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凌祖紅的接見

幸福這種東西,很多時候好像是越短暫越讓人珍惜,張青雲率團返回蓉城,立馬便馬不停蹄直奔京城。

在目前的條件下,張青雲是不可能能夠在京城多待的,實際上,他這次進京除了看兒子和趙佳瑤,也還有工作任務,江南科技園改革基本已經成了定局。

江南方面已經在規劃部署這個改革計劃了,但是江南科技園是國家重點投資高新技術園區,現在說改就改,國家發改委、商務部都必須把關係走通。

更重要的是,要爭取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說到發改委和商務部乃至財政部的關係,張青雲都是很硬的。但是到了關乎一省大事的層面,關係被無限淡化,不比一個縣或者一個市搞個什麼項目,就那點錢,影響也有限,而縣市一級項目能夠送到發改委的,基本都還是靠譜的,在這樣的形勢下,關係就非常重要了。

而到了省一級,一省的經濟規劃和投資目標太大,影響太大,需要嚴格論證。再說省一級層面的角逐,又有誰是沒有硬關係的?所以,江南科技園改革的事情最終還是要實事求是,要科學論證,要通過正規的流程來立項。

張青雲的這次進京更多的是打招呼,以他私人的名義和各部委的相關領導交換意見,方便後續工作的開展。實際上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其實政壇和所有其他領域一樣,暢通溝通渠道都非常重要。

只是政壇上的溝通較之其他領域大不一樣而已,雖然目的是暢通溝通,實際艹作的時候往往要七彎八繞,比如明明是要給A領導彙報工作,讓他明白自己的意圖,很多時候卻又不能直接去和A談話,而是需要藉助B關鍵人去把這個事情讓A知道,這裡面的學問很深,關鍵是沒有規律可言,非精通官場規則的人不能夠靈活運用這些技巧。

張青雲進京,人還沒出機場,就接到了很多電話,而第一個電話赫然是國務院辦公廳的電話,電話中凌祖紅副總理身邊的工作人員告訴張青雲,凌副總理在後天下午某個時間要見張青雲,讓張青雲準備好相關彙報資料,時間比較緊張,前前後後一共只有25分鐘。

接到這個電話,張青雲心中非常的驚訝,要知道他進京的舉動是臨時決定的,但是中央對他的行蹤是瞭若指掌,這不由得讓他意識到了自己身份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

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黨政一把手的行蹤,中央都必須是瞭若指掌的,張青雲的人踏上京城這塊地兒,中央立刻就知道他進京了,不然電話不可能會如此準時。

這個季節的京城氣候是最好的,前來迎接張青雲的車是從聖騎派來的,張青雲自然知道這是趙佳瑤的傑作,他沒有多猶豫,就乘車先回家了,而他隨行的其他人員全都坐江南酒店的車,在酒店下榻。

實際上張青雲沒有直接回家,這幾天老張一家子都圍着趙佳瑤轉,都以醫院爲家。張青雲終於在總後醫院看到了自己和趙佳瑤的第二個孩子,一個肉呼呼的傢伙,現在小傢伙還只知道整天矇頭大睡,對父親的到來沒有任何表示。

但是張青雲結合曼曼的經驗,心中能夠想象幾年以後他再回家時小傢伙奶聲奶氣喊爸爸的情形,人倫之樂,很多時候就是幾個瞬間,就像現在這樣,爺爺奶奶在旁邊呵護着小孫子,張青雲自己陪着老婆和孩子,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情景,雖然短暫,但是幸福。

生了第二個孩子的趙佳瑤,愈發成熟,雖然還在坐月子,但是明顯感覺到整個人變得更內斂柔和,說話不多,但是每句話的分量卻是更重了,硬是有了返璞歸真的味道。

第二個孩子的出生,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完全的將趙佳瑤的母姓激發了出來,母親的味道在趙佳瑤言行舉止中流露出來,讓她更具難掩的魅力。

……中南海的秋天最美,這個季節,下午的太陽斜照在水面上,金光閃爍,幾株細柳,掩映在水中留下幾彎陰影,水中又是另外一個世界。

在這樣的環境中,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凌祖紅單獨接見了張青雲,張青雲和凌祖紅早就相識了,但是以前無論是凌祖紅還是張青雲,分量都不能和現在比。

現在的凌祖紅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屬於國家最高級別的領導,而張青雲也成了一方諸侯,掌管了一省政務。所以兩人的這次見面和以前任何一次見面都不能比,非常的嚴格正式。

陪同凌祖紅接見張青雲的還有國務院辦公廳的相關同志,在這樣的時候,張青雲進京能夠得到凌祖紅的單獨接見,可以想見中央對江南工作的關心和重視。

張青雲向凌祖紅彙報了江南的基本情況,主要是彙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開展工作存在的疑慮和難點,尤其講了江南太子系的問題。

