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誰笑到最後

“不行,不行。”夏哲翰慌了起來,說:“我得趕緊讓人把燈籠和紅幔收起來,鞭炮也不能放了,宴席還是等大婚那邊再擺爲好……”

夏靜月立即拉下了臉,不高興地說:“人家好不容易能做王妃,掛掛燈籠,擺幾百桌,放幾天的鞭炮多好,以後人家嫁過去也有臉面嘛。”

“臉面重要還是性命重要?”夏哲翰瞪了夏靜月一眼,不容置疑說:“這事就這樣定了,必須得低調,低調處理!”

好歹想到這個女兒是未來的王妃,不能太得罪了,夏哲翰肉疼地說:“最多爲父給你多添幾擡嫁妝補償你,其他的喜慶事,就等到大婚後再辦吧。大不了,大婚那日夏府多擺上幾桌,等你的花轎成功進了王府的大門,再多放幾天的鞭炮。”

夏哲翰說完,趕緊地跑出去,讓下人把那些燈籠與紅幔都收起來,別讓外人給瞧見了。聽到下人來說鞭炮已買回來了,一共買了八車,大門口已掛上了,準備點炮了。

夏哲翰唬得大聲直喊讓大門的人別放炮,一個也不許放!

老太太見夏哲翰慌慌張張地跑了出去,擔心地問夏靜月:“你父親是不是給你闖禍了?”

夏靜月笑吟吟地走回來,說道:“沒這麼嚴重,我只是恫嚇他的。”

免得夏哲翰天天跑出去得瑟,哪天被人盯上了。他若是招了災,睿王府那邊是不怕的,但夏家就要倒黴了。而夏家不好,老太太也會跟着的操心,老太太一大把年紀了,禁不起大起大落的打擊。

好在夏哲翰雖然缺點很多,但也有一個優點,就是——怕死。

如今正是多事之秋,皇帝越發地喜怒無常,夏哲翰每天都看到有人被拖出去砍頭,早就提心吊膽起來。每次上朝,都跟去斷頭臺一樣。

好不容易攀上與睿王府的親事,他總算是巴上了一個大靠山,恨不得抓得緊緊的,哪敢去做惹睿王反感的事?趕緊地把一切東西都撤了,還親自跑去告訴梅氏,讓梅氏不要去送請帖了。

要說夏靜月被賜婚後,夏府誰最不高興?自然是梅氏無疑了。

她不僅不高興,還一肚子的火氣無從發泄。

本來說得好好的,她的女兒要去明王府做側妃的,哪想到夏靜月竟要做睿王妃了!

長姐是王妃,妹妹豈能再去另一個王爺那兒做妾室?

好好的王爺女婿就這樣沒了。

更令梅氏鬱悶得要吐血的是,夏靜月做了王妃後,豈不是每次見她都得行禮了?那死去的劉氏豈不是在地底下看她的笑話?

夏哲翰吩咐了梅氏後,看到梅氏板着一張黑臉,他沉下了臉來:“大喜的日子,你這臉色給誰看呢?”

梅氏眼眶一紅,委屈地說:“我不過是想起了咱們的萱兒,明明說好的,讓萱兒做明王側妃的,這下子全泡湯了。”

“蠢婦!”夏哲翰啐了梅氏一聲,“我怎麼就不知道你是這樣的蠢貨?側妃比得上正妃嗎?正妃的孃家纔是真正的皇親國戚,妾室算什麼玩意,孃家去探望還得走側門呢!”

梅氏不服氣地說道:“那是明王殿下的妾室,怎麼也比那個殘廢的正妻強。”

這話把夏哲翰徹底地激怒了,“梅沛琴,我警告你,以後不許把明王兩字再掛在嘴邊,我們夏家與明王府再無任何瓜葛!若是在外面讓我聽到你跟明王府的人來往,我定休了你!”

滕貴妃已經失勢了,明王更是得夾着尾巴做人,朝臣莫不與明王撇清關係,梅氏仍然心心惦記着明王側妃的事,如何讓夏哲翰不惱?

如今寧王與康王風頭正盛,究竟誰得笑到最後,沒有人敢保證。

但夏哲翰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將來誰做了皇帝,睿王一定能安安穩穩地繼續做他的親王。睿王不是那些全靠母族或者妻族上位的皇子,他在大靖有護國戰神的名聲,又爲了大靖國弄得一身的病,若是未來皇帝敢做卸磨殺驢的事,民間百姓的唾沫都能淹死他。

而且殘廢有什麼不好?殘廢了更無法引起未來皇帝的猜忌,只要睿王以後安安份份的,相信未來皇帝是不會跟他過不去的。

這麼一個安全又強大的靠山,比明王好多了。照現在明王與滕貴妃的情況,夏哲翰還怕被他們連累呢。滕貴妃出事時,他還頭痛着怎麼跟他們撇清關係,沒想到天降大喜,那個不孝女被皇帝看中,選了做兒媳,將他的一切麻煩都迎刃而解了。

夏哲翰暗歎祖墳冒青煙了!

夏哲翰又琢磨開來,這麼大的喜事不能張燈結綵,又不能宴請親友同僚,那就祭祖吧。好在祖墳遷到京郊了,去拜祭也非常方便。

夏哲翰讓梅氏去準備拜祭的東西,等挑好吉日之後就全家去拜祭。

梅氏不敢違背夏哲翰的話,心不甘情不願地讓給嬤嬤去辦,只是一想到拜祭時還得把劉氏一起拜了,她就渾身的不舒服。

再看到滿府的下人興高采烈的,梅氏越看越生氣,想找幾個下人發落一下,又怕被夏哲翰聽到罵她一頓。梅氏生了一陣的悶氣後,往松鶴堂去了。

老太太把她的女兒發配到莊子裡,這都過去這麼久了,怎麼還不讓女兒回來?

