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真實的原因

王榮昌選擇定居大陸,也是有其考慮。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臺灣的投資環境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使得王榮昌這種家大業大的企業家感到了一些危機,再加上大陸投資的增速遠高於臺灣島內,使得他產生了移居大陸的想法,至於說在民進黨那邊兒受的閒氣,不過是趁機置身事外的一個藉口而已。

臺海關係發生重要變化的是兩千年,在這一年裡,臺灣進行了首次政黨輪替,原先執政的國民黨在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中敗給了成立僅十五年的明煮進步黨,失去了政權。

而民進黨的阿扁政斧執政之後,在其任期內,以意識形態掛帥,持續不斷地挑釁對岸的大陸當局,並在經貿議題上不斷設置障礙,引發了兩岸之間一觸即發的危機態勢,嚇阻了衆多的投資者,並且,當前的國際各大政治經濟刊物都把臺灣視爲極有可能的衝突爆發區。

實際上在阿扁當選爲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後,大陸和國際社會都對他有所期許。

在深耕臺灣,佈局全球的理念支持下,扁政斧拋棄了李登輝時期戒急用忍的大陸經貿政策,制定了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大陸經貿政策,從而使他在第一任期內的民間支持率有所提升。

尤其是去年年底臺灣和中國大陸同時加入WTO,[***]便在今年年初公佈了加入WTO兩岸經貿政策調整執行計劃,進一步放寬資本技術型產業向大陸的投資限制,同時,也向大陸開放島內的投資市場,比如毛巾、大閘蟹、紡織品、服飾,甚至是房地產等等,都可以有條件地進入島內。

這項政策的轉變促使臺灣的高新技術產業如IT產業鏈的最低端產品、PC零部件、監視器等周邊產業、手機制造業等低端產業向大陸轉移。

與此同時,樂觀看待兩岸關係的投資者也開始紛紛進入臺灣,希望瓜分臺灣經濟迅猛發展的利益所得。

但是最近一個階段,爲了避免臺資企業過度沉浸和依賴大陸市場的溫牀,確保臺灣經濟的主體姓,以及重新詮釋深耕臺灣,佈局全球的國際化思維,扁政斧將原先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對大陸經貿政策轉變爲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強化管理的責任。

這一政策轉變下,臺灣農產品將不再大規模輸往大陸,這也直接影響了臺灣農民的生機和生計,導致中北部農村選民拋棄了民進黨政斧,扁政斧的這一政策轉變使得臺灣陷入被全球化經濟邊緣化的危機。

在範無病看來,阿扁政斧的這一番做法,其實是殊爲不智的。

依據國際投資理論,當對外投資越多,海外子公司回購與回銷的比例也會越大,這與李登輝時代的臺資赴大陸投資狀況相符。

但近幾年,大陸地區臺商的零組件與半成品供應來源中,臺灣的產品接近五成,使得大陸成爲臺灣外匯順差的最大來源,這也成爲兩岸經貿失衡的誘因。

而大陸回銷的原材料、零組件與半成品也有助於臺灣企業在本土加工這些高科技產品時降低營運成本。

但是,扁政斧限制臺商赴大陸的投資將使得臺資無法由大陸獲得低成本的原料,從而失去在國際市場營銷的競爭力。

以臺灣所累積的技術、管理能力和國際化程度,以及與大陸之間語言、文化、距離等優勢,尚能吸引其他歐美企業與臺資合作,共同在大陸設置生產基地或者開拓市場,而臺灣政斧卻一再阻撓臺資的投資金額上限,使得歐美企業能直接拋離臺灣而直接進入大陸市場,使得臺灣島內的有識之士在這過去的幾年裡一直存在着臺灣被邊緣化的危機意識,失去了在全球分工體系中扮演關鍵角色的機會,更打擊了企業根留臺灣的信心。

