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遠大的目標

“秦海……這是誰啊?”

“好像聽說過,是一家民營企業的董事長還是總經理什麼的。”

“怎麼會坐在楊主任身邊,好像還挺熟的樣子。”

“很年輕啊……是不是有什麼背景……”

看到秦海的位置離楊新宇如此近,而秦海的長相又那麼年輕,屋子裡那些企業的代表都小聲地嘀咕了起來。這個會場裡倒也不是沒有年輕人,但他們或者是機械委的工作人員,或者是各企業負責人帶來的秘書、技術員之類,根本沒有坐到第一排的資格。而這個大多數人都不認識的秦海,居然能夠大大方方地坐到楊新宇的旁邊,而且坐下的時候楊新宇明顯還對他客氣地寒暄了幾句,這就不能不讓人產生各種猜測了。

在地方政府和民營企業家那裡,秦海已經擁有了足夠的名氣,前者看重的是他手裡的投資,後者則把他看成是榜樣。但此刻這個會議室裡,坐着的都是各大國有汽車企業的老總,在他們眼裡,所有的民營企業家不過都是游擊隊,根本沒有與他們這種正規軍對話的資格。至於說秦海旗下的企業有多大規模,秦海個人有多少資產,他們並未關注過,否則或許會對秦海另眼相看。

“這個秦總是大秦工業集團的董事長,他們這個集團搞材料有兩下子。我們浦桑汽車國產化的時候,秦總經常到我們廠裡去,那時候楊主任還在國產化辦當副主任,秦總是他手下的得力干將。”

浦江汽車集團的技術副總袁龍升在下面給同僚們做了一個介紹,這一干人中,對秦海最瞭解的就是他了。當年他是浦江汽車公司的技術處長,與秦海打過不少交道。二人有些私交,他對秦海本人的能力還是頗爲欣賞的。

“原來如此。”衆人都微微點頭,既然秦海曾經是楊新宇的手下,那麼此時出現在會議桌旁也就有情可原了。說不定楊新宇是把他當成一個秘書來用也未可知,至於說二人之間的寒暄,也可以解釋成楊新宇平易近人嘛。

會議準時開始了。楊新宇作爲主持人,分別介紹了一下參會的各位代表。坐在最前面的,分別是幾大汽車集團副總一級的領導以及總工,還有幾家科研院所裡的學閥級的專家,此外就是幾個相關部門派來參會的官員。機械委的大主任也友情出現了一下,給大家講了幾句沒油沒鹽的套話之後,就離開了,隨後會議便進入了正題。

“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央的英明領導下。我國汽車工業銳意進取,勇於創新,積極吸收借鑑國外先進技術,轎車生產形勢一片大好,爲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北店汽車集團副總王凱華首先發言,他用了一長段官樣文章把整個汽車產業都誇獎了一番,當然也沒忘記歌頌一下包括楊新宇在內的上級領導的英明神武,隨後才話鋒一轉。開始了人們期待已久的“然而”句式:

“然而,從總體上看。因爲種種歷史原因的限制,我國的汽車工業水平遠遠落後於世界汽車工業水平,而汽車發動機的水平又落後於汽車工業的水平。具體到轎車用汽油發動機而言,近十年來我們雖然引進了一些國外的技術,但這些技術都是國外十多年前的水平,許多技術指標已經落伍。比如。在配氣系統上,國內引進的技術都是單項置凸輪軸或頂置氣門、化油器式,而且在引進後壓縮比也有所降低,而這些技術在國外已經全面淘汰……”

秦海攤開一個筆記本,不停地記錄着王凱華的發言。由於事先做過足夠的功課。他知道王凱華說的東西都是對的,雖然有一些習慣性的套話,但所提出的問題是實實在在的。

在場的衆人顯然也都贊同王凱華的分析,在他長達半小時的講話結束之後,衆人毫不吝惜地給予了他熱烈的掌聲,更有熟悉一點的人還對他點頭稱讚着:

“老王,講得不錯!”

“王總有見地,不愧是老汽車人!”

接下來發言的,是華青大學汽車系的一位教授,名叫蔣海林。他從國外汽車發動機的發展趨勢談起,說到面向21世紀的新型轎車發動機開發應當重點解決這樣一些問題:汽缸數量和排列方式、換氣方式、結構與重量、燃油經濟性、排放控制、可靠性等等。專家說話比企業領導的水平又更高一疇,在蔣海林發言的時候,非但秦海在忙着記錄,坐在後排的那些工程師、技術員們也都拿着本沙沙沙地記錄着,生怕錯過什麼重要的內容。

“目前,美國電子控制噴油系統的裝車率已經達到了100%,德國超過70%,日本超過60%,而我們國家則是剛剛起步。要解決電子噴油技術,涉及到電子、材料、加工工藝等各個方面,僅靠一家企業單打獨鬥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須由國家牽頭,企業和院校充分合作,才能取得有效的進展。”蔣海林字正腔圓地說道。

