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關於國家福利

保羅二世的想法還是起到了作用,他將歷代相傳的青銅三重冠拿了過來,然後就開始利用梵蒂岡秘傳的聖術,對青銅三重冠進行祝福,大概用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終於使得自己體內的聖光消耗殆盡,這才停了下來。

之後範無病就開始替他診治,果然他的症狀也輕微了許多,範無病覺得也就是兩次治療就可以讓他恢復健康,但是爲了顯示自己的辛苦,所以又多拖了幾天,直到一週之後纔算是結束了治療。

在這一週之內,保羅二世很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了好轉,而一週的治療之後,帕金森病的症狀也徹底消失了,經過一系列的儀器檢測,證明此事保羅二世已經脫離了帕金森病的困擾,而他之前的那些病狀,也有了明顯的改觀。

兩名樞機主教見到如此神奇的醫術,也感到非常驚訝,尤其是在治療結束之後,保羅二世體內的聖光又開始緩慢地恢復,這讓他們感覺到心中大定,否則假如範無病真是什麼邪惡力量的代言人的話,堂堂的教宗陛下可就要墮入魔鬼的懷抱了。

那樣的話,傳出去之後可是足以令世人永生恥笑的悲劇。

範無病在這一次治療當中,也是有一些收穫的,因爲他很清楚地發現了外國人跟中國人的體質最大的不同,就是外國人的粗線條化,經絡簡單粗壯,所以很容易被諸如天主教之類的宗教工具所俘獲,成爲信仰單純的信衆,而中國人的經絡系統比較複雜化,所以想要使用宗教來影響中國人是比較困難的,往往需要一套非常複雜的神棍學說體系,才能夠讓中國人墜入其中。

而且範無病也對所謂的聖光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分析,發現這東西類似於內家真氣,但是結構卻比較簡單,所以一般的天主教信衆也能夠獲得聖光,通常而言,思想越簡單,就越容易獲得較多的聖光,這個道理就跟武俠小說中的成功者往往都是那種傻人有傻福的主角有些類似。

在分析之後,範無病也赫然發現,自己的內家真氣居然能夠對聖光進行模仿,僅僅是利用跟聖光同頻率的震動進行激發,就可以讓自己身上的真氣轉化爲極其充沛的聖光。

因此當範無病結束了對保羅二世的治療之後,刻意地表現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聖光,結果整間屋子裡面都充斥着乳白色的光暈,讓保羅二世和兩名紅衣樞機主教大吃一驚,這種程度,似乎近幾代的教皇都從未曾聽說過,更不用說親眼見識過了。

衆人立刻想到了一個名詞,聖騎士。

雖然如今的梵蒂岡也有所謂的聖騎士,但是大家都知道這不過是按照歷史沿襲下來的而已,事實上他們最多也就是會騎騎馬擊擊劍而已,根本發不出所謂的聖光來,更不用說能夠在對敵中顯示信仰的力量。

據說在十字軍東征的時候,聖騎士們還有這一套信仰的傳承的,但是現在麼,基本上沒有人能夠說出來信仰的力量到底是什麼?

此時範無病突然露了一手兒,就讓大家都感到了震驚,不過他們覺得,這是主的力量,否則一箇中國人怎麼可能突然擁有如此強大的信仰之力呢?

但是不管怎麼樣,保羅二世等三人都覺得這一趟兒中國之行沒有白來,不但治好了病,而且還發現了一位擁有強大的“信仰之力”的中國人,或者是主的指引也說不定。

保羅二世等人並沒有在京城多作停留,臨走的時候,保羅二世向範無病贈送了一枚聖騎士勳章,以感謝他治好了自己的病症,並且對範無病解釋,這枚聖騎士勳章也是流傳了數百年的文物級勳章。

範無病對與收集這些文物的興趣倒是很濃厚的,他也向保羅二世表示了自己的友好,請他們到家中作客。保羅二世等人在領略了中國家常菜的豐富及多樣化的烹調手法之後,都覺得非常的新奇,雖然神職人員是要禁止自己的慾望的,但是看到能把如此簡單的食材製成了各種美味佳餚的時候,他們還是表示了讚歎。

範亨倒是沒有在家,他已經離開了京城,回到了江南省任上,否則要是讓他知道世界最大的一個神棍就在家中作客的時候,估計心裡面會有一點兒糾結的,尤其是這個神棍居然還是有長期的[***]立場的。

不管怎麼說,範無病這一次的收穫很大,也在社交圈子裡面彰顯了自己的強大實力,連梵蒂岡的教皇都能抓過來充當範婷的婚禮主持人,還有什麼事情是辦不到的呢?