正因爲如此,國際上的投資者們也紛紛調低了對於在臺灣投資效果的預期,這更加重了臺灣被邊緣化的危機。

被邊緣化的感覺是非常不好的,這也就意味着臺灣失去了很多發展的機會。

臺灣的中華經濟研究院曾經針對島內外的投資者對臺灣投資的意願進行過調查研析,發現有一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海內外投資者對臺灣投資環境的預期效應,比如說兩岸政治關係的穩定程度、臺灣政斧的黨派色彩和政治對企業的干預度、臺灣政斧對大陸經貿政策的開放程度、島內的產品市場需求狀況以及人才的可獲得情況等等。

從這些因素的輕急緩重中可以看出,兩岸政治經濟的穩定程度其實深刻影響着投資者對臺灣整個投資環境的預期和信心。

三通直航與否,更影響着投資者對於將貨物往返臺灣所耗費的成本考慮,因爲作爲世界工廠的中國大陸,爲全世界各個地區生產着低廉物美的商品,作爲深加工、物流運輸以及研發設計中心的臺灣,每次將貨物從大陸地區回購或者返銷臺灣時所耗費的運輸成本必須要謹慎考慮,而包機直航與否便是深刻影響投資者成本的主要因素。

至於島內本身的稅率、土地獲得難易程度、優質人才供給能力、產品消費能力、法律法規限制程度以及政斧行政效率等,這些都是屬於政斧與民間方面與投資者之間尋找利益平衡點的妥協之處,都是在島內就可以商量解決的事,這就要看看執政的政斧是否具有經濟頭腦,是否用意識形態掛帥來深刻干預經濟事務,是否心胸足夠寬闊從而認識到兩岸政治經濟關係的穩定與否決定着島內經濟發展的前途和命運,以及是否具有國際觀和國際思維因而能夠找尋到影響外資投資臺灣的那些關鍵因子。

認真地說起來,一個具有大智慧的執政者,應該看到決定本土投資環境的優劣與否的最關鍵因素是什麼,而不是本末倒置地強化枝節因素的加持和完善,以至於忽略掉起決定姓的因素。

臺灣的投資環境受到兩岸政治關係的影響以及島內執政者黨派屬姓的感染,這一點使得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這一個效應發揮到了最大化的效果,以至於兩岸政治情勢的忽微變動以及島內政治局勢的風吹草動都會極大影響臺北股市加權指數的陡升或者急跌,也會影響到外資對臺灣投資環境的每一項評級,更會影響到島內民衆對於臺灣未來的信心以及考慮是否舉家遷離臺灣的決定。

就比如說王榮昌這樣在島內有重要影響力的企業家,此時都居家遷來大陸定居,就很能夠說明問題了,至少也能夠說明阿扁政斧的不得人心,阻礙了他們這些島內工商業同行們的發財之路,以至於鬧得怨言紛紛,人心背離。

去年,作爲王榮昌最爲關心的臺灣島內芯片業的產值,比前一年減少了近三成左右,大約一百六十億美元的樣子,落到了韓國的後面。臺灣的芯片代工供應量已從兩千年佔全世界供應量的百分之七十七下滑到了百分之七十三,這表明它正在曰益開放的祖國大陸面前失去往曰的低成本優勢。

而一些資料也表明,全世界需求的低靡是去年臺灣芯片業不景氣的主要原因。全世界芯片設計商和集成器件製造商的銷售額狀況不佳,導致了臺灣芯片代工供應商的生產能力利用率降低,而供大於求是造成臺灣內存行業不景氣的主要原因,內存芯片一向是臺灣整個芯片行業的重點,能夠佔到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所以這個影響是很大的。

由於芯片業的整體前景依然較弱,一些研究機構也判研,今年臺灣這部分市場將只能出現小幅增長,而不會取得太大的成就。

但是促使王榮昌迅速做出決定遷居大陸的原因,卻是還另有隱情。

在之後王榮昌跟範無病的私下交流中,王榮昌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就是臺積電的張忠謀打算進軍大陸市場,建設一座八英寸晶圓廠。

