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請歸

午後時分,蟬鳴一聲聲帶來燥意。

烈陽照在山石廊宇間,入目是一片晃眼的金色。

長寧公主趴在廊下,角落的冰鑑散發着絲絲涼意,仍驅不散身上的熱氣。

“我討厭夏天。”她咕噥着說,“永遠都是一身汗,黏糊糊的。”

離她不過一丈遠的地方,徐吟慢悠悠地畫着荷花,這是她們今天的功課。

“公主知足吧,那些平民百姓不但沒有冰鑑可用,還得頂着大太陽幹活呢!”

長寧公主嘆了口氣,問她:“你不熱嗎?”

“熱啊!”徐吟擱下畫筆,搖了兩下扇子應景,“可天時如此,有什麼辦法?我們南源的夏天更悶熱,小時候經常熱得睡不着,父親便請了位能工巧匠在我們姐妹的屋子周圍挖了許多水渠。夏天的時候啓動機關,水渠裡的水被引上屋頂,再灌注下來,像下雨一樣,就涼爽很多了。”

長寧公主聽得兩眼放光:“聽起來很有意思的樣子,你有圖紙嗎?我叫父皇也給我建一個。”

徐吟搖頭:“那位匠人只是經過南源,後來便失去了蹤跡,我們也找不到他在哪裡。”

“真可惜。”長寧公主嚮往地說,“好像去你家看看啊!”

徐吟微微一笑。公主身份貴重,皇帝又這般寵愛,定然不會將她遠嫁,想是這輩子都不會有機會去南源了。

兩人做了一會兒功課,又吃了冰鎮甜瓜,太陽漸漸西落,終於沒那麼熱了。

徐吟收拾東西出宮,剛踏進府門,就收到了一個喜訊。

“二老爺來了。”

“二叔?你是說二叔?”

“是。”老僕笑吟吟地說,“二老爺來接三小姐回家呢!”

徐吟到了堂屋,果然瞧見二老爺徐安正在指使下僕們做事。

“二叔!”

徐安聽到聲音轉頭,臉上綻出笑意:“阿吟回來了?半年不見,都成大姑娘了。”

徐吟與這位二叔不算親近,不過到底是數月不見的親人,這會兒格外親切。

“二叔怎麼來了也不送封信?我也好迎接一下。”

“信送了,想是我路上趕得急,倒比信快了一步。”徐安坐下說,“你父親聽說燕二公子已經回家了,催我快來。”

徐吟聽着還有後話,便讓無關的僕從退下,壓低聲音問:“父親爲何這麼着急?家裡沒事吧?”

“家裡沒事,是擔心你。”徐安說,“燕二公子不在,你一個人留在京中無人照應。”

徐吟這才放心,笑道:“我現下挺好的,京中局勢平穩,公主又很看重我,陛下待我也不錯。”

“話是這麼說,可萬一有什麼變故呢?京城到底是是非之地。”

一旁的文毅贊同:“三小姐這是身在局中,不知道別人看着心驚肉跳。想想自從您來以後,京城發生了多少大事?後宮兩位貴人失勢,大將軍遇刺,還有端王謀逆下獄,哪一樁不是驚心動魄的?大人在千里之外,豈能不憂心?”

徐吟想想也是,就有幾分心虛:“那也不干我的事啊!”

文毅給她面子不揭穿了,正色道:“總之,大人的擔憂不無道理,三小姐還是早日離開爲妙,京城終究不是自己的地方。”

徐吟離家半年,當然也想回去了。尤其燕凌走後,時間都好像變慢了。只是她奉詔進京,總得皇帝允准,才能安然離開。

“你父親的奏章已經遞上去了。”徐安繼續道,“照原先說的那樣,準備接你回家行及笄禮,只要陛下批覆,我們立刻動身。”

他官卑職小,沒資格面見皇帝,所以只是替兄長遞了奏章上去。徐家也沒有昭國公府重要,只要皇帝不刻意爲難,應該會同意的。

徐吟點點頭,又問了家裡的情況,以及奏章的具體內容。

她是長寧公主的伴讀,又是皇帝親封的縣君,批覆前應該會叫過去問話。

……

皇帝打了個呵欠,看到了那本署名徐煥的奏章。

打開一瞧,他不由露出微笑。

自從搞倒端王,他的運氣就變好了。昭國公才送來大筆財物,現下徐煥也送節禮來了。

說起來,這個徐煥一直不錯。綠林之亂後,各地刺史都督就極少送稅金進京,但南源一直有送,雖然不多,但南源本也不大。而且,他年年節禮不落,年初徐三小姐進京,節禮又重了幾分。

瞧瞧這中秋節禮,比蔣奕送來的也不差多少。

皇帝心情愉快地翻到後面,看到徐煥提出的請求,露出沉思。

這時太子來了。

他現下天天跟着皇帝處理政事,這會兒是來交奏章的。

皇帝心中一動,問他:“績兒,餘家那門婚事你不想要,心中可有新的人選?”

太子懵了一下,回道:“父皇,兒臣沒想那麼多。”

“那你覺得永嘉縣君如何?她的樣貌想來你不會不滿意,性子雖有幾分兇悍,但平時也有個大家閨秀的樣兒……”

“不行不行,”太子嚇了一跳,連忙反對,“父皇,這不行啊!”