“我打斷一下蔣教授,請問咱們華青汽車系對電噴技術有沒有研究?”楊新宇插話道。

“當然有,我們一直都在追蹤國際先進技術。”蔣海林答道。

“如果要把這些研究轉化爲實際可以進行應用的技術,需要什麼條件?”楊新宇又問道。

“資金!”蔣海林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們目前的研究還只是停留在理論研究方面,我們希望建立一個電噴技術實驗室,報告打到學校,就被駁回來了,說是沒有足夠的經費。王總、袁總他們倒是表示過願意拿出一些資金來支持我們的研究,但杯水車薪,遠遠不能滿足需要。”

說到這裡,他向王凱華、袁龍升等人微微點了一下頭,表示自己所說的正是他們幾位。楊新宇順着蔣海林的目光向幾個人看去,然後微笑着問道:“王總、袁總,你們給蔣教授他們提供過多少資金啊?”

“我們提供過三次,一共是35萬還是45萬,我記不太清了。”

“我們是72萬吧,也是分三個項目提供的,不完全是針對電噴技術的。”

二人分別回答道。

聽到兩個人回答的數字,秦海微微地皺了一下眉,會議室裡其他的人都沒有去留意秦海的這個小動作,倒是楊新宇心有靈犀,對秦海投去一個會意的眼神,然後不動聲色地對蔣海林說道:“蔣教授,您繼續說吧。”

蔣海林沒有被這段插曲所影響,他繼續介紹着國外發動機技術的前沿,對國內發動機研究工作提出了種種美好的展望。秦海一開始還沒有太多的感覺,聽着聽着,慢慢就覺得一些不對的味道了:這老頭提出的目標太高遠了,基本上是打算在2010年之前超英趕美的節奏。

憑着後世的記憶,秦海知道即便到了新世紀,中國的轎車發動機在全球還是處於比較落後水平的,具體的原因他不太瞭解,但與蔣海林的目標相比,落差實在有些大。他不知道是因爲中國汽車產業選擇了錯誤的方式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還是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難度的確有這麼大,總而言之,他有些懷疑這個目標是不是切合實際。

蔣海林之後,又有幾位企業領導和學者先後發言,他們有的針對一項具體的技術進行闡述,有的則是從國家宏觀管理的高度提出想法,歸納衆人的觀點,不外乎是認爲中國的轎車發動機與國外差距太大,必須奮起直追。而要追上國外的腳步,只能依靠國家的支持。至於說什麼叫支持,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那就是資金。

“在你們幾家汽車企業和行業協會聯合提交的報告上,要求國家撥款20億元,開展先進轎車發動機的研發,機械委的領導碰了一下頭,委託我向大家詢問一下,如果給你們提供20億元的撥款,你們能夠在什麼時間拿出達到什麼水平的發動機?”楊新宇把一份報告放到桌上,然後看着衆人,平靜地問道。

幾位車企領導互相交換了一個眼色,王凱華代表衆人表態道:“2005年,最遲不晚於2010年,我們能夠拿出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發動機。”

“你們有幾成把握?”楊新宇追問道。

“八成。”王凱華斬釘截鐵地回答道。

“王總,我是搞材料的,對汽車是門外漢。我想向您請教一個關於材料方面的問題,不知道是否可以?”秦海發言了,他並不是喧賓奪主,而是看到了楊新宇對他的暗示。楊新宇請他來參會,就是讓他來當挑刺的惡人的,反正他也不在乎得罪這一羣領導,實在說錯了什麼,楊新宇可以給他圓場。

王凱華對於秦海突然發話有些吃驚,他愣了一下,然後笑着說道:“秦總有什麼問題就儘管提吧,不過我可是個外行,有些問題不一定能夠回答得上哦。”

“王總客氣了。”秦海也微笑着,說道:“楊主任手裡的這份報告,我也拜讀過,我有一個疑問:報告中關於發動機相關材料的研發投入,能不能保證這些材料被開發出來。”(未完待續。。)

