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章 論道證佛(六)

把定心神,應飛揚從背後再取一劍,由單劍獨鋒改作雙劍並行,體內雲虛納神真氣飽提,一劍引星宿餘力,一劍納佛元明火,背後竟成龍鳳齊舞的虛像,正是同使蒼龍轉生劍和朱雀振翼劍。

龍吟鳳唳中,應飛揚挺劍向前,一劍靈而巧,一劍疾而烈,以蒼龍木生朱雀火,雙劍配合下威力竟是倍乘,分襲天女凌心眉心和心口。

天女凌心不慌不亂,雙手分撥如推鍾,緩緩前推,一股帶着厚重古樸的氣牆橫亙於前,宛若亙古屹立的邊城,慢克快,拙制巧,應飛揚雙劍登時如陷泥潭,難以寸進。

“天鍾神功?”紀鳳鳴眼睛一亮,隨即道:“果然,也只有天女能在這般年歲練成此功。”天鍾神功是佛門九大神功之一,可凝氣爲鍾,結成厚實難破的壁壘,外人的攻擊時便如以身撞鐘,非但徒勞無功,還將遭受反震之力加身。只是此功進境極慢,需得雄渾根基和大毅力方能成,練成此招者無不是些上了年歲的老者,也只有歷代天女,才能憑藉前代積累下來根基在妙齡之年練成此招。若此功練至極致,則不必費心運氣,身子周身皆有氣流罩身,論及防禦力比之聖佛尊的十方佛身也不遑多讓。天女凌心對此功法鑽研不深,只能以真氣結出一片氣牆,但饒是如此,亦讓應飛揚如臨天塹,難以寸進。

應飛揚身形凝滯,心中則是一凜,暗道:“果然。這天女和我是同一類型的。”

但凡有點經歷之人皆知。真氣與招式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對招式的運用又可分爲“精”與“雜”兩種。

明燁和謝靈煙就是前者代表,這二人天生體質特異,爲配合體質,所修功法也是一陽一陰,故招式也只專精一脈,明燁一套九陽昊天劍訣在手,便如烈火燎原威不可擋。何需再令學其他招式,而謝靈煙所學劍法也皆是專精陰寒一路,不分心他途。此等專精一路,心無旁騖,進境自然最快,但若遇到功體相剋之人就往往難以發揮全力。

而應飛揚便是“雜”之一派的代表,這一派涉獵廣博,並無專注於某一類型招式,或輕盈快捷,或霸道剛猛。或瀟灑飄逸,或沉穩厚重。只要是有用的招式都一攬子全數學下。這樣便可因時勢不同,對手不同,時刻更換最合適的招式,使自己處於有利地位。但缺點也同樣明顯,就是樣樣都會,往往意味樣樣稀鬆,比如任應飛揚將火屬劍法用到極致,也絕對比不上明燁的九陽昊天之威。

而從天女凌心展示的手段中,便可看出她與應飛揚一樣,都是走的‘雜而廣博’一路,第一招以無破有,破解劍氣繁密的‘不知頃刻風雲改’,第二招以力破變,以達摩神劍洞穿蒼龍,而眼下這手慢克快,拙制巧,擋下應飛揚龍鳳翔舞的一劍,可謂應對得當。

而當雙方同屬招式繁雜一派相爭時,雙方比鬥中都會不斷改用有利自己的招式,往往到最後招式的變化就失去意義,演變成真氣之爭。除非——

“要在招式的變化上勝過她!”

應飛揚及時變招,臨空一個扭腰,向後翻飛半步,左手之劍如猛虎出閘,脫手而出,以氣御劍使出白虎臨陣劍的‘虎震雄關’之招,氣勢磅礴而出,似是白虎星君破陣在前,要將眼前氣牆壘成的雄關一一轟破,鏘然一聲。劍尖狠狠釘在氣牆,陷入氣牆三寸,卻在舊力未老之際,新力再生!