保羅二世大概是跟手下們詢問過跟中國人接觸應該注重什麼事情,在來吃飯的時候還帶來了禮物,也不是很貴的東西,就是他們意大利半島上出產比較多的橄欖油,這個東西也是宗教儀式上經常要用到的,所以由他帶來倒是也顯得非常莊重。

吃晚飯之後,大家就坐下來開始聊天兒,也不知道怎麼着,就聊起了國家福利的問題。

最近幾年來,中國政斧方面爲了減輕政斧負擔,已經出臺了停止分配福利住房的政策,同時也在將公費醫療推向社會化,而在稅收方面,分稅制的推出也大大地提高了稅收總額,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國家福利的減少,究竟意味着什麼?

對於這些問題,保羅二世也曾經認真地研究過,因此便對範無病說道,“關於福利國家的爭論由來已久。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有福利總比沒有強,所以都贊成福利國家。但是對於財經專家來說,他們多了一層思考,提出的懷疑很多。最基本的一個問題是,福利所用的錢從哪兒來?又用到了哪兒?普通人總以爲政斧的錢自有其來源,能有錢用在自己身上總是好事。其實政斧並不創造財富,反而要消耗財富。歸根究底,政斧的錢是從納稅人手裡徵得來的。而且政斧的規模越大,管的事兒越多,花的錢必然也多。總體上看,政斧從納稅人那裡徵稅,再用在納稅人身上,有點多此一舉。而且讓政斧多徵稅,擴大了政斧的權力,就有些國家的情況而言,未必就是好事。與其徵稅再返回不如少徵點稅,還能節省許多徵稅的成本和再分配的費用,總體上提高了效率,這是反對福利國家的主要理由。”

“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感到有點兒困惑。”範無病對此不是很明瞭,於是撓了撓頭說道,“我覺得福利國家也有其弊端,比如說北歐的一些國家的福利政策,雖然對於窮人有利,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可以說是在養懶人,這似乎也是不妥當的。”

從稅收的確切來源和它的確切去向來看,福利國家無非就是一種收入再分配的政策。它好不好要看稅是從誰手裡徵的,又花給了誰。

如果是從較富裕的階層手裡徵的,又用到了較貧困的人羣,它糾正了過大的貧富差距,這樣的福利有可能是好的。但是如果稅是從一般羣衆手裡徵收的,又用到了一般羣衆的身上,這種福利政策就是多此一舉的,因爲它並沒有改變收入分配,剩下的只有那個不良的副作用。

更壞的是從低收入羣衆手裡徵稅幫助高收入的人羣,它惡化了收入分配,又降低了效率,這種不良的副作用,就是改變了人們努力的方向。

在市場經濟中,人們努力去賺錢,也就是創造財富。而在福利制度中人們努力去鑽空子,交錢的時候躲着走,分福利的時候搶在前面。可以說整個社會的奮鬥方向被扭曲,從財富創造變到了財富分配,人們的力量用於互相抵消的內耗,不能增加社會的財富。

用納稅人的錢扶貧也有類似的問題,但是扶貧是必要的,產生的副作用可以想辦法克服。而對一般人的福利並非必要,對有錢人的福利更是有害的。

“根據多數稅務專家的看法,貴國等一些國家的稅制是不利於窮人的。或者說,窮人交的稅從佔收入的比例上看比富人多。比如窮人的收入中有25%交了稅,而富人只交了18%。這是因爲貴國的稅收收入主要與商品的流轉有關,也就是和百姓的消費有關。富人的消費佔總收入的比例低,儲蓄所佔的比例高,而窮人則相反,消費佔總收入的比例高。所以富人納的稅從佔收入的比例而言,比窮人要低。”保羅二世身邊兒的一位樞機主教顯然是長期負責梵蒂岡的經濟事務的,談起這個事情來頭頭是道,“個人收入調節稅是用來糾正貧富差距的,但是貴國的收入調節稅根本起不到這樣的作用,因爲富人多數都逃稅,事實上這部分的稅收主要是從工薪階層徵得來的,它起了反調節的作用。要糾正這一稅收所造成的扭曲必須從稅制上想辦法,這是另一個大問題。”

範無病點了點頭,事實上他也知道這位樞機主教所說的確實屬於事情,就好比是他的公司一樣,由於可以享受各種免稅政策,或者通過財務專家,能夠合理地通過法律手段進行稅務規避,所以每年僅僅從這方面能夠節省下來的金錢就是一個非常恐怖的天文數字。

而對於大多數的合資企業或者外資企業而言,所享受的優惠政策以及稅收政策基本上都是令人眼紅的,這也就造成了窮人養活富人的稅收政策。

即使稅收政策沒有扭曲,也還有支出方面的問題,即政斧用於福利的錢花給了誰?

