敗中見真將軍第一五一章 夕下論第二三七章 遠遁循故途第一九八章 五論第二十一章 配佳偶第一二零章 移運轉興亡第六十四章 大金的兩扇門第七十三章 仙童林翼現身第一五六章 帶月歸第四十二章 貳臣歸附第二二八章 牙疼之惱第三三四章 漢皇都第九十九章 棋局誰是先手第三二零章 北征大軍第一五六章 帶月歸第三三七章 珍珠衫第八十九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第一七二章 信任第一四八章 地之失第一三九章 成敗之間第三章 論武第九十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第二六七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第九十一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第三四零章 君之尊第七章 去向第一二七章 子夜問藥第三五二章 勤王第一六零章 利害第三一五章 兵來將擋第九十三章 書生仗劍北遊第一八五章 變第八十六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第一零七章 何去何從悵惘第八十三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第二六五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第一五六章 帶月歸第六十章 報怨軍的去向第二二九章 公主車駕第三二六章 克雲中第一六五章 陰陽第二十一章 配佳偶第六十三章 登州的新榷場第二四八章 佳期喜藏兇第二二二章 抗金大旗第一章 瘟疫第三四六章 南行第二十九章 再破遼師第二九三章 遠族來歸何意第三五零章 迎敗第二八九章 大漢新政新局第三十章 新編胡伍第九十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第三一六章 塘沽民心第一六六章 使者第二八零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第九十八章 情義利益分明第三五三章 屠營第一三九章 成敗之間第一七三章 叛第二零零章 兵臨第二九八章 蕭帥的大意第一九三章 秦檜第二二二章 抗金大旗第二一二章 飼野狼第三十九章 渤海之叛第二一五章 演兵法第三四零章 君之尊第三章 論武第七十四章 李師師的邀約第二五四章 究竟誰控制誰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六十五章 維吾爾族來客第一一七章 楚州傳噩耗第一八零章 異第三五一章 囚君第二五四章 究竟誰控制誰第二四四章 閨中兒女事第一七五章 間第三零九章 秉公與顧全第一三七章 危疑反覆第一六零章 利害第三零八章 華表的污點第三十八章 南朝北意第二四六章 良緣非良緣第四十五章 東海新霸主第四十六章 保州攻防戰第二七六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三二五章 破西夏第一九三章 秦檜第一八三章 臨第三四四章 北遊第一九六章 夜訪第一二四章 道窮思自強
第二十七章 得文吏第九十一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第三一九章 雲中黃河第一零三章 臨潢風沙迷眼第一九三章 秦檜第八十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第二五七章 敗中見真將軍第一五一章 夕下論第二三七章 遠遁循故途第一九八章 五論第二十一章 配佳偶第一二零章 移運轉興亡第六十四章 大金的兩扇門第七十三章 仙童林翼現身第一五六章 帶月歸第四十二章 貳臣歸附第二二八章 牙疼之惱第三三四章 漢皇都第九十九章 棋局誰是先手第三二零章 北征大軍第一五六章 帶月歸第三三七章 珍珠衫第八十九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第一七二章 信任第一四八章 地之失第一三九章 成敗之間第三章 論武第九十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第二六七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第九十一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第三四零章 君之尊第七章 去向第一二七章 子夜問藥第三五二章 勤王第一六零章 利害第三一五章 兵來將擋第九十三章 書生仗劍北遊第一八五章 變第八十六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第一零七章 何去何從悵惘第八十三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第二六五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第一五六章 帶月歸第六十章 報怨軍的去向第二二九章 公主車駕第三二六章 克雲中第一六五章 陰陽第二十一章 配佳偶第六十三章 登州的新榷場第二四八章 佳期喜藏兇第二二二章 抗金大旗第一章 瘟疫第三四六章 南行第二十九章 再破遼師第二九三章 遠族來歸何意第三五零章 迎敗第二八九章 大漢新政新局第三十章 新編胡伍第九十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第三一六章 塘沽民心第一六六章 使者第二八零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第九十八章 情義利益分明第三五三章 屠營第一三九章 成敗之間第一七三章 叛第二零零章 兵臨第二九八章 蕭帥的大意第一九三章 秦檜第二二二章 抗金大旗第二一二章 飼野狼第三十九章 渤海之叛第二一五章 演兵法第三四零章 君之尊第三章 論武第七十四章 李師師的邀約第二五四章 究竟誰控制誰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六十五章 維吾爾族來客第一一七章 楚州傳噩耗第一八零章 異第三五一章 囚君第二五四章 究竟誰控制誰第二四四章 閨中兒女事第一七五章 間第三零九章 秉公與顧全第一三七章 危疑反覆第一六零章 利害第三零八章 華表的污點第三十八章 南朝北意第二四六章 良緣非良緣第四十五章 東海新霸主第四十六章 保州攻防戰第二七六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三二五章 破西夏第一九三章 秦檜第一八三章 臨第三四四章 北遊第一九六章 夜訪第一二四章 道窮思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