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 市委書記的第一個動作

張青雲履新京城,擔任京城市委〖書〗記。這無疑不是一次簡單的人事變動!

京津一系的芶誠捅了簍子。出了大事,京津一系的張青雲回京接替他繼續掌控京城。這一方面說明了京津系的根基很深,〖中〗央在處理芶誠案的時候,刻意的在淡化芶誠所處的派航不僅是如此,〖中〗央任命張青雲出任京城市委〖書〗記,可能也有幫京津穩住陣腳的意思,畢竟,派系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一柄雙刃劍,京津系的存在這麼多年,觸角遍及共和國各個層面。

〖中〗央出於平衡考慮,不過於打壓京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作爲當事人的張青雲。〖中〗央將他從江南調京城卻引發了很多的議論,對這個問題,普遍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議論。一種議論是講江南局面現在一片大好,〖中〗央在這個時候調張青雲進京,是在考慮中原地區的平衡。

中原六省。現在在很多人眼中,那都是驕兵悍將的聚集之地。張青雲率領江南從中原突圍,表現出了高人一等的政治素養和個人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繼續將張青雲留在江南”則不利於其他幾省之間的公平競爭。

尤其是唐禹、陳杰這種和張青雲同爲共和國重點培養的梯隊幹部,他們在中原地區積極的競爭是〖中〗央既定的計劃。但現在江南的發展形勢明顯轉好,而且後續勢力強勁。

在這樣的局面下,〖中〗央把凸顯在最前面的張青雲調走,中原地區可以繼續保持這種積極競爭的局面,從幹部培養來說,這是對其他人有利的。

這也可以解釋爲什麼張青雲資歷不夠,〖中〗央依舊調他進京出任市委〖書〗記的原因。把張青雲從江南大好局面下調走,讓他鎮守京畿重地。也算是對他的一種補償。

除了這種觀點”另一種觀點則認爲張青雲進京是京津系內部活動的結果。芶誠的出事。不僅是他個人的覆滅”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京津一系遭受了最嚴重的打擊。尤其是京津下一梯隊沒有核心,這個問題凸顯的非常厲害。

在如此背景下,張青雲進京恐怕不是簡簡單單出任京城市委〖書〗記這樣簡單。京津系內部真正的意圖可是是培養張青雲作爲京津一系未來的領袖。

所以,張青雲這次進京不是點到即止,而是要紮根京津”要把自己的影響力滲透進整個京津一系的各個層面。要在整個京津一系中樹立形象和威望。

要做到這一點。無論對京津系還是對張青雲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和考驗。

作爲鬆散派系,京津一系的勢力強勁雄厚之極,京津一線不知有多少重量級官員都屬於京津一系的干將,有很多還是各部委大員。

在如此多幹將中,張青雲的威望和資歷都不是最高的,比他資歷老、威望高的大有人在。

張青雲要擊敗這些對手,要後來居上是極其困難。

尤其張青雲雖然屬於京津一系的幹部,但是這麼多年,他一直遊離於派系之外”無論是華東還是江南,這都不是京津的勢力範圍。在京津系這個圈子中,他並沒有什麼人脈,他憑什麼脫穎而出,憑什麼領袖整個京津?

從以上兩點分析”都可以看出張青雲這次進京的艱難。尤其是後面的那種情況,既然有相關傳言,這勢必就有人會相信這個說法。

這樣一來,張青雲面對的可就不止是外部的壓力了,在京津內部”他可能都會不斷遭遇挑釁,而京畿重地,張青雲以前那種率性而爲。那種大開大合的辦法在這一帶施展起來恐怕難以得心應手。

張青雲的犀利和狠辣沒有了施展舞臺,在某種意義上說”就等於他的手腳被捆住了。他能夠在京城纔多大作爲,甚至他能不能夠在京城鎮住場子,這都是很多人拭目以待的。

京城,市委〖書〗記張青雲出席市紀檢戰線專題會議,在會上張青雲表彰了市紀委在過去幾個月中優秀出色的表現。在過去幾月中,京城市紀檢部門不僅成功的肅清了全市上下典型突出的貪腐案件,而且在維護穩定方面。也作出了不錯的貢獻。

事實證明。京城市紀檢部門是經得住考驗的,京城的紀檢隊伍是精幹並有戰鬥力的。

表彰過後,張青雲發言要求全市紀檢幹部繼續發揚固有的嚴肅、嚴謹的作風,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來履行崗位職責,要爲保障京城幹部隊伍的純潔和高度的紀律性繼續做貢獻。

張青雲出任京城市委〖書〗記的第一站就是參加紀委專題會議並講話,這無疑是表明了某種態度,在張青雲的仕途歷程中,他沒有過紀委〖書〗記的經歷,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抓紀檢的名聲。

當初他在華東打擊走私、整肅經濟秩序。當時牽扯到各級幹部無數,張青雲作爲淮陽的市委〖書〗記大手一揮,就是幾百官員落馬。

從華東去江南後,他更是大發神威,他掌控江南局面的過程”在很多人眼中,其實就是江南官員頻頻落馬的過程。最後連京城市委〖書〗記湯運國都落馬。這也讓張青雲的聲望達到了極致。

張青雲的這些所做所爲當時在京城都引起了轟動,現在時隔幾年,張青雲成了京城的市委〖書〗記,他第一站又走到紀委,這不能不讓人聯繫到他的過去,張青雲這次進京看來依舊是來者不善!

