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良禽

五月天,算不得太熱。尤其是駐紮在山陰下。

可是當吳王趙德昭突然出現在党進大帳中時,還是見這位党太尉穿着件小褂子,打着赤膊,結實的胸口露着黑亮的胸毛,像只受困的老虎一般,正在帳中打轉轉。

一見趙德昭,党進不由一怔,連忙搶步上前,叉手施禮道:“党進見過千歲,千歲要來,怎也不使人說一聲,老黨如此打扮,未免失禮。”

趙德昭忙道:“將軍忠勇驍猛,性情粗獷,向來如此,孤豈會見怪。”

党進唯唯稱是,請趙德昭上座,又吼了一嗓子,叫起貓在帳角偷睡的老兵,給趙德昭沏壺茶來,這才問道:“千歲明日便要還京了。介時,老黨自要率衆將去相送千歲的,老黨正想着,過一會兒就先去見見千歲,營中有些什麼安排,好請千歲示下,想不到千歲卻屈尊來了,敢問千歲,於衆將還有什麼吩咐麼?”

趙德昭輕輕一嘆,悽然說道:“此番北征漢國,父皇志在必得,孤與將軍風餐露宿,兼程而來,本以爲漢國一舉可克,建此開疆拓土之奇功,不想……父皇竟猝然駕崩,龍馭殯天……”

党進聽了,一雙虎目中也不禁蘊起淚光,勸道:“老黨也沒想到,官家龍精虎猛的身子,再坐三十年天下也不稀罕的,竟爾……,天有不測的風雲,千歲還請節哀順變。”

趙德昭落下淚來,黯然道:“父皇在時,致力於一統中原,來日取回幽燕。一統漢室江山,還天下一個太平世界。幽燕現在契丹人手中,如非充分準備,輕易啓不得戰端。可小小漢國,彈指可滅,實不足慮。如今契丹內憂外患,無力顧及,這是天賜良機,一旦失去,不知還有什麼變化。”

他擡起頭來,殷殷望向党進,慨然說道:“孤思來想去,有心完成父皇遺志,繼續出兵,平了漢國,再回京舉孝,將此大捷焚告父皇在天之靈,以告慰亡父,不知將軍以爲如何?”

党進攸然色變,沉吟道:“恐違官家旨意。”

趙德昭道:“時機稍縱即逝。”

党進躊躇道:“這個……”

趙德昭忙道:“此乃父皇遺志,也是我宋國征戰天下。最後一個滅國拓土的大功,機會難得啊。孤年輕識淺,欲完成先帝遺志,又恐有違聖意,到底應該如何,心中委決不下,所以纔來尋老將軍,請黨叔叔給侄兒拿個主意。”

党進連忙離座遜謝道:“千歲客氣,老黨實當不得千歲如此稱呼。這件事太過重大,非党進一人便可拿得主意,千歲還容老黨仔細想上一想,與幾名將軍稍作商議。”

“好,那……那孤便等將軍決斷。”

趙德昭起身拱一拱手,又道:“先皇在時,嘗言將軍赤膽忠心,憨樸直率,是最可倚重的人。如今機會難得,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況且,我們如今距漢國近,距汴梁遠,漢國不堪一擊,大功唾手可得。一旦拿下漢國,就算以功抵過,官家也不會怪罪,還望將軍三思。孤王,靜候將軍佳音了。”

這一計,是太傅宗介州想出來的主意,先帝的真正死因。在確定諸將心意前,是不能輕易說出來的,否則先斷了自己所有後路,一旦諸將不肯相從,那除了自盡便再無第二條路走了。

如今以先皇遺命相迫,以滅國拓土之功相誘,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相勸,如果衆將領有抗旨進軍之意,那接下來自然可以繼續抗旨。就算他們肯進兵而不肯造反,只消違抗今上的嚴旨,帶着他們離開駐地,也可對外宣揚諸將已反,對內直言先帝被弒真相,以大義和既成的事實脅迫他們不得不反。

如今趙德昭言辭切切,已把問題推到了党進手中。他也知道北伐諸軍各有統屬,党進雖威權最重,要他貿然決斷,他也必然有所顧忌,與幾名主將計議一番是他必然的反應,所以只能回去等待,不敢露出急躁模樣。

趙德昭走後,党進轉來轉去,最後一拍大腿。吼道:“來人,叫潘美來見我。”

不一會兒,潘美一身戎裝,嚴嚴整整地到了党進的帥帳,進帳抱拳道:“潘美見過黨帥,黨帥……”

他一擡頭,就見党進光着一雙腳丫子,穿一件齊肩的小褂子,咧着懷盤膝坐在榻上,就像一個看瓜棚的老農,衝着他揮手:“行了行了。又不是升帳點將,你穿一身盔甲來做什麼,坐下,坐下。”

潘美微微一笑,上前來在党進的榻邊坐了,問道:“太尉召我來做什麼?”

