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

六安戰俘營內,曹操在徐晃等幾名大將的陪同下,正在視察被俘的漢軍戰俘,反伏擊戰中,徐晃的軍隊截斷了漢軍的退路,使約有近六千漢軍士兵無路可退,最終成爲曹軍的戰俘。

曹操對徐晃此戰勝利大爲讚賞,這次勝利在曹軍南陽兵敗後就顯得尤其重要,極大振奮了曹軍士氣,曹操當即嘉獎徐晃,並加封他爲逮鄉侯,升爲右將軍。

曹操騎馬在戰俘營中巡視,見戰俘營內大帳整齊,漢軍士兵並不因被俘而混亂,依舊行走成列,上下尊卑森嚴,曹操不由暗暗點頭,‘漢軍果然是勁旅,成了戰俘還這般整齊有序。’

想到這,曹操又回頭問徐晃,“公明覺得,該怎麼處置這些戰俘?”

徐晃在馬上躬身道:“這些漢軍士兵大多是荊州人,父母妻兒都在荊州,將他們編入曹軍並不現實,卑職以爲可用這些戰俘爲籌碼,從劉璟手中換取更多的利益。”

曹操一笑,“可這些戰俘大多善水戰,放回去有點可惜了,讓他們爲船伕如何?”

徐晃沉思一下道:“卑職聽聞漢軍先用俘獲的曹軍爲礦工,一年後願意降者再編入漢軍,這是漢軍爲了防止曹軍臨陣倒戈,若丞相真想用他們爲船伕,也得須先磨礪一年,斷其反意方可,否則他們反而會成爲隱患。”

曹操點點頭,“你說得不錯,從他們目前的狀況來看,要讓他們歸順我軍,付出的代價太大,得不償失,不如從劉璟手中換取利益,這纔是上策。”

曹操又回頭對徐晃道:“公明可知,劉璟大軍已經到皖口了。”

徐晃一驚,“卑職不知,這是何時之事?”

曹操輕輕嘆息一聲,“兩天前吧!劉璟親率千艘戰船東征,這次合肥大戰,他也是傾盡全力而爲了。”

徐晃沉默了,他跟隨曹操多年,從曹操剛纔的一聲嘆息中,他感覺到了主公信心不足,這絕不是好兆頭,想到這,徐晃沉聲道:“漢軍大舉東征,荊州必然空虛,微臣願領一軍殺向蘄春郡,兵壓江夏,使劉璟首尾難顧,擾亂他的東征大計。”

曹操微微一怔,徐晃之策和當年江東西征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當年江東之策失敗了,讓曹操着實沒有信心。

徐晃又道:“漢國疆域太大,必然導致他們駐兵分散,而文聘防禦重點在南陽一線,江夏腹地反而會空虛,卑職不用多帶兵,只需五千精兵足矣,若偷襲江夏成功,或許就能解合肥之危。”

曹操又沉思片刻道:“公明之策雖無漏洞,但也事關全局,容我再想一想,晚一點給你答覆。”

“卑職隨時遵從主公之令。”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飛奔而至,單膝跪下稟報:“啓稟魏公,啓稟徐將軍,漢軍使者已到大營外,求見徐將軍。”

曹操呵呵一笑,“不要我們找他談判,他們自己倒先來了,公明可去接見他,事後向我稟報。”

“遵令!”

徐晃調轉馬頭,催馬向軍營奔去,曹操也不再視察戰俘營,直接返回了六安縣城。

約半個時辰後,徐晃再次見到了曹操,此時曹操正和陳羣、毛玠二人站在沙盤前商議軍情,徐晃上前躬身道:“啓稟魏公,卑職已經見過漢軍使者。”

“漢軍使者是何人?”曹操淡淡問道。

“是龐統從事溫進。”

曹操冷笑了一聲,“劉璟竟然派出這麼一個低級別的小吏來談判,簡直欺人太甚!”

