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露一小手

當燈光打過來的時候,周圍的情況就看得不是很分明瞭。

嘉賓一共有四位,兩位老教授是一夥兒,還有軍醫大的兩位專家是一夥兒,女主持人坐在中間,可謂是涇渭分明,陣營對立。

範無病是神秘嘉賓,作爲最後的試金石出現的,所以他現在跟普通觀衆們一塊兒坐在臺下的觀衆席上,在導演的要求下,一塊兒做出笑容或者鼓掌的姿態,算是給鏡頭剪接做好準備了。

排節目這種事情,是非常無聊的,如果自己不是主角的話,還是不建議大家去參與這種活動,真得是很無聊,被編導們指揮來指揮去,自己沒有一點兒主動權,感覺跟白癡一般。

所以基本上每個欄目組都有自己的固定觀衆,只要一聲令下,這些觀衆們就蜂擁而至,拍完之後可能領取什麼小紀念品,或者發些報酬什麼的,總之是有償出鏡,倒也不是白在這裡坐一回。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後來的很多欄目當中,因此當你有意識地去關注某個知名欄目的幾場節目時,很容易就會從觀衆中發現許多熟面孔,這些人就是那些固定觀衆了,至於其他的一些人,有些是臨時請來坐場的朋友,有些是對拍攝節目感興趣的熱心觀衆,有些則是欄目組自己的托兒了。

“親愛的觀衆朋友們大家好,今晚我們的實力對抗欄目,有幸迎來了復旦大學的兩位教授黃教授和沈教授,以及軍醫大的兩位專家陳教授和王教授,首先我們對四位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女主持人面帶微笑地對着鏡頭說道。

在一片掌聲中,四位教授逐一亮相,之後女主持人就亮出了今天的話題,“今晚我們的話題是,中醫是否真的沒落了?”

之後就是兩個中醫的支持者跟兩個西醫專家在互相掐架了,不過說掐架也是有點兒過分了,四個教授的人品都是不錯的,雖然政見不同,但是在言論上面還是比較注意的,最多也就是含沙射影地攻擊一下對方的軟肋而已。

比如說黃教授和沈教授就拿梁啓超被割了腰子的案例說話,而兩個西醫專家則用同一個洞裡的公蟋蟀和母蟋蟀一同入藥要反脣相譏,四個人都是見識廣博之人,而且都有在大學裡面任教的長期經驗,因此對掐起來就很精彩了,看得臺下面的觀衆們也感到非常激動,很是提了不少的有見地的問題來質疑雙方。

有人就提出了一個非常受大家關注的問題,“中醫也好,西醫也罷,能夠根治癌症嗎?”

關於這個問題,就很有點兒考校的味道了。

畢竟癌症在大部分時間內,都是無法根治的,雖然有一些癌症在經過手術放療化療之後能夠減輕症狀,或者有些病患能夠在若干年之後徹底康復,但是有一個問題是衆人所無法忽視的,就是癌症的治癒率實在太低了,而且能夠治癒的那些例子,未必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癌症,有很多,或者只是類似於惡姓腫瘤的腫瘤而已。

作爲一種發作快易轉移的病症,對於大多數癌症而言,確實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來醫治。

雙方就這個問題,都旁徵博引地說了一大段兒理論,但是總而言之一句話,暫時還沒有人敢拍着胸脯說自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

最後女主持人就說道,“癌症確實是個世界醫學難題,我們退而求其次,今天爲了宣傳一下中醫學說,兩位教授特地請來了一位中醫鍼灸學派傳人,讓我們來領略一下傳統中醫手法的魅力。現在有請範無病先生,我們掌聲歡迎!”

在一片歡迎的掌聲中,範無病在一個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離開了觀衆席,來到了神秘嘉賓的位置上,跟衆人問過好之後,淡然坐定。

主持人首先很驚訝地介紹了範無病的簡單情況,“我首先感到非常吃驚,一般都說是老中醫,老中醫,老的中醫纔有經驗,可是範無病先生現在只是復旦的一名新生,僅僅只有十六歲而已,我很難相信這麼年輕的一位同學,居然是神奇的鍼灸學派傳人?”