應飛揚身旋一週後,右手之劍亦呼嘯而出,亦是一招虎震雄關,這一劍恰恰擊在上一劍的劍柄之處,同招同式,倍增的威力交匯於劍尖一點,竟是氣牆有瓦解徵兆。此即是‘以點破面’的運用,所有氣牆,往往都耐不住單點突破,應飛揚憑此,劍再前進三分。

天女凌心足下依然不動,身子卻已微微後仰,似是被壓彎的山竹,正待應飛揚感覺有機可乘之際,卻不料反震之力隨即而來,一聲震耳欲聾的鐘聲鳴蕩,洪亮聲音挾裹這強橫氣勁,盪開應飛揚雙劍,隨後天女凌心傾斜身子如彈簧般彈起,同時揚起玉手狠狠擊來。

天女的手纖細小巧,但當出現眼前時卻被放大到無窮大,如泰山壓頂而來,壓得應飛揚胸口沉悶得喘不過氣,應飛揚隨即轉攻爲守,劍訣一引催動雙劍,再換玄武不動劍。

雙劍劍柄相接,連成一線,隨後以劍柄爲圓心高速旋轉,化作一個銀光霍霍的大圓盤,劍速雖快卻顯沉穩厚重,彷彿一個龜甲擋在前頭。

“轟!”的一聲,盤旋雙劍擋下天女凌心的一掌,卻也被這一掌擊得旋飛,而掌雖擋下,氣勁卻難消,雄渾真氣將應飛揚掀得紙鳶般倒飛。

應飛揚身形倒飛,卻強嚥下涌到喉頭的腥血,劍訣一掐,雙劍陡然停止旋飛,已至窮盡的劍法變外再生新變。

青龍轉生、朱雀振翼、白虎臨陣、玄武不動,周遭散逸的劍流,劍上殘餘的劍意,四相匪流歸一,合作混沌之相,正是——四相太王劍!

四相合,混沌現,雙劍攜帶灰濛濛的混沌氣流,交纏忽擾下形成一般灰色巨劍,直向天女凌心而去。

這纔是應飛揚真正的第三招!

天女凌心方借天鍾神功反擊,此時舊力已盡新力未起,雙掌匆忙夾住雙劍,雙劍形體難承雄力當即灰飛煙滅,但劍氣卻是絲毫不減威勢,筆直向前。

“喝!”天女凌心輕喝一聲,衣衫被激得獵獵後飛,隨之身上綻放純淨佛華,雙掌終於併合到了一處,將中間的氣劍拍散,但她巍然不動的身姿,卻被帶得倒飛一步!

相比應飛揚的倒飛嘔血的慘象,這略退的一步根本不值一提,但這一步,卻使戰局發生改變。

應飛揚身退同時,謝靈煙身若靈鶴逸飛,點足向前,腰間‘漱雪’仙劍鳴動出鞘,細長劍身化作一道白痕,直貫向天女凌心。

而左飛櫻也同時動作,一手輕轉紅傘,一手法訣翻飛,姿態若春遊一般爽心悅目,卻有五顏六色的蝴蝶從傘上飄飛而出,追逐嬉鬧着向前飛去。

天女凌心一退,謝靈煙和左飛櫻二人皆感覺氣機變化,天女凌心那原本如淵渟嶽峙,毫無破綻的氣機似乎被應飛揚硬生生的轟開了一個口子,飽滿氣機撒了起般從口子泄出,雖然總體上說只是衰退些許,仍遠在道門三人之上,但卻從原來的‘強不可撼’,變成了‘雖強,但可以一戰’,所以二女把握時機,及時出手。

“原來天女是以不動明王印加持己身!這便是你們說的一步之機?”張慣晴恍然大悟道,對紀鳳鳴和商影道。

張慣晴亦是見多識廣,結合所獲知訊息,立即推敲出前因後果。天女凌心甫得心燈傳承不久,一身真氣雖是廣博,但能發揮不足一成,飛縱進退間往往使得真氣難以自制,更加阻礙發揮。所以天女凌心身不動,不變應變,捨棄進退的身法,轉而施展佛門不動明王印加持己身。

不動明王印顧名思義,便是其身堅定,不可撼動,氣機積累下自成明王之威。對於身有庫藏在內卻難盡數發揮的天女凌心最合適不過,若原本的她是奔流的江河,肆虐奔騰,那穩立不動的她便如江河匯聚的大海,更加浩瀚不可犯,體內潛力至少再被多發揮出半成。

“不錯,天女凌心以不動明王印穩固體內真氣,雖捨棄身法不用,但使修爲再度提升,戰法不可謂不精明。”商影讚歎道。

紀鳳鳴扇子輕搖道:“不過應飛揚竟能看破內中玄機,以受傷換天女後退一步,不動明王之姿隨之瓦解,破得可謂巧妙,當真難得!”