凌祖紅聽得很仔細,聽完張青雲的彙報,他第一時間給張青雲安心,他講:“青雲吶!對你的工作,和目前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中央、國務院領導都是非常認同的。

我今天找你談話,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一下你的思想狀態,同時也是給你安心!在近幾年內,中央對江南的工作是絕對的支持,江南有什麼困難,都可以提出來。”

說到此處,凌祖紅頓了頓,話鋒一轉,道:“但是有一點你必須清楚,那就是江南的工作必須要在保證地區穩定的前提下展開。像上次武陵的事情就是非常的懸,對幹羣矛盾激化到如此嚴重的情況,中央是非常不願看到的,同時中央認爲也是非常危險的。

本來,武陵的事情,你是要負一定責任的。在關鍵時刻,還是總書記給你說話了……”

凌祖紅這話說得含糊,但是張青雲卻聽明白了意思,凌祖紅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武陵圍堵事件的前因後果中央是清楚的,張青雲在這次事件中弄險在中央引起了一定的爭議。

凌祖紅一方面是在敲打張青雲,讓他意識到中央的難處,而另一方面他又在暗示中央主要領導的態度,實際上是在從另一方面來安張青雲的心。

武陵圍堵事件在中央有爭議,這一點張青雲早就知道的,但是這件事從凌祖紅的口中說出來,還是讓張青雲不得不展開自我批評。

其實,無論是凌祖紅還是張青雲,兩人私下裡都清楚,武陵的那件事情張青雲是乾得很漂亮的。張青雲通過幹那件事,迅速的在江南站穩腳跟,實現了自己的設想和意圖。

但是私下裡清楚是一回事,張青雲的行爲畢竟太冒險,是斷然不能夠鼓勵的。至於張青雲下次遇到了類似情況,還是否採用類似的辦法,那就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總的來說,張青雲冒險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武陵的事情從結果來說是好的,那自然一切都好說,中央也能抗住負面的聲音。但是如果張青雲冒險不成功,那情況就嚴重了,即使中央領導心中替張青雲叫冤枉,但該怎麼處理,還得怎麼處理,畢竟黨的規矩和紀律不是兒戲,官場的規則纔是鐵的法則。

有時候,張青雲常常會把官場當成一個盛大的遊戲場,所有體制中的人其實都在按照一套規則在做人做事,在這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適應規則在利用規則,只有少部分的人有時候能夠制定規則、修改規則。

在體制中,誰更能適應規則,誰更會利用規則,誰的前途就廣闊。而那些能夠有資格修改規則和制定規則的人,就是處在食物鏈上層的人物,也就是那些所謂能夠艹縱別人命運的人。

凌副總理的時間很寶貴,只能夠和張青雲有20多分鐘的談話時間,但是最後凌祖紅明顯還有些意猶未盡,在談話結束,他握着張青雲的手道:

“你這幾天辛苦點,對你其實是有好處的。你不是一個甘於平庸之人,而江南也註定了不是一個平庸的地方。中央對你寄予的期望很高,可以說是等着看你出成績,所以,希望你能好自爲之吧!”

“謝謝凌總!我定不辜負中央期望。”張青雲認真的道,隨即他一笑,道:“這些敢情好,有了中央的支持,我這手中就等於由了尚方寶劍了,我這此回進京心中對很多事情本都沒底,現在有了這把尚方寶劍,我去發改委,去商務部底氣就足了!呵呵~”

張青雲最後一笑很憨,凌祖紅微眯雙眼,神態也從嚴肅轉爲隨和,道:“你這小子,現在都是省長高位的人了,怎麼身上的孩子氣還在?我倒聽很多人說,你在發改委和商務部等這些部門都幹過,找部委辦事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強,有人已經對你的作爲有微詞了,你就不知道收斂一點?”

張青雲哈哈大笑,道:“那個是細節,您剛纔還說江南局面搞起來是重中之重,我對重點把握得很清楚!”

(未完待續)