旁邊陳羣連忙道:“魏公,劉璟派出低級別的官員,卑職認爲他是想低調處理此事,並非是有意欺辱,他們是有求於我們,應該不會有驕慢之心。”

曹操點點頭,想想也是如此,交換戰俘將來會成爲常態,動不動就高級別接觸,反而會把事情弄複雜,曹操心中怒火稍稍平息,又問道:“對方是什麼意思?”

“啓稟魏公,對方說,願意用南陽郡的曹軍戰俘來交換,一人換一人,另外,對方答應釋放賈逵。”

曹操聽說對方願意放出賈逵,心中的不滿便徹底消除了,他對衆人笑道:“龐統有什麼資格放出賈逵,這當然就是劉璟的安排,還居然派個小吏來談判,劉璟這是在戲弄我啊!”

毛玠在一旁道:“啓稟魏公,既然劉璟大軍已到,那麼他就不會長駐皖口,卑職認爲漢軍必然會大舉進攻濡須口,在濡須口破局,水軍力量我們遠不如對方,微臣建議張遼軍隊要立刻北撤。”

曹操贊同毛玠的分析,隨即令道:“速傳我急令,張遼軍隊立刻北撤,不準有一刻耽誤。”

這時,曹操又對徐晃道:“公明上午的建議雖好,但南陽和義陽歸途都被漢軍扼斷,就算一時擾亂江夏,也很難再返回,我不希望公明軍隊最後被漢軍殲滅,所以公明的建議,我決定不採納,請公明理解。”

徐晃黯然,魏公最終還是拒絕了自己的方案,當然,他也知道,偷襲荊州最後的結果是有去無回,說到底,魏公是不希望自己成爲漢軍戰俘,徐晃默默點頭,他明白魏公的一番苦心。

這時,曹操又對徐晃緩緩道:“雖然不讓公明前去荊州冒險,但我還是要賦予公明一個重任,那就是全面負責陸路防禦,嚴防黃忠的軍隊從陸路突破,如何公明實在守不住陸路一線,那麼,我的最低要求是要保住壽春和合肥的通道。”

“卑職明白了,絕不會讓魏公失望!”

劉璟的大軍在皖口短暫休息後,千艘戰船又繼續向東進發,大江上,船隊綿延數十里,千帆競發,蔚爲壯觀。

此時劉璟又進行了軍隊調整,從黃忠的四萬軍隊中抽走三萬擅長水戰的荊州士兵,而將龐德的七千騎兵交給黃忠,使漢軍的主力達到八萬餘人,而黃忠的陸軍雖然兵力減少,但戰力卻相應增強了。

漢軍主力毫不猶豫地向濡須口進發,這使得劉璟的戰術非常明確,發揮水軍優勢,一舉佔領濡須口,從濡須口破局。

而曹操也同時將關注點從舒縣及六安縣收回,將陸路的防禦交給徐晃,命張遼返回合肥,準備應對漢軍在濡須口的破局。

曹操和劉璟交戰十幾年,都非常瞭解對方,這就如高手弈棋,注重全局,而不會太在意一城一域的得失,劉璟打通南襄隘道,堵住西線漏洞,曹操則助孫權攻克吳郡,統一江東,在東南方向增加助力,雙方各自佈局,現在到了最後的決戰關頭,勝負之道就在於誰的佈局更高明,更加深遠。

濡須口在三國時代就是孫曹兩家交戰的焦點,在於它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它是濡須水的出江口,也是長江通向巢湖乃至合肥的入口,無論對於水軍佔據優勢的江東軍,還是漢軍,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戰略支點。

對漢軍而言,奪取了濡須口,便意味着在合肥大戰中獲得了落腳點,成爲漢軍北上的後勤基地,曹操也深知這一點,所以他在奪取濡須口後,在濡須口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僅重型投石機就達百架之多,駐守一萬軍隊,由大將張郃統帥。

