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再施困計

且不說呼廚泉在宜云堡忐忑不安,再說達曼率兩萬軍隊一路南下,向漢軍大營所在的粟邑縣疾奔而去,粟邑縣距離宜云堡約一百八十里,在穀道內要行軍兩天才能抵達。

達曼是呼廚泉的堂弟,也是匈奴王族嫡系子孫,被封爲右日逐王,僅次於賢王和谷蠡王,達曼的父親欒提雲丹,便是草原上僅次於單于本部的第二大部落,雲丹部的大酋長,被稱爲老谷蠡王。

正是因爲父親的嬌寵,養成了達曼驕橫之心,這次他率一萬部落軍跟隨單于南下,到現在爲止,都沒有撈到打仗的機會,卻眼睜睜地看着匈奴大軍屢遭挫折,他心中憋屈得慌,今天他終於請纓到南下的機會,他心中早已迫不及待,一路馬不停蹄,不斷喝令軍隊加快速度。

梅離的心中卻有些不安,這種不派探子先去探查沿途伏兵情況,只管埋頭莽進可是兵家大忌,梅離知道單于派自己跟隨達曼,就是單于擔心達曼做事魯莽,纔派自己盯住他。

梅離催馬追上達曼道:“小王爺,這樣進兵可不是行軍之道,還是讓我先去前面探探路吧!”

達曼狠狠瞪了他一眼,“不是你向單于彙報漢軍棄關而逃,這會兒又擔心有伏兵,你是在耍弄單于嗎?”

梅離苦笑一聲道:“萬一有伏兵,我們豈不是太冤枉,請小王爺還是慎重一點好。”

達曼冷冷哼了一聲,“你不過是個小小的右骨都侯,有什麼權力指揮我,你若再敢越權,我定將你斬於馬下。”

梅離聽他的言語無禮之極,便不再多言,鐵青着臉跟在後面,不知爲什麼,他心中很希望這個驕橫之人遭到伏兵襲擊。

儘管達曼不願聽梅離的勸說,但他自己也有點擔心,便下令道:“放慢行軍速度,派探子去前面查看。”

......

次日中午,兩萬軍隊抵達了粟邑縣境內,這裡距離洛川道出口還有七十餘里,但前面谷地豁然開闊,是一處天然盆地,粟邑縣便坐落在這個盆地內。

達曼率軍一路奔波,着實也有些疲憊了,他用馬鞭指着前方兩座大山,問嚮導道:“前方兩座大山是什麼所在?”

“回稟王爺,兩座大山叫做雙鹿山,過了雙鹿山就是粟邑縣,大山中間有一道約十里長的峽谷,叫做鹿鳴谷,地勢十分險要,幾個月前,漢軍在鹿鳴谷口修建了一道城牆。”

達曼頓時有了興趣,問道:“那座城牆外就是漢軍主力嗎?”

嚮導苦笑一聲說:“這個我不清楚,不過確實有一支軍隊在粟邑縣旁駐紮,規模很大。”

達曼雖然爲人驕橫,但一些基本常識卻有,他知道鹿鳴谷便是漢軍最後的防禦線,過了粟邑縣,雖然還要再向南走數十里,但漢軍已經無險可守,便可一路殺進關中。

他見士兵們奔波一天一夜,人馬都十分疲憊了,隨即令道:“原地休息半個時辰!”

士兵們早已疲憊不堪,聽到命令,都紛紛下馬尋地休息,達曼又命一支巡哨隊前去查看山谷內的情況。

不多時,幾名巡哨騎馬奔回,稟報道:“王爺,谷內城上有士兵把守,不過看起來人數不多,只有數百人。”

“城牆堅固嗎?”達曼又追問道。

“城牆很堅固,高約三丈,而且地勢很高,易守難攻。”

達曼一路奔波到此,目的就是爲了殺進關中,創立奇功,怎肯因爲城牆有幾百個守軍就罷兵回去。

不過他攻城武器確實不足,只有二十架攻城梯,他至少需要五十架才行,達曼見四周林木茂盛,立刻對一名千夫長令道:“速去砍伐五百根大樹回來。”

千夫長答應一聲,立刻率領一千士兵趕去砍樹,這時,梅離再也忍不住,又上前勸道:“小王爺,請聽卑職一言。”

“你還想勸我嗎?”