如果是花給了一般老百姓,從大家手裡拿錢再用給大家,這就像前面所說的是多此一舉,而且錢從大家手裡兜了一圈回到大家手裡是有漏損的,不但有徵稅和再分配的行政成本,還有貪污腐化的[***]成本。比如說大家交出去一百塊錢,拿回來的恐怕連九十塊錢都不到,所以這種福利還不如減稅更有效。

那位樞機主教繼續向範無病解釋道,“如果福利開支用於低收入人羣,這樣的福利是有意義的。但是福利措施的對象一定是最低收入的人羣,不是中低收入的人羣。有限的錢應該用於誰的身上,不用於最低收入的人羣而用於中低收入的人羣,把最困難的人置於不顧,顯然是沒有道理的。當然,如何確認誰是最低收入的人是很困難的。但問題往往不是確認的困難,而是根本的方向姓錯誤。”

範無病聽得有些迷糊,但是想了一陣子之後,他就有所感悟了。

這就好比是後來推出的經濟適用房制度,雖然在本意上是想要幫助生活困難的羣衆解決住房的問題,但是在事實上卻並非是幫助了最困難的人羣,可以說經適房是幫助已經有了幾十萬塊錢的人,他們顯然不是最困難的人。相比之下,進城打工的農民工比他們困難得多。但是他們買不起房,所以解決他們住房的政策應該是廉租房,或者更好的辦法是給住房補貼,讓他們自己尋找最好的花錢組合。

保羅二世最後說道,“利害清楚的情況下,贊成福利國家的是那些收入比較低的人,他們有望從國家的福利政策中獲得好處。反對的是那些收入高的人,因爲他們的收入有一部分給了別人。如果舉手表決的話,低收入的人佔多數,所以福利國家的建議往往容易在議會中通過。福利政策能夠緩解貧富差距,是對社會安定有益的。高收入者也不會強烈反對。但是社會中難免有人利用福利政策偷懶。能夠工作的人也不工作,靠福利補助過曰子。對高收入的人,高福利會降低他們掙錢的積極姓,因爲多掙的錢給別人花了。結果是社會的失業率居高不下,財富的創造減少,社會瀰漫着懶漢思想。這是福利國家的副作用,也是目前福利國家確實存在的現象。”

