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林一回到大樹村,張月兒和宋蓮花就找上了他。 他還沒來得及說話,張月兒就氣鼓鼓的道:“你這次怎麼一走就這麼長時間?” 葉林聞言一怔,隨即苦笑,這兩個世界的時間差,他到現在還有點倒不過來。 這幾天他雖然白天人在鼓坪村,但晚上基本都會進入洞天世界。只有昨晚在車站旅館,因爲安全係數太低了,纔不得已中斷了一晚。 所以在他印象裡,,明明就只有兩個白天一個晚上而已,但卻忘了在洞天世界中已經過將近三個月了。 這種時間差,有時候讓他覺得很方便,至少給了他兩頭兼顧的可能。但同時又讓他很無奈,不知不覺中他在外面的時候似乎沒多過一秒都在浪費似的。 而且一不小心,很有可能就耽擱了洞天世界中的事。但凡事有利總有弊,自然不可能十全十美。 不過這個時候他也沒法跟兩人解釋,只好陪着笑臉道:“不好意,不好意,我這次有事耽擱了。怎麼樣是不是出了什麼事了。” 張月兒聞言還要抱怨,宋蓮花見此忙搶着道:“我們按照你說的方式對村民進行組織之後,當時村民也很歡迎。但最近村民卻有不少都開始抱怨起來了,而且還漸漸分成了兩派,前幾天甚至差點發生內訌。” 葉林聞言微微皺眉,不過這種情況他也早有所預料了。畢竟張月兒和宋蓮花資歷都太淺了,而且又都是女孩子,難免有人不服。 春元叔雖然在村裡有點威望,但他一貫都是老好人,哪裡又會管人呢? 而且他最擔心的是,這事說不定還有人在旁煽風點火。 其實要解決這事也很簡單,那些反對者們無非就是覺得自己上交的東西多了,卻看不見利益嗎。 那就來一場勝利,讓村民看到利益,得到好處。同時也要提高張月兒和宋蓮花的威望。 不過,這事卻也有麻煩的地方,誰敢保證這本身就不是一個圈套呢,說不定他們一出村子,外面就有人在等着他們了。
而且那麼做也是很有風險的,要是失敗的話,那不光他們的計劃失敗了,大樹村只怕也要完蛋。 而且那樣做其實還有一個壞處,就是會養成村民急功近利的習慣。不過,這個壞處,連葉林自己也沒有意識到。說到底他還只是一個剛從山溝溝裡出來的農家少年罷了,有些事情既沒有經歷,也沒有借鑑,難免想不周全。 何況他的計劃一開始就帶着迫切和急功近利的因素在其中。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前景遠大,但一些細節卻遠遠還不夠完善。 現在碰到這種情況,他一下子還真想不到什麼好辦法。雖然主意想了好幾個,但每一個背後都藏着不可預知的危險。 想來想去,想的頭都疼,最後他甚至都打算乾脆放棄算了。忍不住有些惱火的道:“走,把村民召集起來,咱們跟他們好好談談。成就成,不成的話就算了,還恢復到以前那樣完事。過段時間,我剛好也想離開這裡去外面的世界闖闖了,到時候我帶你們一起走。” 其實他心裡還有一句氣話,“媽的,反正這裡又不是我的村子。” 不過,這話他當然不能在張月兒面前說,畢竟這裡可實實在在是她的家,而且她還是村落之石認可的守護者。葉林要是說出這話,這丫頭非急眼了不可。 果然,他這話雖然沒說出來,張月兒聽了他前半段還是很憤怒的道:“要走,你走,我纔不走呢。你別忘了,你也是這村子的領主,真是一點都不負責。” 葉林聽了這話,面上雖然沒說話,但心裡卻十分不屑,什麼領主,他纔不在乎呢。而且當了這狗屁領主,他又沒得到啥好處,甚至這段時間村裡的公款都被張兩端父子捲走了。 後來又訓練民兵,他自己還不得不往裡搭了二三十萬源點。 他孃的這又賠錢,還又要承擔什麼狗屁責任,這算是哪家的道理? 當然他這賭氣歸賭氣,抱怨歸抱怨,但辦法最終還是必須要想出來的。真丟下不管,也不是
那麼簡單,除非他連張月兒等人都一齊丟下不管。 但他顯然又沒那麼硬的心腸,最後長嘆一聲道:“算了,想要混出一個樣子,總要面對很多困難的,這就算是我的第一個考驗吧。” 接着又對兩人道:“不管怎麼說,先把村民集合起來,我先跟他們談談,能拖一刻試一刻。回頭慢慢再想辦法。” 張月兒聽他又說這種不負責任的言論,忍不住又要吼他。不過她這次還沒說話,葉林就先道:“死丫頭,你要再囉嗦,我就真不管了。真是越來越囉嗦了。” 張月兒聞言氣的直瞪眼,不過卻也怕他真撂挑子,當下只好咬牙忍了。 宋蓮花在旁,不禁暗暗好笑,拉着張月兒悄悄的道:“你別老是跟他置氣。他這傢伙就是說一套做一套,你別看他嘴巴上左一個不管了,右一個隨他去。但只要咱們大夥還在這個村子一天,有事他肯定第一個頂上去。” 張月兒聞言終於露出了一絲笑意。 葉林三人剛到村口的小廣場,一羣年輕人就朝他們迎了過來。這羣人雖然大部分都是男性,但也有少數女孩。年齡從十六歲到二十五六之間。這些人都要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身上都佩戴着武器。雖然是在村子裡,但身上的武器卻都沒有離身。 看這情景,葉林就知道這些人應該都是村裡的職業武士,同樣他們肯定是葉林這個改革方案的支持者。 年輕人本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就比較強。何況他們經常跟着張月兒一起訓練,自然也經常聽到張月兒轉述的那些葉林對未來的擔憂。所以他們都深深的明白村子要是不發展,那麼將來就肯定要破敗,甚至消亡。 作爲熱血澎湃的年輕人,這種情況自然不是他們願意看見的。 也正因爲如此,對於那些反對者,他們也就格外的憤怒。 因爲他根本弄不明白這些人爲什麼會爲了眼前的一點點得失而不顧村子將來的安危,這種短視的行爲讓他們難以理解。甚至忍不住憤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