達曼怒道:“你說路上會有埋伏,讓我放慢行軍速度,結果呢?伏兵在哪裡?你耽誤了我的行軍,你還有臉再來勸我。”

“我現在不是說行軍,而是城頭上有漢軍士兵把守,說明右賢王並沒有打通直道,我們如此進兵順利,恐怕是敵軍的誘兵之計,不如先撤回……”

梅離話沒有說完,達曼便狠狠一鞭抽在他臉上,痛得梅離慘叫一聲,捂住臉蹲下,達曼抽出劍頂住他咽喉,森然道:“你別以爲我是嚇唬你,我說過,你再敢以下犯上,我會宰了你!”

旁邊幾名大將連忙上前抱住達曼胳膊,勸道:“梅離將軍也是一番好意,看在阿蘭公主的面上,饒他這一次吧!”

阿蘭公主是梅離的妻子,也是單于親妹,達曼當然也明白,他不可能真的殺梅離,不過,他對梅離態度惡劣,也絕非是梅離勸諫這麼簡單,他和梅離之間沒有私仇,但達曼父親欒提雲丹和呼衍家族卻有很深的宿怨。

達曼收了劍,恨恨道:“作爲大將,尚未作戰便思退兵,這是擾亂軍心,按照軍法我可斬下你人頭,不過看在單于面上,我可再饒你一次,但我醜話說在前面,要麼你走,我絕不會攔你,你若要留下來,就給閉嘴,再囉嗦一次,神仙也救不了你。”

梅離心中恨極,他一言不發,翻身上馬便向北方奔去,他的百餘名親衛,也紛紛上馬跟隨着他。

達曼見他遠去,不由重重哼一聲,“滾得越遠越好!”

………

兩個時辰後,匈奴軍隊製作了二十架簡易登城梯,達曼隨即下令軍隊準備攻城。

這時,萬騎長鬚卜野上前勸道:“小王爺,山谷長十里,若我們全軍入谷,一旦入口被敵軍堵住,我們將被困死在谷內,入口處必須要有軍隊接應。”

須卜野也是匈奴軍中赫赫有名的猛將,也是這次達曼率軍南下中的第三號人物,梅離被趕走,須卜野也就是僅次於達曼的軍中主將。

他的勸說當然有份量,達曼頓時醒悟,他想了想便對須卜野道:“既然守軍不多,我只率五千軍隊入谷攻城,你可率其餘軍隊守在谷口,若有異常情況發生,可立刻通知我。”

“遵令!”

須卜野率領一萬五千軍隊駐守在入谷口附近,達曼則率領五千軍隊向谷內殺去。

雙鹿山又叫鹿回頭,山形極像兩隻回頭鹿在對目凝望,山腳下便形成了一條長十里的山谷,名叫鹿鳴谷,這是洛川道上的兩座險谷之一,另一座則是宜云谷,

漢軍在兩座山谷內均修建了軍堡,宜云堡漢軍已經放棄,現在只剩下鹿鳴城,一旦匈奴大軍佔領了鹿鳴城,再向南的洛川道上,漢軍便無險可守,匈奴大軍將一直殺入關中。

達曼率領五千浩浩蕩蕩殺進了山谷,山谷兩邊頗爲狹窄,最寬處也只有二十餘丈,最窄處只有五六丈,兩邊峭壁上長滿了藤蔓,但奇怪地是,山谷內卻沒有植物,到處是光禿的岩石,一些大樹只剩下樹樁,明顯有砍伐過的痕跡。

此時已快到黃昏,山谷內顯得有些陰暗,不過達曼也沒有考慮長時間攻城,他認爲如果守城兵力不多,可一鼓作氣奪取關城。

五千軍隊沒有騎馬,扛着四十架攻城梯,浩浩蕩蕩來到距關城不遠處,這時,一名留守在山谷內的探子趕來稟報,“小王爺,城上守軍忽然增加了。”

達曼一愣,急問道:“增加到多少人?”

“至少有幾千人。”

達曼一下子呆住了,數千人鎮守關城,而他只帶領五千人,怎麼攻得上去?他心中忽然有種不妙的感覺,或許真被梅離說對了,這就是漢軍的誘兵之計。

就在這時,只聽見他們身後轟隆隆一陣巨響整個山谷都晃動了,很多士兵站立不穩,頓時摔倒在地,達曼也嚇得趴在地上,山谷內又連續巨響,過了很久才終於平靜下來,達曼半晌才慢慢擡頭,只見北面塵土飛揚,整個山谷內瀰漫着刺鼻的灰塵。

一名士兵疾奔而至,高聲稟報道:“啓稟殿下,山上落下無數巨石,將山谷堵死了,我們出不去了。

達曼嚇得魂飛魄散,大喊道:“快去開闢通道,我們撤出去!”