繼張青雲在紀檢專題會議講話以後,京城市委也迎來了張青雲上任後的一次常委會,目前京城市委常委人員構成除了市委〖書〗記張青雲、市長周邦明外,其他的人分別是市委副〖書〗記金耀。常務副市長陳希榮,組織部長段春華,政法委〖書〗記兼任公安局長廖永恆,紀委〖書〗記王澤昆,宣傳部長餘叔平,副市長劉敏,市委辦公廳秘書長白先剛,京城北海區區委〖書〗記馬化龍,南海區區委〖書〗記李玉城,京城警備司令部司令員周兵嚴。

張青雲第一次拿到這份名單的時候,無法形容自己的心情,千萬別小看這十幾名常委,這十幾人中任何一人都有着尋常人無法企及的能力和背景。

能夠留在京城。而且能夠在京城擔任常委的領導,就沒有一個是易於之輩。

就以市委副〖書〗記金耀爲例。他是比張青雲早一批進〖中〗央黨校省部班學習的幹部,他進入梯隊幹部的時間也比張青雲要早。

在近五年中,他至少有三次機會下放到其他省市出任黨政一把手,但他個人都主動提出要求留在京城。

在京城擔任副〖書〗記期間,京城各級官員的整體組織架構,京城公務員制度改草,京城幹部隊伍建設、青幹隊伍建設在全國聞名,這些都是金耀顯赫的成績。

更重要的是,金耀也是京津系的幹部,其雖然沒有擔任省市一把手的經歷。但是說到資歷他比張青雲還要老。而且基礎非常夯實,放眼共和國政壇,他都算是少有的優秀後輩幹部。

如果這次不是張青雲空降京城,京城班子調整,他極有可能出任京城市長甚至市委〖書〗記。

現在同爲京津一系的張青雲出任了市委〖書〗記,金耀依舊在原地踏步,雖然兩人同屬京津系,但說金耀心中沒有一點芥蒂。恐怕怎麼也是說不過去的。

除了金耀外,常務副市長陳希榮也走了不起的人物,這些年他分管京城城建方面的工作,京城作爲共和國的門戶,其城市和規劃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可以說超越了其本身的意義。而城建工作的重要,在很多時候甚至不是京城省委能夠把控的,〖中〗央對京城的城市規劃、建設、改造等方面有時候甚至會有直接干預。

而另一方面,京城的特殊性也決定了京城城市建設任何一個小細節都有會引起全國人民甚至全世界的矚目,這樣的情況也給京城市委市政府的相關負責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和金耀一樣,陳希榮也有多次提拔機會。但是考慮到其工作實在太重要,〖中〗央一直沒有動他,而像陳希榮這類兢兢業業在一個崗位上幹了很多年的幹部,除非不調動,一旦調動,必定就是提拔。

縱觀京城所有的常委,和金耀以及陳希榮類似的幹部不在少數,京城位置太特殊,也註定了不到萬不得已”〖中〗央一般不會隨意調整京城的領導班子。

再說,京城的領導崗位,都是百裡挑一的優秀干將纔有資格擔任的,這些優秀的人才,在各自的崗位有出色的表現,京城的方方面面工作不錯。〖中〗央也喜聞樂見這樣的情況。

所以,很多人都講天子腳下爲官。時刻要小心謹慎,如履薄冰,稍微有差錯,可能會萬劫不復。但是京城爲官。不動則已,只要一動必定提拔。尤其是京官高一級,一般京城官員下放到地方都是下放到高一級的位置上。

