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弒父未成

就算他再想贏,他也不可能拿父皇的性命去冒險!縱然父皇有萬般無情,拋卻君王的身份,他到底還是他的父親。身爲兒子,若是明知道父親有危難而補救,這簡直都不能用“不孝”來形容,而是喪盡天良!

靖王也察覺出了事情的不妙,知道庸王一定是故意引他們過來的。因而哪敢怠慢?緊跟着宸王往相反方向趕路。

“三哥,你怎麼知道是在這邊啊?”靖王問道。

“一定是在相反方向”,宸王道,“若是大哥想要引開我們,必定要將我們引得離父皇遠一些。但那紅足鷹,一定是用來傳訊的,卻也要確保收訊之人能夠看到。我想他們的手裡一定有長目鏡,以便能看到遠距離之物。如果不在這一帶,即便他們有長目鏡,卻也沒法子看到。”

靖王聽了,只是道了聲兒:“的確如此。”

如果換做平時,庸王一定會忽悠他三哥幾句,說“三哥你真聰明啊”。但這時候,他哪有心思啊!

宸王自然也沒心思玩笑着自大,兩人都是策馬飛速往另一邊趕……

“有刺客!”可是,還沒等宸王和靖王趕到呢,便聽到前方不遠處,傳來一聲兒大喊。這聲音,身爲皇子的他們可都是再清楚不過,這是李忠貴的聲音!

有刺客?

宸王和靖王相視一眼,隨即更是着急地往聲音所出之處趕去。同時驚呼道:“父皇!”

“有刺客……快!抓……”李忠貴的喊聲出了一半兒,忽然就停了。

正在宸王和靖王詫異之時。兩人趕到,只見李忠貴盯着皇上肩胛骨下的一支箭,瞠目結舌,竟是愣住了。

李忠貴跟在父皇身邊多年,不管什麼時候,只要不是他故意裝驚慌,都能十分沉穩的對待。更何況,此時那箭矢射入的地方,雖說很危險,但卻也並非是要害。李忠貴何以這麼震驚?

順着李忠貴的目光而去,難道是他那箭的問題?

“父皇!”宸王和靖王一時也沒心思多想李忠貴這表情的蹊蹺,忙翻身下馬,都向父皇跑去。

李忠貴驚了一下,忙攔在皇上身前,笑道:“二位殿下何以這麼慌張?許是什麼人不小心將箭錯射了,並不是什麼要緊的地方,二位殿下放心。”

此時幾個御前侍衛已經湊到皇上身邊去,見了刺入皇上的那支箭,都登時對宸王和靖王提起了警惕,護在皇上身前。

此箭雖說不是要害,但位置兇險,皇上卻也不敢輕舉妄動。畢竟是一朝君王,即便受到如此箭傷,卻仍舊面不改色。雖然身上吃痛,但面上,除了因疼痛而起的皺眉之外,別無其他表情。

但目光,卻也是平靜地落在自己胸前的箭上。看到上面清楚的刻着一個字“靖”。

再看向被李忠貴攔下的,一臉焦急的兩個兒子……

皇上只是面色平靜的皺眉靜默了片刻,便對李忠貴道:“忠貴,你去查查,靖王的箭囊裡有幾隻箭?”

“是,陛下。”李忠貴應了一聲兒。雖說心中滿是狐疑,但畢竟那太過明顯的“靖”字刻着呢,他也不能掉以輕心不是?

“殿下,冒犯了。”因而到靖王面前去,施禮道。

靖王不解,詫異道:“父皇,這是何意?”

皇上道:“只是看一看你箭囊裡的箭,看你射了幾隻獵物而已?怎麼一個也沒帶着?難道這一會兒還什麼都沒射到呢嗎?”

靖王雖然覺得父皇讓李忠貴搜他之事很蹊蹺,但父皇的話卻又再正常不過。因而也並未多想,便回道:“回父皇,兒臣獵了一隻鷹、一隻兔子,都裝在褡褳上了啊。”

靖王說着,還回身指了下身後兒的褡褳。

皇上笑道:“好,也算又說收穫。忠貴,你繼續查。”

靖王已經完全被皇上弄糊塗了,心想父皇你非要查我箭囊幹嘛?