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同尋常第三百八十六章 鯉魚跳龍門的機會第九百三十一章 總理接見第七百五十四章 衆生相第一千零七十章 陳曉悲哀第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極端第二百三十章 殊途同歸第八百二十八章 去向變動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沒有困難第七百一十一章 省政府的三駕馬車第四百九十六章 開局便不利第一百四十章 樹不大也招第三百七十二章 三箱喜糖第七百七十一章 中央黨校來客第二百二十七章 佳人來訪第六百章 履新消息第八百零一章 華東特培精英第九百三十八章 喬國盛的末路?第四章 初會縣長第四百八十九章 重新洗牌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江南新的一頁第六百八十一章 揮一揮手,離別!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熙熙攘攘皆爲利益第九百六十七章 色厲內荏第四百七十章 百戰雄兵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中央的態度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履新第七百一十一章 省政府的三駕馬車第八十三章 發喜宴會第九百七十二章 委以重任第三百九十三章 武陵再變第二百四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九百九十五章 出事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高謙的陰狠第四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公示第五百零三章 不負期待第四百九十三章 煮茶論英雄第七百六十四章 達成協議第三百七十三章 青雲大廈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波又要來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車上豔遇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得失殘酷第六百七十二章 去向問題第三百八十章 張青雲的號召力第二百二十四章 風聲來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進京決定第八百五十五章 中央調整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中央緊急通知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有多少問題?第一百三十一章 歡迎會上的幺蛾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走一條路第四章 初會縣長第八百五十六章 矚目的常委會第四百八十七章 發力了第八百七十三章 世界有點亂第三百零三章 黃書記的執念第七百一十二章 市委書記約談風波第九百四十一章 工作調動?第六百二十一章 省委秘書長的下馬威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衆星捧月第五百四十六章 你就是小丑第五十六章 無漏偏逢連夜雨第九百四十章 吳言法的意第二百一十二章 圓融圓滿第八百零七章 攜手合作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事佈局第二百七十五章 課堂風波第三百七十三章 青雲大廈第一千零八十章 喜得貴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場噩夢第三十二章 送禮事件第二十章 路上的曖昧第六百九十章 黨校演講賽第一百三十二章 辦案不要搞恐嚇第八百三十三章省常委級別的角力第九百三十七章 汪森的崩潰第五百六十八章 秘書吵架第八百八十二章 政治局會議之爭第六百六十九章 自取其辱第四十章 新官的第一把火第六百六十五章 不得不聽第七百一十八章 書記的要求第八十四章 接待單位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兄妹詐第一百六十五章 查無此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相互的信任第四百六十五章 時空交錯?第四百六十九章 動手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日暮西山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員零距離第四百二十三章 大風起兮第三百一十一章 好人壞人第七百七十八章 好官難當第一百四十章 樹不大也招第五百零九章 經濟學專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上發飆第五百四十八章 康莊大道第六百九十八章 閒言碎語第八百五十一章 意外變化第三百七十五章 鴛鴦燈籠滿城掛
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同尋常第三百八十六章 鯉魚跳龍門的機會第九百三十一章 總理接見第七百五十四章 衆生相第一千零七十章 陳曉悲哀第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極端第二百三十章 殊途同歸第八百二十八章 去向變動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沒有困難第七百一十一章 省政府的三駕馬車第四百九十六章 開局便不利第一百四十章 樹不大也招第三百七十二章 三箱喜糖第七百七十一章 中央黨校來客第二百二十七章 佳人來訪第六百章 履新消息第八百零一章 華東特培精英第九百三十八章 喬國盛的末路?第四章 初會縣長第四百八十九章 重新洗牌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江南新的一頁第六百八十一章 揮一揮手,離別!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熙熙攘攘皆爲利益第九百六十七章 色厲內荏第四百七十章 百戰雄兵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中央的態度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履新第七百一十一章 省政府的三駕馬車第八十三章 發喜宴會第九百七十二章 委以重任第三百九十三章 武陵再變第二百四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九百九十五章 出事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高謙的陰狠第四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公示第五百零三章 不負期待第四百九十三章 煮茶論英雄第七百六十四章 達成協議第三百七十三章 青雲大廈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波又要來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車上豔遇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得失殘酷第六百七十二章 去向問題第三百八十章 張青雲的號召力第二百二十四章 風聲來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進京決定第八百五十五章 中央調整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中央緊急通知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有多少問題?第一百三十一章 歡迎會上的幺蛾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走一條路第四章 初會縣長第八百五十六章 矚目的常委會第四百八十七章 發力了第八百七十三章 世界有點亂第三百零三章 黃書記的執念第七百一十二章 市委書記約談風波第九百四十一章 工作調動?第六百二十一章 省委秘書長的下馬威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衆星捧月第五百四十六章 你就是小丑第五十六章 無漏偏逢連夜雨第九百四十章 吳言法的意第二百一十二章 圓融圓滿第八百零七章 攜手合作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事佈局第二百七十五章 課堂風波第三百七十三章 青雲大廈第一千零八十章 喜得貴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場噩夢第三十二章 送禮事件第二十章 路上的曖昧第六百九十章 黨校演講賽第一百三十二章 辦案不要搞恐嚇第八百三十三章省常委級別的角力第九百三十七章 汪森的崩潰第五百六十八章 秘書吵架第八百八十二章 政治局會議之爭第六百六十九章 自取其辱第四十章 新官的第一把火第六百六十五章 不得不聽第七百一十八章 書記的要求第八十四章 接待單位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兄妹詐第一百六十五章 查無此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相互的信任第四百六十五章 時空交錯?第四百六十九章 動手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日暮西山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員零距離第四百二十三章 大風起兮第三百一十一章 好人壞人第七百七十八章 好官難當第一百四十章 樹不大也招第五百零九章 經濟學專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上發飆第五百四十八章 康莊大道第六百九十八章 閒言碎語第八百五十一章 意外變化第三百七十五章 鴛鴦燈籠滿城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