第647章 大型乙烯項目投產第600章 你還敢對我說巴嘎第218章 寸土寸金第554章 誰來買單第287章 來了兩個老外第550章 假做真時真亦假第680章 可怕的對手第212章 人爲刀俎第525章 加密電話第510章 把石墨切成薄片第65章 有種汽車叫浦桑第415章 文化局也管招商第424章 一個副局長值多少錢第281章 陶瓷刀具哪家好第104章 不容染指第2章 教教你啥叫淬火第767章 綠化沙漠第225章 技術要轉化爲生產力第551章 秦氏鴻門宴第70章 不把副司級當幹部第157章 小秦有事求見第520章 沃倫集團第301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96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496章 我們是合作伙伴第154章 商品經濟的原則第402章 碩果累累第316章 地裡有青蛙第715章 我們不侍候這種大爺第606章 潤滑材料第615章 重點的成績上大專第103章 岸田是個中國通第770章 中國材料VS外國材料第607章 電機專家第619章 美資企業就能夠得罪嗎?第393章 給我這點錢可不夠第674章 價格問題比較複雜第52章 一個見識不凡的司機第683章 人善被人欺第681章 卡安的腦子沒事吧?第653章 成立一個聯盟第520章 沃倫集團第569章 借鑑一下曲陶的技術第543章 到國際上去闖蕩第731章 你不會是特別遭人恨吧第341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130章 獎金纔是實實在在的第131章 要找到一個帶頭的人第495章 啥叫政治任務第763章 釜底抽薪第106章 我們是有節操的第153章 聯手逼宮第762章 做人要講良心第30章 喝涼水能敗火第304章 錢不是這種花法第228章 更可怕的是沒有自信第781章 是不是軟杮子第531章 特殊的凝膠第576章 永磁電機第731章 你不會是特別遭人恨吧第300章 沒錢你說個小蔡啊第97章 招標現場會第345章 滾!第788章 這是我們共同的失敗第776章 去工業化第697章 困難很多第304章 錢不是這種花法第292章 嚇死人的來頭第379章 官員的智慧第159章 一魚幾吃第386章 大哥不讓二哥第506章 用技術換美元第733章 嘴是特殊材料製成的第452章 重要的是教育領導第158章 拍賣代理權第285章 有肉吃就是硬道理第233章 後悔是沒用的第684章 人心思動第176章 出口轉內銷第347章 考考我吧第336章 啥叫狼狽爲奸第83章 艱難的貸款第674章 價格問題比較複雜第378章 歡迎秦總的到來第573章 憂心忡忡的高村武彥第121章 老混混的狠招第129章 算不算引狼入室第668章 拼閃電第223章 單位算個屁第99章 憑什麼要讓你們割一刀第620章 紅澤電機廠要招工了第775章 藍色天空組織第183章 分明是來踢場子的第179章 還要談全國一盤棋第544章 爲人不識秦董事長第406章 五億噸鋼材第547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417章 給我一個投資的理由第38章 你妹的工程師第139章 一個下海的公務員
第647章 大型乙烯項目投產第600章 你還敢對我說巴嘎第218章 寸土寸金第554章 誰來買單第287章 來了兩個老外第550章 假做真時真亦假第680章 可怕的對手第212章 人爲刀俎第525章 加密電話第510章 把石墨切成薄片第65章 有種汽車叫浦桑第415章 文化局也管招商第424章 一個副局長值多少錢第281章 陶瓷刀具哪家好第104章 不容染指第2章 教教你啥叫淬火第767章 綠化沙漠第225章 技術要轉化爲生產力第551章 秦氏鴻門宴第70章 不把副司級當幹部第157章 小秦有事求見第520章 沃倫集團第301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96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496章 我們是合作伙伴第154章 商品經濟的原則第402章 碩果累累第316章 地裡有青蛙第715章 我們不侍候這種大爺第606章 潤滑材料第615章 重點的成績上大專第103章 岸田是個中國通第770章 中國材料VS外國材料第607章 電機專家第619章 美資企業就能夠得罪嗎?第393章 給我這點錢可不夠第674章 價格問題比較複雜第52章 一個見識不凡的司機第683章 人善被人欺第681章 卡安的腦子沒事吧?第653章 成立一個聯盟第520章 沃倫集團第569章 借鑑一下曲陶的技術第543章 到國際上去闖蕩第731章 你不會是特別遭人恨吧第341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130章 獎金纔是實實在在的第131章 要找到一個帶頭的人第495章 啥叫政治任務第763章 釜底抽薪第106章 我們是有節操的第153章 聯手逼宮第762章 做人要講良心第30章 喝涼水能敗火第304章 錢不是這種花法第228章 更可怕的是沒有自信第781章 是不是軟杮子第531章 特殊的凝膠第576章 永磁電機第731章 你不會是特別遭人恨吧第300章 沒錢你說個小蔡啊第97章 招標現場會第345章 滾!第788章 這是我們共同的失敗第776章 去工業化第697章 困難很多第304章 錢不是這種花法第292章 嚇死人的來頭第379章 官員的智慧第159章 一魚幾吃第386章 大哥不讓二哥第506章 用技術換美元第733章 嘴是特殊材料製成的第452章 重要的是教育領導第158章 拍賣代理權第285章 有肉吃就是硬道理第233章 後悔是沒用的第684章 人心思動第176章 出口轉內銷第347章 考考我吧第336章 啥叫狼狽爲奸第83章 艱難的貸款第674章 價格問題比較複雜第378章 歡迎秦總的到來第573章 憂心忡忡的高村武彥第121章 老混混的狠招第129章 算不算引狼入室第668章 拼閃電第223章 單位算個屁第99章 憑什麼要讓你們割一刀第620章 紅澤電機廠要招工了第775章 藍色天空組織第183章 分明是來踢場子的第179章 還要談全國一盤棋第544章 爲人不識秦董事長第406章 五億噸鋼材第547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417章 給我一個投資的理由第38章 你妹的工程師第139章 一個下海的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