但既然是父皇的命令,他的箭囊裡有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給李忠貴看看又有何妨?因而主動將箭囊遞給了李忠貴,笑道:“公公請查,有什麼事兒,儘管問本王便是。”

“是,殿下。”李忠貴應了一聲兒,從靖王手中接過了箭囊。

見靖王殿下的態度,真的無法把這事兒和他聯繫在一起。李忠貴覺得,這事兒另有蹊蹺。因而對靖王的防備之心,也更低了些。

而且如果這事兒是靖王乾的,宸王殿下既然在他身邊兒,那麼他們一定就已經商量好了。可宸王殿下並不會做這樣糊塗的事。如今眼瞧着太子之位就要落在他頭上了,他沒必要鋌而走險。

李忠貴細細查了靖王剩下的箭,查了兩遍,這纔敢回身稟報皇上。

“陛下……一共,四十七支。”李忠貴道。

李忠貴自然之道這個數兒所代表的意思。四十七支,可是靖王卻說,他只打了兩個獵物,也就是說,還有一支箭不知去向。

“老四,你可空射了?”皇上問道。

從皇上的聲音裡,聽不出什麼情緒來。

靖王聽了,心內也是一驚。這一次,可瞬間明白過來皇上是什麼意思了。

但他明明沒有空射過,父皇這麼問,他又如何能說假話呢?因而只能如實道:“今兒兒臣還算幸運,例不虛發。”

皇上道:“可你爲何只有兩個獵物?另外一個獵物在何處?”

皇上笑得輕鬆:“另外一個獵物,該不會是朕吧?”

但是在問這句話的時候,卻不是對着靖王說的,而是對着宸王說的。

其實父皇的反應,已經在宸王的預料之中。心涼的次數多了,也就麻木了。在父皇讓李忠貴查老四箭囊之時,他就想到了那箭上的蹊蹺到底是什麼?那箭上的蹊蹺,一定在於一個字——靖。

這是老四的箭,或是有人故意弄出一個老四的箭來。

“父皇”,看着父皇身上的傷,宸王眼自然有掩飾不住的關切之意,但聲音卻是很平靜,“請父皇想想,如果這事兒真的是老四做的,老四怎麼可能要用自己的箭呢?用一支沒什麼標識的箭,充作外來的刺客不就行了?用自己的箭,這不是等於自投羅網嗎?父皇您想想,老四怎麼可能有謀害父皇之心?就算有,又怎麼會糊塗到做這樣明顯的事兒?”

說是的是老四,其實這意思裡,已經包含了他們兩個。他和老四,都不可能有謀反之心,而且只要他們想謀反,是絕對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的。

這事兒,栽贓嫁禍得不要太明顯了!

可正因爲如此,卻也容易讓人覺得,這並不是嫁禍。或許是他們故意一嫁禍作爲遮掩來行事,這與“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是一樣的道理。

明擺着是他們做的,卻反而不是他們做的。這正是這一計的高明之處。嫁禍得如此明顯,以父皇那多疑的性子,一定會往對他們不利的方向想,反而會順着那動手之人的意思。

靖王知道自己是被人嫁禍了,因而也忙解釋道:“父皇,且不說兒臣有沒有對父皇如此冒犯之心,就算兒臣有,兒臣的機會多得是,沒有必要非得選擇在林中冒險。而且兒臣也不可能用這麼低劣的法子,怎麼可能將自己的箭送到父皇面前來呢?這不是和自殺無異嗎?”

聽得宸王和靖王的解釋,皇上的神態卻並未有所舒緩。但卻也並無什麼加重 寧靜。仍舊是沉思着,沒有什麼格外的反應。好像他並未被刺殺,而且嫌疑之人並不是他兒子似的。

“父皇……父皇……”忽然,不遠處一陣急呼之聲,是庸王帶着他那女扮男裝的小隨從着急地趕來。

“兒臣愛妾聽到了李公公的喊,說是有刺客,忙來稟報兒臣。父皇可還好?刺客可抓着了沒有?”庸王說着,很關切的用躬身上前,想要看看皇上的情況。

皇上只是道了聲“不礙事”,並沒有什麼其他的反應。看來是默許了庸王的靠近。

“靖……”庸王看上箭矢上的刻字,詫異的唸了出來。當意識到自己的“莽撞”之時,忙閉了嘴不再多言。

向皇上施禮了一禮,道:“看到父皇並未傷及要害,兒臣心裡就放心多了。只是這傷口,也要及時處理纔是。畢竟這地方也很危險,可不能再拖了。

說完,躬身退下。退了兩步,便又停住了。一副要說不說的糾結樣子。但卻也只是一瞬而已,因爲不敢耽擱太久。

聽得靖王誠懇道:“父皇,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誤會?四弟的性子兒臣瞭解,他是絕對不會做出這種事情來的。怕是有人栽贓陷害給四弟,還望父皇明察啊!”