城頭上,劉璟負手望着一里外的匈奴士兵,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他已得到魏延的稟報,將劉去卑的三萬軍隊困在直道內,劉璟也由此受到啓發,可以利用十里長的鹿鳴山谷,將南下的匈奴軍隊困死在山谷內。

劉璟設下了這座陷阱,不過他從斥候口中得知,率軍南下的主將竟然是呼廚泉的從弟達曼,匈奴右逐日王,他心中便有新的想法,倒不一定急着殲滅達曼,可以用達曼爲誘餌,逼呼廚泉南下救援。

如果是其他匈奴大將被困,他早已下令拋下火油燒死他們,但達曼則無須急着燒死,留下他還有用。

參軍秦宓站在一旁,他明白劉璟的心思,不過這裡面有一個不確定因素,就不知漢王有沒有考慮到?

“殿下,微臣有個疑慮,不知當講不當講?”

“你說!”劉璟回頭望着他。

“殿下怎麼能肯定達曼進了山谷呢?萬一達曼在谷外等候,進來的只是一名萬騎長”

劉璟搖了搖頭,“不會是萬騎長,一定是達曼,這一戰本來就不該他來,但他卻來了,面對只有幾百人防守的關隘,我想不到他還有什麼理由會留在外面?”

劉璟回頭看了秦宓一眼,笑了笑,“有些事情我很難解釋,但處在我這個位置,我能明白達曼的心理。”

“殿下不用解釋,微臣明白了!”

這時,一名士兵奔來稟報,“稟報殿下,山頂傳來消息,巨石已成封鎖的預定峽谷。”

“很好!”

劉璟等待的就是這一刻,冷冷下令道:“按照計劃,令王平、吳班出兵!”

達曼率軍奔出不到三裡,便看到了在山谷最窄處,數百塊巨大的岩石堆積在一起,將回路堵死。

這時,已有數百士兵搶先爬上了堵路大石,翻了過去,達曼頓時看到一線希望,他在士兵的幫助下心慌意亂地爬上大石,準備從大石上翻過去。

不料前面百名士兵發一聲喊,調頭向回跑,只見前面山谷內燃起了熊熊大火,大火蔓延得極爲迅速,頓時將幾名跑得稍慢的士兵吞沒了。

其餘士兵又拼命爬上大石,翻了回來,達曼也手忙腳亂地從大石上爬下來,向山谷內跑去。

但烈火只燒到大石處,便不再向谷內蔓延,達曼腿一軟,坐在地上,心中害怕之極,緊緊抱住腦袋,他想到如果漢軍要放火燒谷,那他們誰也活不成,他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須卜野趕來救他。

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783章 攜美遊柴桑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280章 謀長沙第922章 黃家之恩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354章 蘄春風雲(二)第571章 攻城之戰第592章 雷霆之怒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81章 意外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796章 明暗兩使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423章 夜謀巴蜀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114章 下馬威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66章 華麗一筆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694章 孫思曹慮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34章 圍剿亂賊第894章 遷都議事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519章 兄弟爭位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708章 達成妥協第1116章 再見伏後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223章 有才至遠方來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1117章 攻打井陘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905章 兄弟反目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307章 兩軍對陣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1127章 漢魏決戰(上)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714章 毫無誠意314章 劉備歸來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239章 攔路再獻計第496章 小別似新婚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66章 華麗一筆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700章 許昌夜話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
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783章 攜美遊柴桑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280章 謀長沙第922章 黃家之恩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354章 蘄春風雲(二)第571章 攻城之戰第592章 雷霆之怒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81章 意外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796章 明暗兩使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423章 夜謀巴蜀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114章 下馬威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66章 華麗一筆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694章 孫思曹慮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34章 圍剿亂賊第894章 遷都議事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519章 兄弟爭位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708章 達成妥協第1116章 再見伏後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223章 有才至遠方來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1117章 攻打井陘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905章 兄弟反目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307章 兩軍對陣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1127章 漢魏決戰(上)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714章 毫無誠意314章 劉備歸來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239章 攔路再獻計第496章 小別似新婚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66章 華麗一筆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700章 許昌夜話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