張郃站在軍城眺望塔上,神情嚴峻地遠眺江面,張遼的三萬軍隊已在兩天前撤回合肥,他在昨天接到魏公的緊急命令,漢軍主力已在數天前抵達皖口,現正向濡須口進發,讓他務必加強防禦。

這時,副將丁榮走上前道:“卑職認爲漢軍不會立刻進攻濡須口,他們一定是先拔掉蕪湖的威脅,否則會被江東軍從後背襲擊。”

蕪湖有江東的五千駐軍,兩百艘戰船,由大將淩統率領,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更重要是淩統已得到孫權的命令,將全力配合曹軍阻止漢軍佔領濡須口。

張郃點點頭,他的副將說得不錯,漢軍的第一波攻擊不會是針對濡須口,而是蕪湖,想到這,張郃立刻令道:“發鴿信通知蕪湖,告訴他們,漢軍主力即將殺至。”

蕪湖位於濡須口長江斜對岸約八十里外,從濡須口的眺望塔是看不見蕪湖的情況,但事實發展卻和張郃的擔心完全一致,漢軍的五千先鋒水軍已殺到蕪湖,兩百五十艘漢軍戰船在碼頭一里外,虎視眈眈,等待着進攻的機會。

漢軍先鋒大將是沈彌,他號稱荊州水戰第一將,有着豐富的水戰經驗和強大的水戰實力,沈彌已累功升爲偏將,隨着年紀增大和職務升高,他也變得成熟冷靜。

最初沈彌是想夜襲蕪湖,但他的探子發現蕪湖水寨戒備十分鬆懈,彷彿可以任由他們出入,這倒讓沈彌心生警惕,他意識到這是江東軍的陷阱,一旦殺入江東軍水寨,反而會被敵軍困在水寨中,更重要是,傳聞江東軍也有了火油,要對付他們就相對容易多了。

沈彌便放棄了夜襲的打算,而是在白天對陣江東水軍,他並不急於下手,他的任務並非殲滅江東水軍,而是盯住盯住對方,不准他們支援濡須口曹軍。

就在這時,蕪湖水寨內戰鼓聲大作,兩百艘江東戰船從水寨內殺出,爲首一艘戰船上站着一員大將,手提鐵槍,正是蕪湖江東軍主將淩統。

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269章 得失之間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61章 緊急補救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39章 化解危機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763章 江東風雲(七)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240章 痛惜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71章 冤家路窄第54章 兩個方案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540章 劉備借糧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28章 初臨武昌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614章 南陽消息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34章 圍剿亂賊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57章 餞別送友第61章 緊急補救第996章 迎頭痛擊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700章 許昌夜話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510章 劉璋之死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871章 兩路出擊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1107章 中原大戰(六)第716章 再擊枹罕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1章 絕地求生第693章 關中收官(下)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625章 江東失英第1010章 山莊避暑315章 危機深伏第79章 刀下留人第438章 孫權的抉擇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223章 有才至遠方來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677章 致命弱點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56章 再回劉府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131章 婉拒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365章 綠銅礦山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1011章 難言之喜
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269章 得失之間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61章 緊急補救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39章 化解危機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763章 江東風雲(七)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240章 痛惜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71章 冤家路窄第54章 兩個方案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540章 劉備借糧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28章 初臨武昌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614章 南陽消息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34章 圍剿亂賊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57章 餞別送友第61章 緊急補救第996章 迎頭痛擊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700章 許昌夜話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510章 劉璋之死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871章 兩路出擊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1107章 中原大戰(六)第716章 再擊枹罕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1章 絕地求生第693章 關中收官(下)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625章 江東失英第1010章 山莊避暑315章 危機深伏第79章 刀下留人第438章 孫權的抉擇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223章 有才至遠方來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677章 致命弱點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56章 再回劉府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131章 婉拒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365章 綠銅礦山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1011章 難言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