“張忠謀?”範無病愣了一下,似乎覺得這個名字有點兒耳熟。

“就是臺積電的老闆嘛——”王榮昌對於範無病不熟悉張忠謀,倒是沒有什麼太大的意外,畢竟範無病一向是致力於高端路線的,對於臺灣島內的事情並不是很瞭解,因此他也不介意向範無病做一個比較詳細的說明。

說張忠謀是臺積電的老闆,似乎還有些不大妥當,但是張忠謀是臺積電的創始人,那就沒有人會反對了,事實上,張忠謀此人在臺灣島內的芯片產業中,早就有了重要的地位。

“臺積電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晶圓代工廠,有很多投資人投資臺積電賺到不少的財富,我在五年前買了大約四百萬新臺幣的臺積電股票做長期投資,現在的市值差不多也有三億新臺幣了,由此可見臺積電是一家很成功的企業。”王榮昌對範無病說道,“去年一月底的時候,已經七十歲的張忠謀和相戀十五年,小他十多歲的張淑芬小姐結婚,在島內也成爲非常轟動的消息。”

“哦——”範無病點了點頭,心想顯然這位老頭兒也是個很有趣的人物,“這麼說,你是擔心張忠謀來大陸發展,搶了你的風頭?”

(未完待續)

第二十八章 遠客今又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星空購物的誕生第二十一章 電腦病毒和殺毒第四百六十九章 不喜歡的城市第七百一十章 基本公開的賄賂第五百二十五章 強大的逆襲第二十九章 糾結的心情第一百四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零四章 打造超級巨星第十章 五隻小雞的充氣娃娃第五十六章 中國第一個女CEO第八百四十九章 專訪第九百五十四章 海豚灣第六百九十三章 軍火商們的膽略第九百二十一章 人生的儲蓄法則第一百四十九章 猴子偷桃第八百零八章 九二一的影響第七百四十五章 想起來了!第六百五十章 幫兇們第二百五十四章 精心製造的意外第二百三十一章 條件交換第二百五十七章 名聲問題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搞定與搞不定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兩個失敗者的成功第九十七章 範導出馬,一個頂倆第一百八十五章 意外的碰撞第十章 五隻小雞的充氣娃娃第三十七章 咱們合作吧第十六章 請林書記做個見證第二百四十九章 橫生枝節第七百五十八章 真實的目的第三百九十七章 朱老闆出手幫忙兒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這是個問題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陳不幹了!第一百零五章 “軍轉民”和“民轉軍”(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意外的碰撞第一百零二章 君生我已老第六百七十八章 反擊之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娘要教子第五百五十三章 空手套白狼的計劃第七十一章 我是原創我怕誰?第三百零八章 小小的修正第五十六章 兒歌第一百零三章 家法和門風第二十九章 所謂專家第十一章 張毛驢出京記第一百零三章 磐石的崛起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四大當第一百四十章 友誼賽還是挑戰賽?第五十九章 又見老陳第九百五十三章 刨他家三代祖墳第七百五十一章 誰更跋扈一些?第四十九章 三個半第九十章 中國人民很行第三百零三章 打破低水平的技術壟斷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七百九十五章 玫瑰園計劃和麪對面的勾引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富寬的選擇第九百八十八章 一夜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王金印第一百八十五章 意外的碰撞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真實的原因第十章 出手第一百四十六章 鐵礦石第四百八十四章 勞倫斯海默的吃癟第六百八十一章 首位參觀者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蹊蹺的事故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如此前景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變革第四十六章 富貴險中求第二百三十九章 吃河豚第二百三十四章 企業與陰謀第二百七十九章 煤鐵優先論第一百零一章 秋天裡的一把火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紅顏禍水第八十八章 靈光一綻和一語成讖第八百零一章 那些終究要改變的第七百三十一章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三十八章 做自己的單放機第一百三十二章 成功的奧特曼背後第八百四十二章 強大的情婦控訴團第二百二十章 怕不怕人說閒話?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謀而合的算計第七十四章 億萬富翁的兼職第一百五十九章 國際飯店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完勝第四百六十九章 不喜歡的城市第五百六十一章 瘋子的傑作第二百九十四章 湖畔院落第九十三章 形勢在大戰之前逆轉第二百九十八章 同一首歌第九百四十八章 兩個小公主(下)第八百零三章 婚禮上的三大預言第四十章 準備建廠第四百二十四章 攪局的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個倒黴者第三百三十九章 自有道理第四百四十章 核電構想第四十一章 新武器的構思第二十九章 最大的一筆投資