如果他說老四諸多不好,父皇一定會將懷疑的矛頭指向她。所以這個時候,他絕對不可能自己送上門兒去。這時候,越是幫着老四說話,老四就越是危險。

皇上點點頭,道:“這事兒的確需要徹查。麟兒你有心啦。”

雖然只是這麼件簡單的一句話,但庸王聽着,不免心內一喜。從父皇對他的語氣中,就能猜出,父皇一定對老四有了懷疑。如果不然,不可能相比較之下,對他的態度有所好轉。

但卻也並未趁機再勸說什麼,因爲再勸說什麼,便顯得有些刻意了。只是關切道:“父皇龍體要緊,不如咱們還是出林子去,儘快回到北山別苑,讓太醫瞧瞧方好啊。”

皇上點點頭,道:“忠貴給朕那一塊兒布條來。”

說着,指了下那箭上的字。李忠貴自然立刻會意,知道皇上是想要將箭上的字給遮擋上。

看到皇上的這一動作,庸王的心不免又涼了些。可實際上,卻也已經有了麻木之感。父皇對老三老四的偏愛,已經不是一日兩日了,有什麼可奇怪的?怪就資只能怪他沒有一個得寵的母后,更不能靠上哪個得寵的妃嬪。父皇總說老三最像他,這從小兒就有的喜愛,他就算再怎麼掙扎搶奪,也是搶不來的。