党進嘆了口氣道:“仲詢吶,老黨心中有一件大事委決不下,所以要與你商量一番,你小子心眼多,想得細,這事兒,咱倆一起來覈計覈計。”

党進把趙德昭所言向他複述了一遍,潘美聽了沉聲道:“若依吳王所言,縱勝,後患無窮。”

党進點點頭道:“這個……老黨知道。”

潘美有些詫異地看向党進,党進垂下目光,並不與他對視,只是緩緩說道:“千歲雖是皇子監軍,但是既不知兵,且性情謙和,素無好武鬥勇之志,今突發宏願,欲抗旨伐漢……”

他語聲一頓,又復嘆道:“辭駕離京之日,先帝親送我等出萬勝門,三碗壯行酒一飲而盡,先帝一身武藝,龍體強壯,比起俺老黨來那身體還要強壯三分,竟爾暴病,世事實難預料,吳王大慟,欲立不世之功以告慰先帝,這個心思也是出於一片至孝……”

他說着,偷偷瞟了潘美一眼,雖然他的官兒比潘美高,而且甚得趙匡胤寵愛。可是軍中比文官更講究派系出身,認真論起來,潘美才是嫡系,他卻是雜牌。

他本是晉朝軍國重臣杜重威的侍從,杜重威被殺後流落中原,投入軍伍,很快憑戰功升爲周朝的散指揮使,後又累功至鐵騎都虞侯,趙匡胤得天下後,他又遷官至本軍都校,領欽州刺史,慢慢的才官至中樞。

而潘美與趙匡胤,在趙匡胤未稱帝前便交情深厚,而且擁立趙匡胤,他也是參與者之一,是大宋的開國功臣,有從龍之功,這幾年戰功赫赫,名聲更是一時無兩,論親疏講派系,他老黨始終差着一截,如此大事,自然要看看他的心意。

潘美臉色微微一變,擡眼再看党進時,党進神色自若,似乎只是有感而發。

潘美低下頭去,臉上陰晴不定。昔日,他是世宗柴榮部將,柴榮在,誓死保之,柴榮死,卻效忠於篡位自立的趙匡胤,何也?縱不爲天下蒼生,但只爲自己考慮,要保的也該是一位明主。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難道起兵殺了趙匡胤,扶保一個不諳世事的七歲幼兒?

趙匡胤若在,爲他赴滔蹈火,潘美也不會皺一皺眉頭,然而不管原因如何,趙官家畢竟已經大行了,在趙光義和趙德昭之間,該選擇誰?趙光義縱然不堪,但是趙德昭文成武德,哪一方面能夠服衆?況且趙德昭不是趙匡胤,如今軍心,比得了昔日陳橋大軍麼?

思忖半晌,潘美終於輕輕嘆道:“先帝已去,唯留下一座偌大的江山讓後人收拾。當初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說起來……今上……,唉,轉眼間,竟是十多年過去了,當日意氣風發的少年,也已是兩鬢蒼蒼了。”

他含糊地說着,彷彿在緬懷舊事,輕輕一嘆,忽爾又向党進道:“天下……初承太平,人心思安……,先帝雄才大略,無人可及,太尉以爲今上如何?”

党進略一沉吟,道:“今上治國秉政,除先帝外,恐亦不做第二人想……”

潘美輕輕頷首:“既如此,何慮漢國在今上手中,便不能滅?國喪期間,今上已下嚴旨,諸軍原地駐紮,不得調動一兵一卒,違者已謀逆論。況且,糧草已然停了,只由地方供應每日所需,糧草不斷,兵馬不行,漢國雖弱,畢竟是一個國家,如何可以輕率發兵?”