若應飛揚聽得此讚譽,多半會覺羞愧,他倒不是窺破玄機,只是靠着三分敏銳的本能加上七分劍者執拗,容不得天女凌心足不動的與他交戰,所以纔將天女硬撼退一步。

此刻戰局變化也出乎他預料,謝靈煙快劍在前,左飛櫻術法隨後,雖無甚配合可言,但二女觀戰已久,早已將狀態提升到圓滿的,是故不動則已,一動驚人。

而天女凌心一時回氣不及,便被道門二女纏住,連環錯落的攻勢之下,竟是一步退,步步退。

眼看頹勢將現,天女凌心身形陡然停住,長袖一翻,袖子一條白綾脫逸而出,翩然飛舞。

第二十一章 劍拔弩張第四十九章 侵門踏戶第九十六章 禍世之種(四)卷八 第九十六章 天書境域(一)卷八 第一百三十七章 溯洄流光(一)外傳 故劍情深(七)卷九 第四十八章 寒蟄驚露(二)第四十八章 七星鎮魔卷八 第一百四十四章 溯洄流光 (八)第一百一十四章 情爲何物(一)卷八 第一百二十章 魔由心生(六)卷六 第四十九章 雷火劍芒卷八 第一百二十六章 魔由心生(十一)卷六 第六十章 心忘劍神卷九 第五十五章 一刻光陰(三)第八十四章 鳳姿鳴舞(一)第八章 凌霄劍宗卷五 第七十一章 奔襲千里 (二)第十五章 口舌爭鋒 (又更一章,求支持)卷八 第一百零三章 修羅戰場(三)第十七章 無識心境(附請假通知)第十五章 六道惡滅卷八 第十九章 二十加冠(三)卷六 第十章 開臺大典(二)卷五 第三十二章 疑則心迷(一)第七章 蓋棺定論(三)第五卷 尾聲(二)卷七 第五章 孛月神隱卷八 第四十九章 海上風波 (六)第四十九章 侵門踏戶卷九 第二十五章 寄身奇蠱(二)卷七 第六章 黑甲狼騎第一百零六章 移花接木(一)卷八 第六十四章 各方齊動(三)卷七 三十五章 誰爲傀儡(五)第三章 太史司天(二)卷五 第三十九章 癡則情惘(四)第四十五章 殿內爭執卷五 第七十章 奔襲千里(一)九十八章 禍世之種(六)第六十五章 氣貫龍虎(三)第十三章 拾荒老人卷八 一百零八章 殊死一戰(二)卷一尾聲卷六 第四章 辭舊迎新(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生死相離 (四)第一百二十章 情爲何物(七)第三十四章 以招相交卷五 第四十三章 慢則氣驕(三)第二十章 冤家路窄卷八 第一百零四章 雲波詭譎(一)卷九 第三章 前塵往事(一)卷七 第十五章 刀劍相合(一)第七十七章 探問傷情(一)卷九 第三十四章 以假亂真(五)卷五 第五十五章 慢則氣驕(五)卷八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成住壞空(二)第二十八章 以命相搏卷九 第十六章 夢耶幻耶(二)卷九 第十四章 起死回生(二)卷九 第五十五章 一刻光陰(三)卷八 第四十六章 海上風波(三)第十二章 拔劍相殺第八章 辟邪皇龍卷九 第四十九章 寒蟄驚露(三)第六十六章 論道證佛(一)第五十五章 殺佛之刀(八)卷八 第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二)卷六 第三十章 三方四正 (迴歸本傳,求訂閱!!)卷六 第十八章 締約結盟(四)卷八 第八十七章 心魔難消(二)卷五 第六章 幽冥鬼城(一)第四十二章 還君明珠(六)第七十五章 論道證佛(九)卷八 第六十二章 錯身交會第十二卷 風波擾人卷七 第五十四章 橫衝直撞卷九 第三十四章 以假亂真(五)卷五 第八章 幽冥鬼城(三)第六十一章 乾坤一擲(二)卷八 第一百三十二章 成住壞空(四)第五十章 殺佛之刀(二)卷六 第十七章 結盟締約(三)卷五 第三十九章 癡則情惘(四)第十八章 奇兵到來卷九 第三十六章 蠱惑人心(一)卷五 第六章 幽冥鬼城(一)第八十章 雙修共進卷五 第二十八章 好戲連臺(八)第三章 雲影寂滅第一百二十九章 曲終人散 (三)第十五章 衆妖攢聚第三十五章 婚宴伊始第二十章 初逢敵手第十章 另闢劍途卷八 第五十二章 夜叉寶庫(三)卷九 第四十七章 寒蟄驚露(一)第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八十一章 福靈心至卷六 第六章 辭舊迎新(三)