當然。有利必有弊。京城爲安的弊端很多時候就是要穩定壓倒一切,要有隨時爲大局服務,爲大局犧牲的覺悟,

第150章 冒牌記者第二百九十九 似流浪狗的女人第1129章 關鍵的常委會第203章 那裡的一片殷紅第100章 厲剛要見第1125章 回江南第112章 徹底拿住對手第360章 賣一個破綻第1206章 突然有事第978章 牛B部長第125章 意外的客人第1105章 不留情面第851章 意外變化第429章 春秋筆定乾坤第1110章 你死我活?第1245章 唐禹要見第1091章 高謙的尷尬第245章 暗潮洶涌第361章 一句話攪局第177章 這是報應?第1053章 高謙兩頭受氣第453章 如狼似虎第588章 緊急會議第876章 事從華東起第1112章 焦躁中忐忑第626章 臨時的會見、推薦票第483章 爾虞我詐談合作第988章 副總理的履新第957章 交代任務第463章 貌合神離弟九百四十七章真的要走了第880章 金錢的第955章 第一把火?第242章 分而治之第134章 博弈第323章 懸崖驚魂第663章 風雲詭譎、推薦票第1202章 出名是非多第1219章 有多少問題?第888章 用人佈局第382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699章 港城生變第304章 韋強變態了第995章 出事了第1249章 周邦明的煩心事第141章 整人的尺度問題第525章 好一個政績工程第728章 郭家的大人物第461章 神秘的一刻鐘第656章 病急亂投醫、推薦第1060章 張青雲出招第752章 和省委書記拍桌子第793章 華東大變第608章 負荊請罪第711章 省政府的三駕馬車第1187章 豫南出洋相第582章 萬事都需要代價第225章 縣委書記的墳墓第1145章 熙熙攘攘皆爲利益第1226章 動了肝火第667章 焦躁的等待、推薦票第1032章 突然改變第353章 破口大罵第808章 唯一尊敬的人第864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第88章 虛虛實實第495章 極度複雜的局勢第64章 運籌第361章 一句話攪局第706章 大有來頭第522章 不爭氣的犢子第990章 華東蓋棺第1176章 動漫之城第161章 低調處理的妙處第1243章 中原硝煙濃第246章 新的挑戰第419章 新領導視察第923章 如此碰撞?第127章 曖昧訪客第519章 要燒火了第1129章 關鍵的常委會第380章 張青雲的號召力第272章 威望第724章 舊情復燃第753章 港城來人第400章 馬到功成第14章 現實中的領導第490章 日久見人心第840章 最大的分歧第507章 擁抱未來第844章 誰也幫不了?第48章 第一場雪第556章 官員的血性第873章 世界有點亂第690章 黨校演講賽第1068章 韋強要回歸第647章 來勢洶洶、推薦第1261章 將要承擔的責任!第1071章 問答省長第642章 京城風光、推薦票
第150章 冒牌記者第二百九十九 似流浪狗的女人第1129章 關鍵的常委會第203章 那裡的一片殷紅第100章 厲剛要見第1125章 回江南第112章 徹底拿住對手第360章 賣一個破綻第1206章 突然有事第978章 牛B部長第125章 意外的客人第1105章 不留情面第851章 意外變化第429章 春秋筆定乾坤第1110章 你死我活?第1245章 唐禹要見第1091章 高謙的尷尬第245章 暗潮洶涌第361章 一句話攪局第177章 這是報應?第1053章 高謙兩頭受氣第453章 如狼似虎第588章 緊急會議第876章 事從華東起第1112章 焦躁中忐忑第626章 臨時的會見、推薦票第483章 爾虞我詐談合作第988章 副總理的履新第957章 交代任務第463章 貌合神離弟九百四十七章真的要走了第880章 金錢的第955章 第一把火?第242章 分而治之第134章 博弈第323章 懸崖驚魂第663章 風雲詭譎、推薦票第1202章 出名是非多第1219章 有多少問題?第888章 用人佈局第382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699章 港城生變第304章 韋強變態了第995章 出事了第1249章 周邦明的煩心事第141章 整人的尺度問題第525章 好一個政績工程第728章 郭家的大人物第461章 神秘的一刻鐘第656章 病急亂投醫、推薦第1060章 張青雲出招第752章 和省委書記拍桌子第793章 華東大變第608章 負荊請罪第711章 省政府的三駕馬車第1187章 豫南出洋相第582章 萬事都需要代價第225章 縣委書記的墳墓第1145章 熙熙攘攘皆爲利益第1226章 動了肝火第667章 焦躁的等待、推薦票第1032章 突然改變第353章 破口大罵第808章 唯一尊敬的人第864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第88章 虛虛實實第495章 極度複雜的局勢第64章 運籌第361章 一句話攪局第706章 大有來頭第522章 不爭氣的犢子第990章 華東蓋棺第1176章 動漫之城第161章 低調處理的妙處第1243章 中原硝煙濃第246章 新的挑戰第419章 新領導視察第923章 如此碰撞?第127章 曖昧訪客第519章 要燒火了第1129章 關鍵的常委會第380章 張青雲的號召力第272章 威望第724章 舊情復燃第753章 港城來人第400章 馬到功成第14章 現實中的領導第490章 日久見人心第840章 最大的分歧第507章 擁抱未來第844章 誰也幫不了?第48章 第一場雪第556章 官員的血性第873章 世界有點亂第690章 黨校演講賽第1068章 韋強要回歸第647章 來勢洶洶、推薦第1261章 將要承擔的責任!第1071章 問答省長第642章 京城風光、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