他微微一頓,雙眼微微眯了起來:“還有,虎捷右廂都指揮使楊光義是中軍都虞候,他與今上交情最厚,太尉若要抗旨發兵,楊將軍豈會沒有異議?再有河東忻、代等州行營馬步軍都監郭進,本一地方諸侯,與太尉素無交往,太尉縱肯爲完成先帝遺志而抗志,郭進這一路軍是定然不肯相隨的。

閻彥進那一路也是。呼延贊那一路……或無大礙,孫晏宣和齊延琛那兩路軍也只在兩可之間,這還只是軍中諸將,就是太尉本部兵馬,一旦知曉此番北伐是抗旨而行,不但無功而且有過,必然軍心渙散,莫道漢國易滅,到時候氣勢洶洶而去,一潰即敗的,說不定反是我們。”

潘美冷靜下來,仔細而客觀地分析着,党進越聽越寒,終於嘆了口氣,說道:“可……吳王那裡怎麼交待?”

吳王畢竟是先帝長子,皇家的事誰也不難以預料,天知道他有沒有出頭之日,無端得罪一個皇子,終究不是美事。

潘美沉默片刻,緩緩道:“可請出吳王,衆將公議……,有所謂……法不責衆。”

党進沉重地點了點頭。

楊浩已太太平平地到了絳縣。

又是傍晚,王寶財和公孫慶坐在屋裡,相對枯坐,久久無言,甚至有點欲哭無淚。

楊浩在造化鎮第二天一早上路時,才突然指定了行進路線,他是當朝使相,要走哪條路公孫慶和王寶財自然無緣置喙,於是只得應命。中午到了一處小鎮,楊浩見大家趕路辛苦,便命人取出在瓦坡集北時那位於圓員外送的美酒,請大家品嚐。

虧得於管家十分警惕,命人先試了試那酒,竹韻姑娘的一根銀簪探進去,馬上就變成了黑色,唬得衆人直叫萬幸。驚怒交集的楊浩使人小心地撐開那柄傘,裡邊竟射出一蓬毒針,這一來楊浩可是草木皆兵了,一路行去,車子時常更換,每次乘坐都着親信家人先仔細檢查,食物只用自己廚子做的,絕不經過第三人之手。

對此,一開始公孫慶還帶着調侃之意對王寶財說他官兒升了,也懂得惜命了,可他很快就笑不出來了。也不曉得楊浩在哪兒得罪了那麼多人,這一路下去怪不得他小心,投毒的、行刺的、設伏的,層出不窮,楊浩的人一個沒死,王寶財的手下卻掛了不少。

你見過存心刺殺別人的人整天被人行刺,而那個他們準備行刺的人還活蹦亂跳地走在他們中間,受到他們保護的麼?

“再也……不能這樣了!”

公孫大人痛心疾首地道。

王寶財馬上跟着點頭,隨即愁眉不展地道:“可是……他現在如此警醒,如何下手?”

公孫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怒道:“你不是說你的部下都是最出色的刺客,足以讓他在睡夢中挺屍的麼?爲什麼他現在還活的好好的?”

王寶財滿腹委屈地道:“大人,我是個武士,不是忍者,可是我也知道,雖然他們被傳得神乎其神,其實他們並不是萬能的。當一個忍者突然從樹上躍下,一刀劈向人頭顱的時候,誰會想得到他披着樹衣,忍着蚊蟲叮咬,已經在那裡整整蹲了五個時辰?當一個忍者在別人甜夢中突然從牀底翻出來一刀刺向他咽喉時,他可能已經在地下整整挖掘了十天,爲了不發出聲音,只能用雙手刨土,鮮血淋漓……,這個楊浩每日行蹤不定,在一個地方停留的時間絕不超過一個晚上,他身邊的人又……”

“好啦好啦……”

公孫慶不耐煩地道:“我可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行刺這種事,你要負全責,如果完不成使命,什麼後果你是知道的,現在你說,該怎麼辦?”

王寶財咬牙切齒地道:“忍者,擅長各種各樣的刺殺。不止是暗殺,還有明殺。如今楊浩十分警醒,車馬儀仗放不得暗器,刺客殺手近不得他身,那麼……最好的辦法……就只剩下一個了。”

公孫慶俯身向前,急問道:“什麼辦法?”

王寶財一字一頓地道:“美、人、計!”