第二十一章 劍拔弩張第四十九章 侵門踏戶第九十六章 禍世之種(四)卷八 第九十六章 天書境域(一)卷八 第一百三十七章 溯洄流光(一)外傳 故劍情深(七)卷九 第四十八章 寒蟄驚露(二)第四十八章 七星鎮魔卷八 第一百四十四章 溯洄流光 (八)第一百一十四章 情爲何物(一)卷八 第一百二十章 魔由心生(六)卷六 第四十九章 雷火劍芒卷八 第一百二十六章 魔由心生(十一)卷六 第六十章 心忘劍神卷九 第五十五章 一刻光陰(三)第八十四章 鳳姿鳴舞(一)第八章 凌霄劍宗卷五 第七十一章 奔襲千里 (二)第十五章 口舌爭鋒 (又更一章,求支持)卷八 第一百零三章 修羅戰場(三)第十七章 無識心境(附請假通知)第十五章 六道惡滅卷八 第十九章 二十加冠(三)卷六 第十章 開臺大典(二)卷五 第三十二章 疑則心迷(一)第七章 蓋棺定論(三)第五卷 尾聲(二)卷七 第五章 孛月神隱卷八 第四十九章 海上風波 (六)第四十九章 侵門踏戶卷九 第二十五章 寄身奇蠱(二)卷七 第六章 黑甲狼騎第一百零六章 移花接木(一)卷八 第六十四章 各方齊動(三)卷七 三十五章 誰爲傀儡(五)第三章 太史司天(二)卷五 第三十九章 癡則情惘(四)第四十五章 殿內爭執卷五 第七十章 奔襲千里(一)九十八章 禍世之種(六)第六十五章 氣貫龍虎(三)第十三章 拾荒老人卷八 一百零八章 殊死一戰(二)卷一尾聲卷六 第四章 辭舊迎新(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生死相離 (四)第一百二十章 情爲何物(七)第三十四章 以招相交卷五 第四十三章 慢則氣驕(三)第二十章 冤家路窄卷八 第一百零四章 雲波詭譎(一)卷九 第三章 前塵往事(一)卷七 第十五章 刀劍相合(一)第七十七章 探問傷情(一)卷九 第三十四章 以假亂真(五)卷五 第五十五章 慢則氣驕(五)卷八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成住壞空(二)第二十八章 以命相搏卷九 第十六章 夢耶幻耶(二)卷九 第十四章 起死回生(二)卷九 第五十五章 一刻光陰(三)卷八 第四十六章 海上風波(三)第十二章 拔劍相殺第八章 辟邪皇龍卷九 第四十九章 寒蟄驚露(三)第六十六章 論道證佛(一)第五十五章 殺佛之刀(八)卷八 第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二)卷六 第三十章 三方四正 (迴歸本傳,求訂閱!!)卷六 第十八章 締約結盟(四)卷八 第八十七章 心魔難消(二)卷五 第六章 幽冥鬼城(一)第四十二章 還君明珠(六)第七十五章 論道證佛(九)卷八 第六十二章 錯身交會第十二卷 風波擾人卷七 第五十四章 橫衝直撞卷九 第三十四章 以假亂真(五)卷五 第八章 幽冥鬼城(三)第六十一章 乾坤一擲(二)卷八 第一百三十二章 成住壞空(四)第五十章 殺佛之刀(二)卷六 第十七章 結盟締約(三)卷五 第三十九章 癡則情惘(四)第十八章 奇兵到來卷九 第三十六章 蠱惑人心(一)卷五 第六章 幽冥鬼城(一)第八十章 雙修共進卷五 第二十八章 好戲連臺(八)第三章 雲影寂滅第一百二十九章 曲終人散 (三)第十五章 衆妖攢聚第三十五章 婚宴伊始第二十章 初逢敵手第十章 另闢劍途卷八 第五十二章 夜叉寶庫(三)卷九 第四十七章 寒蟄驚露(一)第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八十一章 福靈心至卷六 第六章 辭舊迎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