主持人這麼說不要緊,臺下的觀衆們也都議論紛紛,不相信這麼小的一個孩子會是杏林高手,估計是拉出來唬人的吧?

範無病面對衆人的質疑,只是笑了笑而已,然後說道,“行勝於言,事實勝於雄辯,我想我們還是儘快請出這一次需要鍼灸的病人吧,鍼灸的技術,是用來治病救人的,而不是用來跟人辯論的。”

範無病這句話深入人心,現場的觀衆們都很想親眼看一看,鍼灸的技術是否真的能讓中風的病人重新站立起來,恢復健康,這真是很讓人牽腸掛肚的一個問題。

病人是電視臺的人從軍醫大的附屬醫院裡面推過來的,四名中風患者,程度有所不同,有的部分身體可以行動,有的全身失去知覺,只能夠依靠點滴輸入營養液來維持生命,有的則是中風後遺症,行動障礙。

主持人首先向兩位軍醫大的專家確認了一下,“陳教授,王教授,這四位病人,確實都是在軍醫大附屬醫院裡進行治療的中風患者嗎?”

兩位軍醫大的專家點了點頭道,“確實是我們醫院收治的患者,我們一直有跟蹤服務的。”

“那據你們的觀察,他們恢復健康的可能姓有多大?”主持人接着問道。

“想要徹底康復是很難的,即便是治好之後,也會有行動障礙,那位比較嚴重的中風患者,一旦停止藥物和營養物的輸入,估計會有生命危險。”兩名專家回答道。

“範小弟,這個可以嗎?”女主持人總覺得範無病年紀太小了,因此就改了稱呼,她想着即便是範無病失手了,大家看在他的年齡上面,也不會太多的刁難吧?頂多也就是說個學藝不精而已,事實上她覺得,範無病能夠把那些銀針順利地扎進穴位而不出血的話,就算是成功了。

至於治病,那真得是很難想象的事情,畢竟人家軍醫大的兩位專家都說了,這幾位病人不管是後遺症也好,中風本身也好,想要治癒的可能姓已經是很小了。

範無病笑了笑,看了看那幾個病人,然後便說道,“可以嗎?請你把那個嗎字給去掉!”

鴉片戰爭之後,西學東漸,西醫也開始有了市場,但是西醫真正地壓過了中醫一頭,還是在抗生素髮展出來之後,後來由於國民政斧對於中醫的打壓等原因,再到後來的二次焚書坑儒,很多古籍和經典的醫學理論著作都在文革中被破了四舊,這才導致了中醫缺乏了理論上的依據,漸漸地沒落了。

中醫沒落的原因,也在於它的見效慢、服用藥物的療程久以及漸漸地缺少了真正的懂得中醫治療原理的好醫生。當西醫在中國還不能盛行的時候,中醫作爲傳統醫療手段,它的發展可謂是沸沸揚揚的。

可是隨着時代的發展,西醫以其療效迅速,快捷方便而被人們越來越重視,慢慢地便把中醫給淡忘了,也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中醫那種長時間的調理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方法,更願意採取一些快速的方法,立竿見影。

可是說實話,西醫是治標不治本,中醫反而是從本根治。比如有的人有皮膚病,中醫用藥後,往往起初症狀會加劇,過一段時間才徹底好轉。很多人不明白,看沒有變好反而變壞就害怕了,不相信了。

中醫在治療某些病症的時候效果慢,心急的病人就更喜歡用西醫,其實西醫比中醫的療法更容易在治療過程中傷害臟器。

一個好的中醫的培養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現在的醫學院很少能培養出好中醫。真正的好中醫在民間,很多是祖傳的,但又因爲沒有學歷而影響行醫。其實中醫沒有沒落過,只是在宣傳上沒有跟進,在培養醫生的模式上也因爲西化而受到阻礙。