只是,這事情失敗了……真的着實遺憾。

在看到父皇只是中了箭卻無性命之憂之時,一瞬間,他是相當慶幸的。但看到父皇對老四如此維護,這一瞬間,他卻真的覺得,還不若成功了好。

第三十八章:歡喜誤會第一百六十九章:太子之苦第三百七十六章:愚蠢掙扎第七百一十五章:捉賊捉贓第三百零八章:此心已冷第一百三十章:圖謀之人第七百九十章:歪打正着第二百八十一章:翻身之快第三百一十六章:王府生意第四百五十五章:迷蹤密林第十二章:又敗一局第一百九十五章:博一信任第五十九章:無恥折騰第四百五十四章:鐵石心腸第三百零六章:迷局不清第十一章:操之過急第三百五十三章:再吃悶虧第七百零四章:夫妻間隙第七百章:此起彼伏第一百五十一章:甘之如飴第一百二十章:他吃醋了第五百六十九章:奔波求命第六百四十二章:蒙山事了第五百七十四章:告辭離開第七百五十四章:思卿念卿第四百五十八章:諸多牽扯第五百四十一章:紅蓮花開第一百四十九章:一碗壽麪第四百一十七章:歸途兇險第一百章:事有蹊蹺第七百三十九章:出逃未成第四百二十八章:陰取人子第三百一十八章:一個還禮第三百二十四章:聰明奴婢第四百一十二章:舊案重提第七十四章:入宮辭行第二百三十二章:真的吃醋第七百二十一章:宮深不夜第六百六十章:你真好看第四百八十七章:古域往事第七百三十二章:狡詐攪渾第三百三十九章:罪證暴漏第七百三十四章:酷刑招待第六百七十五章:未央易主第七百九十七章:機關重重第六百二十四章:君父信任第五百九十七章:秋獵之日第三百八十二章:長夜相依第一百一十九章:青雲山下第七百五十一章:家不成家第五百八十八章:真情難藏第四百五十七章:犯人齊聚第二百零七章:狠心逼迫第六百七十九章:妃嬪受封第一百七十章:我心不變第六百四十一章:成王敗寇第一百七十六章:妙容探路第一百九十一章:靖王追來第四百四十八章:江湖怪人第六百零九章:山雨之前第六百零一章:秋獵頭籌第五百零五章:真心相擁第六百三十八章:大勢已去第五百七十二章:抓住賊人第十六章:風卻不止第三百五十八章:初一不靜第五百七十七章:主動被辱第一百五十五章:深情之後第二百九十章:遠嫁危機第七百四十九章:秦氏月嬪第二百五十八章:心亂則危第二百六十九章:刻意試探第五百一十一章:等待機會第六百六十九章:是否當放第五百二十八章:唯一傻子第二百六十六章:深夜小賊第二百一十八章:初次冷戰第九十四章:結伴而行第七百三十三章:強弩之末第四百五十七章:犯人齊聚第三百三十七章:垂死掙扎第八百零四章:慕容身世第一百八十六章:恐嚇手段第六百七十二章:幾人哀愁第二百一十五章:魔高一丈第六百二十一章:學以致用第四百九十八章:一生禍起第六百五十一章:兩情相悅第六百四十六章:華章慘斷第四百九十三章:罪心已起第七百零一章:邊關捷報第三百八十四章:主動親近第四百七十七章:夜救蟒蛇第三百八十三章:說書拙劣第一百九十六章:一封書信第十三章:面見貴妃第六百九十五章:深宮靜日第七百五十三章:培植羽翼第三百三十八章:最後威風
第三十八章:歡喜誤會第一百六十九章:太子之苦第三百七十六章:愚蠢掙扎第七百一十五章:捉賊捉贓第三百零八章:此心已冷第一百三十章:圖謀之人第七百九十章:歪打正着第二百八十一章:翻身之快第三百一十六章:王府生意第四百五十五章:迷蹤密林第十二章:又敗一局第一百九十五章:博一信任第五十九章:無恥折騰第四百五十四章:鐵石心腸第三百零六章:迷局不清第十一章:操之過急第三百五十三章:再吃悶虧第七百零四章:夫妻間隙第七百章:此起彼伏第一百五十一章:甘之如飴第一百二十章:他吃醋了第五百六十九章:奔波求命第六百四十二章:蒙山事了第五百七十四章:告辭離開第七百五十四章:思卿念卿第四百五十八章:諸多牽扯第五百四十一章:紅蓮花開第一百四十九章:一碗壽麪第四百一十七章:歸途兇險第一百章:事有蹊蹺第七百三十九章:出逃未成第四百二十八章:陰取人子第三百一十八章:一個還禮第三百二十四章:聰明奴婢第四百一十二章:舊案重提第七十四章:入宮辭行第二百三十二章:真的吃醋第七百二十一章:宮深不夜第六百六十章:你真好看第四百八十七章:古域往事第七百三十二章:狡詐攪渾第三百三十九章:罪證暴漏第七百三十四章:酷刑招待第六百七十五章:未央易主第七百九十七章:機關重重第六百二十四章:君父信任第五百九十七章:秋獵之日第三百八十二章:長夜相依第一百一十九章:青雲山下第七百五十一章:家不成家第五百八十八章:真情難藏第四百五十七章:犯人齊聚第二百零七章:狠心逼迫第六百七十九章:妃嬪受封第一百七十章:我心不變第六百四十一章:成王敗寇第一百七十六章:妙容探路第一百九十一章:靖王追來第四百四十八章:江湖怪人第六百零九章:山雨之前第六百零一章:秋獵頭籌第五百零五章:真心相擁第六百三十八章:大勢已去第五百七十二章:抓住賊人第十六章:風卻不止第三百五十八章:初一不靜第五百七十七章:主動被辱第一百五十五章:深情之後第二百九十章:遠嫁危機第七百四十九章:秦氏月嬪第二百五十八章:心亂則危第二百六十九章:刻意試探第五百一十一章:等待機會第六百六十九章:是否當放第五百二十八章:唯一傻子第二百六十六章:深夜小賊第二百一十八章:初次冷戰第九十四章:結伴而行第七百三十三章:強弩之末第四百五十七章:犯人齊聚第三百三十七章:垂死掙扎第八百零四章:慕容身世第一百八十六章:恐嚇手段第六百七十二章:幾人哀愁第二百一十五章:魔高一丈第六百二十一章:學以致用第四百九十八章:一生禍起第六百五十一章:兩情相悅第六百四十六章:華章慘斷第四百九十三章:罪心已起第七百零一章:邊關捷報第三百八十四章:主動親近第四百七十七章:夜救蟒蛇第三百八十三章:說書拙劣第一百九十六章:一封書信第十三章:面見貴妃第六百九十五章:深宮靜日第七百五十三章:培植羽翼第三百三十八章:最後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