“爲何不行?”皇帝不悅地皺起眉頭,“你不會是爲了燕二拒絕的吧?他是臣,你是君,豈有你讓着他的道理?”

太子否認:“不是,父皇,是兒臣自己不願意……”

皇帝勸道:“你再想想,別看她說的兇,真成了親,那你就是她的夫君。夫榮妻貴,難道她還能不護着你?”

“父皇,兒臣不是怕這個,而是她……”

太子心道,他爲什麼不喜歡餘曼青?不就是因爲她總板着臉愛訓人嗎?徐三小姐雖然不會這樣,可她功課樣樣比自己出衆,真娶了她自己不還是得乖乖聽話……

但這個理由他不能直說,說了父皇只會嫌棄他沒有威儀。太子靈機一動,問道:“父皇,您覺得永嘉縣君比齊郡謝小姐如何?”

皇帝沒想到他這麼問,愣了下,回道:“有朕給的封號,永嘉縣君自然更尊貴些。不過……”

他又不傻,現在不是皇權至上的時候,齊郡謝氏的勢力可比徐家大多了。

太子說:“父皇,燕大娶的是齊郡謝氏的大小姐,燕二若是娶不了永嘉縣君,昭國公一定會給他選一門更好的婚事吧?到時候,我不就落了下風嗎?兒臣堂堂太子,娶的太子妃怎麼能比他們差?”

第218章 是誰第398章 寫信第395章 山高水遠第212章 背後是非第81章 信物第418章 使者何來第399章 拿回來第268章 主使第420章 疑兵第130章 聽聞第348章 夜遊第463章 多想想第438章 除夕第415章 夜伏第390章 兄弟第310章 變天第369章 待客第471章 權宜之計第200章 來了第278章 徹查第529章 殺機第276章 狡辯第151章 離席第126章 助我一臂之力第447章 婚車第249章 殺了第103章 匪徒第282章 關中來人第108章 審問第13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385章 訊問第427章 不甘第403章 獎賞第455章 回門第158章 他都知道了第62章 咄咄逼人第81章 信物第13章 郡王府第83章 大涼來人第190章 請罪第44章 露出來了第460章 柳氏的行蹤第359章 討逆第114章 有毛病第345章 審問第245章 垂危第155章 相會第216章 佩蘭第414章 相逢第117章 不平第468章 引蛇出洞第338章 邀約第251章 什麼樣的人楔子第523章 滅口第483章 走了第85章 承諾第209章 原來是你第129章 進城第143章 請君入甕第428章 落定第366章 冒充第162章 真相大白第203章 上進第381章 買命第92章 別離第58章 翁主第230章 煙火氣第530章 沒有退路第164章 談妥了第265章 下獄第415章 夜伏第238章 賜婚第497章 時機已到第32章 誰的錯第521章 柳家人第4章 活了第19章 明德樓第337章 針鋒相對第147章 像菩薩第460章 柳氏的行蹤第70章 太兇了第138章 驚鴻一瞥第310章 變天第98章 最重要的事第15章 這是何必第269章 老餘第304章 流民第346章 死與不死第123章 夜會第51章 使者來第283章 接你回家第122章 中意第530章 沒有退路第188章 爲難第85章 承諾第218章 是誰第512章 秘事第208章 買刀第329章 老父親的考驗
第218章 是誰第398章 寫信第395章 山高水遠第212章 背後是非第81章 信物第418章 使者何來第399章 拿回來第268章 主使第420章 疑兵第130章 聽聞第348章 夜遊第463章 多想想第438章 除夕第415章 夜伏第390章 兄弟第310章 變天第369章 待客第471章 權宜之計第200章 來了第278章 徹查第529章 殺機第276章 狡辯第151章 離席第126章 助我一臂之力第447章 婚車第249章 殺了第103章 匪徒第282章 關中來人第108章 審問第13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385章 訊問第427章 不甘第403章 獎賞第455章 回門第158章 他都知道了第62章 咄咄逼人第81章 信物第13章 郡王府第83章 大涼來人第190章 請罪第44章 露出來了第460章 柳氏的行蹤第359章 討逆第114章 有毛病第345章 審問第245章 垂危第155章 相會第216章 佩蘭第414章 相逢第117章 不平第468章 引蛇出洞第338章 邀約第251章 什麼樣的人楔子第523章 滅口第483章 走了第85章 承諾第209章 原來是你第129章 進城第143章 請君入甕第428章 落定第366章 冒充第162章 真相大白第203章 上進第381章 買命第92章 別離第58章 翁主第230章 煙火氣第530章 沒有退路第164章 談妥了第265章 下獄第415章 夜伏第238章 賜婚第497章 時機已到第32章 誰的錯第521章 柳家人第4章 活了第19章 明德樓第337章 針鋒相對第147章 像菩薩第460章 柳氏的行蹤第70章 太兇了第138章 驚鴻一瞥第310章 變天第98章 最重要的事第15章 這是何必第269章 老餘第304章 流民第346章 死與不死第123章 夜會第51章 使者來第283章 接你回家第122章 中意第530章 沒有退路第188章 爲難第85章 承諾第218章 是誰第512章 秘事第208章 買刀第329章 老父親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