以量化的形式來試圖規範無法量化的中醫,顯然是辦不到的,這也只會加速中醫的沒落。

範無病一邊兒跟觀衆們說着自己的見解,一邊兒向那個中風後遺症的患者走了過去,一根金針從針盒裡面抽了出來,輕輕鬆鬆地透過了厚厚的衣服,直接進入了患者的腿部穴位,他的真氣透過金針傳了進去,一番探查之後已經查明瞭無法行動的主要原因,接着真氣遊走着,將阻礙行動的那一部分給刺激着,也就是幾分鐘之後,金針提了出來。

“好了,現在試一試,看看腿部是否能夠自己動一動?”範無病又給病患將腿部按摩了幾下之後,覺得沒有什麼問題了,於是便提議道。

那病人有些不信,但是接下來就變了臉色,他的腿自己動了一下,不由得狂喜道,“天啊!我的腿,能動了啊!”

接着就在衆人的眼中,那病人從輪椅上面走了下來,雖然還有點兒踉蹌,有點兒因爲長時間沒有自由行動而造成的不適應,但是毫無疑問,他走了下來!

“真的是小神醫啊!”臺下的觀衆們都站了起來,伸長脖子看着。

(未完待續)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首長昏倒了第三章 想要建市場,必須暢物流第五百八十二章 範康的想法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破解第三百八十二章 範代省長的決心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階段性勝利第一百九十五章 閉門造車?第二十五章 那話兒來了第九百二十一章 人生的儲蓄法則第八十八章 誤會了吧?白忙了吧?都傻了吧?第五百六十九章 比想象中要難辦第八百九十七章 基因的問題第二百八十八章 有點兒激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找到了突破點第五十一章 歡迎您,公主殿下(三)第二十九章 所謂專家第四百九十三章 氣氛緊張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知識產權開發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別有緣由第九百六十三章 移民潮和秘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玩出來的航展事故第三百零四章 不錯的選擇第一百九十九章 放過了嗎?第八百一十三章 很意外的相遇第一百零一章 舉家北遷第六百四十五章 運作纔是關鍵第四章 張毛驢第十三章 必然會遭遇的對手們第六章 飯桌上的想法第七十六章 糾結的慈善晚宴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塊兒去吃飯第二百章 沒有那麼容易!第一百七十八章 該高調的時候就應該高調第二百九十四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三十四章 人道地對待第二百三十一章 條件交換第五百四十四章 江南省的造車夢第六百零六章 宋遠平來訪第七十一章 加溼器的應用前景第二百七十六章 岔氣兒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INTEL的新選擇第六百三十章 不怕傳緋聞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可以有一些特權第二百九十二章 誰的腰桿兒硬?第四百四十一章 謠言之恐怖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國企改制第六百二十八章 送外套第十一章 意外,是驚還是喜?第八章 打人要打臉,罵人要當街第二十七章 豬跳牆第五百一十三章 華商的投資方向第六百四十五章 運作纔是關鍵第四十一章 又誤會了第二十二章 豬欄的理想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不能對人言的隱衷第七百二十章 專家速成法第九百五十四章 海豚灣第四十六章 富貴險中求第三百八十二章 範代省長的決心第三十九章 迷惘中的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想明白了第五十二章 有些事情總會發生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加點兒價碼兒第一百四十章 責任轉移第五百一十六章 傳說和現實第四十八章 “安全局”的新成員第七十四章 對自己沒自信吧?第七章 你要上進第八百一十六章 拎不清形勢第二百三十三章 田正倫的熱情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紅顏禍水第六百七十八章 反擊之第一百零六章 她和她,還有他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一些遠景規劃第四百一十二章 蛤蟆們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家都很忙第二百零四章 意外相逢第三十四章 初下羊城第十二章 相思風雨中第九百七十三章 美女工作室第一千零九十章 低技術的增長第八百一十五章 這一跨,好幾千裡的省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報還一報第六十六章 有家黑店!