(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出訪香港第一百五十八章 炒作成功了!第八百一十六章 拎不清形勢第二百九十二章 誰的腰桿兒硬?第九十章 拯救第七十五章 這家公司好像也是我開的第二百五十三章 綁票第四百六十六章 目光遠大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介意多惹幾個人第八百零六章 首長的殷切期望第三章 意外之中的新年禮物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浮出水面的技術貪腐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辛苦又白費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小鬼難纏第七十四章 損人要利己才行第一百三十九章 選址也需要很多理由第四百六十一章 有點兒不甘心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髦少林第三百六十四章 範無病選定的突破口第九百五十五章 悲劇的學歷第一百八十五章 意外的碰撞第八百七十二章 轉行兒的打算第六章 箇中緣由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危機下的京城第六十三章 抵達巴黎第五十九章 平民明星進階手冊(二)第三十五章 運氣還算不錯第二十四章 第一次套現第七百一十五章 老爸的提醒第九百八十章 不是不動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會場的記者們第二十一章 事情也很簡單第一百四十章 友誼賽還是挑戰賽?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生疑第九百九十一章 恐怖的小龍蝦第六十九章 說明書與新項目第二百零三章 銀行服務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二百四十一章 縱容或是指使第九百二十一章 人生的儲蓄法則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許有一個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陳廣益的家底兒第八十六章 最爽的事情就是喝喝酒再挖挖牆腳第七百零九章 讓你們雙手雙腳第二百二十六章 清醒第六百九十三章 軍火商們的膽略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提價計劃第四百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五十九章 任免令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堵了發改委大門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家都尷尬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被將了一軍第二百六十八章 思慮萬千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能太過分第九百二十三章 調侃盛致第四百八十七章 肥羊不宰,天理難容!第四十五章 漸入佳境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場火災改變了整個市場第八百八十三章 很突然的消息第六百五十三章 緩和關係第四百七十五章 危機重重第七百三十八章 三峽上空的迷霧第五十九章 事到臨頭須放手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兩會閉幕第三百四十五章 搞搞突襲第六十七章 來去匆匆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你上八寶山第八百三十七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九十一章 中文輸入的解決第一百九十七章 森騰研究所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是沒有條件的第六百三十二章 明槍暗箭的糾纏第八十九章 找到了原因第三百三十九章 自有道理第十八章 一件又一件第十一章 張毛驢出京記第八百章 範康的新方向第五百七十九章 神奇的差別第一百零四章 治大國者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難不死第一百七十九章 有點兒亂的同學聚會第五百四十六章 機會的選擇第七百零七章 大包第六百零五章 細分的汽車製造業第八百八十四章 互聯網低潮的提前到來第三百六十五章 推倒重來的決心第七十二章 女孩第二十九章 糾結的心情第八章 觀念問題第十六章 請林書記做個見證第六百八十九章 我是來幫你的第四百三十三章 範無病的脫身之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軟肋第八百四十九章 專訪第九百七十八章 花兒會砸在誰的手裡?第一百六十二章 本地媒體人士第三百六十八章 債轉股試點第三十章 這是誰的盛宴?第二百三十四章 人道地對待第五十二章 有些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王榮昌的養老之所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出訪香港第一百五十八章 炒作成功了!第八百一十六章 拎不清形勢第二百九十二章 誰的腰桿兒硬?第九十章 拯救第七十五章 這家公司好像也是我開的第二百五十三章 綁票第四百六十六章 目光遠大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介意多惹幾個人第八百零六章 首長的殷切期望第三章 意外之中的新年禮物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浮出水面的技術貪腐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辛苦又白費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小鬼難纏第七十四章 損人要利己才行第一百三十九章 選址也需要很多理由第四百六十一章 有點兒不甘心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髦少林第三百六十四章 範無病選定的突破口第九百五十五章 悲劇的學歷第一百八十五章 意外的碰撞第八百七十二章 轉行兒的打算第六章 箇中緣由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危機下的京城第六十三章 抵達巴黎第五十九章 平民明星進階手冊(二)第三十五章 運氣還算不錯第二十四章 第一次套現第七百一十五章 老爸的提醒第九百八十章 不是不動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會場的記者們第二十一章 事情也很簡單第一百四十章 友誼賽還是挑戰賽?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生疑第九百九十一章 恐怖的小龍蝦第六十九章 說明書與新項目第二百零三章 銀行服務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二百四十一章 縱容或是指使第九百二十一章 人生的儲蓄法則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許有一個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陳廣益的家底兒第八十六章 最爽的事情就是喝喝酒再挖挖牆腳第七百零九章 讓你們雙手雙腳第二百二十六章 清醒第六百九十三章 軍火商們的膽略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提價計劃第四百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五十九章 任免令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堵了發改委大門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家都尷尬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被將了一軍第二百六十八章 思慮萬千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能太過分第九百二十三章 調侃盛致第四百八十七章 肥羊不宰,天理難容!第四十五章 漸入佳境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場火災改變了整個市場第八百八十三章 很突然的消息第六百五十三章 緩和關係第四百七十五章 危機重重第七百三十八章 三峽上空的迷霧第五十九章 事到臨頭須放手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兩會閉幕第三百四十五章 搞搞突襲第六十七章 來去匆匆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你上八寶山第八百三十七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九十一章 中文輸入的解決第一百九十七章 森騰研究所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是沒有條件的第六百三十二章 明槍暗箭的糾纏第八十九章 找到了原因第三百三十九章 自有道理第十八章 一件又一件第十一章 張毛驢出京記第八百章 範康的新方向第五百七十九章 神奇的差別第一百零四章 治大國者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難不死第一百七十九章 有點兒亂的同學聚會第五百四十六章 機會的選擇第七百零七章 大包第六百零五章 細分的汽車製造業第八百八十四章 互聯網低潮的提前到來第三百六十五章 推倒重來的決心第七十二章 女孩第二十九章 糾結的心情第八章 觀念問題第十六章 請林書記做個見證第六百八十九章 我是來幫你的第四百三十三章 範無病的脫身之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軟肋第八百四十九章 專訪第九百七十八章 花兒會砸在誰的手裡?第一百六十二章 本地媒體人士第三百六十八章 債轉股試點第三十章 這是誰的盛宴?第二百三十四章 人道地對待第五十二章 有些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王榮昌的養老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