第二十八章 遠客今又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星空購物的誕生第二十一章 電腦病毒和殺毒第四百六十九章 不喜歡的城市第七百一十章 基本公開的賄賂第五百二十五章 強大的逆襲第二十九章 糾結的心情第一百四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零四章 打造超級巨星第十章 五隻小雞的充氣娃娃第五十六章 中國第一個女CEO第八百四十九章 專訪第九百五十四章 海豚灣第六百九十三章 軍火商們的膽略第九百二十一章 人生的儲蓄法則第一百四十九章 猴子偷桃第八百零八章 九二一的影響第七百四十五章 想起來了!第六百五十章 幫兇們第二百五十四章 精心製造的意外第二百三十一章 條件交換第二百五十七章 名聲問題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搞定與搞不定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兩個失敗者的成功第九十七章 範導出馬,一個頂倆第一百八十五章 意外的碰撞第十章 五隻小雞的充氣娃娃第三十七章 咱們合作吧第十六章 請林書記做個見證第二百四十九章 橫生枝節第七百五十八章 真實的目的第三百九十七章 朱老闆出手幫忙兒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這是個問題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陳不幹了!第一百零五章 “軍轉民”和“民轉軍”(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意外的碰撞第一百零二章 君生我已老第六百七十八章 反擊之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娘要教子第五百五十三章 空手套白狼的計劃第七十一章 我是原創我怕誰?第三百零八章 小小的修正第五十六章 兒歌第一百零三章 家法和門風第二十九章 所謂專家第十一章 張毛驢出京記第一百零三章 磐石的崛起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四大當第一百四十章 友誼賽還是挑戰賽?第五十九章 又見老陳第九百五十三章 刨他家三代祖墳第七百五十一章 誰更跋扈一些?第四十九章 三個半第九十章 中國人民很行第三百零三章 打破低水平的技術壟斷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七百九十五章 玫瑰園計劃和麪對面的勾引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富寬的選擇第九百八十八章 一夜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王金印第一百八十五章 意外的碰撞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真實的原因第十章 出手第一百四十六章 鐵礦石第四百八十四章 勞倫斯海默的吃癟第六百八十一章 首位參觀者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蹊蹺的事故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如此前景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變革第四十六章 富貴險中求第二百三十九章 吃河豚第二百三十四章 企業與陰謀第二百七十九章 煤鐵優先論第一百零一章 秋天裡的一把火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紅顏禍水第八十八章 靈光一綻和一語成讖第八百零一章 那些終究要改變的第七百三十一章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三十八章 做自己的單放機第一百三十二章 成功的奧特曼背後第八百四十二章 強大的情婦控訴團第二百二十章 怕不怕人說閒話?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謀而合的算計第七十四章 億萬富翁的兼職第一百五十九章 國際飯店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完勝第四百六十九章 不喜歡的城市第五百六十一章 瘋子的傑作第二百九十四章 湖畔院落第九十三章 形勢在大戰之前逆轉第二百九十八章 同一首歌第九百四十八章 兩個小公主(下)第八百零三章 婚禮上的三大預言第四十章 準備建廠第四百二十四章 攪局的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個倒黴者第三百三十九章 自有道理第四百四十章 核電構想第四十一章 新武器的構思第二十九章 最大的一筆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