第6章 羯鼓聲催入西涼第2章 小魚大鱷第176章 綢繆第4章 主動請纓094章 小娘子乃是性盲第13章 迷霧第141章 兩個鳥人第9章 殺它個桃紅柳綠第43章 時來,自然運轉第15章 七夕第31章 風雨欲來第35章 偷天第19章 身在高處第12章 袖裡乾坤第312章 有客迭來,不亦亂乎第121章 過招第94章 大亂將至兒女情第186章 攜美赴宴第26章 兄弟第239章 想的美第98章 軟磨硬泡第24章 酒是短橈歌第37章 冤家路窄第165章 宴請第69章 願做長風繞戰旗第118章 火起第227章 物是人非第162章 締盟第47章 程傢俬人幼兒園第74章 偷天在即!第29章 兩雙情侶第23章 雷霆之怒第273章 小樓一夜春雨第38章 指點江山第41章 捨得第27章 我無敵了!第186章 攜美赴宴第6章 曙光第138章 蓄勢第44章 帝王心思第8章 釣餌第10章 盛宴第15章 戰未央第60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第37章 山雨欲來第14章 銀州,我一定要打!第24章 兩廂情第109章 真剽悍第125章 昨晚你在哪裡?第67章 浩兒選妻第144章 倉促一戰第99章 繼嗣堂的來歷第109章 陰差陽錯第5章 女人之間的戰爭第216章 勢如破竹第121章 過招第281章 一粗人第62章 分岐第1章 坦誠第10章 睥睨第259章 風風火火第200章 難解的結第267章 火大發了第83章 釵兒第5章 當頭棒喝第96章 雙子擴張第82章 同遊第7章 相親第57章 左膀右臂第171章 來襲第264章 二姝合作第27章 一千零一夜第94章 大亂將至兒女情第120章 興兵第12章 主動請纓第32章 活寶將軍第31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80章 兩難第92章 擄人第106章 醞釀第106章 醞釀第15章 釜底抽薪難下手第261章 老謀深算第37章 哭靈第44章 帝王心思第138章 蓄勢第312章 有客迭來,不亦亂乎第4章 一樣情深第124章 趕盡殺絕第33章 衝突第26章 攻城攻心第10章 黑材料第256章 宜將剩勇第286章 美人心第243章 娛樂大亨第234章 各西東第33章 衝突第86章 男人之間的靈犀第148章 乞丐欽差第232章 逆天倫
第6章 羯鼓聲催入西涼第2章 小魚大鱷第176章 綢繆第4章 主動請纓094章 小娘子乃是性盲第13章 迷霧第141章 兩個鳥人第9章 殺它個桃紅柳綠第43章 時來,自然運轉第15章 七夕第31章 風雨欲來第35章 偷天第19章 身在高處第12章 袖裡乾坤第312章 有客迭來,不亦亂乎第121章 過招第94章 大亂將至兒女情第186章 攜美赴宴第26章 兄弟第239章 想的美第98章 軟磨硬泡第24章 酒是短橈歌第37章 冤家路窄第165章 宴請第69章 願做長風繞戰旗第118章 火起第227章 物是人非第162章 締盟第47章 程傢俬人幼兒園第74章 偷天在即!第29章 兩雙情侶第23章 雷霆之怒第273章 小樓一夜春雨第38章 指點江山第41章 捨得第27章 我無敵了!第186章 攜美赴宴第6章 曙光第138章 蓄勢第44章 帝王心思第8章 釣餌第10章 盛宴第15章 戰未央第60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第37章 山雨欲來第14章 銀州,我一定要打!第24章 兩廂情第109章 真剽悍第125章 昨晚你在哪裡?第67章 浩兒選妻第144章 倉促一戰第99章 繼嗣堂的來歷第109章 陰差陽錯第5章 女人之間的戰爭第216章 勢如破竹第121章 過招第281章 一粗人第62章 分岐第1章 坦誠第10章 睥睨第259章 風風火火第200章 難解的結第267章 火大發了第83章 釵兒第5章 當頭棒喝第96章 雙子擴張第82章 同遊第7章 相親第57章 左膀右臂第171章 來襲第264章 二姝合作第27章 一千零一夜第94章 大亂將至兒女情第120章 興兵第12章 主動請纓第32章 活寶將軍第31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80章 兩難第92章 擄人第106章 醞釀第106章 醞釀第15章 釜底抽薪難下手第261章 老謀深算第37章 哭靈第44章 帝王心思第138章 蓄勢第312章 有客迭來,不亦亂乎第4章 一樣情深第124章 趕盡殺絕第33章 衝突第26章 攻城攻心第10章 黑材料第256章 宜將剩勇第286章 美人心第243章 娛樂大亨第234章 各西東第33章 衝突第86章 男人之間的靈犀第148章 乞丐欽差第232章 逆天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