梅氏跟老太太請了安後,就提起這一件事,“都兩個月了,萱兒也不知道在莊子裡吃了多少苦,也不知道吃得好不好。眼看這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她去時也沒帶上冬衣,萬一冷着了怎麼辦?老太太,萱兒那時是無意頂撞您的,你就饒了她這一次,讓她回來吧。”

老太太掐指一算,夏筱萱的確是去了兩個月。

老太太雖然擔心夏筱萱,但對梅氏仍然態度強硬,“那孩子沒大沒小,連長輩都不放在眼裡,敢頂撞於我,只罰她三個月已算仁慈。以前你母親在的時候,對不聽話的晚輩是直接關祠堂的,不給吃不給喝,還得抄孝經。難不成你想讓我以後也這樣罰人?”

第368章 怨恨第521章 魔怔第897章 以死謝罪第671章 自食其果第710章 恩威並施第409章 搬凳子看熱鬧第464章 站着說話不腰疼第117章 冤家路窄第591章 忽悠第18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680章 執迷不悟第600章 香豔消息第87章 論土豪如何討好女人第704章 趁其病,要其命第690章 嫁妝第52章 迷惑第683章 兇殘第681章 上眼藥第810章 生產第665章 離奇第四章 初露身手第915章 別惹我第411章 目瞪口呆第559章 兒臣去了第128章 撞到鐵板了第111章 迎戰第893章 看不見的挑拔者第905章 兩不相幫第636章 從容第882章 當頭棒喝第389章 稀客第228章 詭異事件第625章 疑兵之計第699章 沒完沒了第136章 低配版第200章 苦肉計第387章 從輕發落第219章 王總管的諂媚第159章 曖昧第59章 可疑的紅暈第84章 古榕樹下論醫第727章 推到臺前第541章 死灰復燃第605章 惱羞成怒第581章 生命的希望第796章 你能做到嗎第985章 番外之夏府一二事第796章 你能做到嗎第62章 驚現毒蛇第516章 待價而沽第961章 因果報應第778章 糖衣砒霜第551章 生疑第385章 示好第398章 譬如昨日死第506章 捨車保帥第769章 送你半壁江山第524章 我是顧九第581章 生命的希望第340章 這太不符合常理了第645章 甜桂糕第507章 世態炎涼第588章 公然虐狗第341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171章 我成全你第122章 自欺欺人第51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487章 太騷包第125章 心服口服第283章 灌酒第215章 閨中心事第109章 可憐婆孫第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49章 慶功宴第209章 你是個人才第420章 掀桌第539章 逃出去第832章 萬事妥當第629章 千里奔馳第807章 刷存在感第971章 美人計第85章 如此高人第167章 顧幽去砸場第994章 番外之寧王與康郡王第299章 態度改變第914章 吃醋第684章 皇太后的後花園第552章 潑婦小少爺第651章 瓦涼瓦涼的第954章 吃醋第944章 病案第202章 心亂如麻第773章 六根未淨第154章 受傷第324章 身份尷尬第751章 沒有後悔藥第823章 不能第822章 陪葬第969章 一箭三雕第960章 驚聞真相
第368章 怨恨第521章 魔怔第897章 以死謝罪第671章 自食其果第710章 恩威並施第409章 搬凳子看熱鬧第464章 站着說話不腰疼第117章 冤家路窄第591章 忽悠第18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680章 執迷不悟第600章 香豔消息第87章 論土豪如何討好女人第704章 趁其病,要其命第690章 嫁妝第52章 迷惑第683章 兇殘第681章 上眼藥第810章 生產第665章 離奇第四章 初露身手第915章 別惹我第411章 目瞪口呆第559章 兒臣去了第128章 撞到鐵板了第111章 迎戰第893章 看不見的挑拔者第905章 兩不相幫第636章 從容第882章 當頭棒喝第389章 稀客第228章 詭異事件第625章 疑兵之計第699章 沒完沒了第136章 低配版第200章 苦肉計第387章 從輕發落第219章 王總管的諂媚第159章 曖昧第59章 可疑的紅暈第84章 古榕樹下論醫第727章 推到臺前第541章 死灰復燃第605章 惱羞成怒第581章 生命的希望第796章 你能做到嗎第985章 番外之夏府一二事第796章 你能做到嗎第62章 驚現毒蛇第516章 待價而沽第961章 因果報應第778章 糖衣砒霜第551章 生疑第385章 示好第398章 譬如昨日死第506章 捨車保帥第769章 送你半壁江山第524章 我是顧九第581章 生命的希望第340章 這太不符合常理了第645章 甜桂糕第507章 世態炎涼第588章 公然虐狗第341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171章 我成全你第122章 自欺欺人第51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487章 太騷包第125章 心服口服第283章 灌酒第215章 閨中心事第109章 可憐婆孫第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49章 慶功宴第209章 你是個人才第420章 掀桌第539章 逃出去第832章 萬事妥當第629章 千里奔馳第807章 刷存在感第971章 美人計第85章 如此高人第167章 顧幽去砸場第994章 番外之寧王與康郡王第299章 態度改變第914章 吃醋第684章 皇太后的後花園第552章 潑婦小少爺第651章 瓦涼瓦涼的第954章 吃醋第944章 病案第202章 心亂如麻第773章 六根未淨第154章 受傷第324章 身份尷尬第751章 沒有後悔藥第823章 不能第822章 陪葬第969章 一箭三雕第960章 驚聞真相