第二百五十五章 務虛與務實第六百五十七章 機緣很重要第二百三十九章 白金鑲鑽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危機下的京城第七十七章 滿城都愛加溼器第三百三十五章 沙州聚首第七百六十五章 收購意向和工會問題第一百零九章 四年之約定(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法抗拒的第六百五十六章 老爹的上進之路第九百六十四章 驚人之語第二百八十八章 半仙範大師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形勢嚴峻第一百三十五章 針道秘語第二百三十二章 獲利了結第六百四十九章 新人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首長昏倒了第三章 想要建市場,必須暢物流第五百八十二章 範康的想法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破解第三百八十二章 範代省長的決心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階段性勝利第一百九十五章 閉門造車?第二十五章 那話兒來了第九百二十一章 人生的儲蓄法則第八十八章 誤會了吧?白忙了吧?都傻了吧?第五百六十九章 比想象中要難辦第八百九十七章 基因的問題第二百八十八章 有點兒激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找到了突破點第五十一章 歡迎您,公主殿下(三)第二十九章 所謂專家第四百九十三章 氣氛緊張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知識產權開發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別有緣由第九百六十三章 移民潮和秘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玩出來的航展事故第三百零四章 不錯的選擇第一百九十九章 放過了嗎?第八百一十三章 很意外的相遇第一百零一章 舉家北遷第六百四十五章 運作纔是關鍵第四章 張毛驢第十三章 必然會遭遇的對手們第六章 飯桌上的想法第七十六章 糾結的慈善晚宴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塊兒去吃飯第二百章 沒有那麼容易!第一百七十八章 該高調的時候就應該高調第二百九十四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三十四章 人道地對待第二百三十一章 條件交換第五百四十四章 江南省的造車夢第六百零六章 宋遠平來訪第七十一章 加溼器的應用前景第二百七十六章 岔氣兒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INTEL的新選擇第六百三十章 不怕傳緋聞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可以有一些特權第二百九十二章 誰的腰桿兒硬?第四百四十一章 謠言之恐怖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國企改制第六百二十八章 送外套第十一章 意外,是驚還是喜?第八章 打人要打臉,罵人要當街第二十七章 豬跳牆第五百一十三章 華商的投資方向第六百四十五章 運作纔是關鍵第四十一章 又誤會了第二十二章 豬欄的理想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不能對人言的隱衷第七百二十章 專家速成法第九百五十四章 海豚灣第四十六章 富貴險中求第三百八十二章 範代省長的決心第三十九章 迷惘中的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想明白了第五十二章 有些事情總會發生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加點兒價碼兒第一百四十章 責任轉移第五百一十六章 傳說和現實第四十八章 “安全局”的新成員第七十四章 對自己沒自信吧?第七章 你要上進第八百一十六章 拎不清形勢第二百三十三章 田正倫的熱情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紅顏禍水第六百七十八章 反擊之第一百零六章 她和她,還有他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一些遠景規劃第四百一十二章 蛤蟆們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家都很忙第二百零四章 意外相逢第三十四章 初下羊城第十二章 相思風雨中第九百七十三章 美女工作室第一千零九十章 低技術的增長第八百一十五章 這一跨,好幾千裡的省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報還一報第六十六章 有家黑店!第二百五十五章 務虛與務實第六百五十七章 機緣很重要第二百三十九章 白金鑲鑽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危機下的京城第七十七章 滿城都愛加溼器第三百三十五章 沙州聚首第七百六十五章 收購意向和工會問題第一百零九章 四年之約定(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法抗拒的第六百五十六章 老爹的上進之路第九百六十四章 驚人之語第二百八十八章 半仙範大師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形勢嚴峻第一百三十五章 針道秘語第二百三十二章 獲利了結第六百四十九章 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